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析奥巴马政府的"E外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有效应对美国外交面临的挑战,奥巴马政府积极推行以网络、手机等新型媒体为平台的"E外交",力图借此阐明美国外交立场,推广美国价值观念,修复美国形象,并对其他国家造成外交压力.尽管"E外交"的实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这一外交形式没有改变美国外交的霸权本质,其效用现阶段不宜被过分高估.  相似文献   

2.
哈萨克斯坦独立之后,美国对哈展开了持续的公共外交。作为美国全球公共外交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美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等密切合作,同时对哈萨克斯坦的精英给予了特别关注。美国在哈萨克斯坦的许多公共外交项目本质上是在向哈"输出民主"。对美国在哈的公共外交需客观评价,既要认识到它在哈国内的积极作用及其成效,又要看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美国对哈公共外交的得失应予以研究。  相似文献   

3.
伊朗"核问题"与美国对伊政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9·11事件"后,美国将伊朗列为"邪恶轴心",并对伊朗施加强大压力逼其放弃核项目.由此,伊朗"核争端"逐渐浮出水面.伊朗为了自身国家利益与美国展开了针锋相对的外交斗争.可以说,是两国各自战略意图的冲突导致了这场核争端.本文在分析美伊不同战略意图的基础上,探讨了美国对伊政策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4.
2006年初,美国基于布什政府对外战略与政策实践的教训与经验,提出“转型外交”,意在加强外交手段在实施美国对外战略中的作用。但由于全球唯一超级大国身份所决定的美国在动用武力方面的内在冲动,军事力量仍是美国维护国家利益的基本手段。“转型外交”实际上服务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国家安全战略,也服务于以军事实力维护国家利益的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5.
赵嵘 《现代国际关系》2007,81(12):40-45
"9.11"恐怖袭击事件使美国的安全环境和安全战略发生巨大变化,布什政府随之对美国的联盟战略加以调整,依靠"反恐联盟"、"意愿联盟"、"任务联盟"等非正式联盟来实现美国的战略目标。美国之所以调整联盟战略,是因为传统的联盟战略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美国与传统盟友的关系需要调整,而更重要的原因则是新保守主义的"帝国论"对美国外交思想产生重要影响。布什政府的联盟战略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并不能保障美国单极霸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美国政府通过实施社会化媒体外交,进一步提高了外交效率,增强了外交透明度,获得了更多对外进行交流、实现接触、促进互动、加强影响的机会,对实现美国的公共外交战略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社会化媒体外交是一种"虚拟公共外交",还有许多不完善的方面,它并不能取代传统公共外交,只能是传统公共外交的有益补充。美国推行社会化媒体外交的一些思路、做法和措施,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金灿荣  刘宣佑  黄达 《东北亚论坛》2013,(5):3-12,117,127
2010年美国提出了回归亚太战略,这是冷战后美国最重要的全球战略调整之一,也是对中国外部环境影响最大的一个政策。虽然美国方面用"战略转向","亚太再平衡战略"等新说法取代了有争议的"回归亚太"一说,但其针对中国的实质不变。迄今为止,关于亚太再平衡战略最早,也是完整的论述是2011年11月,美国时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女士在《外交政策》上发表的《美国的太平洋世纪》一文,她正式高调宣称美国重返亚太。"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包含政治、军事和经济三方面,政治上开展"前沿部署性外交"、"多边外交"、"价值观外交"等;军事上"巩固老朋友,寻找新伙伴";经济上欲主导《跨太平洋战略伙伴关系协议》的建设,构建以美国为核心的东亚经济合作机制。"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对中国与美国的平衡关系产生影响,激化"南海问题",使得东亚地区出现离心化趋向。"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正因为如此,奥巴马第二任期开始后,美国对此战略进行了微调。中国拥有应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空间,应继续加大中美之间的合作和共识,为中国自身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8.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作为美国历史最悠久、最重要的外交思想库,其政策设想一贯秉持服务于美国政府、美国国家利益的目的,并与政府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本文拟简要梳理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的历史流变,考察外交关系委员会影响美国外交的方式,探讨外交关系委员会对美国外交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美国推出印太战略以来,越南在认知、战略调适和外交实践3个层面上作出反应。自越共十二大以来,越南党和国家进一步强调"融入国际"战略,以深度参与国际政治经济的方式,探索自主的对外开放道路。与此同时,越南对"融入国际"战略不断进行调适,在多边自由贸易和多边外交的基础上,强调政治、经济和文化外交三支柱,以更加开放、包容和自信的姿态走向国际舞台,与美国"印太战略"在战略互需基础上初步对接。近几年来,美国印太战略与越南"融入国际"战略在互动中推进美越双边合作升温,推动越南与美日印澳互动频繁和关系升级。但越南"融入国际"战略的全面性和内在平衡性,尤其越南长远和根本国家利益、东盟中心性、中国因素以及越美诸多分歧,决定了越南对接美国印太战略的力度和限度。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网络时代,美国以新信息技术和网络新媒体为工具,通过网络公共外交和网络舆论攻击的"组合拳"方式,对华开展网络外交,其结果是一柄双刃剑,对中国社会发展、国际形象和美国自身的影响都有利有弊。透过美国对华网络外交的实践与影响可以预见:全球信息争霸战将会走向白热化;国际社会在"自由"与"安全"这一传统对立命题的博弈中将面临更为深刻的伦理困境;全球文明融合与冲突的趋势将会在虚拟空间进一步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1.
12.
我十分荣幸能够应邀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的拉美问题国际学术论坛,和大家一起共同研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形势及中国同这一重要地区的关系。下面,我愿就过去一年来的拉美和加勒比形势及中拉关系8谈几点看法。一2006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形势特点(一)政局总体保持稳定,左翼力量不断上升。12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举行了大选,虽在选举和政权更迭过程中个别国家小有涟漪,但总体上波澜不惊,表明地区民主政治体制日臻巩固和成熟。纵观地区大选形势,社会运动蓬勃发展,各种思潮风起云涌,新兴政治力量和人物脱颖而出。左翼力量明显壮大,在许多国家大选中…  相似文献   

13.
也谈美国多元文化主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滥觞于20世纪70年代的多元文化主义,既是一种社会政治理论,又是一种社会实践行动。它以美国社会日趋多样化为基础,以“宪法民主”、“政治承认”和解构主义等后现代主义思想为武器,要求主流社会给予亚文化群体平等地位并承认他们的文化价值观,使美国成为一个文化价值观多元、各社会群体相互平等的社会。本文以多元文化主义在美国教育界的情况为例,通过对多元文化主义思想理论和主要论点的考察和分析,来揭示它争夺文化价值观话语权力、重新确立美国国民性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4.
美国企业研究所全称为美国企业公共政策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Research,AEI),是美国最大和最重要的思想库之一,也是美国保守派的重要政策研究机构。在20世纪,它与布鲁金斯学会并称为美国华盛顿的“两大思想库”,有“保守的布鲁金斯”之称。该所的保守立场使之与共和党渊源较深,曾被称为共和党的“流亡政府”和“影子内阁”。近年来,其立场有向中间靠拢的趋势,对国会和政府的影响力也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5.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大家出席我院这次国际学术论坛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对国际学术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我十分高兴与在座的各位专家、学者和朋友们一起回顾和分析一年多来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形势的发展。2006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6.
为加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对外学术交流 ,我院国际合作局将从今年起协同有关研究所 ,举办国际学术论坛 ,讨论国际问题研究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今天的会议是首届国际学术论坛 ,讨论 2 0 0 4~ 2 0 0 5年拉丁美洲的形势。中国与拉美虽然相距遥远 ,但浩瀚的太平洋并没有阻断中拉人民相互交往的愿望和热情。 2 0 0 4年 1 1月 1 1日至 2 3日 ,国家主席胡锦涛对巴西、阿根廷、智利和古巴进行了国事访问。 2 0 0 5年 1月 2 3日至 2月 3日 ,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对墨西哥、秘鲁、委内瑞拉、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及牙买加进行正式访问。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内 ,一…  相似文献   

17.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大家出席我院国际学术论坛“2005~2006年的拉丁美洲”表示热烈的欢迎。一年一度的拉丁美洲形势论坛正在成为我院年度重要学术活动之一,同时也成为我国拉美研究领域的重要的年度学术盛会,也是我们与拉美各国驻华使节的重要的年度聚会。这对提升我院拉美研究水平,扩大我院拉美研究的社会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我愿借此机会向所有给予我们支持的与会者表示衷心的感谢。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曾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也是发展中国家中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它们的发展进程一直为世人所关注。人们所关注…  相似文献   

18.
The rise of modern American scholarship on China was largely attribute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ontemporary China (JCCC) in 1959 which sponsored all kinds of activities to promote Chinese studies, ranging from institutional support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to training courses. Since then, American study of China has entered into a period of sustainability that features academic and group-oriented research. It has become a mainstream discipline in American social science studies. There are some distinctive differences between early sinology and modern Chinese Studies: the latter is much more concentrated on the study of issues, comparative historical studies,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American Chinese studies stresses empirical research, textual data,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ory to practice.  相似文献   

19.
America’s diplomacy towards Europe has passed through two broad historic phases. A first, isolationist phase, determined in part by America’s need to maintain its domestic multinational consensus, was replaced, after World War II and under the Soviet threat, by a policy of hegemonic engagement. The Soviet collapse opened a new era forcing a reinterpretation of America’s role in Europe and the world. Four different narratives have emerged: triumphalist, declinist, chaotic or pluralist. If a unipolar American role seems unlikely to persist, American decline is all too possible. A new hegemonic replacement seems unlikely, which makes the pluralist narrative plausible and desirable. This multipolar world will require an adaptation of the Western alliance and a new way of thinking about interstate relations. Confederal Europe, for its experience in bargaining and conciliation, might have much to offer to the new plural world order.  相似文献   

20.
美国退伍军人的安置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伍军人的安置是关系到稳定军心、保持军队战斗力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大事,世界各国都极为重视。美国作为全球头号军事强国,素有重视退伍军人安置的传统。多年来,美国已形成了一套完备的退伍军人安置机制,其中很多经验值得借鉴。一、退伍军人概况据2005年5月30日《今日美国报》报道,截止2004年9月全美有退伍军人近2480万①,占美国总人口的9%。其中,近3/4曾在战争中服役或参加过正式的军事冲突:一战老兵在世极少,二战老兵392万,朝鲜战争老兵342万,越南战争老兵815万,海湾战争老兵410万,和平时期老兵632万。退伍军人的平均年龄为58.9岁,其中45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