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正>孩童时期起,我就无数次从父母与老朋友们谈话中听到“红岩村”这个名字,它已经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脑海里。虽然当时我并不太懂他们所谈的内容,但从他们激动的表情和兴致勃勃的情绪看,我猜想那里若不是一个很有趣又很好玩的地方,就一定是一个令人神往又非常重要的场所。  相似文献   

2.
张明武,7小时救出140村民   电闪雷鸣,暴雨如注,洪灾突袭达州市通川区.6月17日上午,看到连续不断的暴雨和不断上涨的河水,通川区磐石乡川主庙村村主任张明武绷紧了防汛抗洪的安全弦,沿河提醒村民注意防洪自救.晚上9点,忙碌了一天的张明武回家刚端上饭碗,突然听见水声骤响……他迅速冲出家门来到河边,只见一道近三米高的"齐头水"正疯狂吞噬着庄稼,远处的山林中频频传来泥石垮落的声响.……  相似文献   

3.
杨靖宇的真名叫马尚德,参加革命 之后曾化名张贯一,杨靖宇。 杨靖宇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家湾。 父亲马锡龄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1905 年2月13日,马家生个男孩。马锡龄望 着这个刚生下来不哭不闹,睁着两只大 眼睛的孩子,对妻子说"咱家虽然穷,但 志不能短。就给这个娃起名马尚德,让他 长大了立得正,行得端"。这个男孩就是 后来成为著名抗日民族英雄的杨靖宇。 1913年,杨靖宇8岁时,妈妈把他 送到本村的一所私塾里去读书。杨靖宇 的学业并非一帆风顺。1917年,他升学  相似文献   

4.
杨靖宇的真名叫马尚德,参加革命之后曾化名张贯一,杨靖宇。  相似文献   

5.
1999年,我曾为王玉平主编的<西柏坡与新中国>写过一篇序,提出过两个观点,本文想就这两个观点进一步做点说明. 一、西柏坡时期是近代中国社会的重要转折点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是事物发展的常态,在长期的量变过程中,不断发生小的或部分的质变,经过积累最终达到根本性的或称全部的质变.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如此.在近代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就是要彻底改造中国社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7.
田智 《新湘评论》2020,(2):54-55
1963年,共产党员石大城把一本珍藏了几十年的日记交给了四川省委。一本日记穿越了历史时空,从广州到成都,映照了一代共产党人对初心使命的坚守。游步瀛:留下日记,以身许国1903年10月,游步瀛出生在湖南宝庆县的一个小山村(今属邵阳市隆回县)。1923年夏,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省立第一农业专门学校农本科,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4月,游步瀛根据党组织指示,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在第一队学习。  相似文献   

8.
李庆安  梁春霞 《党史博采》2007,(9):50,53-50
<正>1947年7月至9月,中共中央在河北省平山县西部的一个小山村——西柏坡村,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这次会议制定并颁布实施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彻底的反封建的《中国土地法大纲》。  相似文献   

9.
巴拿马总统里卡多·马蒂内利.贝罗卡尔,从2009年7月上任以来,一直觉得自己国家的护照不够精致.2010年5月,里卡多终于下令重新设计护照的图案和颜色。  相似文献   

10.
<正>在塞北农村老家,管父亲叫"大大",多少年了,一直这么叫。然而有一天,我突然觉得,这个叫法是那么土气。事情还得从邻居家说起。邻居家的男人叫秋生,在城里一家钢厂上班,算城里人,妻儿都跟着去了,平时很少回来。我9岁那年,中秋节前夕,秋生一家回来了。父母过去嘘寒问暖地说了好一阵子话,我怯生生地站在他家门口往里张望。恰好,秋生的儿子走出来,同我一样大,只是长得白,一副城里人的模样。  相似文献   

11.
我有一些穷人朋友。按说照经济学家的划分,我也属于穷人。如果从固定收入和社会保障能力上说呢,我比朋友们要好一些。  相似文献   

12.
1947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了关键时刻。3月29日晚至30日,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和中央首脑机关转移到陕西北部清涧县石咀驿附近的枣林沟。在这个小山村召开了一次很重要的会议,研究了中共中央领导的分工和中央机关的行动。会议在郑重讨论之后决定: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共中央比较精干的机关留在陕  相似文献   

13.
我有一些穷人朋友。按说照经济学家的划分,我也属于穷人。如果从固定收入和社会保障能力上说呢,我比朋友们要好一些。我的朋友包括修自行车的瘸子、驼背和有些弱智的街头女理发师,还有卖  相似文献   

14.
《军队党的生活》2010,(8):83-83
【毛泽东】1951年11月,毛泽东巡视古都安阳,当知道陪同的地区专员叫程耀吾时,他开玩笑地说:“你这个名字不如我的名字好。”“我的名字叫毛泽东,泽东就是光泽大海,普照东方。”  相似文献   

15.
曹自求 《世纪桥》2005,(12):36-39
毫无疑问,陈云在中共党史、共和国史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历史上,都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在他的一生中,为了生计、为 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曾用过许多个名字,每个名字都有一段让人深 思、让人回味、让人敬佩的历程。把这些名字串在一起,尽可以 展现出他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一生、伟大光辉的一生、也是一个 革命者大智大勇、丰富多彩的一生”。  相似文献   

16.
想起一串闪光的名字,就像想起夏夜里的满天星斗,就像想起春日里的一地阳光,就像想起深秋里的遍野硕果。想起一串闪光的名字,就像想起寒风中的一盆炭火,就像想起暮色中的一盏明灯,就像想起沙海中的一片绿洲。让我们记下这一串闪光的名字:雷锋、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谷文昌、郑培民……让我们记下这一串闪光的名字:张海迪、钱学森、史来贺、陈景润、张荣锁、吴金印……这一串闪光的名字有的已与泥土融为了一体,但他们不朽的精神,就像郁郁葱葱的楠竹,永远挺拔、苍翠。这一串闪光的名字时时出现在我们身边。他们用劳动和创造,诠释着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17.
正"这是你老爹留下的‘传家宝’,我今天就交给你。"这是今年,爷爷在他78岁生日那天,将他珍藏的一本已经泛黄的党章交给爸爸时说的话。从爷爷和爸爸一脸严肃的表情中,我读出了这本党章的不同寻常,读出了这本党章带给我们家庭几代人的变化。我在儿时的憧憬中,听党章留下了红色的印记。小时候,爷爷常常会给我讲党章的故事。爷爷说,我的曾祖父是上世纪30年代初期的地下党员,也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的一员,一生甘于清贫,专注事业,坚持  相似文献   

18.
朴素的西柏坡□明祥走进西柏坡,总会感到一种朴素的神圣或者神圣的朴素。朴素的1997年4月的阳光照耀着西柏坡。中央大院里的梨花、紫荆花一树一树地开了,淡淡的清香飘洒在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伟人的旧居里。碧绿的竹叶迎风摇曳,一间间月白粉墙、青灰平顶的房...  相似文献   

19.
2002年12月5日,冀北大地瑞雪飘飞,松柏苍翠。新当选不到一个月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首次离京出行,亲率中央书记处的几位同志来到西柏坡。面对土墙泥顶的庄严会场,重温毛泽东当年的讲话,胡锦涛同志再次强调要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整个活动期间西柏坡没有插红旗,没有挂横幅,没有摆鲜花,没有铺地毡,胡锦涛穿的是一件洗得发白的旧棉衫,吃的是当地的家常便饭,并坚持在西柏坡住了一夜,亲身体会老区人民的生活。当天下午,胡锦涛一行来到西柏坡纪念馆,认真观看馆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面临“四个考验”和“四个危险”,这是中国共产党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和根本任务。弘扬西柏坡精神,对于中国共产发经得住“四个考验”和化解“四个危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