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如今,房价已成为压在中国老百姓头上的“新三座大山”之首。房地产行业的利润率是多少,从来没有权威的说法。百姓质疑房地产的利润率,却拿不出权威的数字.而房地产商则指着自己的良心发誓说,利润仅仅3%而已.至多不过8%。百姓希望公布成本,有关部门却说成本是商业秘密,没有公布的理由。人们谴责房地产商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小,房地产商则说自己纳税最多。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广东省部分人大代表向该省建设厅提交建议,要求开发商公开房价成本信息,但遭到广东省建设厅的否决。而与此不同的是,江苏省盐城市悄然出台了首个“官方版”房价构成清单。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再次引发了关于房价成本是否公开的热烈争论。  相似文献   

3.
全国近四十个二三线城市公布房价调控目标之后,一线城市上海的房价诃控目标终于公布:涨幅低于GDP和人均收入增长。  相似文献   

4.
代表委员追问房价“节节高” 房价有下浮50%左右的空间。——全国人大代表袁超语出惊人,袁超指出,开发商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增加了开发商与权力交换的成本,而这些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推高了房价。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影响,但最近德国公布的经济数据惊喜不断:德国生产、消费、就业率等指标逆势上扬,消费者信心指数上升。次贷危机缘何没有对德国经济产生大的影响?原因之一,德国的企业很少依赖外部资金。这值得我们思考。近年我国房价暴涨,尽管有多种原因,但外资的“大举入侵”,更给房价暴涨火上浇油。  相似文献   

6.
政策信息     
《政策》2013,(4):95-96
国务院出台5项措施严控房价近日国务院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会议确定了以下政策措施:(1)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除拉萨外的省会城市要按照保持房价基本稳定的原则,制定并公布年度新建商品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建立健全稳定房价工作的考核问责制度。(2)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严格执行商品住房限购措施,已实施限购措施的  相似文献   

7.
孙瑞灼 《乡音》2011,(6):20
今年初,国务院发布"国八条"房地产调控措施,要求各地方政府在一季度前向社会公布当地房价调控目标。离这一大限还有一周之际,许多一线城市依然保持沉默。据粗略统计,目前已有39个二、三、四线城市公布房价调控目标,其共同点就是未见降价,反见"涨"声,绝大多数城市将当  相似文献   

8.
2009年11月,台湾行政部门“研考会”举办的“十大民怨”网络票选,“都会地区房价过高”成为民怨之首;四年后的2013年12月,在野的民进党也公布了当年的台湾“十大民怨”,“住宅政策混乱,高房价压垮人民”位次仍然高居第四。近年来,为抑制房价、解决都会地区房价高涨等问题以消除民怨,台湾当局不断祭出调节房市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政报》2010,(6):11-1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办发[2010]4号)印发后.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上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但近期部分城市房价、地价又出现过快上涨势头,投机性购房再度活跃,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为进一步落实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责任,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切实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本应作为民生、民意的代表行使权力,但实际上一些地方政府却在调控房价问题上犹豫不决,其症结就在于这些地方政府也是房地产经营者的一部分,房价的涨跌关乎地方政府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11.
邰莲 《台声》2004,(4):43-43
北京房地产推广案不断,大型房地产看板成为城市里的最大特色。台、港、澳资金源源不绝进入北京房市,炒热当地房产,房价去年至今已涨了将近一倍。专家说,北京房地产市场是“健康”的,预期房价还会再涨。  相似文献   

12.
余丰慧 《现代领导》2005,(10):11-11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8月27日在南通举行的“宏观调控下的江苏地产”论坛上坦言,我国房地产业中、长期看好不会改变,未来市场房价不会下降。他同时表示,房地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单纯依靠行政方式解决房价是行不通的,依靠大量提供土地来平抑房价也是行不通的,房价要按照市场规律办。  相似文献   

13.
丁怡 《当代建设》2003,(5):24-24
今年合肥的房地产市场多项指标均有上升,表现良好。据统计:2003上半年合肥的商品房住宅平均价格达到了每平方米2252.5元。与去年相比,整个合肥楼市的价盘保持了稳定上升的发展态势。这样来看,合肥的房价是涨了,可是,究竟是涨在哪里了呢? 其实,我们知道影响房价的因素很多,包括房子的自身成本、市场供求和宏观的经济环境,房子的自身成本又包括征地费、土地出让费、建安费、管理费、利润等方面,甚至周边楼盘的价格、房型的设计等也都会影响其价格的制定。 合肥2003年开发的建筑类型中,高层、小高层和别墅的份额都有所增加,尤其是小高层的数量远高于往年,而这一部分高价的建筑类型占比加重,必然会直接拉升整个楼市的平均价格,这  相似文献   

14.
《公安研究》2014,(8):51-51
韩俊在《改革与开放》2013年第23期撰文认为,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着房价持续上涨、房价过高等问题,损害了民众合法的住房权益。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分析,对我国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促进房价合理回归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年看房价     
孙爱东 《半月谈》2005,(1):36-38
对于房地产业来说,2004年是一个颇不平静的年份。宏观调控使房地产业处在风口浪尖,楼市问题各方众说纷纭。而最令人关切的房价,则以12.5%增幅继续上扬。在新的一年里,房地产业将以何种姿态出现,百姓关注的房价走势如何,就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顾云昌教授。  相似文献   

16.
陶国根 《桂海论丛》2010,26(5):116-120
高房价是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最突出的特征。文章从公共管理视角关注政府性因素对于房价的推动作用,如地方政府"土地财政"、GDP导向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机制、房地产腐败和房地产市场政府监管职能缺失。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应在采取相应的经济对策的同时,采取稳妥有效的公共管理策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事权财权,改变"土地财政";建立地方政府住房问题考核问责机制;坚决清除房价中的"腐败成本";加强政府监管,抑制房地产投机行为。  相似文献   

17.
《上海人大月刊》2010,(2):14-15
加快经济转型 遏制房价上涨 2009年,上海房价涨幅较大,地价创出新高,房地产收入占了上海新增GDP的半壁江山,房价过高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视。  相似文献   

1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办发(2010]4号)印发后,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上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但近期部分城市房价、地价又出现过快上涨势头,投机性购房再度活跃,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为进一步落实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责任,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切实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9.
去年以来,房价持续较快上涨,引发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几个月来,国家和地方采取了多项措施抑制房价,但争论仍然很多。房价上涨利弊几何一方面,房价过快上涨是有害的。首先,它改变人们的消费预期,挤压居民对非住宅商品的消费,导致非房地产经济部门增长乏力。其次,在储蓄和其他投资方式收益不大的情况下,房价过快上涨将助长投机心理,时事报告38吸引大量现金集中于房地产部门,导致全社会金融风险增加。第三,增加企业运营成本,影响企业竞争力。第四,加剧购房困难者和富裕阶层之间的矛盾,破坏社会和谐。另一方面,持续、适度上涨是正常的房价中长期…  相似文献   

20.
敖虹 《现代领导》2009,(4):14-14
一般人倾向于认为,房价增加的部分,都变成了开发商的利润。但记者的调查表明,高房价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转化为开发商的高收益,反而增加了开发商的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