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从警方近年来缴获的毒品种类分析得出,我国毒品的种类已从先前较为单一的吗啡类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发展到苯丙胺类,摇头丸、氯胺酮、杜冷丁等新型毒品。从吸食人数来看,海洛因吸食者仍占绝大多数,但摇头丸、氯胺酮等新型毒品在最近几年迅速发展蔓延,并在大、中城市形成了一批相对较为年轻的吸食群体,社会影响和危害日深。针对新的形势和新的特点,浙江省禁毒委于2005年初提出了“逐步实现实有吸毒成瘾人员零增长”的三年工作规划。时下,一个以“禁吸、戒毒和社会帮教”为重点的从源头“卡断需求”的禁毒网在全省迅速铺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毒品滥用的种类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海洛因大量滥用的同时,冰毒、摇头丸、氯胺酮(俗称K粉)等新型毒品从沿海地区迅速向全国蔓延,大有取代传统毒品海洛因成为吸毒者最主要消费品之势。为引起广泛关注,揭开隐蔽的面纱,文章就滥用新型毒品的人数、吸食群体的年龄结构、新型毒品的种类及吸食场所等方面论述了我国近10年(2001-2010年)来新型毒品变化的总体趋势,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预防、控制、打击等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南京新型毒品现状调查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毒品具有吸食人群年轻化、人群向一般阶层扩散、场域多元化等不同于传统海洛因吸食的特点,对社会形成诸如经济压力、违法犯罪、群体性问题等危害。因此,控制新型毒品的蔓延,要加大执法力度,通过“打源头、堵通道”等措施查处涉毒案件,依法严惩新型毒品违法犯罪。同时,要改善新型毒品吸食者对问题的认知态度和生活态度,展开社区服务等全方位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新型毒品档案名称:摇头丸。颜色:金黄色、粉红色、嫩绿色等,五颜六色,鲜艳夺目。它们都有美丽的名字:蓝色的叫蓝色幽灵,金黄色的叫郁金香,嫩绿色的叫绿色蝴蝶等。成分:主要是甲基丙胺,属中枢神经兴奋剂。简历:1919年,摇头丸诞生于日本国。二战期间,日本军队、纳粹军队和意大利军队都将其作为军需品发给士兵,服用后连续作战不知疲劳,提高士气,增强战斗力。日本军人曾服用摇头丸后,驾驶自杀式战斗机轰炸美国军舰。上世纪50年代,摇头丸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蔓延。1996年,摇头丸开始进入我国。摇头丸、冰毒等苯丙胺类兴奋剂、氯胺酮(K粉)等,被人们称为新型毒品。与鸦片、海络因等传统毒品相比,新型毒品吸食简单,价格低,兴奋快,药效持续时间长,传播速度快。  相似文献   

5.
杭州市摇头丸毒品违法犯罪剖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受国内外制贩冰毒犯罪活动的影响 ,冰毒衍生物———摇头丸这一新型毒品出人意料地在杭州快速发展蔓延。剖析2000年1至10月杭州市查获的30起吸贩摇头丸毒品违法犯罪案件 ,在吸贩地点、活动时间、毒品来源、吸食方法、群体结构、蔓延原因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为此 ,要高度重视和充分认识摇头丸毒品的危害性 ,加强禁毒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全面性 ,加强公共娱乐场所的管理 ,加大发现、查处和打击力度 ,以减少吸贩摇头丸等新型毒品违法犯罪可资利用的场地 ,遏制其发展蔓延的势头。  相似文献   

6.
新型毒品在我国从无到有,近年来在我国的滥用有愈演愈烈之势。目前,许多人对新型毒品还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它是一种软性毒品,成瘾性、对身体的危害性远远不及传统毒品。其实新型毒品毒性巨大,成瘾性更强,服用毒品后造成的危害更大,戒除毒瘾更难。文章在介绍新型毒品的种类的基础上,对目前在我国滥用的甲基苯丙胺、摇头丸、氯胺酮等对人体的危害进行综述,以期人们能对新型毒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台湾毒品走私猖撅,吸毒人口剧增,成为又一新的严重社会问题.台湾也展开了一场反毒、扫毒、戒毒的“反毒战”.然而,毒品犯罪并没有因此有所缓和.1995年初始,台湾毒袅向司法挑战,枪击台湾检查官,这在台湾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台湾毒品的演化轨迹50年代以前,毒品主要是黑社会帮派分子吸食,人数有限,在社会上也不普遍;毒品主要是海洛因、吗啡与鸦片等.60年代,美军因越战驻台期间,美国土兵也将当时美国的迷幻叛逆文化带入台湾,大麻成为继海洛因、鸦片等之后的主要毒品,吸食毒品的人突破了黑社会圈,进入美国士兵常出入的咖啡厅、舞厅、酒吧等色情与娱乐场所.70年代,台湾毒品种类增多,主要有强力胶、速赐康、红中、白板等,其中又以速赐康与强力胶较普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经济、政治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深入,毒品在全球的走私和泛滥日益严重,我国不断加大打击涉毒违法犯罪的力度,使传统毒品(如海洛因)的违法犯罪得到了有效遏制。然而,以冰毒、冰毒片剂为主的苯丙胺类毒品和氯胺酮为主的新型毒品在全国的迅速蔓延,使其成为我国最为流行的占主导地位的毒品。与此同时,利用网络等虚拟介质实现毒品犯罪的实例频发,其危害更为严重。如何有效利用社会信息化为侦查部门侦破毒品犯罪案件所带来的良机,变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9.
我国新型毒品犯罪发展趋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客观分析我国冰毒、摇头丸、K粉等苯丙胺类新型毒品犯罪的抑制因素与刺激因素,预计未来5至10年,新型毒品犯罪案件高发的势头还会持续;走私冰毒等新型毒品犯罪将继续存在,且仍以境内外勾结为主要形式;新型毒品种类推陈出新;新型毒品犯罪手法不断翻新;制贩新型毒品犯罪将从东南沿海地区向内地蔓延和境外转移;新型毒品境(国)内外双向流动的格局还会延续;自主研发、制造和贩卖新型毒品将会增多。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新型毒品有取代传统毒品的趋势。政府对吸食新型毒品的管制可分为出现法律真空、以地方管制为主、调整和统一戒毒模式三个阶段,具有受管制的新型毒品种类不断扩大、吸食新型毒品的管制日趋严厉、寻求司法与社会、医疗体系间的紧密合作三个特点。当前吸食新型毒品管制存在的问题是:强制隔离戒毒放大了惩处威慑功能、社区戒毒与社区康复管理措施不配套、自愿戒毒增加了复吸重罚的可能性。应转变理念,坚持人文关怀精神;明确社区戒毒定位,制定配套措施;鼓励自愿戒毒,减少管制成本。  相似文献   

11.
安非他明类毒品 ,如冰毒、摇头丸等是 2 0世纪 80年代开始滥用的一类精神药品 ,由于原料易得、合成方法简单、消费市场大、利润高 ,其非法制造、走私、贩运、买卖及滥用越来越严重 ,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早有专家预言 ,该类毒品将取代传统毒品海洛因 ,成为 2 1世纪的主流毒品。而毒品违法犯罪现状已经说明了这一发展的势头。因此了解该类毒品的种类、特点 ,建立该类毒品的检测方法也成为法庭化学工作面临的一项工作。本文通过气相色谱方法对几种常见的安非他明类毒品 ,如安非他明、甲基安非他明、MDA、MDM…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海洛因为代表的“鸦片”类毒品像瘟疫一样蔓延到世界各地。海洛因的疯狂,就连125年前首次合成海洛因的英国化学家G·R·赖特做梦也没有想到的。在世界毒潮的侵袭下,中国由毒品过境国成为毒品过境与消费并存的国家,严重地影响国家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80年代,我国西南边境靠近“金三角”地区出现吸食海洛因现象;接着,毒品向云南、广西境内蔓延,波及贵州、四川等省;90年代,毒品出现流行趋势,在东南沿海的广东、海南渐次出现。海口市自1992年破获首宗贩毒案件至去年8月,共破获贩毒案件1252宗,…  相似文献   

13.
传统毒品危害尚未根除,冰毒、摇头丸等新型毒品又在不断发展蔓延,给禁毒工作带来许多新的压力和挑战。云南——中国禁毒的前沿阵地,面对严峻的毒情,云南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禁毒工作,将其列入“一把手工程”。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通过对82名青少年吸食新型毒品被试的个案访谈,以及对访谈资料的定量编码分析,发现青少年对新型毒品的认知偏差是吸毒行为的逻辑起点,朋友圈的诱导是关键,新型毒品的易得性是催化剂,三者组成的"过程链"共同导致了吸食新型毒品行为的发生,应该从宣传教育及家庭、学校、社会和法律等角度加强青少年禁毒工作。  相似文献   

15.
林少真 《前沿》2010,(1):154-158
本文试图从新型毒品使用者的角度,考察他们对新型毒品的认识和对自我的表达。研究发现,新型毒品使用者始终是以传统毒品为参照进行毒品认知的,他们认为新型毒品是与传统毒品完全不同的药物,新型毒品吸食者是与传统毒品吸食者自我认同不同,只是娱乐消费者,不是社会异化分子。最后,指出吸毒者对新型毒品认识的误解和毒品宣传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徐青 《两岸关系》2002,(3):39-40
摇头九(“MDMA”)是一种化学合成的中枢神经兴奋剂,具有迷幻作用。早在四、五年前就由欧美传入,为台湾的毒品市场所青睐,近来在台湾更是泛滥成祸,并逐渐成为岛内毒品主流。1998年,摇头丸在台湾被列为第二级毒品,无论吸食、持有或贩卖均属犯罪。岛内当局相关部门已要求治安机关全面联合查缉。但这一、  相似文献   

17.
香港禁毒常务委员会指出,滥用“E仔”“摇头丸”等软性药物的人数由1999年第四季的170人上升至2000年第一季的465人。一位禁毒专员认为,滥用“E仔”、“摇头丸”等软性药物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趋势,再加上价钱便宜,取代海洛因成为青少年滥用最多的药物。青少年滥用软性药物,其一是由于年少气盛,恐怕友人讥嘲他们不入时尚,因此误入歧途。其二是现时“狂野派对”(RaveParty)非常流行,有银多不法分子混入其中,诱骗年青人服食这些廉价方便的“摇头丸”,令“摇头丸”成为21岁以下年青人的头号毒品。其三是香港青少年的消闲模式狭窄,…  相似文献   

18.
公务员知识     
《创造》2005,(5)
《云南省禁毒条例(修订草案)》新内容《云南省禁毒条例(修订草案)》的议案,经反复修改论证后,已在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表决通过。新条例共49条,与老的条例相比,增加了开展禁毒宣传教育、防治艾滋病等内容。本条例自今年5月起执行。冰毒、摇头丸都是毒品原《云南省禁毒条例》共24条,于1991年5月27日颁布施行,曾对我省禁毒工作起过重要作用,但现在的禁毒形势已经发生变化,如吸毒人员多,复吸率较高;出现了氯胺酮、苯丙胺类(冰毒、摇头丸)等新型人工合成毒品;经吸毒传播艾滋病问题比较严重等。新条例明确将氯胺酮、苯丙胺类(冰毒、…  相似文献   

19.
六月的重奏     
孩子的节日和国际禁毒日都在6月。 2003年中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105万人,其中有74万海洛因滥用者,如果他们每天吸食0.3克海洛因的话,每年将耗费270亿元人民币,这背后还有难以用金钱计算的被毒品侵蚀的健康、被毒品折磨的亲情和爱情。 本期的“今日视点”栏目,记者邓树林和刘东平采写的《来自  相似文献   

20.
毒品犯罪,是当前困扰台湾国民党当局的严重社会问题,是40多年来面临的又一重大挑战。 一 目前台湾泛滥的毒品有两类:镇静剂类毒品安非他命(以下简称“安毒”)和鸦片类毒品海洛因。“安毒”在台湾的生产和滥用史已有数十年。海洛因则是近几年在台湾才出现的“泊来品”,产自亚洲中南半岛的“金三角”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