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侨园》2019,(11)
<正>我们家祖上是清代时跟着"闯关东"过来的。我祖父叫宋德新,一开始不是皮影艺人。因为影班必须得有做饭的,他就跟着影班走。到了晚上,我爷爷提着烧热的两壶水送到台上,给演员们喝。有时候,艺人家里有事或者有病,影班就缺一个角。我爷爷说:"我上去试试。"后来,他就不做饭了,跟着下去耍影了。  相似文献   

2.
杨潇 《瞭望》1993,(40)
在我的影集里珍藏着一幅从台湾报纸上剪下的照片,那是台湾台中市育仁小学郑美枝校长同我的合影。它有着不寻常的来历,记录着海峡两岸之间的亲情和我在宝岛台湾一个星期的亲身经历。去年暑假里的一天,郑校长从海峡彼岸来到北京,访问了我所在的北京宣武师范第一附小。她给我们带来了育仁小学的师生们的情谊,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没过多久,中国儿童少年活动中心主任勾德元爷爷带领大陆少儿艺术团去访问宝岛。报纸  相似文献   

3.
我区邮电部门组建的广西邮电艺术团,于1995年11月24日正式宣布诞生。艺术团风尘仆仆行程三千多公里,所到之处,受到各地邮电职工和人民群众的欢迎,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作为艺术团领导者之一,我觉得以下几个问题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4.
墨随堂心迹     
林阳 《民主》2014,(10):F0003-F0003
<正>上世纪60年代初,还在上幼儿园的我让爷爷牵进书法之园。写得好,给一分钱,我尝到了什么是鼓励。爷爷端庄秀丽的楷书让我以为这是全世界最美的字,爷爷在历史博物馆写文字说明也是我向小朋友炫耀的资本。"文化大革命"初期,天下大乱,家中也不能幸免。在家人仿徨不安时,我的心早已飞向院里拍三角、玩冰棍棍儿的小朋友。此时,家里要求我每天放学用小楷写一篇文言文《愚公移山》。因为心里长草,字写得潦草,万分疼爱我的奶奶打了我一戒尺。我从此懂得,学习成绩固然重要,态度更重要!  相似文献   

5.
书祭     
说起来,我与书的姻缘还是小时候由我爷爷“包办”的。 爷爷其实是外公。他是文盲,但 懂得读书识字的重要。我三四岁的时候和爷爷最亲,有时离开了大人,不是喊着要爸妈,而是哭着叫爷爷。那时常常吵闹着要跟爷爷去小镇上卖菜。家乡的小镇临河而筑,而且是在沮河、漳河交汇的地方,很美,但距我们村有10里地。小孩子脚力不胜,爷爷就用这样的办法来满足我的要求:一副挑担,一边蝶栏里装着菜,一边箩筐里装着我。卖了菜,爷爷就买给我一些小人书。回家的路上,我还是坐在箩筐里,胡乱地翻着书,而挑担的另一头是用一块大石头跟我“搭配”着。  相似文献   

6.
林宏 《瞭望》1993,(43)
记得很小的时候就听爷爷说我的老家在台湾。他在给我香蕉、桔子吃的时候,我总听到他唠叨着一句话:“台湾的香蕉、桔子比这大多了甜多了。”爷爷还曾说,在台湾有我们许多的亲人,象爷爷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小弟小妹……,他们很早就生活在那里。  相似文献   

7.
要说我与这10年,先得从28年前说起。 1960年7月初,我接到母亲来信,说全家由于没粮食吃,患了浮水肿病,爷爷病得卧床不起,姑妈投水自杀身亡。接到信,我马上请了假回到湖南省衡阳县金溪公社茅冲大队老家。结果又看见叔叔连饿带病死在山上,目睹了10岁的外甥,由于吃了糠、野菜、草棍等不消化的东西,被活活撑涨死亡的惨景。我的心颤栗了。回到厂里,一个尖锐刺心的问题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里——家乡农民闹饥荒、饿死人,毛主  相似文献   

8.
杨军 《学理论》2012,(32):165-166
文化传承是人类文明得以不断延续的重要途径,华县皮影作为一种传统民俗文化,促进这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既是我们当代的责任,同时也具有深远的意义。传承这种优秀的民俗文化新的出路是: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加强皮影自身的品牌塑造和市场宣传;实现皮影的资质型向资金型转化。  相似文献   

9.
破瓦寒窑里住着个活武松 那年冬天,我得知爷爷在杭州被扫地出门,听说被赶到了宝石山后的松木场,那是个烧砖瓦窑的地方,没有具体的地址.我利用寒假去了杭州.我本想到松木场打听具体地址,但下火车出站后见一排三轮车在接客,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杭州三轮车师傅对我爷爷盖叫天很熟,一来是我爷爷出行都是三轮车,许多三轮车师傅都认识,二来三轮车拉游客介绍杭州名胜古迹与名人轶事,往往会谈论我爷爷,所以我想先去三轮车师傅处打听一下.  相似文献   

10.
<正>过去的几年里,一本大红封面、装帧如一张"喜帖"的图书《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爱情宝典"。我心怀虔诚,到上海拜访了书的作者饶平如爷爷。我俩的故事,平凡的故事饶平如爷爷今年94岁了。我对打扰上年纪的人总是心存愧疚,去之前,我把采访目标锁定为饶平如的三子饶乐曾。近年来,他和父亲生活在一  相似文献   

11.
《民主》2015,(9)
<正>我任江西电信艺术团团长时,有一次带团到江西南昌县广福镇演出,当时的天气很冷,但在演出过程中,我看见几个孩子光着脚,穿得很单薄跑到后台来看团里的演员化妆。我很好奇,就问他们天气这么冷为什么不穿鞋,孩子们看着我没有回答,我又问了一句,有个小男孩说:"没钱买。"我问他们读书了吧,他们  相似文献   

12.
随着校园文化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学生艺术团在各高校蓬勃发展起来,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加强对高校学生艺术团建设管理的对策:规范管理,建章立制;选拔教师,培养骨干;加强宣传,营造氛围等。  相似文献   

13.
张培楠 《团结》2006,(6):60-61
我的家族四代人都有着浓厚的民革情结。我的爷爷张绍南,曾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爷爷常向父亲张佐斌讲述当年投身辛亥革命的事情,故父亲自幼就立下了要参军入伍、报效国家的宏愿。爷爷得知父亲要报考黄埔军校,亲自从四川内江将父亲送到重庆朝天门码头,踏上了革命的征程。1926年夏,父亲奉命出川,参加了武汉战役,被当时重庆老百姓誉为“道德军人”的国民党25师师长李根固任命为第一团团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父亲曾多次保护过周总理、董必武和胡子昂等中央领导人;保护重庆师生的爱国游行示威活动;防止特务对中共川东特委成立的…  相似文献   

14.
我的后婆     
石晓博 《各界》2013,(2):96-96
我的后婆是我父亲的继母。生于民国初年,卒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幼时过了一段丰衣足食的日子,成年后家道败落,生活困窘。后来跟了我爷爷这个旧军队的文职军官,还没当几天军官太太,我爷爷不知道是受不了国民革命军中的腐败风气还是早已看清了共产党将要坐天下的大势,决然退役,经商办学。解放后,我爷爷和后婆回到家乡参加生产劳动。  相似文献   

15.
施海燕 《民主》2024,(1):44-46
<正>有幸借机关开明论坛的平台,目睹久仰大名的叶小沫老师的风采,聆听她讲述民进前辈——爷爷叶圣陶的家风,受益良多。叶圣陶曾任民进中央副主席、主席,民进会内尊称“大叶老”,长子叶至善担任过民进中央副主席,会内尊称“小叶老”。叶小沫老师和他们在大家庭里共同生活了40多年,耳濡目染爷爷和父亲的为人处世风格,深受教益,亦深得传承。“很多人说叶圣陶是个伟大的人,要记下来他说的话、做的事,但他就是我爷爷啊,谁家都有的爷爷,很普通”,叶小沫老师坦言道,自己直到退休后才开始学习、了解、研究自己的爷爷,看爷爷写的书,也才真正明白了为什么自己的爷爷深受那么多人的爱戴,而他,的确是一个平凡却伟大的人。  相似文献   

16.
《民主》2019,(11)
<正>抗日战争胜利后,我的爷爷车向忱在中共中央安排下,回到了离别14年的家乡——辽宁沈阳,开始建设新东北的工作,那时爷爷一家住在沈阳和平区南三马路16号。2008年,他的旧居被作为文物得以保留。夏末秋初,清静的院落被绿树环绕,偶尔,会有路过的行人在院外驻足、观望,轻声议论。阳光从  相似文献   

17.
《民主》2017,(4)
<正>爷爷曾任民进中央副主席、民进辽宁省委会主委。他青年时代积极投身于五四爱国运动,参加了火烧赵家楼曹宅的壮举;他在东北首创平民教育,积极开展反帝爱国宣传,被誉为“东北甘地”。我没有亲眼见过爷爷,但家里的长辈和身边的人们经常提起他,感觉他好像未曾离开过我们。听哥哥们说,爷爷是一个非常慈祥、细心又不失威严的大家长,每当周末全家人在一起聚餐,他会在餐桌上教育他的儿孙们要艰苦朴素,不搞特殊化,要关心国家大事,为国分忧,积极进取。想必那时的大家  相似文献   

18.
黄小平 《党政论坛》2013,(16):52-52
让别人去画 爷爷是个画家。小时候,看爷爷作画,每幅画都留着一些空白。我感到奇怪,为什么爷爷不把这些空白的地方也画上呢?爷爷说:“留着这些空白,让别人去画。”  相似文献   

19.
一件羊皮袄     
《侨园》2017,(8)
正我爷爷是老红军,90岁那年,他知道要去见那些在长征中牺牲的老战友了,就把我叫到身边,拿出—件羊皮袄说:小军呀,我恐怕要走了,我有一个传家宝交给你,你要好好珍惜呀!我见那羊皮袄已经十分旧了,上面的羊毛都快掉没了,还有几个小洞,便问:爷爷,这称得上是传家宝吗?爷爷说:当然,别以为那些金银古董才值得当传家宝,这件羊皮袄不仅会让你懂得如何做人,还会让你懂得人生的意义,能让你终身受用!  相似文献   

20.
戴权何许人?戴权乃《红楼梦》上描写的一个宫廷太监。但你可别小看了这个人物,他可是个'该官"的老手呢。(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写的就是戴权弄权"卖官"一事。贾府少奶奶案可卿死了之后,贾府为了使葬礼上风光些,于是与前来祭奠的内宫大监戴权提出为贾蓉买官捐个前程。戴权会意,因笑道:"事倒凑巧,正有个美缺。如今三百员龙禁尉短了两员,昨日襄阳候的兄弟老三来求我,现拿了一千五百两银子,送到我家里。你知道,咱们都是老相与,不拘怎么样,看着他爷爷的分上,胡乱应了。还剩了一个缺,谁知永兴节度使冯胖子来求,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