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心理既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也是历史唯物主义包括的内容。现代社会心理学认为,社会心理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心理过程和行为表现,它涉及到人与人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它还包括群体心理及大众心理现象。其中包括的人际沟通、人际影响、人际关系对人的社会心理起很大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周莲娣 《慈善》2021,(2):21-22
1月19日,天津市慈善协会志愿者团队、开发区慈善协会迎来一位特殊“客人”—藏族姑娘切措吉。切措吉来自遥远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市,来津前的几日,激动让她夜不能寐,因为对她来说,此行是慈善圆梦之旅,她深信再回家乡的切措吉,一定不再痛苦不再自卑,她可以像所有藏族姑娘一样,登上雪山仰望蓝天,尽情绽放美丽的笑容。  相似文献   

3.
慈心善语     
《慈善》2021,(2):44-45
“让慈善文化滋润大众的心灵;让众多好人拥有行善的平台;让今天的雷锋找到自己的团队;让贫困与不幸得到爱心的关照;让我们的社会布满温暖的阳光。”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刘维隆就任陕西省慈善协会会长之后于2012年3月28日与慈协各会长共议善事时,提出上述慈善五大愿景。刘维隆任慈善协会会长期间,和大家一起在陕西省慈善事业以往经验与成就的基础上又有许多创新性的发展,在全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上做出了表率。  相似文献   

4.
正自2014年4月1日起,上海全市范围内新成立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可直接向市、区两级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申请登记,不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近年来,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地试点进行的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制度改革,是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将对中国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带来深远影响,其重大  相似文献   

5.
慈善事业是社会公共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被称为实现社会第三次分配的一种方式,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慈善事业的发展是对现有社会保障、救助体系的有效补充,具有救危扶困、平衡分配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的作用。所以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慈善事业是重要载体和重要环节。慈善捐赠是慈善事业的主要输入方式,而企业公共慈善捐赠则是当前我国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份和主要力量。本文立足于企业公共慈善捐赠管理的角度,浅析了我国企业公共慈善捐赠的概念、与慈善相关联的法律适用现状,提出了企业慈善捐赠相关法律的缺失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企业慈善责任(CorporatePhilanthropyResponsibility简称CPR)是企业社会责任中超越底线的责任,它对提升企业形象、塑造产品品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对社会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日益明显,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与增加就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现阶段,由于慈善责任理念的缺失以及受企业发展规模和实力限制,我国企业在履行慈善责任方面缺乏主动性和前瞻性。文中从伦理学视角分析我国企业履行慈善责任的伦理价值及应遵循的道德原则,提出应从强化企业慈善责任理念和优化企业慈善责任建设的伦理环境两个方面来促使我国企业更好的履行慈善责任。  相似文献   

7.
叶沈良 《慈善》2021,(2):17-18
多年的慈善工作,总是不断促进我对慈善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使我深深体会到:慈善文化自信是慈善工作的信仰与核心;慈善文化传播是慈善工作的担当与责任;慈善文化使者是慈善工作的坚守与荣耀。或许是在南通市慈善总会任职的缘故,多年来我一直结合慈善工作的实践,认真研究中国近代张謇慈善理念。我的研究文章《张謇——中国近代慈善第一人研究述要》,不但为全国多家报刊刊用,而且为我们当今的慈善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历代统治者均担忧发展民间慈善会矮化政府,但慈善事业的发展与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间并无根本性的矛盾冲突,二者是一致的。慈善事业的发展对党员保持先进性、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及推动党所领导的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有重要意义。同时,我们可以通过让共产党员率先更新慈善观念、先行慈善起来,以及用在慈善组织内建立党组织、引领慈善组织发展等方式领导慈善事业的发展,努力在实践中真正实现二者的互动双赢。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7,(7)
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与社会结构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之带来的贫富差距的扩大造成的一系列问题迫在眉睫,而慈善在其中发生的作用更是不可小觑。儒家伦理思想中蕴含丰富的慈善观念,是传统慈善思想的重要内容。继承学习优秀传统慈善理念,对我们进行现代慈善建构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35)
以公益性高校学生组织的实践内容为载体,围绕公益性高校学生组织实践如何影响大学生慈善意识的作用机制,使用质性分析和量化分析相结合的案例研究方法,对浙江省4所同类高校较为有影响力的4个公益组织展开研究。研究证实,公益性高校学生组织实践有助于促进大学生慈善意识;公益性高校学生组织实践有助于内部成员收获正面的社会反馈,且公益性高校学生组织收获的正面社会反馈有助于提升组织内部成员的慈善意识。  相似文献   

11.
朱晓娟 《民主》2010,(12):18-21
2010年10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7次会议表决通过《社会保险法》。一方面,这部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另一方面,这部法律所规定的内容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2.
侯莉 《学理论》2010,(22):59-59,6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慈善事业得到了一些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要担当起"企业公民"来承担社会责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结合企业慈善的理论依据,针对我国企业慈善行为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企业慈善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慈善进万家     
郑涵尹 《慈善》2016,(2):36-36
中华慈善总会与教育主管部门把"慈善"向全国各地中小学推广,把它作为一种知识,纳入系统的教育范畴,是公众渴盼道德回归的民意诉求的体现,这种做法值得称道。我认为"爱心",是慈善的主打词。慈善不仅仅是金钱的施舍,那么,慈善美德该怎样走进每个家庭呢?我以为至少应该是这样三个层面:一是社会层面。大人和所有从事慈善事业的人们必须...  相似文献   

14.
<正>要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国家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必须以每个人的发展为前提,因此,我们要给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让他们的聪明才智竞相迸发。我提出"要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主要指  相似文献   

15.
赵冶亮 《慈善》2019,(1):17-17
体育课中,每个人的思维、身体都处于动态,这就创造了很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的机会,对学生人格、品德的培养提供了平台。教师对待学生应该以爱心为最基本的出发点。在平时的教学中,蕴藏着许多爱心、慈善教育的契机。上体育课时,如果是有风的天气,教师要让学生背风而立;有太阳时,要让学生背对太阳;天气寒冷时,提醒学生运动完...  相似文献   

16.
香港有超过8000家的免税社会组织,是反贫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主发展、合作共赢的政社关系,全民参与的慈善文化,灵活多样的筹资之道以及分门别类的监督机制是香港社会组织扶贫发展的重要经验。对中国内地扶贫工作的主要启示有,调整管理策略,构建扶贫伙伴关系;培育慈善文化,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加强行业自律,提升慈善公信水平;完善机构治理,拓宽资源来源渠道。  相似文献   

17.
现在国外的管理学家越来越重视“软性的”管理手段。古典管理理论是把人当作机器的附属品,而现代的管理理论不再把人看作机械人,人的需要、人的个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此同时又不能忽视经济手段的作用。古典管理理论把人只看作“经济人”,好象工人只知道关心自己的工资。而行为科学则不同,行为科学把职工看作是“社会人”,认为工人不只是单纯追求金钱收入和良好的物质条件,而且还有社会方面、心理方面的需求,这就是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和受人尊重等。所  相似文献   

18.
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对于调剂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维系社会和谐稳定、提高公民社会责任意识等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社会公益慈善事业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在其表面繁荣之下仍然存在深层次隐忧。未来我国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亟需发展理念的更新和实践行为的转变,实现从富人慈善向大众慈善、从官办慈善向民间慈善、从限制慈善向支持慈善、从城市慈善向农村慈善、从救助型慈善向发展型慈善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美国慈善文化中的宗教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鹏 《学理论》2010,(17):106-107
美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同基督教是密不可分的。美国的慈善思想主要来源于欧洲,除了古代希腊罗马的传统思想外,《圣经》中的慈善思想影响了整个西方社会,而且中世纪基督教的慈善行为更给西方后世的慈善活动树立了典范。第一批移民就是抱着一种崇高的宗教信念来到北美大陆的,他们继承并发展了欧洲的慈善思想。而且后世从事慈善事业的大多数人都是虔诚的基督徒,他们严格遵循《圣经》的原则,乐于捐赠。  相似文献   

20.
慈善是一种公共责任,慈善组织以公众的普遍参与和信任为运行基础,其运转逻辑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以实现社会公益为价值目标。慈善组织的公益性决定了其基本信息、财务信息、活动信息等都属于公共信息,都应当向所有社会成员公开,而不是仅仅向捐赠人公开,即社会公众与慈善组织具有信息公开的权利义务关系,社会公众应当享有对慈善组织的信息请求权。慈善组织信息公开的目的是让公众了解、理解慈善组织的公益性,并促进慈善组织的健康运行。因而慈善组织的信息公开最重要的是可得性,即公众可以很便捷地获悉这些信息,并且很轻松地通过这些信息判断该组织的公益性,而政府对慈善组织的信息公开负有监管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