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施海燕 《民主》2024,(1):44-46
<正>有幸借机关开明论坛的平台,目睹久仰大名的叶小沫老师的风采,聆听她讲述民进前辈——爷爷叶圣陶的家风,受益良多。叶圣陶曾任民进中央副主席、主席,民进会内尊称“大叶老”,长子叶至善担任过民进中央副主席,会内尊称“小叶老”。叶小沫老师和他们在大家庭里共同生活了40多年,耳濡目染爷爷和父亲的为人处世风格,深受教益,亦深得传承。“很多人说叶圣陶是个伟大的人,要记下来他说的话、做的事,但他就是我爷爷啊,谁家都有的爷爷,很普通”,叶小沫老师坦言道,自己直到退休后才开始学习、了解、研究自己的爷爷,看爷爷写的书,也才真正明白了为什么自己的爷爷深受那么多人的爱戴,而他,的确是一个平凡却伟大的人。  相似文献   

2.
叶小沫 《民主》2012,(2):6-7
2011年12月初去北京参加叶圣陶研究会的理事会.座位的桌子上放着刚刚出版的《叶圣陶研究年刊》。以淡蓝为底色的封面上,印着爷爷全神贯注在抄书的照片,照片的右下角.“2011年”的年号相当显眼;由赵朴初先生手书的“叶圣陶”和正楷的“研究年刊”几个字组成的书名。大大方方地竖排在封面的右侧;  相似文献   

3.
严隽琪 《民主》2012,(2):3-3
2011年11月,叶圣陶研究会编辑的《叶圣陶研究年刊》由开明出版社出版,这是民进中央推动叶圣陶研究的一个重大举措,本刊从中选登三篇文章,以飨读者。今后,还将陆续刊发一些文章,供广大读者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4.
贺伟 《民主》2007,(8):37-38
1961年5月,著名作家、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叶圣陶来庐山疗养。初上庐山的叶圣陶心情十分愉快,他很早就知道庐山的大名,却一直未曾登临。叶圣陶是江苏省苏州人,家境十分贫寒。1912年,18岁的叶圣陶中学毕业,虽成绩十分优  相似文献   

5.
《民主》2015,(5)
<正>抗战胜利后,叶圣陶参加了上海解放战争时期的民主运动,国民党把他的名字列入黑名单,并准备下毒手。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盛情邀请他离开上海,从香港转到解放区,准备参加新政协。受中共党组织的委托,跟叶圣陶接头的是杜守素、吴觉农和李正文。在日记中,  相似文献   

6.
1988年2月16日,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逝世.在他逝世前最后一次住院时,他特别叮嘱几个孩子,"到母亲的忌日,你们无论哪一个,去坟上看看吧!"不久后,在妻子胡墨林忌日的半个月前,叶圣陶逝世了. 而叶圣陶与妻子41年相濡以沫的爱情故事却广为流传,被誉之为佳话.  相似文献   

7.
明晋 《民主》2014,(1):47-51
<正>叶圣陶一生写了不计其数的书信,和他通信的不乏那个时代的名人,那些信多半没留下来。而叶圣陶叶至善的"干校家书",则比较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书信中涉及他们父子在那个特殊时代对周围人物悲欢及其当时的社会动向、思想变化的心态和情感,是反映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不可复制的文化遗产,具有历史和文化的双重价值。"干校家书"第一封信起自1969年5月2日,是父亲叶圣陶写给儿子叶至善的;最后一封信是1972年12月21日叶至善写回家的,不久他就结束干校的生活回家了。在3年又8个月的时间里,父子俩共有近500封通信。  相似文献   

8.
王久安 《民主》2012,(4):42-45
一提起叶圣陶的名字,人们都会把他和开明书店联系在一起,这不仅是因为他在开明书店工作长达近二十年,更因为他对开明书店事业的发展和成功,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之哭     
《文艺报》载陈明一文。记他与丁玲在80年代初去为叶圣陶老人祝寿。其中说到一件事:有一年贵州省民办教师考核,合格者仅占百分之十四;叶老听说这件事,不禁大哭。申包胥哭于秦庭,是政治之哭;阮籍哭于途穷,是政治之哭又  相似文献   

10.
史晓风 《民主》2006,(3):41-42
周恩来总理特别关心党外朋友。我在任叶圣陶先生秘书期间,就知道周总理曾两次救叶先生脱离险境。 1948年11月,叶先生应中国共产党邀请,赴解放区参加新政协会议。他于1949年  相似文献   

11.
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一书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出版的时间是1980年,今年1999年,十九年过去了。我是1978年到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工作的。研究所正在筹建,“文化  相似文献   

12.
11月2日,民进中央收到全国政协转来李瑞环主席为扩建的叶圣陶纪念馆题写的馆名。李瑞环主席非常重视叶圣陶纪念馆的扩建工作,在接到民进中央关于扩建叶圣陶纪念馆、重新修订展览内容,并请他题词的汇报、请示之后,欣然题写了“叶圣陶纪念馆”六个大字。李瑞环主席还表示,将来一定  相似文献   

13.
陈武 《民主》2023,(6):42-43
<正>1921年,时任浙江一师校长的马叙伦找到刚刚到校的朱自清,委托他礼请叶圣陶到一师任教。朱自清立即写信相邀,叶圣陶也回信接受聘任。学校本来单独分给叶圣陶一间宿舍,由于在中国公学风潮中建立的感情,也由于想有更多的相聊甚欢的机会,叶圣陶提议把两个人的宿舍做一个整合,把朱自清的那间做两人共用的书房,把自己的那间做二人的起居室。朱自清欣然同意。从此之后,新文学史上的两位重要人物便开始了一段同室共眠、同室写作、同室畅怀深谈的难忘岁月。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终生喜欢海棠树,而对海棠花情有独钟,海棠花陪伴他走完94个春秋的人生旅程。  相似文献   

15.
任苏民 《民主》2012,(9):16-18
叶圣陶是20世纪我国卓越的教育家。他一生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70多个春秋,几乎亲历了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各个时代和教育改革的整个过程,加上他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战士、著名文学家、出版家、  相似文献   

16.
张恺新 《民主》2010,(8):45-46
<正>叶圣陶和林汉达是两位受人敬仰的民进前辈。叶圣陶是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第七届民进中央主席;林汉达是现代著名教育家、文字学家、历史  相似文献   

17.
《民主》2021,(5)
正叶圣陶写过三篇关于《经典常谈》的文章,分别为《读〈经典常谈〉》《介绍〈经典常谈〉》和《重印〈经典常谈〉序》,两篇文章发表于销量颇为可观的1943年8月5日出刊的第66期《中学生》,后者发表于专供教师阅读的《国文杂志》。《重印〈经典常谈〉序》则是应三联书店之约而写的,写于1980年4月9日,  相似文献   

18.
叶永和  蒋燕燕 《民主》2009,(9):28-30
1949年6月到9月,叶圣陶在日记中详细记录了他作为新政协筹备委员会委员和起草新政协组织条例的小组成员之一。参与起草了政协组织条例和共同纲领,以及参加第一届政协会议的经过。  相似文献   

19.
罗世杰 《民主》2004,(12):37-38
崇真务实是叶圣陶老一贯的思想作风。在他从事的文学、教育事业中,在他毕生的社会活动中,乃至在他日常生活小事中,无时无处不鲜明地显现他的这种可贵的精神品格。这里,我只讲几件小事。记得上世纪70年代末,某著名风景名胜区  相似文献   

20.
(一)我是中学生的时候,开明书店的《中学生》杂志出版了。《中学生》的主编是叶圣陶先生,其办刊质量远超过当时的同类刊物。夏丐尊先生等许多作家、学者为杂志写了深入浅出的好文章。叶先生对工作、一贯是认真严肃的。他有时还亲自为《中学生》做校对工作,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他热爱青少年一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