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戎识李 琅玡王氏是魏晋时著名的美男家族.成语"琳琅满目"最早出处,就是用来形容王戎、王衍、王敦、王导、王澄、王诩等共八位琅王牙王氏的美男子聚在一起的样子. 琅玡王氏最早发迹于大孝子王祥.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为<二十四孝>之一,妇孺皆知.尽管这个故事听起来很有传说的感觉,但王祥的确是因为他在"孝"方面的重名,而被人举荐为官的.  相似文献   

2.
正教养是个高频词。时下,如果说某人没教养,就是大批评大贬义了。如果说一个女人没教养,简直就如同说她不检点了。什么叫教养呢?辞典上说是"文化和品德的修养",但我更愿意理解为"因教育而养成的优良品质和习惯"。一个人可以受过教育,但他依然是没有教养的。就像一个人可以  相似文献   

3.
胡绳 《瞭望》1996,(38)
偶然读到为茅盾诞辰一百周年而出版的《茅盾和我》一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7月出版),在这里面看到了对于同一件事的不同记载。 臧克家的《往事忆来多》一文中说: 我曾向茅盾先生提出两件文学史上的疑案,请他回答。那是在他乔迁到交道口南三条新居之后了。 第一件事是:关于1935年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军到达陕北,鲁迅打电报祝贺,多年来报刊上说法不一。有的说您也落了名字;有的说只有鲁迅一人。到底真相如何? 他没假思索就回答说:“是这样的:关于打电报的事,鲁迅曾经对我提及过;但发电时,他并没有告诉  相似文献   

4.
家在途中     
正对于我来说,家是一个随着年龄而不断变化的概念。童年时,家是一声呼唤。那时的我似乎比今日的孩子拥有更多的自由。放学后,不会先在父母前露面,而是与左右相邻的小伙伴聚在一起,天马行空,玩得天昏地暗,直至炊烟散去,听见焦急的父母在四处喊:"回家了,吃饭了。"这样的声音伴着我的童年,月复一月,迄今仍在我的耳畔回响。一转眼,童年过去了,当胡须慢慢从嘴角长出,家又成了一个想逃脱的地方。书,看多了,世界也变得大  相似文献   

5.
<正>童心永远不会老——《童年河》典藏版自序你好,亲爱的读者!如果你翻开这本书,我们就是朋友了。《童年河》是我的第一部小说,也是我数十年写作生涯中结识读者最多的一本书。《童年河》出版五年,给我带来太多的欣慰和惊喜。一本小说的出版,就像一个孩子问世,他会遇到很多人,会结识很多朋友,会和  相似文献   

6.
日前,读臧克家同志的《毛泽东同志的新诗观》一文,颇有点感触——当年毛泽东同志曾就新诗说过这样的话:"我不看新诗,除非给我一百块大洋".此言不乏幽默,却也足见毛泽东同志对新诗的不够喜欢.但是否可得出贬抑新诗的结论呢?臧老的回答是否定的.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给臧老和《诗刊》编委同志的信上曾说:"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他还说过:"新诗的成绩不能低估".显  相似文献   

7.
《民主》2015,(7)
<正>如果说,做教师是我的理想;那么,做有思想的教育人,则是我穷极一生想要实现的一种梦想。1990年参加教育工作的我,先后遇到了同为民进会员的教学校长和校长。她们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了我。"做有理想的人,干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杨亦姝 《侨园》2013,(12):72-73
<正>房前的郁金香和迎春花又开了,姹紫嫣红,春意盎然。那株玫瑰也是绿满枝头,含苞待放。林羽裳移居加拿大已经多年,她渐渐喜欢上了这田园般的生活。她在院里亲手种下的花花草草装扮着如画的家园,点缀着如诗的春天。每个人的童年都不相同。英国女作家笔下的"简爱",有着悲惨的童年。相比之下,林羽裳的童年还是幸运的。林羽裳的妈妈是开明、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女性。当年投身革命前,她是上海一所著名医院高级护校的学生。由于受进步同学的影响,毕业前夕她瞒着家里,毅然参加了新  相似文献   

9.
敝帚自珍,不仅是我国词海中的一贝,而且还和人的行为举止,价值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瓜葛。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封建士大夫曾以"敝帚自珍"来标榜安贫守贱,廉身自洁的品格;对于广大劳动人民来说,由于生活维艰,固然无暇去附庸风雅,  相似文献   

10.
胡适的一生,哲言妙语无以计数。闲读《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受益良多。书中有一段谈及他"不带人"的大实话,堪称高论,而且对于时下的中国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个主管、首长调动,许多扈从随之进退,胡适就此说道:"我到任何机关都是不带人的。我不带人,什么人都是我的人;如果带了几个人,人家就有分别了,说这个是我的人,这是什么人的人了。"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7,(1)
抗战中期,臧克家在鄂西北活动近三年之久。作为第五战区文化工作委员会成员和文化工作团团长,他积极领导和参与了抗战启蒙宣传工作;作为"笔部队"战士,他以鄂西北为根据地,三赴前线"参战";作为诗人,他力图尝试新的诗风。臧克家等著名进步文化人士为民族解放所做的贡献应该载入鄂西北抗战史。  相似文献   

12.
人的一生是在比较中度过的。童年最浅薄,公然比较谁的父母棒。有的说:"我父亲的官高。"有的说:"我父亲有很多很多钱。"其实这最无聊的比较是人生最无法选择的无  相似文献   

13.
大光 《侨园》2012,(11):22
久坐大城市的办公室难免缺少基层生活的体验,"新闻人"应该经常走下去,熟悉火热的生活,这对于办好刊物是有好处的.今年的"十一"长假,我有幸到农村体验了一下,还是蛮有收获的. 10月1日我来到了美丽的边境小城丹东.第二天,应朋友之邀,我们要去参加一次农村人的婚礼.我一听高兴得手舞足蹈.我曾下乡8年,对农村有着常人难以理解的感情.今天的农村,一定比我下乡时改变了不少.以前曾多次想去农村看看变化,但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没能兑现.  相似文献   

14.
汤礼春 《侨园》2013,(7):77-77
<正>在菜市场上,常看到鲜红的西红柿堆里插着一个标牌:自然红。看到这个标牌我就想笑,因为这使我联想到另一个词"自来红"。在上世纪70年代,我的身上就曾标有"自来红"的标签。那是1971年,我作为知青从农村招工到一家三线工厂,被分配到机修车间当了电焊工。我渴望有个师傅能带着我,因为我从电影书报上看到,师傅对于徒弟太重要了。俗话说:名师出高徒。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师徒关系亲密的重要。我渴望有一个好师傅,能待我像父亲一样。因为那时我才17岁,又身在异乡,远离父母,渴望能得到亲  相似文献   

15.
<正>●2005年12月,英国《金融时报》在一篇报道的开头写道:"如果说西方企业应该对某个中国人心存畏惧的话,那这个人就是冯军。"●2010年9月9日9点9分,冯军在微博上写道:"感谢生我养我的母亲和祖国,我冯军自愿在我活着的时候,就将我个人的全部财产逐步捐献给社会,用于公益和慈善事业。当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身上铺着最爱的五星红旗,我就心满意足了!"他成为国内继陈光标之后公开承诺"裸捐"的第二人。●2013年12月,冯军在接受本刊专访时说:"今天的企业家们很幸运,我们赶上了好时代,习近  相似文献   

16.
《侨园》2016,(9)
正我的故乡很美,巴山夜雨就是我的故乡。每年春秋季节,经常夜间下雨,黎明时雨停了,那小鸟的叫声常将我们从睡梦中惊醒。"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是我们学童时的启蒙诗。夜雨过后一般都是晴天,天边常出现美丽的彩虹。此时空气清新,气象万千,让人心旷神怡。在我童年居住的地方,隔山相望,对面山上有一个V字型的山口,人称大垭  相似文献   

17.
生命的化妆     
<正>我认识一位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而又以化妆闻名的。对于这生活在与我完全不同领域的人,使我增添了几分好奇,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化妆再有学问,也只是在皮相上用功,实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应追求的。因此,我实在忍不住问她:"你研究化妆这么多年,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会化妆?化妆的最高境界到底是什么?"对于这样的问题,这位年华已逐渐老去的化妆师露出一个深深的  相似文献   

18.
在曼谷素坤逸道泰国云南会馆的办公室里,有一位斯斯文文、戴副眼镜、文化人模样的先生,他的不俗的举止和言行引起了我的注意。是夜,他专程到我们下榻的酒店拜访,此刻,我才知他姓罗名毅东,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昆明人,一个在泰国为家乡人争了光、被泰国人尊称为“大师”的微雕艺术家。也许是他乡遇故人的缘故,我们谈得十分投机,不知不觉我走进了他的故事里。罗先生的童年和许多人的童年一样,平凡得无需叙说。当然他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那便是对刻字的爱好。童年时的罗毅东,家境贫寒,为了练字,他可谓  相似文献   

19.
国耻我们雪     
最近我参加了广州市委组织的《97大合唱》的创作活动,为了研究这部以香港回归为主题的大型音乐作品的立意、取材、结构等一系列问题,几乎重温了一遍中国近百年史。 我是一个年届古稀的人,对于这段历史的后一半应该说是亲历者,其情其景,历历在目,自然是感慨万端,热血沸腾的。但对其前一半,尤其是更早一段的感受则来自书籍,包括当时课堂上的教科书及后来读过的史籍。抗日战争爆发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小学生,除了会唱当时还在流传中的《打倒列强》这类北伐时期的歌曲,那时《义勇军进行曲》这类救亡歌曲也像风一样、火一般势不可挡地在中国大地流传开来。我的童年是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  相似文献   

20.
《瞭望》2010,(52)
<正> 如果说,此前制定的"大纲"以"守"为主,那么新"大纲"就突出了"攻" 12月17日,日本出台新"防卫计划大纲"(简称"大纲")。这是民主党执政以来制定的第一个"大纲",备受各界关注,也曾引发各种猜测。自由派人士认为,新"大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