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纵观国内外企业借贷立法现状,企业间借贷存在的最大的争议焦点是:企业间借贷的合同效力问题。从我国立法现状和司法实践来看我国应当明确企业间借贷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2.
企业间借贷1作为我国民间借贷模式的一种,2在现实中大量存在,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之一。本文通过对现阶段相关法律规定的梳理,分析通过对现阶段相关法律规定的梳理,分析企业间相互借贷的合法性,至少是非违法性,试图摈弃过去存在的对企业间借贷的违法性认识;同时结合企业产权制度的基本经济学理论,论述开放企业间借贷的正当性;最后,放开企业间借贷不等于放任自流,因此笔者提出几点对企业间借贷法律规制的意见;得出的结论是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对于企业间的借贷行为的否定性认识和司法实践中以合同无效来进行处理的一贯做法,已经不适应现今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当有条件的放开企业间借贷行为。  相似文献   

3.
刘杨  刘静 《中国律师》2013,(11):71-73
企业间借贷.从字面理解是发生在企业之间的借贷关系。与普通借贷除主体外并无其他不同。但是,由于金融管制和计划经济的痕迹,我国法律将借贷主体分为自然人、金融企业和非金融企业,并据此将借贷合同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自然人之间的借贷,自然人和法人之间的借贷,其属于“民间借贷”;第二类是金融企业与自然人和法人之间的借贷,其属于“金融借贷”;第三类是非金融企业之间的借贷,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企业间借贷。其中“民间借贷”和“金融借贷”都适用《合同法》(或《经济合同法》)的规定,具有法律效力,但企业间借贷因违反了国家强制性规定,不受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4.
企业间借贷合同无效论之检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忠 《清华法学》2013,7(4):144-155
我国司法在普遍否定企业间借贷合同的效力与支持本息,且允许当事人达成和解的做法之间存在逻辑上的抵牾。实际上,在我国现行法律、行政法规中并不存在禁止企业间借贷的规范,而且企业出借自有资金与商业银行从事的金融业务活动有重大差异,亦不涉嫌"从事金融业务活动",也不必然有损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此外,企业间借贷无效的规则本身尚存在边界模糊的问题,有主体立法之嫌,故企业间的借贷合同原则上当属有效。  相似文献   

5.
本文所称企业间借贷合同,是指金融机构之外的企业法人相互之间或者企业法人与非法人其他组织之间以及非法人其他组织相互之间所订立的,由一方向另一方给付一定数量的货币,并要求接受给付的一方在约定的期间内归还相同数量的货币,同时支付一定数量的利息(资金占用费)或利润的合同.此种借贷作为企业融资的一种方式,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以形形色色的形式出现,但我国法律对此问题的规定还比较繁杂.本文立足于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对有关企业间借贷合同效力问题的规定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实务中规避风险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民间借款合同是《合同法》规定的借款合同之一,作为一种融资方式,民间借贷由来已久,它的存在有利于企业融资和经济发展,但却是金融中的灰色领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民间借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对今后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7.
民间借款合同是<合同法>规定的借款合同之一,作为一种融资方式,民间借贷由来已久,它的存在有利于企业融资和经济发展,但却是金融中的灰色领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时民间借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对今后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8.
企业间借贷合同的效力认定及责任承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间借贷合同符合合同法原理,现行政策及有关立法并未一概否定其效力,原有司法解释缺乏法律依据,现已着手修改,并已先行对部分企业之间变相借贷合同的效力予以认可,因此,应确认企业间借贷合同的效力。从经济学上说,利息就是货币的时间价值;在法律上,利息是由作为主债权的金钱债权而产生的法定孳息。因此,在责任承担上,利息的性质决定着在企业间借贷合同中,除本金债权外,利息债权也应予以保护,对此相关判例已经先行一步,期待司法解释能够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予以明确,以便统一司法尺度。  相似文献   

9.
蓝天 《江淮法治》2008,(13):30-31
企业之间相互借贷是一个长期存在的民间经济行为,尤其是许多中小型企业,其融资的范围和对象有限,他们之间的借贷行为很是普遍。大量的案例表明,企业面对企业间的借贷行为,在基本认识及法律风险防范方面存在很多盲点和误区,本文就一典型案例对此作一些说明。  相似文献   

10.
法院应设“企业货币借贷合同纠纷”经济案由杜立平所谓企业货币借贷合同是指出借企业把一定数量的货币交付给借用企业,借用企业按照约定定期或不定期地将同等数量的货币归还给出借企业的一种协议。也就是企业间的相互资金拆借。它通常是在企业为解决资金周转、商品流通需...  相似文献   

11.
非金融企业(以下简称企业)间借款合同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而生,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了便利条件。现有法律文件对企业间借款合同的效力规定较为模糊,不足以得出企业间借款合同无效的明确结论。同时,司法实践中虽然对企业间借款合同效力的认定态度不一,但也多倾向于作有效处理。企业间借贷活动简捷、灵活,能为企业的经营活动赢得机会和时间。只有在严格把关的基础上肯定企业间为生产经营需要所签借款合同的效力,才能有效促进企业发展,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国家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发展也是如日中天,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发展速度上,我国企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企业的扩大化再生产离不开融资,由于受到种种原因的影响,企业很难从正规渠道获得融资,民间借贷也就成了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民间借贷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平衡资金市场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可以促进金融市场竞争局面,但是也面临着资金流向无序性、风险大以及监管困难的问题。新时期新背景下,加强对于民间借贷风险及预防措施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研究我国民间借贷存在风险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在民间借贷风险及预防控制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李建伟 《法学评论》2023,(3):151-162
融资性贸易合同名为买卖、实为融资,该类复杂合同的效力一直面临较大争议,各级法院倾向于遵循严厉的金融政策逻辑以认定合同无效,事由包括虚假意思表示、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等,但也有部分法院认可其效力。反思否认合同效力的主流裁判思路,商事思维缺位下的过度管制、墨守企业间借贷无效之成规、穿透式审判思维的不当扩张、合同无效认定标准过于宽泛等是为主要缘由。要确立审慎否定融资性贸易合同效力的裁判立场,在举证责任分配上,需要准确认定该类合同性质,区分合同效力、性质与履行的不同问题;在价值选择上,应以肯定该类合同效力为原则,从此类交易究竟损害抑或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进行价值判断,过度的穿透式审判思维应当缓行。  相似文献   

14.
<正> 在国际资金融通过程中,由于大量的贷款项目有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商业银行参与,加之贷款合同准据法的适用往往涉及两个以上国家法律的选择,因而,贷款合同一旦发生争议,首先就需要确定合同由哪一国法院管辖,贷款合同的法院管辖权归向何国,直接影响着合同准据法的适用及借贷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取得和保护。所以,在国际融资中,当事人争夺法院管辖权的斗争异常激烈。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对于保护我国借贷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更好地吸引外资和进一步开辟新的国际融资市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关于完善我国民间借贷立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借贷是融资的渠道之一,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之中,还没有关于民间借贷的专门性的法律法规,已有的相关规定非常混乱,存在诸多弊端,我国应尽快制定专门的民间借贷合同法律法规,解决因民间借贷引起的纠纷,促进民间借贷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尤其是私营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快速起飞,人们对融资的需求量大增,从而催生了民间借贷的大量出现和快速增长。同时放贷人为了资金安全的需要,普遍寻求公证保护,这类合同公证日益增多。但由于我国在民间借贷方面的法律法规严重缺失和滞后,导致在公证实务中操作难度大,处理不当即会出现风险。因此,笔者认为,在加强民间借贷法律理论研究的同时,有必要加强对此类公证的实务探讨。以下几个问题,在民间借贷公证中容易混淆并易于产生认识上的误解,有必要进行深入讨论。一、借贷双方是否必须为公民《合同法》颁布之前,我国法律…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商品生产的快速发展,大批企业蓬勃出现。如何解决企业资金短缺及依法融资的问题,不仅成为困扰各国经济理论界、经济实业界的世界性难题,而且也成为各国立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当前,一些中小企业为规避"企业之间不准相互借贷"的禁止性规定,采取了较为隐蔽的方式进行变相融资,以逃避人民银行的监管,扰乱了国家的宏观金融管理秩序,极易造成企业间新一轮"三角债"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林嘉荣 《法制与社会》2012,(21):196-200
在民间借贷中,不仅出借人有风险,借款人同样可能面临巨大风险,一旦融资决策失误或风险管理不当,融资将会成为一剂"毒药",加剧企业的困境,甚至导致企业破产。本文对民间借贷的范围界定、企业间借贷的效力问题、民间借贷的利率控制标准,以及借款本息部分归还时究竟是先还本金还是先还利息、借贷行为的法律禁区等常见但又在实践中容易被模糊和忽视的法律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阐述;本文还对民间融资的几种主要方式,即债权融资、股权融资、股权与债权兼具的融资以及以买卖合同的形式融资等多种融资方案的设计和特征进行了介绍;最后,本文就核心问题即出借人和借款人的注意事项和风险管理技能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9.
目前,审判实践中对待企业间相互借贷问题,改变了过去一刀切地认定为无效并对当事人予以民事制裁的做法,或是认定为有效,或是认定为无效,但按有效的法律后果处理。这无疑给审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混乱。究竟应如何看待企业间的借贷现象?在当前这样的经济转轨时期如何正确认定企业间借贷的效力?这对于人民法院更好地发挥审判职能,引导和规范市场竞争主体的经济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企业间借贷禁而不绝的原因及其对当前经济发展的利弊进行分析,就审判实践中对企业间借贷的效力认定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20.
企业间民间借贷行为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经济现象,在银行放贷条件严格的大环境下,民间借贷是很多中小企业解决资金困难的必须方式,企业间的借贷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法律应认可企业间借贷的合法性并对企业间的借贷行为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