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贾后明 《前沿》2007,(4):21-26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斗争领域。在西方经济学的引进和学习中,许多人开始怀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性。必须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分歧,尤其是在资本理论上的根本分歧进行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体系的建立也需要思考坚持和发展什么以及如何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论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辩证地梳理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关系,认为最好在一个统一的一般经济学框架下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关系,两者之间除了分歧之外,也存在着发展和传承的关系,而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是在规范科学的研究方法体系中对包括马克思理论在内的各种经济理论的发展与综合。因此,要建立中国经济科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借鉴西方主流经济理论的研究规范,探讨中国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问题上正进行着激烈的讨论,东欧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这一方面表现为,在东欧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后的经济改革到90年代的经济转型过程中,由于忽视经济学的本土化研究,照搬西方新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为其国家发展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另一方面表现为,在东欧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80年代的经济体制改革中,东欧改革经济学对其国家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成为经济学本土化的一个范例。这说明,本土化的研究更有助于抽象出事物发展的一般特征,从而总结其中所蕴含的一般规律,准确把握研究对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一 现代西方经济学方法论 的起始发展 现代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起始于英国经济学家哈奇森(Terence W.Hutchison)于1938年发表的《经济理论的意义和基本假定》一书。该书为反对传统经济学的演绎主义方法论,特别是反对本世纪30年代盛行的各种“先验论”方法,首次将科学哲学中的逻辑实证主义观点引进到经济学方法论的讨论之中。  相似文献   

5.
评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抬头及其蔓延是叩、80年代西方经济和西方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这股思潮对西方工业国家的经济发展影响不大,但对发展中国家和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研究这股思潮的发展源流、理论政策主张及其后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发展源流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是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其前身是盛行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代的旧自由主义经济学派。在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历来存在各种流派的斗争。这种流派之争分两类,一类是资产阶级正统学派与小…  相似文献   

6.
库恩的"范式"与"范式转换"理论开创了科技哲学的新时期。用它分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在中国的演进,无外非以下三种路向:一是批判式的继承,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基本"内核";二是对比来的借鉴,把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优势方法—数学方法与博弈方法等纳入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群里;三是实践中的发展,用实验与制度的方法分析现代中国的社会经济问题,充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群。  相似文献   

7.
西方激进政治经济学又称持异见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激进政治经济学把后凯恩斯主义、新制度经济学、斯拉法主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都囊括在内,因为它们都以“左”的姿态批判正统经济学,揭露现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弊端及不良现象。狭义的当代西方激进政治经济学专指60年代西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自称运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观点批判正统经济学和资本主义制度,并代之以社会主义的经济思潮。西方当代激进政治经济学派的研究范围较为广泛,乃至庞杂,但在其各个发展阶段,也有一定的侧重点。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当代激进政治…  相似文献   

8.
<正> 70年代中期,西方国家经济危机同通货膨胀两症并发,成为西方经济发展史的一个转折点,导致了西方经济学说的又一次重大转化.盛行一时的凯恩斯主义政府干预论失灵,新型自由经营论卷土重来,再度成为西方主要国家奉行的官方经济学.到80年代末,随着世界政局的大动荡,以市场竞争为基石的经济自由主义波及世界各国,我国也正式提出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表明淡化政府干预经济作用,强调经济市场化的经济自由化已成为时代的潮流,同时,也说明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和经济运行模式是有效的、有生命力的.但是各个国家有各自不同的政治、历史、文化背景,在实行经济市场化的过程中又打上了各自不同的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继承、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最科学、最严整、最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那些强调生产力发展具有内部动力,否认社会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强大发展的主要推动者的论调,不是马克思主义观点。社会生产关系范畴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具有核心地位,是她的旗帜,如何看待社会生产关系,是划分她与现代西方经济学和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限的分水岭。不应用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制度"概念取代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生产关系概念,这等于取消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与发展的实质不是突破或超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运用基本原理研究现实发展中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理论,充实、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0.
西方马克思主义在经历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高潮之后,影响日趋式微。他们背离了马克思关于经济关系的经典话语,陷入了主题危机、话语危机、组织危机和信仰危机。后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把马克思解读为一位学者,把马克思主义解读为一种文化现象,把马克思的著作变成了可以在各种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自由阅读的哲学文本。建设性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就要认真对待经济学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1.
以大卫.哈维为代表的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于城市空间的认识,但其理论缺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本文在简要评述大卫.哈维的资本三次循环的基础上,深入阐发马克思空间经济思想的微观基础并阐释其对于空间问题的认识和经济学学科整合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经济学争论,主要发生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之间。在哲学的视野中,这场争论的基础在于历史观的根本对立,焦点在于是否承认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特殊发展规律,根源在于对"人"的不同理解。时代要求我们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写出具有历史分析和矛盾分析的科学经济学;以中国近现代社会运动特殊规律的理论为根据,写出反映中国社会中介过渡性的发展经济学;以"现实的人"论为指导,写出以人为本的人文经济学。三者合一,同时借鉴西方经济学中反映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合理内涵,将产生反映当代世界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相似文献   

13.
自从马歇尔1890年在其巨著《经济学原理》中提出“外在经济”这个概念以来,经济学家们始终对经济外在性问题感兴趣。战后尤其是70年代以来,以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为嚆矢,西方经济学界对外在性经济问题展开多方面的讨论,外在性经济理论亦成为现代四方经济学理论的“显学”。①就现代外在性经济理论而言,它所关注的  相似文献   

14.
尽管经济学是关注物质财富的增长与消费的科学,但无论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文化一直是经济学研究中很难回避和摆脱的问题,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经济功能也越来越得到展示和重视。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价值,文化本身也具有一定经济属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都对文化的经济价值作出了深刻的分析。对文化的经济学分析及文化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的解剖,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在马克思那里,异化的概念不仅仅是一个哲学范畴,更是一种理论的分析模式与思维方法,异化的思维方法成为了后来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思维方法.从对异化劳动的批判到对异化消费的批判,这显示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新的变化,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针对这些新变化,开展了新维度的社会批判.他们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空间,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现实视野,更对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经济学泾渭分明地分为两个派别,一个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个是现代西方经济学。这两个经济学流派的源头都是古典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创始人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它的主要代表和完成者是亚当.斯密和李嘉图。代表作是亚当.斯密的《国民  相似文献   

17.
文炳勋 《湖湘论坛》2005,18(6):59-61
新干预主义经济思潮是20世纪80年代在凯恩斯主义陷入无法摆脱的困境,同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辩论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当代西方经济学说。新干预主义经济思潮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庞杂的体系,其基本观点与政策主张是:主张国家调控经济,推崇国家适度干预主义,反对自由放任和完全自由市场经济;主张公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宣扬“看得见的手”起作用,反对私人垄断,主张建立“混合经济”;主张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反对美国主宰世界经济贸易;主张福利社会化,强调福利保障的责任由国家和社会来承担。  相似文献   

18.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衰退时期,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迫切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新的解释,与此相适应,当代西方经济学说的发展也产生了几个引人注目的新特点。特点之一:宏观经济理论方面的古典主义逐步抬头的趋势古典经济学是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学说,认为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不会发生危机,也不会产生失业。但本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爆发了空前的经济萧条,利用古典经济学无法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凯恩斯应运时代需要,于1936年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提出了古典经…  相似文献   

19.
凯恩斯经济学是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后,如何对付资本主义经济大萧条的产物,是西方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理论依据。由于凯恩斯经济学涉及的是西方国家急于解决的就业问题,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它代替了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成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  相似文献   

20.
赵凯 《思想战线》2005,31(4):125-128
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主义经济学,是在后现代哲学思潮和新古典经济学内在缺陷的理论背景下产生的一个异端经济学流派.女性主义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进行了拓展与修正,甚至颠覆.由于性别视角的采用,女性主义经济学具有批判性、政治性和人文性等与新古典经济学不同的新特征,并提出了与新古典经济学不同的理论框架和政策建议.女性主义经济学作为一个新生学派,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继续发展的空间,但其对经济学研究方式的革新与批判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