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是党长期坚持的一项民族政策。在尊重的基础上,引导各民族群众在自愿的前提下移风易俗,也是党的民族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段时期以来,围绕民族风俗习惯能不能改的问题,社会上出现了一些不同声音,境内外"三股势力"等敌对势力为了达到其分裂中国、将新疆从祖国大家庭分裂出去的政治目的借机渲染,将民族风俗习惯神圣化、绝对化。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根据民族地区自身情况的发展变化,尝试从为什么改、能不能改、朝什么方向改、怎么改、什么时候改和靠谁改等六个方面,谈谈对民族地区风俗习惯改革的一些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2.
两汉时期的雁北地区是北方匈奴、鲜卑等民族和中原汉族人民的聚居地,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使该地区的文化呈现多民族共存的特征。该地区的文化融合现象和特征虽然文献记载较少,但目前发现和发掘的考古遗存却较好地保存了这一民族文化融合现象。主要表现为汉族墓葬中发现匈奴、鲜卑等民族的文化因素以及在鲜卑墓葬中发现汉族文化因素的文化融合现象。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显著的,少数民族与汉族、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也是客观存在的。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法规,保障少数民族发展权是民族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少数民族界委员联组讨论时指出: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是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这一重要论断,科学、准确、精辟地概括了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奋斗目标和根本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民族工作上的集中体现,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包括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本质要求。我国各少数民族跨越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阶段进入社会主义后,历史上形成的各民族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还没有完全消除,包括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少数民族之间、…  相似文献   

5.
正元朝时期,黑龙江地区主要生活着蒙古、女真各部以及汉族等民族。这一时期,新兴的蒙古族不断向东扩张,成为黑龙江西部的主要民族。而金代的女真人仍是黑龙江中东部的主要民族。辽金时期的契丹人、奚人及渤海遗族已经大多融入到蒙古、女真及汉族之中。蒙元统治者在征服黑龙江地区各民族后,在这一地区实行羁縻政策的同  相似文献   

6.
文力 《理论学刊》2001,(1):44-45
当前 ,制定西部民族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 ,对于推动西部大开发至关重要。本文将紧密联系西部民族地区的实际 ,谈谈对民族地区实施税收优惠的问题。一、正确认识西部大开发中的税收问题在西部大开发中 ,在关于民族地区税收优惠的问题上存在一些不同的认识。一是有人认为在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地区的开发不能再走东部的减税让利的老路 ;二是有人认为西部民族地区没有税收优惠空间。对这两个问题如果认识不清 ,将直接影响整个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直接影响到各项优惠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效果。(一 )西部民族地区的开发比东部沿海地区更需要税收优惠…  相似文献   

7.
赵建明  吴桐 《党史文苑》2012,(16):68-70
长征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少数民族地区为红军长征时期提供了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独特环境。我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尊重少数民族群众的民族风俗习惯的宣传教育;坚持民族、宗教统战工作并积极做白军中少数民族士兵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为红军顺利通过少数民族地区,完成长征的伟大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对民族工作强调的三句话是什么?江泽民同志在1993年召开的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谈到我们党对民族工作的方针时,强调的三句话是:一是继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二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三是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党的民族政策主要有哪些内容?党的民族政策主要内容是:1、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2、坚持民族平等团结;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4、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5、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6、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7、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8、团结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什么是民族风俗习惯?民族风俗习惯指的是各民族在衣着、饮食、  相似文献   

9.
新疆各民族文化的统一性是在长期的文化互动、交流中出现的,并逐步整合成一个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新疆人"特有的文化模式。同时,由于民族不同,文化各异,尤其是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的差别,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和矛盾在现阶段还会长期存在,表现为传统文化模式与现代文化模式的矛盾,新疆民族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的差异,新疆少数民族习俗文化与汉族习俗文化的差异,新疆主流文化与边缘贫困文化的矛盾以及语言的差异等。只有辩证地理解新疆民族文化的统一性与差异性,才能创建各民族文化和谐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李安葆 《党史文汇》2008,(11):38-39
长征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同藏族人民(包括上层宗教人士)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我国民族发展史上一道靓丽的风号线。1936年夏天,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四川甘孜地区,坚决执行了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规定红军不得擅自进入寺庙,不准毁坏寺庙经典,不准强借乱没收;积极团结各界人民,帮助少数民族建立人民政权和民族武装,反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各民族人民而诞生的 ,她始终十分重视民族问题 ,始终追求着实现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地位。建国后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各民族不分大小 ,在政治上、法律上都享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 ,各民族人民互相尊重各自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宗教信仰、语言文字 ,共同开展经济社会的建设 ,为我国的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2.
《正气》2000,(9)
近日,榆次市几位回族群众在上街购物时,发现一汉族瓷行店主用装饰有清真标志的瓷碗盛放猪肉,很是气愤,遂与店主发生争执,转而去清真寺向正在做礼拜的穆斯林群众做了说明。在场的回族群众一听有辱民族风俗习惯的事情发生,情绪非常激动,有的要告状,有的要集结去砸烂瓷行,局势非常不稳定。市监委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协同民宗办的同志,会同回民理事会和阿訇,一同去瓷行调查了解事情的始末。据了解,造成这次侵犯穆斯林群众风俗习惯的原因,一是瓷行店主不认识清真标志,二是不懂民族政策。市监委、市民宗办的领导向店主讲解了民族政…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的改革与现代化建设正面临着地区差距不断扩大这一严重问题。随着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中部和西部等内地跟东部地区的差距日益扩大,这既影响到不同地区间居民收入水平差距的扩大,也已成为改革向纵深推进的障碍。如何正确处理和协调东部沿海与内地的关系,是国民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合理化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发展战略的重大问题。所有这些实际上同时包含着深刻的政治含义,因此,从政治的高度或政治的含义上对它进行认识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近期政要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1日下午进行第16次集体学习。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民族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我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发展和巩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观念深入人心,民族地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胡锦涛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坚持学…  相似文献   

15.
环境是人类进行活动的舞台,任何民族都只有在一定的环境中才能生存与发展。当前,在我们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在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尽可能地消除环境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急待研究解决的严峻问题。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发展中国家,各地区各民族之间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上存在着较大的不平衡性。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远远较汉族地区落后,尽管经过建国48年的努力,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面貌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与国内先进地区尤其是东部和沿海地区相比,差距仍然十分悬殊。在一些自然条件恶劣的边远地带,至今甚至温饱问题未获解决。可以这样说,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发展的问题上。从国家的大局出发,也只有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社  相似文献   

16.
婚姻消费作为一种特殊消费,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水平者之间有不同的表现。刚刚越过温饱线的宁夏西海固地区的农民在婚姻消费方面所表现的特征——消费能力的超前性、消费观念的滞后性、消费方式的奢侈浪费性、消费结构的失衡性、消费水平的低质量性,很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7.
民族与团结     
自从不同的民族形成以后,一个民族不可避免地与其他民族发生交往、互相联系,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斗争甚至对抗,这即是民族问题。它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生产方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各方面,贯穿于民族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具有相当的广泛性和长期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变化,民族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性质和表现形式。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  相似文献   

18.
龙小金 《当代贵州》2009,(14):58-58
余达忠先生所著的<走向和谐:岑努村人类学考察>是"贵州本土文化2001"丛书中的一本,他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考察了岑努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族、历史、语言、信仰、婚姻、丧葬、节日等,阅后使我对岑努村社会有了一个系统的印象.  相似文献   

19.
维护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及改革的顺利进行,我们必须重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在民族地区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一 (一)、东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上的差距在不断拉大。由于多种原因,我国东部沿海口地区的经济发展快于西部,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情况更加突出。1981年至1985年,全国工农业总  相似文献   

20.
宋传升  施克志 《共产党人》2005,(9):53-54,56
回族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伊斯兰教在回族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伊斯兰教的特点不仅影响到回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且也深刻地影响着回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