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从1971年开始采用麝香酒精注射液和中药天麻散加白花蛇等为主的中西结合方法治疗马骡破伤风31例,其中骡19头、马8匹、驴4头,均治愈。 (一)加强护理 将病畜放在安静、避光、温暖的厩舍里。给以豌豆、玉米让其自动咀嚼。严防病畜长期卧地。常给饮水。对恢复期的病畜每天定时牵遛或用草把摩擦其四肢,促进四肢、肌肉以及血液循环机能增强。  相似文献   

2.
十多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共收治患破伤风病畜59头,治愈56头,治愈率94.9%。在这59头患畜中,包括牛2头,驴35头,骡21头,马1头。其年龄是2~6岁的34头,7~12岁的24头,1月龄的1头。所用方法简单,取材方便,疗程短,一般4~7天治愈。具体治法 ①将患畜于六柱栏内站立保定,如无条件,可将患畜头系于树杆上,再用绳拌其任意一后肢,术部(腰荐间隙即百会穴处)常规剪毛消毒,再用长10~16cm的封闭针头垂直刺入皮肤,缓慢进针,当有如同刺透窗户纸感时,便有脊髓液流出,若无脊髓液流出,可适当转动针头,调整深度,或用注射器轻轻抽取,直至抽出脊髓液,然后接上注射器,缓慢注入精制破伤风抗毒素4~5万  相似文献   

3.
我们对患破伤风的骡、马、猪,采用椎管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的疗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共治疗21头大家畜,其中马6匹、骡10头、驴5头。治愈17头,死亡4头。还治疗病猪56头,治愈48头。 (一)注射部位 最后腰椎和第一荐椎之间的凹陷处即“十”字部百会穴。 (二)操作方法 病畜站立保定。局部剪毛,碘酒和酒精消毒术部。术者持16×20封闭针头与畜体皮肤成直角刺入,进针后稍向前方。当针进至7~9厘米穿透椎间韧带时,如有穿透窗纸感觉,同时阻力显著减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1976~1980年期间,曾应用传统的模式化疗法治疗马属动物破伤风病畜37例,治愈率仅为62.16%(23/37)。为了探讨提高马属动物破伤风的治愈率,近年来又在临床实践中,将“口服补液”和设立“家庭病房”等方法试用于马属动物破伤风患畜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我们用大蒜注射液试治猪破伤风,共治疗10头,治愈9头。其中:初期的2头、中期接近后期的7头,均治愈;1头体质极度衰弱、有肺炎合并症的死亡。 大蒜注射液的制法和用法:取剥皮大蒜30克,捣碎,用100毫升生理盐水稀释,纱布、棉花过滤。用注射器抽吸滤液,供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用,但以耳静脉注射的效果为好。剂  相似文献   

6.
我院附属兽医院使用“两条龙”的针法,治疗破伤风,笔者曾治疗患畜9例(其中骡5例,马3例,驴1例),治愈8例。 (一)取穴 锁口、开关、伏兔、百会、肾角、曲池、耳根四周。先在颈、背中线下3~4指处,自伏兔穴开始至肾角穴,每寸一穴;又自肾角开始沿肌沟(股二头肌与半腱肌、半膜肌之间形成之肌沟)至曲池穴,每寸一穴。以上穴位,包括左右两侧。 (二)方法 (1)尽量找到伤口,彻底消毒后,用烙铁烧烙,或周围乱刺后涂擦浓碘酊。 (2)患畜于六柱栏内保定,加肚带。穴位剪毛消毒,由术者和助手持小宽针,于两侧同时操作。第一次针锁口、开关、耳根四  相似文献   

7.
对临床收集误诊错治的68例(马43匹、骡25头)胃扩张,经过我们治疗后有56例痊愈,死亡8例(占17.6%),陶汰1例。本文就诊治方面谈几点看法,供参考。 (一)诊断 1.误诊原因:检查不够仔细,又不按顺序进行检查,只根据患畜腹痛起卧就误认为是便秘等,灌药后症状加剧,又易误诊为肠变位。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我们试用全蝎鸡蛋灌服法治疗犊牛、猪破伤风56例,治愈45例(牛犊12头、猪33头),治愈率达80%以上,药费开支约减少70%。畜主非常满意。 药物配制及用法 将活蝎分别装入破有小孔的鸡蛋内,用面团(150g左右)封裹,待3~5日后用木炭烧焙,以黄焦为度。用时碾碎且加温水灌服。用量10~25kg体重1次可用4~6枚,30~50kg体重1次可  相似文献   

9.
试用麦角新硷注射液,行后海穴注射治疗胎衣不下58例(其中牛42例,羊16例),用药后1~6小时胎衣即可自行排出。 治疗方法 将患畜站立保定在六柱栏内,于后海穴(肛门与尾根之间凹陷正中处)向前上方与尾荐椎平行刺入4~6厘米,注药2~3毫克,用药1~2次可排出胎衣。 病例 商丘地区良种场,1头4岁奶牛,1980年6月21日来院就诊,该牛产后胎衣不下,不吃不反刍,精神沉郁,弓背频频努责,口腔滑利,结膜淡白,后阴部污染,有少部分胎衣脱出阴外,排出腥臭粘液,站立不安,回头顾腹,后躯不时摇摆。 治疗 麦角新硷注射液2毫克,后海穴一次注入,0.1%高锰酸钾水冲洗子宫, 1小时胎衣自行排出。  相似文献   

10.
几年来,笔者应用五加皮散治疗风湿症患畜165例(马85匹、骡32头、驴11头、牛37头)均治愈。临床症状 本病的特征是突然发病,肌肉或关节、四肢交替呈游走性疼痛,肢体表现运动障碍,行走初痛显著,走稍久则痛减轻,卧地难起。全身性风湿症初期体表发热,食欲减少,脉搏洪数,口色红。  相似文献   

11.
(一)方剂 浮萍发汗散的组方为:浮萍50g、羌活50g、麻黄30g、桂枝30g、荆芥30g、防风30g、当归50g、川芎50g、蝉蜕50g、升麻30g、白芷30g、细辛t511、乌蛇50g,均为粉末,第1剂加黄酒500ml,第2、3剂加蜂蜜250g,加水,胃管投服。 (二)疗效 1980年在本所兽医院对7例破伤风的自然病例,用本方剂治疗,全部治愈。1981年共治疗18例(其中马1例、骡13例、驴4例),治愈12例,死亡6例。死亡病畜有2例住院后投药1剂,当日死亡;1例因畜主在畜舍烧火炉取暖不慎,因煤气中毒死亡。  相似文献   

12.
1985年5月9日沈邱县某农民1头黄牛两天前使役后被雨淋,食欲减退,反刍次数减少,曾在当地治疗无效。 临床症状 患畜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反刍次数减少。心跳110次/分,体温38℃,呼吸30次/分,胃肠蠕动音消失,大使干少带有粘液,口色潮红。臀部、肩脚部肌肉震颤。后期排少量黑色粘液,患畜腹胀并呻吟不止。经治疗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13.
马腰肌风湿是由于受风、寒、湿的侵袭而引起腰背肌肉(背最长肌)僵硬所致。患畜呈腰背强拘,凹腰反应减弱或消失,运步时常以后蹄尖拖地前进,转弯时腰背不灵活,卧地后,起立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14.
马骡大结肠(主要指大结肠左干)扭转为严重的疝痛病之一,发病率虽不高,但死亡率很高。自1975年以来,笔者对23例大结肠变位和3例回肠套叠的患畜(其中马8例骡16例驴2例)用全身浅麻醉结合电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一)药械准备 1.药品:5%水合氯醛酒精注射液300~500毫升。还可选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1000毫升,或氯霉素(250毫克/毫升)20支,或2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20支,或糖盐水500~1500毫升等。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在临床上遇到一种马骡顽固性肠痉挛(冷痛),它与肠痉挛病出一致但症状有差异,一般疗法只能暂时止痛而不愈。笔者根据温水灌肠能抑制肠肌痉挛性收缩和止疼的道理,用中药加味理中汤水煎液保留滞肠治疗51例患畜(马27匹、骡24头),效果良好。症状 患畜呈明显的剧烈间歇性腹痛,前肢刨地,回头顾腹,起卧滚转,有时仰卧朝天四肢弯曲而头颈歪向一侧,前躯出汗。发作期2~3小时,每日发作2~3次,病程5~7天,个别有长达半月者。间歇期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试用改进的方法治疗马属动物混睛虫病9例(马5、骡3、驴1),均一次治愈,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疗效确实。 药械 1毫升玻璃注射器、人用8号注射针头、小缝合针各1个,20厘米长7号缝合线2段,10毫升兽用金属注射器、6厘米长12号注射针头各1个,严格消毒。0.5%精制敌百虫生理盐水溶液1毫升;2%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5毫升;醋酸可的松眼药水2瓶;青霉素200万单位;注射用水20毫升;酒精棉球适量。 治疗方法 将患畜横卧保定,使病眼在上,确实固定头部。患眼周围皮肤用酒精棉球小心消毒后,切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笔者用洗必泰栓治归牛阴道炎13例,治愈12例,1例因难产引起阴道损伤未治愈。 治疗方法 将患畜站立保定于六柱栏内,术者站在患畜正后方,用洗耳球吸取0.1%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阴道后,将药液持于手中送入阴道深部(每次送一枚,剂量视患畜大小而定),轻轻把手退出。  相似文献   

18.
治疗支气管哮喘 25%硫酸镁注射液100ml,5%葡萄糖1000~2000ml,10%安钠咖20ml混合,静脉滴注,共治疗47例,治愈率为98.2%。 治疗幼畜肺炎 25%硫酸镁注射液20~50ml,5%葡萄糖1000ml,10%安钠咖1Oml混合,缓慢静脉滴注,经用药2~4天后,患畜明显好转,共治疗37例,治愈率为92.5%。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试验柴胡注射液治疗马骡冷痛的疗效,从1979年以来,对患冷痛的35头(马28匹、骡4头、驴3头)病畜,用自制的柴胡注射液进行了治疗试验,收到了显著效果。 注射液制法及用法 柴胡1000克切成薄片或磨成粗粉,以水浸润2小时,置蒸馏器内,加水适量,进行蒸馏。收重蒸馏液1000毫升,加氯化钠8.5克,苯甲醇5毫升,吐温-80 5毫升,搅拌溶解,用1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6~7,过滤、装瓶、封口、流通蒸气100℃灭菌30分钟即可。每毫升相当生药1克、肌肉注射每次40毫升。隔5~10分钟观察病畜表现,若注后30分钟病情不减轻,隔30分钟进行第2次或第3次注射。 病例一 甘谷县礼辛乡朱家村一匹6岁马,1979年12月3日上午8时20分,突然发病,起卧、回头观腹、肠鸣如雷、耳鼻俱冷、口色青白,8时30分肌肉注射柴胡注射液40毫升,9时起卧停止,鼻温、姿态自然,行走、吃草正常。  相似文献   

20.
在临床实践中,笔者对传统烧烙术稍加改进,治疗马属动物关节粘液囊炎52例,其中骡31例、驴15例、马6例,均1次处理而愈。 (一)术前准备 1.烧烙应选择在春季或秋季的晴天,上午八、九点钟施术为好。 2.对患畜应检查体温、心跳、呼吸及患肢病变性质,术前绝食10小时。幼驹、衰老畜和孕畜及伴发高热病畜禁用。 3.器材及药品:捅条2~3条,火炉1个,大、小保定绳各1根;陈醋1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