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是一个吃文化饭的盲残作者。我想起了自己亲身经历的几件小事———14年前的1994年的秋天,我下岗了。作为一个视力接近于失  相似文献   

2.
底线     
李波 《法制博览》2008,(12):13-13
如果让我用一个字来形容当今城市人的生活,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忙”。看看我们的周围,大人忙,孩子也忙;男人忙,女人也忙;当官的忙,老百姓也忙;上班的忙,下岗的也忙……好像不忙不足以成其为城市人。过去见面打招呼总是“吃了吗?”现在已改作“在忙啥呢?”“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算是好的,忙到太阳上山也并不新鲜。  相似文献   

3.
牛郎要离婚     
佚名 《法制博览》2011,(18):67-67
牛年是我的本命年,却偏偏从织女那里传来了令人沮丧的消息。受金融风暴的影响,银河边的广大喜鹊,纷纷失业下岗,回乡务农去了,鹊桥工程至今还是个烂尾工程,你说,这事怎么办,叫人着急不着急?想想这事,我就一肚子气,都什么年代了,还叫我们夫妻两地分居,一年只能见一次而,  相似文献   

4.
阮直 《法制博览》2008,(20):41-41
无论官与民,无论是下岗的还是在位的,与30年前比,我觉得每一个人都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但是,总有人怀念计划经济年代里人人都有工作,人人都能享受国家、集体的各种福利,好像没什么贫富差别人际关系才是最快乐、最幸福的。  相似文献   

5.
朱德赢 《法制博览》2008,(10):12-13
当人顺着他本能的时候,他活着很安定,很快乐。 我从小是一个自闭的孩子,不爱和人说话,就一直在和虫玩。觉得很安全。到了一定年龄,虫没法满足我的观察欲望了,我开始观察人,常常走在巷子,看见一个公务员样子的男人,我就想上前去打他一巴掌,看他会如何?  相似文献   

6.
一位被揪出来的贪官沉痛地诉说:“你以为我就不想做个清官吗?我这人从小就立志长大了要为人民服务的,可是一个人清廉了能做成官吗?做不成官能为人民服务吗?不能为人民服务我活着还有啥意思?我这人思想上是百分之百纯洁的,廉政的,但人家不纯洁,不廉政,上级要我去‘意思意思’,下级要给我‘意思意思’,明摆着这不是拉我下水吗?你们拿我出气,难道是我造成了腐败的形势……”  相似文献   

7.
少赚就是赔     
有朋友给我出了一道题,说是美国公务员考试题:有一个人在市场花8元钱买了一只鸡.然后以9元钱的价格卖掉了;后来一想,感觉自己卖便宜了.便用10元钱买回来以11元钱的价格叉卖了出去。问题是,这个人是赚了还是赔了?如果赚了?赚多少?如果赔了?赔多少?  相似文献   

8.
名人误国     
林希 《法制博览》2010,(18):68-69
绝不是老朽我故作惊人之语,明眼人不妨算一笔账,这许多年来中国人总共在名人身上花了多少钱?又在名人身上浪费了多少时间?而声名显赫的名人们,又为发展经济、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做出了哪些贡献?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老朽我提出一个“名人误国论”,该也是一大贡献了。  相似文献   

9.
女儿的困惑     
几年前的一天,女儿放学后神情忧郁地问我,爸爸,你说假如有一个人要上北京,有汽车、有火车、有飞机,他应该乘坐什么交通工具?有土路、有沙石路、有高速公路,他应该选择哪条路?我说,那要看这个人的经济实力了。她说,坐飞机和坐火车的票价一样,  相似文献   

10.
怨自己     
鲁迅的母亲说鲁迅“实在是气极了才骂人的”。我不知道鲁迅骂完人之后会不会后悔?也许不会.他临死前仍是坚称“一个都不宽恕”。而我骂完人之后经常很后悔。前几天写了一篇骂余秋雨的文章,现在看来觉得真是无聊。我为什么要骂他呢?是因为晚饭后犯懒。没出去散步,而是靠在沙发上看电视,结果就看到了他,就想起要骂一骂他。这种文章能有什么好效果吗?  相似文献   

11.
名人误国     
林希 《法制博览》2011,(4):32-33
绝不是老朽我故作惊人之语,明眼人不妨算一笔账,这许多年来中国人总共在名人身上花了多少钱?又在名人身上浪费了多少时间?而声名显赫的名人们,又为发展经济、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做出了哪些贡献?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老朽我提出一个“名人误圈论”,该也是一大贡献了。  相似文献   

12.
我要成名     
今天我豁出去了,实在是憋闷得太久了。看到周围的人一个一个冒出来,特别是电视里的那些歌星影星。张爱玲大妈不也说了吗:出名要趁早!我现在已经不小了,再不出名肯定要被埋没了。可我一来没有章子怡这样的长相,二来没有于丹的才气。绯闻离我也太远,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3.
都市病     
王川 《法制博览》2010,(8):14-14
一个食客到饭店吃饭,见服务员长相不错,便盘问人家姑娘一周的哪一天休息。服务员急了: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这里的“人”,说白了就是“坐台小姐”。  相似文献   

14.
马云 《法制博览》2011,(10):58-59
一个多月以前我去台湾,在一个餐桌上,有一批年纪很大的企业家,头发都很白了,每个人都大谈创新,怎么创新?边上有个人跟我讲,台湾有希望,我想这么大年纪的人还在创新。后来我说台湾没希望了。假如七八十岁的人还在创新,我们问题就大了,他们不相信年轻人比他们更会创新,其实他们应该是尽全力去努力帮助年轻人去创新,建个平台扶持他们创新、帮助他们创新。所以我们认为比年轻人更聪明,那灾难就出现了。  相似文献   

15.
在一般人看来,自私是不好的。其实未必。比方说,我就曾经想过一个问题:如果我的孩子,或孩子的孩子,也吃了三鹿奶粉,会怎么样?这种想法,当然很自私。但,如果三鹿集团的领导人,当初也这样想,也这样“自私”呢?惨案和悲剧,大约就不会发生。  相似文献   

16.
心灵肉汤     
这几天,我准备去参加一个考试,有个模拟题是:为什么不能轻易使用公权法定力?(得翻译一下,意思是,作为一个领导,为什么不能轻易发脾气)。这个题目,不去考试也正是我想知道的。我咬笔咬了很久,没咬出答案来。往卷子后面翻参考答案,很简单:因为公权力是人人知道,而且畏惧的。  相似文献   

17.
单位之谜     
易中天 《法制博览》2008,(22):36-36
很早以前就有人问我,是不是要设一个网站,和大家“沟通”一下意见?我会说,我还是喜欢比较传统的方式,有问题,写信到出版社给我。我相信,一个人愿意郑重其事地把心情或意见落成“信”,至少是经过思虑咀嚼的,才算真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让懂的人懂     
华静 《工会博览》2005,(6):78-78
懂我? 谁懂?谁不懂? 然后,听一个来自台湾的声音:"让懂的人懂,让不懂的人不懂。"(<台湾)简媜)。 谁懂我?苍茫的天空没有表情。我仍然时着它问:如何倾诉才不算肤浅,如何坦言才不算狭隘,如何表白才不算自私,懂我吗?我如何说话?  相似文献   

19.
王鼎钧 《法制博览》2011,(12):39-39
你用了三页信纸谈祖国山川,我花了一个上午的工夫读中国全图。中国在我眼底;中国在我墙上。山东仍然像骆驼头,湖北仍然像青蛙,甘肃仍然像哑铃,海南岛仍然像鸟蛋。蒙古这沉沉下垂的庞然大胃,把内蒙古这条横结肠压弯了,把宁夏挤成一个梨核。经过鲸吞以后,中国早已不像秋海棠的叶子。第一个拿秋海棠的叶子作比喻的人是谁?  相似文献   

20.
欠着五十元     
曾勇 《工会博览》2013,(29):50-50
我去买火车票,发现钱没了。谁这么坏,偷了我的钱包?这时,一个要饭的走来。我冲他发火:“我都想要钱了。”“你差多少钱回家?”“从南京到镇江,你说多少?”他从口袋里掏出了五十元。你说我会拿他的钱?会的。我没有别的办法。我告诉他自己的名字,并说我过几天还到南京,到时还给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