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农业持续发展的经验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业基本状况经过50年的努力,印度已从过去吃粮靠进口变成今日粮食基本自给并略有出口的国家.近几年来印度大米出口都有增加.1991—92年度大米出口额为75.52亿卢比(1美元=24.96卢比),到1995—96年度即增至457亿卢比(1美元=34卢比).5年间增长6倍.据印度农业专家分析,1998年若风调雨顺,将创大米出口新记录.除大米以外,印度的小麦、棉花、蔬菜和花卉等出口量也很可观.这些创汇农产品在印度经济发展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印度政府还通过财政和技术上的扶持,着重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饮料、皮革制品、纺织、服装等加工业,使一些农产品不再是以初级原料形式出口,而是经过深加工以后,成为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形式出口,从而扩大了出口产品的范围,增强了国际竞争的能力.农业的稳步发展为工业的发展提  相似文献   

2.
《东南亚纵横》2000,(6):40-42
近年来,缅甸政府为发展经济、摆脱困境,确立了“以农业为基础,带动各行各业全面发展” 的方向,并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农业发展计划,拟以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为突破口,把全国每个村庄都建成机械化村(迄今已成立了23个农业机械化模范村),积极鼓励私人企业开垦荒地、闲置地和湿地,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并对农用物资进口和农产品出口给予优惠。这为我国农机生产经营企业向缅甸出口产品提供了一定商机。 市场容量大生产能力小 市场容量 缅甸所需农机主要有:手扶拖拉机、大型拖拉机、柴油机、水泵、播种机、收割机、干燥机、碾米机等。农机需求市场分为两部分,一是民间需求,主要由缅甸私商经销,购买者大多是零散的农户、农场主等;二是政府为支持农业发展,由缅甸农业部和合作社部购买后分配给国营农场或提供农户租用及少量销售。 近年来,缅政府为发展农业,拟在全国建机械化示范村,在示范村内农民将不再使用耕牛,  相似文献   

3.
董南 《东南亚》2005,(4):33-37
缅甸土地面积广阔,自然资源丰富,发展经济的地理、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作为传统的农业国,农业占缅甸国民生产总值的60%,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约占全国就业人数的64%。农业是缅甸的国民经济基础,也是国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而缅甸的工业不发达,工业基础相当薄弱。缅甸工业主要有小型机械制造、纺织、印染、碾米、木材加工、制糖等。包括机械设备、汽车、摩托车、农机、化工产品、仪器仪表等,甚至日用百货、纺织服装、药品、家用电器、小五金、化妆品、食品饮料都依赖进口。①除石油、天然气开采等有一定规模外,其余的工业门类不全,工业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4.
一、自然资源与开发前景在东南亚国家中,缅甸算得上各种资源都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由于各种原因,到目前为此,大部分资源还没有得到开发利用,已开发利用的资源,其利用率也很低。出口的商品大部分是原料和初级产品。 1、农业。缅甸是个传统的农业国,全国约有76.5%的农村人口。1988~1989年度,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由于受缅甸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影响,缅甸能出产从典型热带到温带的60多种农作物。主要的品种有稻谷、小麦、玉米、小米、豆类、花生、  相似文献   

5.
一、设区的经过和东盟其他国家一样,泰国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工业化方向主要是发展农产品出口加工工业和替代进口工业,到了六十年代后半期,泰国的进口替代工业发展已经受到国内市场规模狭小的限制,于是泰国工业化的方向在七十年代初便转向发展面向出口工业。为了鼓励发展面向出口工业,泰国政府于1972年颁布了《奖励投资条例(修订案)》,鼓励本国和外国资本投资发展泰国的面向出口的工业,1974年2月又规定了可以亨受优惠待遇的奖励企业必须是出口能力大的企业,有利于开发国内资源的企业,使  相似文献   

6.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美国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社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但收入分配不公的状况严重存在。50~60年代,拉美国家主要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其主要内容是出口自然资源(原材料),推行替代进口、面向国内市场的工业化;在社会发展方面,扩大私...  相似文献   

7.
哥伦比亚是拉丁美洲较早地参加国际分工,向国际市场出口初级农产品的国家。从19世纪中期起,烟草、金鸡纳霜、靛青和棉花等农产品,先后是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19世纪末,咖啡逐渐发展为哥伦比亚的主要出口产品和国家的经济支柱。从20世纪30年代起,咖啡出口占国家出口总收入的50%以上,之后经常保持在70%以上。哥伦比亚成为咖啡单一生产和出口国。战后,随着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实施,工业发展给国家带来新的活力。哥伦比亚政府逐渐认识到农业落后的严重性,制订了农村经济发展多样化的方针。特别是近30年来,为了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政府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多样化经营,并取得显著成绩。农村经济多样化发展对国家走出80年代初的国际收支困境,实现国内稳定起了重要  相似文献   

8.
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既具有相似性又具有多样性。战后初期到60年代中期,墨西哥和主要南美国家采用的是工业进口替代的经济增长模式;而在中美洲国家,占主导地位的依然是初级产品出口导向模式。中美洲国家的这种经济模式发轫于上世纪70年代,最初以输出单一性农产品为特征,到本世纪20年代时达到顶峰。此后,它又同农业进口替代和工业进口替代结合在一起。即使在60年代地区一级工业进口替代达到高潮时,农产品出口导向模式仍然是中美洲各国经济活动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9.
战前,菲律宾在长期遭受殖民统治下,除了一些农产品加工业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工业可言。战后以来,菲律宾从五十年代初开始推行进口替代工业化,七十年代开始逐步推行面向出口工业化。经过约四十年的工业发展,菲律宾经济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已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制造工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上升了,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结构中的地位提高了。但是,在我们看到菲律宾工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尽管菲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和印度贸易在双方经济交往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本文选取2000-2011年贸易数据,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对中印双边总体贸易及细分产品贸易分解双边贸易增长因素。结果显示:第一,规模效应始终是促进双边贸易增长的主导因素;第二,中国对印度出口增长的规模效应表现在工业制成品或半成品,初级产品的竞争效应愈加显著;第三,反观印度,对中国出口增长的规模效应则更多是在初级产品,竞争制约效应凸显;工业制成品的竞争促进作用提升。调整贸易结构、适应双方进口需求变化是提升出口产品竞争质量、扩大双边贸易发展规模的重要手段。此外,中印FTA战略应提上日程,积极构建经济一体化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一、中越热带作物贸易现状近年来我国对越南农产品出口呈快速增长势头,年出口额从1998年的5000多万美元发展到2001年的2亿多美元,出口产品主要是种子、蔬菜、花卉、水果、玉米、烟叶等。越南几乎全部的杂交水稻种子和杂交玉米种子都是从我国进口的,每年约进口1万~1.5万吨杂交水稻种子、1000吨左右的杂交玉米种子。越南农产品对我国的出口也在扩大。1999年越南对我国出口农产品近2亿美元,2001年已增加到近3亿美元,占到越南对华出口贸易总额的21%。越南出口到我国的农产品主要是大米、橡胶、咖啡、茶叶、胡椒、蔬菜和热带水果等,其中向我国出…  相似文献   

12.
一 经济特点与贸易和投资环境 秘鲁是拉美的一个中等国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渔业资源,是铜、银、铅、锌、铁、金和铝的世界十大生产国之一,银的出口占世界第2位,铜的出口占第7位,也是拉美最重要的黄金生产和出口国.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秘鲁的经济结构和参与国际分工的特点:矿产品生产和出口构成经济的主项,大量工业技术产品和消费品需要进口.过去,秘鲁曾经实行替代进口政策,力图改变单一的生产和出口初级矿产品的经济结构,建立比较完整的本国工业体系.由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秘鲁发展起一批本国工业企业,其中有食品加工和轻纺,但是规模和技术水平都很有限.20世纪90年代以来,秘鲁实行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重新审定本国的国际分工,利用本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吸引外资,发展采矿业和矿产品出口.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对外贸易总体规模偏小,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世界趋势逆向而动,主要特征是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制成品,高新技术产品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低,服务贸易发展不足,而且这种趋势近年还在强化,导致俄罗斯国民经济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大。俄罗斯以原材料出口为导向的发展模式的强化,使研究俄罗斯对外贸易发展战略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东南亚纵横》2001,(6):31-31
近年来,缅甸加快了公路、桥梁、机场和水坝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水泥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国产水泥远远满足不了需要,仍需大量从国外进口。 据缅甸中央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字,2000年1-10月,缅甸全国共生产水泥31万吨,比1999年同期增长15.2%。尽管如此,2000年1-10月,缅甸仍然进口了价值2315万美元的水泥。 为了解决水泥短缺问题,缅甸一方面增加水泥进口,另一方面则计划增建水泥厂。1999年6月,中国一家公司同缅甸签订了为缅甸建造一家日产500吨水泥的水泥厂合同。缅甸政府还计划筹集1.5亿美元…  相似文献   

15.
泰国出口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无庸置疑,外部因素对泰国经济这一成就起了重大作用,泰国出口主要是传统初级产品,其中许多产品的生产状况从根本上说不但取决于变化莫测的气候,而且还取决于世界市场的需求和产品价格的涨落。为了使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生产多样化,当局曾采取过一些富有成效的措施。但是,泰国贸易的成就仍继续受到波动不定的国际需求、价格、汇率和利率以及主要市场国家推行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缅甸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历来居于首要地位。目前,在全国就业人口中,农业部门占64.2%,农业产值在生产部门(按:不包括交通运输)的总产值中约占55%,农产品出口值占出口总值的60%以上。缅甸是世界上主要大米出口国之一。农业以种植单一作物稻谷为主,在全国2,500多万英亩播种面积中,稻田约占51%,其他粮食作物及经济作物的产量均不大。六十年代初期至七十年代中期,缅甸农业陷于停滞和倒退。近几年,缅甸政府大抓农业,取得显著成效,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与发展。缅甸农业为什么经历了十几年的低潮时期?它是怎样取得复兴的,其成就如何?本文拟就此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新加坡的炼油工业是在六十年代随着新加坡实施以发展进口替代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战略而开始发展的,首先由外国石油公司利用新加坡的良好地理位置、港湾设施以及新加坡政府所提供的税收优惠而在新加坡设立炼油厂来揭开新加坡炼油工业发展史的。六十年代新加坡的炼油工业主要是为新加坡国内工业发展而带动的国内市场需求提供石油产品,其发展的规模与速度有着一定的限制。进入七十年代以后,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战略方向从着重发展进口替代工业转向重点发展面向出口工业,面向出口工业与其他经济部门的迅速发展以及近邻发展中国家的…  相似文献   

18.
缅甸 由于来自东盟各国(缅甸的主要投资来源国)的投资停滞等原因,缅甸的外资投资额自1998年度以后有了大幅度的减少,但从1999年年中以后出现了回升的征状。来自日本的资本投资虽然已趋于衰退,但日本企业已开始对在缅甸投资服装生产的委托加工表示了关注。  相似文献   

19.
在八十年代中期,印度尼西亚的保护贸易制度有助于那种主要面向国内市场的工业结构。此后,其贸易政策转向较为外向型的战略,促进了非石油出口制成品的增长和多样化。本文试图确定由八十年代末期贸易政策所导致的名义与实际保护率的水平。在介绍了印度尼西亚1989年的贸易政策之后,本文将提出有关名义与实际保护率的估值。事实  相似文献   

20.
柬埔寨位于亚洲中南半岛,与泰国、老挝接壤。人口1100万,农业物产资源丰富,木材储量很大,主要盛产水稻、玉米和鱼类。吴哥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西哈努克港是东南亚著名的国际港口。目前,柬国国民生产总值约为4亿美元,经济增长率7%左右;人年均收人300美元;进出口贸易为 13亿美元,其中进口 9亿,出口 4亿;约有70%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柬工业用品生活消费品市场极大,但主要依赖进口;柬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轻工业落后,如服装业目前只有少数制衣厂和加工厂。从柬考察归来的人说: “现在,国内战争结束,已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