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935年12月9日,北平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九”运动.这场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动和进行的.时任中共河北省委特派员兼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书记的李常青是这一伟大爱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日本帝国主义很快占领了东北三省.至此,“国家将亡”的阴影笼罩着中华大地。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又制造了华北事变,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准备进而吞并全中国.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继续奉行妥协退让的政策,同日本侵略者签订了“秦立协定”、“何…  相似文献   

2.
厦门是中国东南沿海的战略要地和重要门户。1937年全面抗战后,穷凶极恶的日本帝国主义就封锁包括厦门一带的中国沿海,把厦门当作自己的势力范围。驻厦门日本领事在厦门组织日、台浪人成立所谓“青年义勇队”,当作侵略厦门的内应。  相似文献   

3.
正背景介绍1934年7月25日,少共中央儿童局机关报《时刻准备着》第18期第18页刊登漫画《反对国民党把儿童送给帝国主义去毒死》,揭露万恶的日本帝国主义在吉林省某县毒杀儿童;国民党把半个中国送给日本,请日本帝国主义来屠杀中国群众。共产党号召全国民众与日本帝国主义作战,粉碎国民党的五  相似文献   

4.
“二女散花” 1929年,各帝国主义国家怂恿国民党南京政策挑起反苏浪潮。中共满洲省委为了唤起民众觉醒,决定加强各种宣传工作,揭露国民党与帝国主义勾结进行反苏的阴谋。为此,省委派出一个小组,在繁华的奉天(今沈阳)火车站附近贴标语、散传单。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和东北当局对奉天  相似文献   

5.
正背景介绍原载1935年12月1日《红色中华》第242期第1版。该版刊发了《在国民党蒋介石的无耻出卖下华北已成为满洲国第二》的报道。报道指出:"自从国民党接受了日本帝国主义所提出的八个条件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华北的行动更加积极化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强盗侵略和国民党蒋介石的无耻卖国!拥护工农红军的抗日救国主张,加入红军来,一同去打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蒋介石去!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万岁!"  相似文献   

6.
<正>背景介绍1934年6月3日,《红色中华》第197期第4版,专版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图谋侵占福建的阴谋,发表文章《日本帝国主义的血手又伸到福建来了》《武装上前线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进攻福建》《武装上前线反对国民党出卖中国》和漫画《国民党出卖福建》。画中面对手持屠刀杀上门来的日本帝国主义,国民党像娼妓一样跪下来,双手奉上福  相似文献   

7.
正背景介绍原载一九三三年六月十四日《红色中华》第八十五期第一版。该版刊发了署名然之、题为《拥护中央政府为国民党出卖平津宣言》,配登了﹃加入共产党回答日本帝国主义进占平津与国民党出卖华北!﹄标语。《宣言》指出:﹃只有他(苏维埃中央政府)反帝国主义反国民党的民众自己的政权,只有他能够领导全中国民众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与一切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8.
历史镜头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华北。中共中央发表了《八一宣言》,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政治主张。同年12月9日,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国民党政府卖国投降政策,在中共北平临委领导下,北平爱国学生勇敢地走上街头,面对着国民党反动军警的刺刀、枪口和水龙,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开始了伟大的“一二·九”抗日爱国运动。  相似文献   

9.
东北“九一八”事变后,由于国民党、蒋介石奉行不抵抗主义,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政策,他们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入侵不仅不作丝毫抵御和反抗,反而变本加厉地对我中央苏区一次又一次地进行“围剿”和封锁,热衷于打  相似文献   

10.
1935年天津学生为支援北平学生“一二·九”“一二·一六”的学运,于12月18日也冲出校门走上社会。反对国民它“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要求国民党军枪口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但遭到了当局的破坏,强  相似文献   

11.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全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历史序幕.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作为执政党的国民党,经历了一个不抵抗、抵抗、消极抵抗的转变过程;而对中共,国民党也经历了一个军事解决到政治解决的策略变迁.纵观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这14年的历史,国民党的政策变化大致经历了反共和日、准备抗日、联共抗日、消极抗日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顾祝同和副司令、福建省政府主席刘建绪立即组成“接收厦门委员会”,决定任命福建省保安处处长、保安纵队司令严泽元少将为接收金厦的主任委员,作为受降主官。消息传来,沦陷7年的厦门群众,日夜翘首,他们如大旱之望雨露,左盼右盼,国民政府的军政人员拖延了一个多月,直至10月3日才进入厦门接收日本投降。  相似文献   

13.
“反蒋抗日”是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一个重要方针。就其起始 ,一般多说起于九一八事变 ,认为九一八事变后 ,中共即提出“反蒋抗日”或“抗日反蒋”的“下层统一战线”策略方针 1。事实上中共在九一八事变后提出的是“打倒各派国民党”,“反对日本及一切帝国主义”的“下层统一战线”。这是否可以理解为中共已提出和实施“反蒋抗日”呢 ?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一、“反蒋抗日”和“下层统一战线”九一八事变后 ,中共在 9月 2 0日、2 2日、3 0日相继发布了 4份重要文件 2 。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消灭国民党”等口号 ,号召…  相似文献   

14.
中央红军进占漳州,在闽南人民革命斗争史上影响深远。它不仅消灭了军阀张贞的主力部队,动摇了国民党在闽南的反动统治,而且以实际行动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广泛深入地宣传了党的抗日反蒋政治主张,推动了闽南抗日反蒋运动的进一步发展。1.中央红军进占漳州,直接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对闽南人民的抗日民主运动是一个有力的促进。日本帝国主义早就把福建视为它的势力范围。“九·一八”事变后,更是图谋扩大势力。厦  相似文献   

15.
一“一·二六”指示信中提的是“反帝统一战线”,从其内容看,依然是以往的下层统一战线。“一·二六”指示信把日本帝国主义和一切帝国主义摆在并列的位置,提出反对一切帝国主义,一再强调“赶走日本及一切帝国主义”,“反对共同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及其他帝国主义”,指示党在满洲“必须进行反对一切帝国主义的斗争”。东北已  相似文献   

16.
陈学良  刘莉 《世纪桥》2001,(4):39-40
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以后,在东北解放区,日伪残余势力以及国民党反动派上窜下跳,遥相呼应,大肆进行反动宣传。当时,牡丹江成立了国民党牡丹江市党支部及国民党牡丹江  相似文献   

17.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件.侵占我东北三省后,继续大举入侵。国难当头,全国人民纷纷要求停止内战,抗日救亡。国民党蒋介石不顾人民的正义要求,坚持反共立场,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口号,又调集大量兵力向中央苏区发起第四、第五次“围剿”。  相似文献   

18.
丰满电站位于吉林省吉林市南24公里处的松花江上,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后,1936年开始修建的,装机容量60万千瓦,是当时被誉为“亚洲第一”的水电工程。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苏联红军接管了电站。苏军撤走时移交给我东北民主联军。在国民党军大举进  相似文献   

19.
《抗敌导报》创刊的时代背景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的炮声,揭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全国不愿做亡国奴的人们奋起响应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号召,掀起了抗日救亡的热潮。抗日救亡运动给厦门政治局势以深刻的影响。抗战前,厦门是日本侵略势力控制下的非武装区,仅有为数甚少的国民党海军陆战队。日寇企图以厦门为跳板,进攻闽南。其时,英、美、日、葡等国借厦门港进行走私活动。此外,日本、台湾浪人在厦门横行霸道,开设赌场、烟馆、妓院、舞厅,发放日仔利(高  相似文献   

20.
一九二五年五月三十日,上海工人、学生抗议日本纱厂资木家枪杀共产党员、工人顾正红的暴行,在党的领导下,一万多群众在南京路举行反帝示威,高呼“打倒帝国主义”等革命口号,遭到英国巡捕的开枪射击,当场被打死十一人、伤几十人,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五卅”惨案引起了全国人民反帝斗争的怒潮。消息传到厦门,厦门人民同仇敌忾,群情激愤,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英反日爱国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