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根据作者2003年寒假在福建省村级换届选举试点调查所获的资料,对村委会选举中所采用的“海选”、“直选”两种方式进行比较分析,认为“海选”、“直选”都是现阶段村委会选举可行且有效的两种方式。但“海选”更能体现民意,更具有发展前景,更有推广意义。“海选”与“直选”的模式选择与农村具体的经济社会条件和主体素质高度相关,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作具体选择;同时,要尊重大多数村民意愿。  相似文献   

2.
对基层党组织直选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选举制度如同其他制度一样,需要通过实践不断发展完善。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出现的巨大进步,党内选举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尤其是在党的基层组织,由于受到中国“草根民主”——村委会选举的启示,许多地区也进行了领导班子直选的试点。搞好基层党组织的直选是一条在当前条件下发展党内民主的有效途径。因为基层直选涉及范围小,操作成本低,又便于设计和控制,只要方法得当,组织严密,程序科学,就能取得成效。下面就基层党组织直选的几个主要问题作些探讨。一、关于…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基层选举——村委会选举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主要途径,也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基层原动力。经过几十年的实行和发展,村委会选举取得了巨大成就,对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我国实行的时间比较短,又没有相关足够的经验可以借鉴,使得农村村委会选举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由历史的和现实的诸多原因导致。为了发展和完善农村村委会选举程序和结果,健全我国基层民主制度,我们必须从各方面去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4.
村民委员会实行直接选举以来,个别村支部与村委会关系不够协调,有的村主任与村支书比职务高低,争权力大小,影响村上工作,损害了村民自治制度的健康发展.为了克服这种不良倾向,使村支部选举与村委会"直选"相衔接,高台县率先在罗城乡天城村实行"两票制"选举村支部班子,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直选制民主是相对于代表制民主而言赋予选民更广泛、更直接、更具体的民主权利的一种选举制度。村委会直选制民主,是指赋予村民依法享有直接选举或罢免村委会干部的权利的基层民主形式。她是我国农民继家庭联产承包制和乡镇企业后的又一个伟大创造。自1982年2月广西宜山县三岔公社合塞村以直选方式诞生了中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以来,我国广大农村逐步开始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尝试,在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本质要求与其实现形式有机统一的道路上,作出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有价值的经验和成果。与此同时,这一伟大的社会实践,也对进一步完善村委会直选制民主,加快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规范化、民主化、法制化进程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今年的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中,宜宾市翠屏区90%以上的村实行了"公推直选"."公推直选"作为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党员、村民的民主意识.从已经结束选举工作的乡(镇)来看,村民普遍认可这种产生村党支部书记及支部委员的方式,参与热情也很高.但在选举工作中,反映出了四个"不适应",影响了"公推直选"的效果,需要认真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论村委会直选中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玉英 《求实》2007,(5):92-95
村委会直选中贿选现象迅猛增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法律原因包括程序和实体两方面。贿选的法律规制应当包括选举程序规制、实体法律规制和建立司法救济三个方面,从而构建遏制贿选的法律框架。  相似文献   

8.
村委会直选中贿选现象泛滥的法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合理 《学习论坛》2005,21(2):66-69
村委会直选是村民自治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也是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是 ,在目前的村委会直选中 ,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贿选现象 ,并有加剧泛滥之势。治理贿选问题要强化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完善有关法规 ,规范直选运作程序 ,强化直选监督 ,提高农民的民主意识和思想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9.
政治冷漠:农民对村委会选举的一种行为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魏星河  郭云华 《求实》2003,(10):60-6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广大农民的民主参与意识正日益增强 ,政治参与程度不断扩大 ,政治参与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在这种政治热情背后 ,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政治冷漠 ,其主要原因是基层干部在村委会选举过程中的许多不规范行为 ,进而导致政府信用在农民心中严重受损。进一步提高村委会选举的制度化、程序化显得特别的重要。  相似文献   

10.
村支书直选可以解决很多现实问题、由于具体操作上的一些原因,一些地方的村党支部成员实际上是由上级党委指定的,党员选举不过是履行手续。落实支部书记直选,把干部的任用权交给党员群众,既可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还可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较好地解决党支部和村委会选举方式不同步引发的各种问题,把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更好地统一起来,好处是很多的。  相似文献   

11.
公推直选是对改革基层党内选举制度的一次成功的探索和实践,经过在四川、江苏、河南、广西等省的一些地方探索和试点后,党的十七大对公推直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基层党内选举制度指明了方向。学界和理论界对各地公推直选探索和试点的主要原因、主要成效、面临的问题等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主要是对近年来学者对于基层党内公推直选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纳,以期推动这一研究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2,(5):4-4
村民自治是村委会组织法规定的,是农民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形式,也是农村管理的重要形式。我们一定要保障农民的选举权利,坚定不移地做好村民自治和村委会村民直选。应该看到,绝大多数群众是有眼光、有识别能力的。群众不仅会听你怎么说,而且会看你怎么做。  相似文献   

13.
在做好新一轮村委会换届直选工作中,需要特别注意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防止把有问题的人选进村委会班子。在上一次村委会换届直选中,少数村受宗族势力、家族势力等因素影响,把刑满释放、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等有问题的人选进了村委会。按照有关法律规定,乡镇党委、政府无权撤换,影响了农村基层组织建  相似文献   

14.
薛维松 《唯实》2000,(3):46-49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是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近年来,各地农村以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新的村委会组织法,相继进行了村委会直接选举,把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但是也应清醒地看到,对于村民自治来说,直选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直选之后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还面临许多新的课题。如果后续工作跟不上,甚至一选了之,不仅直选成果难以巩固,村民自治也将成为空谈。因此,加强对直选后新情况新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切实做好直…  相似文献   

15.
政治民主化过程中,农村贿选已经成为一个制约中国政治民主化化的绊脚石。我以博弈论的视角来分析村民直选的理性人假设,选举中的一次博弈和多次博弈中产生的囚犯困境,以及制度制约下的村民选举,提出需要完善制度,来消除农村选举中的贿选诟病。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今年我省农村党支部换届,主要采取"公推直选"的形式选举村支书,这是全省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一大亮点."公推直选"普遍采取的是"两票制",即先由村民投信任票选出候选人,再召开党员大会进行差额选举.选村支书,让村民先投信任票,再进行党内选举,选什么样的"当家人",得先过群众"信任"这一关.人们常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样选出来的村支书,不仅党员满意,而且代表了群众的意愿,群众也满意.可以肯定地说,"公推直选"这种选举形式,无疑对扩大基层民主、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村委会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亿万农民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公共生活的重要制度性渠道.但是,调查表明,农民工对村委会选举的参与度较低.这种状况并不是因为农民工自身缺乏参政能力和参与意识,究其原因主要有:农民工与村庄利益关联的疏离、选举收益的不确定性与额外支付选举成本之间的矛盾、农民工与村庄政治生活的信息通道因流动而不畅通及农民工面临的选举动员和社区压力减少等等.村委会选举中农民工的参与缺失表明,农民工的选举权利得不到有效的行使,改变这种状况的政策方向不在于通过技术创新吸引农民工回乡参选,而在于通过制度创新,满足农民工因为流动而变化了的参选需求,将农民工纳入到居住地或工作地的民主政治生活中来.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考察我国村委会直选制度建立后,村民参与村委会选举的自主性及其动力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西方民主理论对解释我国基层民主实践的适用性.研究发现,村民的投票行为表现出较高的自主性,自愿投票的村民分别占投票村民的71.04%和村民总数的45.87%.影响村民投票自主性的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地位、经济利益、制度环境、制度绩效和政治文化动因.其中,制度的有效性与公正性最能提高村民投票的自主性,政治文化的影响效用小于制度因素,经济利益的影响效用最为微弱.  相似文献   

19.
村委会直选中的贿选现象与遏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村委会直选是村民自治“四大民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本原则和内容,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一项基础性、创新性工作,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法定在全国推行的民主直选,不仅党和国家、学界和社会寄予厚望,国际社会也极为关注。村委会直选作为一种崭新的竞选形式,是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一大进步。但是,自我国推行“村官”“海选”制度以来,遇到了一个既难以回避,又难以破解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贿选。这个难题能否破解,不仅关系民主自治制度能否顺利推进,而且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否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改革向深层次的推进和新旧体制的转换,长期形成的一些具体矛盾近几年逐渐暴露出来,影响和制约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及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综合农村的情况,当前农村“两面三方”(两面,即干部、群众;三方,即党组织选举或任命的干部、村民直选干部和村民群众)的关系中,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具体矛盾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一、党组织选举和任命的干部同村民直选干部之间的矛盾。这是当前某些村各种矛盾集中暴露的一个热点。应该说,1998年以来,大多村的村委会直选工作是在村党支部的有效领导和指导下进行的,直选后“两委”干部的工作是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