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党史》2009,(2):40-40
1949年初,蒋介石下野回到溪口。经过3个月的思考与探讨,蒋介石意识到国民党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国民党内部存在着种种腐败行为。败退台湾以后,蒋介石指定“中央改造委员会”正式接掌“中央党部”的职权。国民党“改造”运动大张旗鼓地开始了。  相似文献   

2.
按照中央纪委“现阶段腐败滋生蔓延的原因与治理对策”课题组的安排,我们承担“政治原因与治理对策”的研究。从政治角度分析腐败滋生蔓延的原因,并找出治理对策,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课题。通过广泛的调查和研究,我们形成了一些粗浅的认识。一从政治角度看,我国目前腐败主要表现为吏治腐败、司法腐败和行政腐败三个方面。——吏治腐败。主要表现为任人唯“圈”,拉帮结派,以我划线;拍我者荐,媚我者选,  相似文献   

3.
四、关于腐败与权力的关系问题(一)权力是腐败产生的根源,腐败是权力异化的结果。有的同志认为,“权力的普遍存在是腐败产生的一个原因”,“腐败的实质,在于公共权力的异化”,“腐败作为一种政治概念,它的根本属性,就是某种权力的蜕化和变质”,“腐败是权力的赘生物,其实质是权力变异”。这种权力的异化主要表现在:权力  相似文献   

4.
肖剑 《廉政瞭望》2012,(1):64-65
“在印尼,腐败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它几乎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成了一种社会病。”英国BBC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写到。《亚洲时报在线》在一篇评论中则称,“在印度,腐败的勾当是在桌子底下进行的……而在印尼.就连桌子也是腐败的”。对此,印尼人民协商会议主席阿米安·赖斯坦承,法律体制的不健全是造成印尼腐败泛滥的一个主要原因,他还说:“当那些想要切断腐败根源的人站在镜子前时,就会发现,原来他们也是腐败的人。”  相似文献   

5.
“既得利益集团”与中国的腐败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既得利益集团”,就是靠权力、靠权钱交易“首先获得利益”的“利益集团”●前苏共亡党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出现了腐败的特权阶层———“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在我国,“既得利益集团”不仅存在,而且还“相当严重”,并不时“显示力量”●中国反腐败形势为何总是那么“严峻”?“既得利益集团”的存在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腐败现象屡禁不止,主要原因是,对“领导干部疏于教育、疏于管理、疏于监督”。这不仅指明了原因,同时也包含了标本兼治的途径与方法。那就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严格组织制度管理;强化党内和民主监督。三者并施,而且教育必须摆在第一位。  为什么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第一位呢?首先因为,腐败行为说到底主要是由于公共权力异化的结果。英国历史学家艾克顿曾指出:“权力倾向于腐败,绝对的权力倾向于绝对的腐败。”对于这种权力倾向于腐败的根本原因,法国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孟…  相似文献   

7.
“窝案”“串案”是当今腐败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也即人们常说的“群体性腐败”。反腐败之所以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原因自然很多、很复杂,然而其中之一,恐怕就是与这个越来越严重的群体性腐败有关。“串案”“窝案”成腐败“风景线”近两年来被揭露的大案要案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窝案、串案明显增多,从联成一“窝”、串成一  相似文献   

8.
集体腐败是腐败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产生的现实原因是腐败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当收益大于成本时集体腐败的成员便会不择手段搞腐败。因此,必须强化对集体腐败的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9.
司法腐败对一个社会来说是最严重的腐败,也是最具危害性和危险性的腐败。江泽民同志指出:“官吏的腐败、司法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滋生和助长其他腐败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我国在反腐败过程中,始  相似文献   

10.
反腐败问题 ,是我们党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江泽民同志 1 997年在中央纪委第八次全会上指出 :“历史事实说明 ,官吏的腐败、司法的腐败 ,是最大的腐败 ,是滋生和助长其他腐败的重要原因”。这里的“官员的腐败”就是指那些掌握着一些公共资源的国家公职人员的腐败。这种腐败行为的表现形式目前主要有经济活动中的权钱交易、组织人事上的权官交易、生活作风上的权色交易等。但无论何种交易 ,均离不开被一部分公职人员赋予商品属性的公共权力。根据何增科先生对十三年 (1 990 - 2 0 0 2 )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和检查机关查处的贪污…  相似文献   

11.
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迫切需要总结腐败的规律性特征,提升当前和下一阶段反腐败工作的精准性、科学性和及时性。党的十八大以来,部分高级领导干部的政治腐败、经济腐败、生活腐败相互交织,具有明显的主体特征、时间特征、空间特征、类型特征,汇聚而成高级领导干部腐败犯罪的“大数据画像”。政治权力异化内因、政治生态恶化诱因和政治监督弱化外因是腐败犯罪生成的重要原因。强化腐败惩治增强“不敢腐”的法治震慑,优化腐败预防增强“不能腐”的机制保障,改进廉政教育增强“不想腐”的政治自觉,一体推进廉洁治理。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初期开展的“三反”运动同当前形势下的反腐斗争,在对待腐败的态度和具体操作方法上具有共同之处.而且,从毛泽东和习近平个人看,不同时代的两个人,在对待腐败的态度上,有着同样的态度.“三反”运动虽然没有达到根治腐败的程度,但打击了贪污腐化分子的嚣张气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腐败势头的蔓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带领下,在广大人民群众坚决支持和广泛拥护下,在全党、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反腐风暴,反腐败斗争以锐不可当之势,逐渐荡涤党内存在的污泥浊水,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一些地区某些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选用干部问题上的权力腐败行为,严重阻碍着党的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的贯彻执行。因此,要贯彻落实四中全会《决定》,抓紧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努力造就跨世纪领导人才,必须反对这种权力腐败。 一、干部选用上权力腐败产生的主要原因 干部选用上的权力腐败有种种表现,主要是:任人唯亲;权权交换、权钱交换;嫉贤妒能;不愿让位;等等。干部选用上权力腐败的产生,既有其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又有其历史根源。主要是:(一)历史上存在的特权思想、等级观念、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及任人唯亲等种种剥削阶级思想没有肃清,在适当的“气候”下,沉渣再  相似文献   

14.
平常,我们常常为一些“好党员”、“好干部”的腐败堕落而震惊,但细查原因,不难发现其思想演变的轨迹,也是从“健康”演变为不易察觉的“亚健康”,于是“病来如山倒”了。“亚健康”的表现为:工作缺乏热情,手无良策,办事拖拉;或热衷名利,有利就干,无利就退,一门心思想着升迁去留;或漠视民情,光琢磨“官”,不琢磨事,见到困难绕着走,遇到矛盾就上交;或是享乐纵情,办事讲排场,生活图安逸,不比工作比待遇,不比贡献比享受。思想上的“亚健康”极易带来行为上的“亚腐败”。一些党员干部的不良行为虽还不到腐败程度,但已处于腐败的边缘。说他腐败…  相似文献   

15.
据《瞭望新闻周刊》报道,安徽省先后有18个县(区)委书记因卖官鬻爵、贪污受贿被查处。是什么原因导致县委书记的岗位成了腐败的重灾区呢?安徽省纪委的专家分析认为:正是“绝大多数干部的沉默”、“毫无责任感的沉默”,形成了这些贪官腐败行为愈演愈烈的“黑色土壤”。  相似文献   

16.
美国式腐败     
海纳 《廉政瞭望》2007,(3):49-50
“合法”腐败美国最大的腐败就是将腐败“合法”化。政府官员发家致富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政府官员在政府部门和私营部门几进  相似文献   

17.
一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 ,直接影响和危害政府形象、政府威信的首推腐败。腐败有多种表现形式 ,就我国腐败官员的情况来看 ,在生活中有贪图享乐、挥霍浪费、赌博嫖娼等表现 ;在工作中有贪污受贿、买官卖官、徇私枉法等表现。这些年在我国向市场经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 ,腐败的集中表现就是“权力寻租”、以权易钱 ,他们或是以“收费”、“摊派”、“提成”、“回扣”、“索要”、“卡拿”、“罚没”等方式直接收取租金 ,或是以“公款吃喝玩购”、“以私费公报”等公款消费行为间接获取租金。腐败愈演愈烈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 ,而公职人员主…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09,(4):72-72
当前,少数企业领导人员以权谋私、贪污贿赂、违规决策等违纪违法问题仍然存在,并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特点。最近,中纪委查处了某知名国有企业集团高管腐败窝案,该企业主要负责人及领导班子成员几乎“全军覆没”。深刻分析该案件形成的原因,关键的问题还是出在体制机制上。正是因为该企业由于“一把手”独断专行,有关部门对高管人员疏于监管,规章制度形同虚设,致使腐败渗透于生产经营各个环节,最终才出现了几乎“全军覆没”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一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直接影响和危害政府形象、政府威信的首推腐败。腐败有多种表现形式,就我国腐败官员的情况来看,在生活中有贪图享乐、挥霍浪费、赌博嫖娼等表现;在工作中有贪污受贿、买官卖官、徇私枉法等表现。这些年在我国向市场经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腐败的集中表现就是“权力寻租”、以权易钱,他们或是以“收费”、“摊派”、“提成”、“回扣”、“索要”、“卡拿”、“罚没”等方式直接收取租金,或是以“公款吃喝玩购”、以“私费公报”等公款消费行为间接获取租金。腐败愈演愈烈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公职人员主…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各国反腐倡廉运动的深入开展,“腐败”一词越来越频繁地见诸各国报端。然而,或许人们还不知道,促使全球掀起这场反腐倡廉浪潮的发源地,竟是曾被舆论称为“道义之都”的意大利北部工业重镇———米兰。10年前,由米兰检察院检察官安东尼奥·迪彼得罗等人发起的肃贪反腐的“净手运动”,揭开了意大利权钱交易的神秘面纱,给意大利政治、社会等各方面带来了历史性变革。一石击起千层浪意大利并不是最早产生腐败的温床,但却是第一个对体制弊端进行反思的国家。“净手运动”发端于1992年2月17日。这一天,米兰一家养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