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美国海军情报办公室近日声称中国海军正在全力部署和建造至少5艘新型弹道导弹核潜艇和数艘先进的攻击核潜艇。近年来美、日等国媒体不断宣扬“中国海军威胁论”,特别是所谓的“潜艇威胁论”,联想到目前美国正加紧向关岛部署攻击核潜艇,此时出台“中国新潜艇威胁”论,其用心昭然若揭。本刊特综述相关报道,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2006年6月6日,俄罗斯塔斯社报道,中国向俄罗斯购买的两艘新型基洛级潜艇于5日离开北德文斯克港,航向中国。海外媒体对此予以高度关注,俄、日、美多国都报道了中国引进新型潜艇的消息。为满足广大关心中国国防现代化的读者的要求,本刊特综述了海外煤体对中国最新型常规潜艇的相关报道。本刊刊发此文并非同意其观点,亦非证实其报道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1997年5月5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部分教师举行“五·四”学术研讨会,题为“关于当前中美关系”。为便于学术交流,本刊特发表此次会议综述,并选登了与会者提交的两篇论文:“‘中国威胁论’的奇怪逻辑”和“美国媒体敌视中国的原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东海岸港市朴茨茅斯的大青花鱼中央公园,停放着一艘已经退役30多年的常规潜艇。这艘潜艇就是曾经在美国名扬一时的“大青花鱼”号。而围绕着“大青花鱼”号身上所发生的故事则更是极具传奇色彩。笔者两年前曾有幸亲自参观了“大青花鱼”号潜艇,亲身体会了这艘潜艇的不平凡。现特写成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美国部分保守派政客和学者将和平发展的中国设定为新的战略对手,即使是中国军事力量的正常发展也成为他们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本文作者理查德·费舍尔是美国著名的保守派学者、“中国问题专家”,一贯宣扬中国威胁论。他在2006年4月号的《国际武装力量杂志》上撰文声称,中国正在建立一支史无前例的庞大潜艇舰队,对美国和其他亚洲国家构成了严重威胁。本刊刊载此文绝非同意其观点,亦非证实其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本文在编辑过程中有删改,标题及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6.
本月之最     
最神秘的俄小潜艇被困事件8月4日,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一艘AS-28小型潜艇被困在堪察加半岛别廖佐瓦亚湾海域,差点重演“库尔斯克”号的悲剧。在英国“天蝎”号深海探测器的帮助下,8月7日终于脱险,艇上7人全部安然无恙。美国媒体推测,此次潜艇下潜除额定驾驶人员外,还搭载水下  相似文献   

7.
2006年底,美国《航空与航天技术周刊》、英国《简氏国际防务评论》等西方媒体先后对中国最新型战斗机的研制进展进行了报道。西方媒体认为,一种整合了新型动力系统、雷达以及武器系统的“中国版”苏-27战斗机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如果它研制成功,将成为中国国防工业在关键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以及解放军空军战斗力显著提升的一个里程碑。本刊特综述相关报道,以飧读者。本刊无意证实西方媒体的报道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今年秋天,多哈不断地吸引着我们的眼球:十强赛最为关键的一役——中国队客场挑战卡塔尔,战场就在多哈;11月中旬,中国最后完成加入 WTO 所有手续的地点,也在多哈;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英美打击阿富汗,电视报道的大本营,不在美国,不在阿富汗,不在巴基斯坦,居然也在多哈!这就是位于多哈的卡塔尔半岛电视台。一当“小鹰”号等航空母舰在印度洋集结的时候,相信全世界的电视观众,都期  相似文献   

9.
徐贲 《法制博览》2010,(8):36-36
美国《时代》杂志有一篇报道,说美国有五个方面需要向中国学习。 报道所谓的“学习”,应该看成是一种客气、友好的表示。至于是否真的想学,或真的能学,那就另当别论了。报道作者心里一定很清楚,美国学中国,其实并没有现在就照着做的条件。不妨看看这里面牵涉到哪些具体的困难原因。  相似文献   

10.
今年2月18-22日,阿布扎比2007国际防务博览会在阿联酋举行。不久,以鼓吹“中国威胁论”著称的美国华盛顿国际评估中心副主任理查德·费舍尔发表了一篇题为《从2007国际防务博览会看中国军工实力》的文章。费舍尔在文中又一次极尽炒作之能事,在报道中国参展军品的同时对中国的军费开支横加臆测,并称中国的弹道导弹已对美国海军构成威胁。本刊刊发此文,并非赞同其观点,亦非证实其内容,仅供读者参考。本文在编辑过程中有删节,标题和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11.
据台湾《中时新闻报》7月11日报道,民进党籍的台湾当局“立法院”委员对台湾海军驻扎在基隆的主力舰队进行了突击巡阅,发现其拥有的成功级、康定级和诺克斯级护卫舰这三种最重要的水面作战平台均存在战备不足、人员缺编甚至因零件缺乏而靠泊歇工的情况,特别是从美国租借来的8艘诺克斯级护卫舰最为严重。台湾媒体称,由于台湾很难在短时间内买到潜艇,自制潜艇也不是一蹴而就,更不用说买到了还要花多年训练的事实,至少  相似文献   

12.
据美国《海军时报》11月1日报道,美国海军俄亥俄级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俄亥俄”号(SSBN- 726)于日前完成了改装工程,即将在近期进行海上测试。美国海军共计划对4艘俄亥俄级潜艇实施改装,它们分别是“俄亥俄”号,“密执安”号(SSBN- 727)、“佛罗里达”号(SSBN-728)及“佐治亚”号(SSBN-729)。其中“俄亥俄”号和“密执安”号由华盛顿州普吉特湾海军造船厂负责改装,“佛罗里达”号和“佐治亚”号由弗吉尼亚州诺福克海军造船厂负责改装。“俄亥俄”号预计将在2007年达到作战部署要求,另3艘核潜艇也将在2007年9月前完成改装工作。4艘弹道导弹核潜艇(SSBN)计划被改装成巡航导弹核潜艇(SSGN),并具有投送特种部队作战(SOF) 能力。该计划共需花费近40亿美元。“俄亥俄”号是第一艘接受改装的SSBN,潜艇上原有的24个三叉戟Ⅱ导弹发射管被拆下.代之以22套巡航导弹发射单元,每套可容纳7枚战斧导弹。这样,每艘核潜艇将能够携载154枚战斧,66名海豹突击队员,一艘袖珍潜艇及一个配有突击队运载工具的船坞。  相似文献   

13.
描绘“台海战争”的图景,发布各种版本的“台海战争预言”是美国各研究机构和一批所谓“中国问题专家”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近年来,无论是作为智囊机构的兰德公司,还是美国其他一些政策研究机构、学术研究机构,总是每隔一段时间就推出一个“台海战争预言”。这些“中国问题专家”们站在美国的立场上,从美国的角度出发,或是以美军的作战理念为蓝本,极尽臆测、编造、诋毁之能事。今年9月,美国詹姆斯基金会又推出了新版本的“台海战争预言”。尤基博士在这篇名为《解放军海军对台作战的想定》的文章中煞有介事地声称,解放军海军将对台湾实施非接触式作战。本刊报道此文绝非同意其观点,亦非证实其内容。对于文中弥漫的“中国威胁论”的论调,希望读者在阅读时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14.
近半年来,美国部分媒体和研究机构开始反复炒作所谓“中国太空威胁”,声称中国进行了多次反卫星武器试验,未来将利用太空达成军事目的。这是美国宣扬“中国威胁论”的又一新动向。然后,在这场恶意炒作背后,却是美国在2007年1月签署了最新版的《太空行动》准则,明确宣布要确保美国在太空的军事优势地位,并允许对其他国家的太空设施进行先发制人的攻击。到底是谁在实施太空军事化,又是谁在企图建立太空霸权,已经一目了然。本刊特综述相关报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2006年,美国著名智囊机构哈特森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理查德·韦茨博士发表了一篇题为《中俄武器交易陷于困境》的文章。文章认为,由于中国国防工业的不断发展加上俄罗斯严格的武器出口限制,中国正在逐步摆脱对俄式武器的依赖。但种种迹象表明,俄罗斯并不愿意轻易放弃这块诱人的“蛋糕”,将来可能会放宽某些尖端武器的出口限制。中俄在军事领域的合作近年来逐渐成为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关注的焦点,韦茨博士的文章代表了美国许多观察家对中俄军事合作的最新理解和观点。本刊特综述国外媒体的相关报道,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本刊刊发此文并非赞同国外媒体的观点亦非证实其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与美国:臆想中的深海冷战四方媒体炒作解放军潜艇与美国航母对抗近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称,美军航母战斗群在演习期间近距离遭遇解放军潜艇。十余年来,在西方某些别有用心的煤体炒作下,中国潜艇似乎一直在太平洋上与美国航母展开着"火星四溅"的"对抗"。无论这些西方媒体报道的目的何在,这场"臆想中的对抗"仍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持续下去。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讲,解放军潜艇与美国航母被视为两个大国的  相似文献   

17.
被科幻电影《后天》惊人预见般的美国“新奥尔良”飓风刚刚平复,《霍乱时期的爱情》中所描绘的那种人类被疾病吞噬般的噩梦又笼罩在世人心头。自今年7月以来,曾一度肆虐亚洲地区的禽流感再度卷土重来,不仅印尼、越南等亚洲国家,同时包括欧美在内的世界其他地区也不断传出禽流感疫情报告。这使得世界各国的媒体频频回顾一个世纪以前的“西班牙流感”。专家担心H5N1型病毒变异可能会人传人,进而导致后果不堪设想的世纪大流感。美国《国家地理杂志》10月号刊登的一篇署名文章描绘了 1918年“西班牙流感”爆发时人类的脆弱。“西班牙流感”先在欧洲和美国的军营里爆发,然后传向港口和工业城市。历史学家艾尔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月,《简氏防务周刊》报道了中国正在改进歼-10战斗机的消息,并将歼-10最新改进型称为“超-10”。由此引发了国外军事媒体对中国歼-10战斗机报道的又一波热潮。为满足广大关心中国国防现代化热心的读者的要求,本刊特综述了国外媒体对歼-10的最新报道。本刊并非同意其观点, 亦非证实其报道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海外媒体对中国新型主战坦克显得格外关注,不但与之相关的报道层出不穷,对其性能也是臆测纷纷。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以下称汉和)最近刊登了一篇巴基斯坦专家评论中国主战坦克的报道。报道称,经过多年测试,巴基斯坦专家对由中国研发,巴基斯坦特许生产的“哈利德”MBT-2000主战坦克性能感到非常满意。中巴两国在MBT-2000主战坦克项目上的合作由此也成为了跨国军事合作的典范。  相似文献   

20.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宇航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是明确提出利用太空进行军事活动的国家。就在今年8月,白宫发布了一个置新的国家太空发展策略方针,着重强调“使美国在太空的行动或者通过太空执行的行动不受到任何阻碍,以此保护美国在太空的利益”。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部分媒体和所谓“中国问题专家”却开始大肆炒作“中国太空军事威胁论”。他们声称中国正在发展进攻性太空武器系统,给美国敲响了警钟。这种蛮横无理,霸道嚣张的姿态充分显示了美国霸权主义的真实面目以及其独霸太空的企图。本文介绍了美国部分媒体具有代表性的报道和观点,希望读者在阅读时有所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