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网言网语     
◇【成功没有奇迹,只有轨迹】你在赖床,他在锻炼,所以他比你健康;你应付上班,他用心工作,所以他成了你的领导;你在完成今天的计划,他在制订明年的计划,所以他比你掌握更多先机;你在找借口,他在解决问题,所以他比你事业有成;你在消费,他在理财,所以他比你富足;你在算计自己的利益,他在考虑对方的利益,所以他比你更有人  相似文献   

2.
有位同事,非常优秀,他给人深刻 的印象有三方面:一是不管大会小会、 不管会议内容多么枯燥乏味、不管会议 时间多长,他都聚精会神听讲,从不露 出不耐烦的神态;原来他在借此培养自 己的耐心。二是他在办公室搞文秘工 作,七八个人在一间办公室办公,整天 乱哄哄嘈杂得很,他居然能静下心来写 文章,且文章质量还很高,深得领导赞 赏;原来他在借此锻炼自己的定力。三 是办公室主任忌妒他的才华,处处给他 小鞋穿,他居然能忍下来;原来他在借 此测试自己的肚量……就是这样一个 人才,在单位准备提升他时,他竟然丢 掉铁饭碗,辞职到南方打工去了。  相似文献   

3.
在同事眼中,他是良师又是益友,有他在就有主心骨;在领导眼中他是反贪骁将,每当遇上难啃的骨头都会派上他;在妻子眼中,他是她这辈子都离不开的依靠。他,就是烟台市福山区人民检察院反贪局侦查一科科长王家强,虽身患重病仍不忘反贪工作。2012年"七一"前夕,他被中共烟台市委、  相似文献   

4.
非常张五常     
火或者熄火张五常在内地的走红,多少跟他的狂傲有关。他的走红多半因为他有"卖点",让内地经济学界的后生们"耳目一新"。在青年学子看来,他的表情、手势,他乱蓬蓬的银色鬈发以及清瘦的古铜色面庞,几乎成为一种经典。以致他幽默的一笑,他  相似文献   

5.
康琴 《廉政瞭望》2021,(6):29-30
2019年年底,廉政瞭望记者曾来到张晋铭生前工作生活过的地方采访。在他生前的办公室里,留下了43本笔记本,和厚厚的一叠奖状。把他视作师友的同事红了眼眶,把他视作亲人的村民悲痛不已。我们通过人们的讲述,慢慢拼凑出他的形象:铁面无私的纪检“张二黑”、把群众放在心上的“小张”、“工作狂”丈夫……当年9月22日,在他因病去世的头一天,他还惦记想去看望他帮扶的群众。9月26日,在他的遗体告别仪式上,数百名干部群众自发为他送行。一年多时间过去了,在他无比牵挂的赵家沟,继任者延续推进着他的工作。桃红柳绿的赵家沟,欣欣向荣的赵家沟,不再见张晋铭的身影,但他的名字,从未被人们忘记。  相似文献   

6.
在战争年代,陈毅元帅在广东战斗过,在和平年代他又多次莅粤。广东留下了他的足迹,闪烁过他的身影回响着他的声音。下面叙述陈毅在广东的二三事。  相似文献   

7.
他在中国度过了38年,曾在孙中山身边工作过,是蒋介石的顾问。他的建议、计划不光被蒋介石所采纳,在生活上只有他和蒋介石夫妇同住一栋别墅,吃饭同一张桌子。在蒋介石聘请过的众多洋顾问中,只有他能与其形影不离。他又是张学良的密友,陪同张学良到欧洲旅行。中国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其中不少他都是见证人和参与者。在西安事变中,他  相似文献   

8.
一场意外让他失去了光明。在医院的那段日子,他整天发呆,不说一句话。母亲坐在他的床边,对他说,别怕,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他不信,20岁的他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他知道要想使自己重见光明,除非移植角膜。他  相似文献   

9.
在政治舞台上,他是叱咤风云、力挽狂澜的一代伟人,而在家人眼里,他又是一位感情丰富的平凡的人,一位好丈夫、好父亲、好兄长。他离去已经7年多了,每年他的生日,一如他的生前,全家人总要聚在一起燃烛纪念;每年他的祭日,则在庭院里撒满他最喜欢的桂花花瓣,花雨纷纷,花香四溢。在家人们心中,他永远活着。  相似文献   

10.
作为20世纪的一位伟人、一位高级学者,毛泽东终生与书相伴,与书籍结下了难解之缘。只要有可能,他几乎时时、处处都在读书。晚年,他一直是在与疾病的斗争中读书的。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是手不释卷,甚至在弥留之际,只要他清醒过来,他还是要书看。毛泽东读书  相似文献   

11.
胡适是"五四"前后重要的近代人物,他是一个激进的西化人士,开一代学术风气。在西化派的眼里,他是一位不彻底的西化分子,尽管西化这个概念由他首创;在他自己看来,在思想方面西化,却在道德层面传统;连他的学生都认为他"三分洋货,七分传统"。那么,在西  相似文献   

12.
风马牛小集     
伞 下雨了,他撑起一把伞,破的。 雨水淋湿了他的全身。 淋湿了全身他还在举着:一把破伞——命运的赐予。 淋湿了全身他还在举着,只剩下断了的伞骨他还在举着。 只要还在举着,心里便踏实多了。  相似文献   

13.
在古老而又神奇、充满活力而又颇具魅力的河东大地上,有这样一位纪检监察干部:在市委的眼里,他是忠诚卫士;在群众的眼里,他是贴心人;在同事的眼里,他是带头人;在违纪违法者的眼里,他是克星。他就是运城市纪委常务副书记毋昆峰。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尤其是在他的晚年,曾经犯过十分严重的错误,以致于在他当政的后期,中国社会曾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动乱,经济也到了几近崩溃的边缘。然而,在毛泽东在世期间,直到他的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在全国人民中的威望仍然至高无上,他的政令畅通无阻,人民对他的拥戴毫无保留,以至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很多人甚至不惜为捍卫他所制定的路线而献出生命。这是一个十分令人深思的历史现象。有人认为,这是由于毛泽东人格的高尚,他大公无私,言行一致,光明磊落,所以在全  相似文献   

15.
<正>父亲去世一年了,我常常回忆起他。他一生为党和人民做了许多工作。他勤政廉洁,一身正气;他为人正直,待人宽厚;他生活简朴,平易近人。在回想往事时,我总会有一些冲动,想写一篇文章纪念他,却又不知从何处下笔。因为父亲生前从不在家中谈论工作上的事,我们做子女的对他的了解也只限于家庭生活。父亲去世后,我整理了他的遗物,走访了他  相似文献   

16.
1832年,在美国有一个年轻人失业了,他很难过。但他没有气馁,经过一番思索后,他下决心改行从政。糟糕的是,他在竞选中失败了。他仍不灰心,又着手开办企业。可是不到一年,他的企业倒闭了,负债累累。在此后的17年里,他不得不为偿还债务到处奔波,可以说是历尽磨难。可贵的是,他始终没有颓丧,始终没有停止自己的追求,而是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挖掘教益。28年之后,他终于成功了,当选为美国总统。此人就是美国历史上建立了丰功伟绩的亚伯拉罕·林肯。  相似文献   

17.
正他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他的梦想就是改变家乡的面貌,带领群众致富。他做到了,十几年间,辽阳县前杜村在他的带领下发生了巨变。2015年,全村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万元。如今,他的梦想仍在继续,他的脚步更没有停歇,他正用实际行动演奏着造福群众的新乐章。他就是辽阳县刘二堡镇前杜村党委书记王绍永。  相似文献   

18.
永不言弃     
手术台前惟记患者,无影灯下长树楷模。这是患者对他的感激与崇拜,这是同事对他的敬佩与赞赏,这是组织对他的肯定与褒奖。“七一”前夕,他的名字——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杨祖华荣登“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光荣榜,了解他的人都说:他当之无愧!为了患者,他万难不辞杨祖华是个肯学习、勇探索、敢攀登的人。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就开展了椎间盘等高难度的手术,在省内外都有一定影响;他主持开展的“螺旋型椎体融合器及复位器在腰椎失稳中的应用”获得省级奖励;他配合中科大研制的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在他20…  相似文献   

19.
2010年3月30日,吴晓辉站在法庭上,但这一次他不是以辩护律师的身份,而是接受法庭对他的审判。他说,有人要搞倒他。可事实上,搞倒他的正是他自己。  相似文献   

20.
那年大地震,一眨眼间,许多人都被埋在废墟之下。他当时只有20岁,大块的楼板一层层地压在他的头顶上,身边就是父母的遗体。无边的黑暗包围着他,大地死一般地寂静。绝望之中,他开始哭了。不知过了多久,在他的嗓子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