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加快,城市人口不断扩张,人均建设用地逐渐减少,土地资源压力上升;而与此同时,城市建设不断挤压农业用地,使人均耕地面积面临不断减少的风险,导致土地资源承载力下降。一、我市土地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后备土地资源严重匮乏。天津总面积11916.88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3946.13平方公里,农用地比例为59.6%,建设用地的比例为33.1%,未利用土地面积的比例仅为7.3%。即便在现有未利用地中,湿地、河流、湖泊水面、滩涂、苇地等生态功能用地又占了75.1%,大部分属于需要保护,可开发的土地极少。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带动下,天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土地的需求日益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政》2014,(6):47-47
<正>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国土资源部日前下发《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用地范围、土地用途和年期、供地计划、供地政策、鼓励租赁供地、分类用地监管、鼓励盘活存量用地、利用集体建设用地等方面分别作出了规定,从土地政策上大力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现将有关读者关心的问题回答如下:问:商业性设施和商品住宅用地是否  相似文献   

3.
城中村,是指那些位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或者城乡结合部,被城市建成区用地包围或半包围、没有或仅有少量衣用地的村落。在过去十几年中,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北京城市向外蔓延的速度非常快,加之房地产的开发过热,城市建设用地征用长期沿用了单独规划选址、单独征用的方式,使得北京城乡交接带内建设用地与农田、农房犬牙交错,土地空间混乱破碎,形成了很多的“城中村”。  相似文献   

4.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永春县桃城等3个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修改的请示》(泉政文[2007]222号)收悉。经研究,同意你市上报的永春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将31.1695公顷土地(其中耕地12.3358公顷)列入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并相应修改永春县及桃城、东平、蓬壶等3个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项建设按规定办理规划选址、环境保护、建设用地等审批手续。  相似文献   

5.
江苏是闲置土地数量较多的省份,据非农业建设用地清查情况统计,现有已征用或已开发而未被利用的闲置土地4330.48公顷,其中不能复耕种的废耕地728.12公顷,可耕种或可恢复耕种的可耕地674.08公顷。造成土地闲置浪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认识不到位,土地忧患意识不强,片面考虑局部利益、眼前利益,不能正确处理"吃饭"与"建设"的关系。二是宏观调控不得力,现行建设用地管理沿用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分级限额审批制度,土地供应科学性、可操作性亦存在欠缺,加之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导致土地供应失控,重复建设增多,项目设计用地宽打宽算。三是违法用地屡禁不止。四是土地管理机制不完善。五是建设用地无标准。导致热衷于上项目,搞大马路、大广场、花园式工厂、别墅式住房等,造成大量耕地闲置。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是土地管理工作的头等任务,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目标的重要一环。我省的土地资源十分紧缺,人均耕地只有0.94亩,大大低于全国  相似文献   

6.
对“撤村并居”、“农民上楼”的系统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是农村发展的好政策,但好事做好有点难近几年,在国务院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推动下,山东、河北、四川、重庆等地大规模的以撤村并居为核心内容的新农村建设,取得较大成绩  相似文献   

7.
陈芳 《半月谈》2005,(2):22-24
经历了2004年的宏观调控。我国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取得明显成效。去年底下发的《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更是明确指出“低价招商必须严格禁止,保护耕地政府主要领导负主责,用地指标不符合规划不得批准”等。连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土地新政”的出台,表明了中央政府进一步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心。“土地新政”的实施,是否会带来土地管理制度的重大变革?又能否继续遏制盲目投资冲动?  相似文献   

8.
热词     
《今日海南》2013,(11):4-4
土地闲置2年未开发政府无偿收回 《海南省闲置土地认定和处置规定》11月1日起施行。根据新规,非因政府原因和不可抗力造成土地闲置满2年未开发的土地,政府将无偿收回。《规定》明确要求建立闲置土地处置和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挂钩制度。处置闲置土地成绩突出的,  相似文献   

9.
临时用地是指用地主体短时间内使用他人土地并给予一定合理补偿,到期恢复土地原状、返还土地的一种用地行为。临时用地主要以工程建设需要为主,由于实施重点工程项目通常被视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契机,因此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一些地方为了政绩,在临时用地方面"一路绿灯",甚至默许施工单位占用耕地,导致临  相似文献   

10.
王保民 《乡音》2013,(4):21-22
土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空间载体和基本要素,也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当前,我省土地管理面临的形势可以概括为"三难两迫切"。"三难",即用地缺口大,保障发展难;违法用地多,查处整改难;耕地后  相似文献   

11.
仇叶 《求索》2023,(4):137-145
基于乡村工业化历程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土地利用与土地价值上出现显著分化,引发了土地制度实践的东西区域差异。总体而言,中西部的土地制度实践主要涉及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调整,而东部地区则在国家与集体间重新配置土地开发权。两者均是区域经济发展变化的适应性结果而非原因,如果简单将东部的制度实践照搬到中西部地区可能导致土地制度改革陷入困境。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的二元地权结构有较强的合理性与适应性,应当持续发挥公有制的统筹协调功能,建立更加灵活有效的创新机制,以应对不同区域的差异化经济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2.
陈亮 《江西政报》2008,(8):40-41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在保证增量建设用地需求的前提下达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中重要的问题就是耕地保护和土地开发整理问题。笔者根据安远县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成功经验,就如何做好当前的土地整理工作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土地整理包括农用地整理和建设用地整理。我国大规模开展农用地整理越来越受到资源潜力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限制,而现有建设用地大量低效利用,整理潜力巨大。目前,我国的建设用地整理工作刚刚起步,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还处于探索阶段,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在我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控制城市外延,挖掘城市存量土地潜力,解决城市建设用地,实施城市规划的城市土地整理模式是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比较和理论分析探讨土地开发权交易(TDR)对于中国用地指标交易的借鉴意义。美欧等发达国家往往遵循市场经济理念,现有文献都重视市场效率与政府调控之间的取长补短,认为TDR是对土地分区规划的必要补充。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文献多集中于对TDR的介绍和引进,并止步于现有法律框架的约束,将TDR与国内类似的土地权利、即非农建设用地指标相联系的研究还是个空白。国内已经出现零星的类似于TDR的用地指标交易实践,有关用地指标的研究也逐步增多。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结合在一起,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应借鉴TDR构建非农建设用地指标的交易市场,以实现土地政策的多重目标。  相似文献   

15.
富川瑶族自治县在农民自愿有偿的原则下,通过租赁、转包、互换、标包、入股经营等方式,对宜林宜果的土地进行合理开发,昔日的荒山、荒沟、荒丘、荒地等“四荒”土地流出了金,淌出了银,瑶乡处处尽现果香景美新农村。据统计,全县共有22万亩土地实现土地经营权有效整合,农户每年获得土地整合效益上千万元,其中近2万转出土地的农民通过打工,实现年人均收入超3000元。土地通过整合实现农业规模开发,仅水果种植面积就达24.8万亩。  相似文献   

16.
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范围应包括所有在入市时符合建设用地规划的土地,与其原来是经营性建设用地、宅基地或耕地无关。从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出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应采取直接入市模式。在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模式下,政府通过土地用途管制、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等制度,可以有效保护耕地和调控土地市场。政府通过税收方式参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既可以减少改革阻力,又可以合理调节贫富差距。  相似文献   

17.
赵胜玉 《台声》2004,(11):45-45
面 对过热的经济,中国政府采 取多项措施进行宏观调控。 去年年初,国务院部署对土 地市场进行治理整顿,实际上就是运 用土地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国土资源 部副部长李元在接受北京部分媒体记者采访时说,中央把信贷投放和土地 供应作为宏观调控的两项重要措施, 国土资源部一定要把住土地供应这道 “闸门”,认真落实参与宏观调控任务,切实负起保护土地尤其是耕地的历史 责任。 据介绍,截至今年六月,全国 共清理出各类开发区六…  相似文献   

18.
焦然  李灿 《半月谈》2005,(4):24-25
2004年.江苏省昆山市再次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在这块面积不足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上,却聚集了占全国1.9%的外资、1/9的台资和1.3%的进出口总额。有人担心,像这样下去,昆山土地都变成了工厂,还有发展的空间吗?  相似文献   

19.
陈铁雄 《今日浙江》2014,(15):30-31
正浙江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紧缺,土地特别宝贵。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决策部署在土地管理上的根本要求,是浙江特殊省情下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多动存量盘活脑筋,少做增量扩张文章,推动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当前,浙江土地资源紧缺与土地利用率低的现象并存,现在已经到了转变  相似文献   

20.
杜云生 《政策》2011,(12):46-48
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切实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其内涵是科学发展,具体要求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与国土资源科学、有序、有效开发关系十分密切。着眼于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提升圈域开发质量和水平,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集约使用土地和矿产资源,提高土地对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保障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