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黎晨 《东南亚》2007,(3):64-7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移民的主要途径有留学移民、亲属移民、技术移民、投资移民和非正常渠道移民等多种方式。1978年以后中国政府逐步放宽留学政策,开始派遣留学生到海外进行学习,尤其在1993年实行“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方针后,促使大量年轻学子涌向海外求学。据统计,1978年到2005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已经达到93.34万人。④但是与大规模的出国相伴随而来的是留学生在当地身份的转变——留学生转变成新移民。在出国的近94万中国留学生中,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仅为23.39万人,②还不到总人数的30%,其余的三分之二滞留在当地,大多成为新移民。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实行“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政策,大量年轻学子涌向海外求学。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向世界103个国家和地区派遣了30多万的各类留学人员,其中在新加坡留学的中国学生有1.3万~1.5万人①,其中不少是中小学生。由于新加坡实行的独一无二的允许16岁以下留学生父母陪读的政策,于是相应产生陪读妈妈这一特有的群体。该群体数量据估计达到万人左右,成为新移民研究课题中值得关注的一部分。一、新加坡中国陪读妈妈出现的原因(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生汹涌的留学热潮是出现陪读妈妈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  相似文献   

3.
福建新移民问题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移民”一般是指“改革开放以后移居国外的中国大陆公民”。本文剖析了福建新移民的规模、类型以及他们对福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对如何进一步做好新移民工作,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前言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流往海外的人口有了增加。特别是在1986年出入境管理法公布后,前往海外的新移民人数急速上升。首先看一下所谓的“新移民”是什么意思。某资料认为,“所谓新移民,系泛指改革开放以后从中国大陆、港澳台等地移居国外并取得永久居住权——绿卡的华人”(《华侨与华人》,1999年第二期,第70页)。另一份资料(广州市归侨联合会)也认为,“所谓新移民,一般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各种途径移居国外的人员,或称新华侨华人。他们中有的是经过合法手续移居国外的;有的是出国留学、讲学、进修而居留不归的;有的则是非法移民而取得合法地位的”(《华侨与华人》,1999年第一期,第47页)。  相似文献   

5.
新移民是当今侨务工作的重要资源,有关新移民问题的研究也是近20年学界研究的热点。一般意义上的"新移民"指"改革开放后移居国外的中国大陆公民",形成于改革开放之后,主要来自国内大中城市,以留学移民为主,主要流向西方发达国家。由于数量多、层次高、影响大,这部分新移民是以往学界关注的重点,而对于有着不同内涵与特点的另一新移民群体——侨乡新移民,学界的研究则较少。本文即选取这类群体中颇具代表性的闽南侨乡新移民,对其形成、分期及特点展开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1.研究课题随着1978年底以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因务工和留学等出国前往世界各地的人增加了。侨居海外的华侨(华人)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自改革开放以前侨居海外的华侨被称为"老华侨",而改革开放后前往海外的华侨被称为"新华侨"。中国一般称新华侨为"中国新移民",但本文为了对老华侨和新华侨加以比较考察,拟使用"新华侨"这一  相似文献   

7.
美国大陆系中文学校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大陆系中文学校主要是指移居美国的中国大陆华人创办的、采用中国大陆教学习惯的中文学校。这类学校的产生和发展是与大陆移民的增加密切相关的 ,随着大陆移民的进一步增加及中美交流的频繁 ,大陆系中文学校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下面笔者就大陆系中文学校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前景作一些介绍和分析。一、历史20世纪80年代后 ,美国对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尤其是留学生采取了较为宽松的政策 ,使得美国的中国大陆移民迅速增加。据我国官方公布的资料 ,80年代以来 ,仅留学人员方面 ,就有58万大陆学生留学海外 ,平均每年2万余人① ,这其中很大一…  相似文献   

8.
新移民与美国华文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代,受中国改革开放和中美正式建交等因素的影响,由中国大陆前往美国的移民潮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左右形成,从而将美国华文教育推向新的发展阶段。本文中的新移民指中国改革开放后,由中国大陆移向国外的人员。而所谓的美国华文教育中兴,专指1980年代中后期以来,由中国大陆移民潮所推动的美国华文教育的发展。中国大陆留学生与全美中文学校协会的创立1978年6月,邓小平提出“增大向外派遣留学人员数量”的重大决策,留学生的数量因此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据统计,从1978年到1996年末,中国大陆赴美国的留学人员为13万到15万人之间①。截止2…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化和国际移民潮的影响下,大洋洲、南太平洋地区逐渐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居民主要的移民选择地之一.本文认为当前应加强对这一地区的华侨华人问题的深入研究,拓展新的研究区域.主要原因在于:1.大洋洲、南太平洋地区在亚太地区的经济与政治地位日益重要.2.这一地区和中国的关系日益密切.3.维护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的迫切需要.同时,要注重研究大洋洲主要国家澳大利亚移民政策的变化,要关注和研究留学生问题,这是深入探讨当代华侨华人问题和服务国家侨务政策、人口政策与留学政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新移民的大量涌入,新加坡的中国新移民社团①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进而在新加坡的当地社会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先简要描述了新加坡中国新移民社团产生的背景及其建立、发展的概况;随后分析了新移民社团的三个主要社会功能,最后探讨了新加坡中国新移民社团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等大城市,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华人移民人数一直排在前列,甚至在这些城市某些中小学里,华人移民的子女占了三分之一左右。这些华人新移民不忘自己是“炎黄子孙”,但他们的子女从小接受的是西方教育,他们只知道澳洲文化,而不了解中国文化。在这些家庭中,子女与父母之间出现了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碰撞的一道文化深沟。  相似文献   

12.
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后,伴随着日本军国主义穷兵黩武国策的急剧膨胀,大批日本移民进入中国东北。尤其是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后,更是加剧了日本移民的涌入。至1945年日本战败为止,不包括军政人员,全东北已经有150余万的日本移民定居。就中作家近百人,他们绝大多数人站在殖民主义的立场上,记录了殖民主义者眼中的“满洲”风光,描摹了他们作为统治阶级一员对“满洲”新大陆的“美好憧憬”。藤山一雄可谓最典型的一个。  相似文献   

13.
二.新移民(新华侨)(一)内地前往香港的移民(新中国成立后)1.实施抵垒政策前的中国大陆移民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1年期间就有要求避难和改善生活的i00万人从内地移居到了香港。二战后到1950年春大约有75万人从内地的广东、福建、上海等移居到香港。其后也持续有大量的移民从内地来到香港,  相似文献   

14.
国际移民女性化(the feminization of migration)成为全球化时代国际人口迁移活动的一个重要表现与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女性的跨国迁移活动日益活跃,并呈现出移民目的地全球化、移民结构多元化、移民方式多样化的特征。本文以中国女性迁移东南亚为中心,考察并分析了中国女性新移民迁移东南亚的结构与类型、存在的问题与影响,指出重视中国女性移民浪潮中的问题与负面影响,对维护中国女性跨国迁移的正常秩序,促进中国与东南亚民间交流的发展以及推动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人移民东南亚的四次大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移民东南亚历史,根据其动力和规模,可分为四次大潮。东南亚为中国海外移民的最主要目的地。中国人大规模移民东南亚始于17世纪,盛于20世纪上半叶,历三波移民高潮。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中国改革开放前,移民东南亚工程中断。随着大陆改革开放及中国与东南亚经济合作的飞速发展,中国人重启移民东南亚热潮。虽然推动不同时期的移民潮各有其不同的国内外因素,但就四次大规模移民潮而言,中国与东南亚的经贸发展和合作都是主要动力之一。随着中国与东南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如中国与东南亚的政治关系保持良好,前往东南亚的移民潮仍将继续。与此同时,东南亚各国进入中国的移民也将日益增多,并呈加速之势。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人向马来西亚的人口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人向马来西亚的人口迁移是中马关系中出现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相比其他国家的国际人口迁移,中国人向马来西亚的人口迁移数量不是很大。中国人向马来西亚的人口迁移类型有团聚类移民、留学、劳务输出及投资移民等,其中劳务输出(绝大多数是非法劳务输出)远远超过其他类国际人口迁移。本文的研究对促进中马经贸往来和加强两国友好关系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据2002年美国人口普查局统计,美国华人有270万。在美国,几乎每一所大学都有华人教师,据1998年统计,在美国各大学从事人文及社会科学研究的华人教授已达4000多人,其中不少人成就显著。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大陆留学美国人数不断增多,累计达20余万,目前仍约有六万中国学生在美国学习,大部分攻读硕士以上学位,涵盖各学科各专业。华人留学生向来以基础扎实,勤奋刻苦著称,被许多高等院校、研究所看中,从事教育与科研自然在情理之中。另一方面,近二、三十年来相当一部分华人的移民方式是:先到美国留学,攻读高学位,然后自然而然留在美国任教,从事科…  相似文献   

18.
伪满14年期间,日本策划并实施了对中国东北的移民侵略,其政策是通过“移民计划大纲”、派遣“试验移民”及“百万户移民计划”来进行的。日本移民政策的形成过程、各种类型的移民活动及通过国家与民间的管理机构对进入中国东北移民的管理,是为了把日本移民组织成武装集团,监视和镇压当地人民,以达到其长期侵占中国东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澳洲唐人街     
悉尼唐人街悉尼唐人街的特色是中国情调浓郁。悉尼唐人街是澳洲最大的唐人街,全市300万人口,华人人口30万,占1/10。位于德信街四周的唐人街,包括喜街、海港街、乔治街、沙瑟街和高宾街。近年来,又形成了帕那玛打和艾士菲两个颇具规模的唐人街。帕那马打街以印支华人为主体,艾士菲则以中国大陆新移民聚居而形成,有“小上海”之称。步入街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上书“通德履信”,下有对联:“德业维新,万国衣冠行大道;信孚卓著,中华文物贯全球”的中国古典式牌楼。另一座牌楼上,用金字镌刻着对联:“四海种族同仁,修睦合群如兄弟;一家金兰结义,精…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的中国新移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 言 在新加坡各种族人口比率中,华人所占的比率大约保持在76%前后。这也因为有政府的不懈努力和政策(1)。苦于华人国民的海外流失和少子化所引起的人口减少的新加坡从90年代中期开始、尤其在香港回归中国之前,积极地接纳了以移民身分从香港来的高学力人员及其家属(2)。其后,新加坡的各所大学和研究机构接纳了从中国到美国、英国等英语国家留学并获得学位的中国人作为研究人员和专家。此外,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所带来的急速的经济发展不仅加快了新加坡与中国之间的经济合作,而且加快了两国间人与文化的交流。1965年独立后极度警惕被称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