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万其刚 《人大研究》2003,(10):28-29
建国以来 ,我国的宪法和有关法律就法律解释问题作了规定。 194 9年 9月颁布实施的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第七条规定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有权制定并解释国家的法律。 195 4年宪法第三十一条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法律 ,1975年宪法沿袭了这一规定 ,1978年宪法和 1982年宪法则进一步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另外 ,全国人大常委会还分别于 195 5年 6月和 1981年 6月就法律解释问题作出专门决议。近年来 ,法学界和法律界对我国的立法解释、法律解释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讨论。其中 ,一些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和批评。针对我国…  相似文献   

2.
阿计 《民主与法制》2014,(14):36-39
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相关议案。对刑法、刑事诉讼法的7个法律适用问题作出解释,其中涉及刑法的为4个,涉及刑诉法的有3个。这是近年来国家立法机关首次针对内地法律行使法律解释权,也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法律解释活动。其中,有关刑法的4个法律解释因直面司法实践中诸多热点和争议问题,而备受各界关注。  相似文献   

3.
李倩  石宏 《中国人大》2010,(12):48-51
在《法律适用通则法》(以下简称《通则法》)实施前,日本的主要法律适用规范是1898年制定的《法例》。《通则法》是日本于2006年在对《法例》内容进行重大修改的基础上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承认法律解释主体应具有普遍性这一点,我国应当对法律解释权进行重新分配.一方面,应取消现存体制中的立法解释和行政解释;另一方面,应重新界定司法解释,将其整合为由各级法院进行的、具有"个案针对性"的"裁判解释".此外,在重构法律解释主体的过程中,对"学理解释"亦应给予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法官的职业使命是赋予法律以生命,法官的司法活动以法律解释为中心,然而,在我国法官职业化缺失,因而法官职业化的过程要在法律解释的过程中得到体现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这是主客观相统一的过程,同时也是符合法治要求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坚持科学立法 弘扬法治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驾团卫 《人民政坛》2007,(11):14-15
立法机关的立法活动,作为一项国家的基本政治活动,是我们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立法机关所立法律的数量和质量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20 0 2年 12月 2 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 ,新华社北京 2 8日电当即播发 ,2 9日各主要新闻媒体刊载 ,效率之高令人赞赏。然而 ,美中不足的是 ,这样一个典型的立法解释 ,却被冠之以黑体大字“司法解释”的名称 ,连主要普法阵地《法制日报》也照转不误 (第 4版 )。尤其令人遗憾的是其发生在“四五”普法方兴未艾且正处全国法制宣传月的 12月 !众所周知 ,我国法律解释制度分为立法解释和具体应用解释两种。 195 4、1978、1982年宪法和 2 0 0 0年立法法均规定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  相似文献   

8.
陈蔚 《公民导刊》2011,(8):29-30
立法工作是法治建设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成后。建设法治国家仍在路上。在法律大厦落成的新起点上,地方立法应以新的思路、新的举措,保持立法产品对执法者和民众的公信力,不断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对地方立法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9.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开始着手大规模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工作。在全国人大常委会2008年立法工作计划中,"法律清理"被首次提出。此外,从立法机关在各个场合的表态可以看出,"法典化"是未来一个确定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周坚卫 《楚天主人》2011,(1):11-12,29
201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年。地方立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体系形成,标志着地方立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1.
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立法上的一个新变化格外引人瞩目。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刑法、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的7个法律解释;11月1日,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又通过了关于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第一款、婚姻法第二十二条的解释,进一步明确了这些法律有关规定的具体含义和适用问题。沉寂多年的法律解释在一年中如此高频率地出现,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  相似文献   

12.
兜底条款在打击犯罪、维护秩序、保障刑法稳定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兜底条款的模糊性和概括性导致其适用的不统一和刑罚的扩张化问题日益突出,破坏了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正确采纳法律解释的方法规范兜底条款的司法适用,克服兜底条款的固有缺陷,是协调兜底条款社会防卫和人权保障机能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立法工作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从地方实际出发,深入思考探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工作,对于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如何认识当前地方立法工作的形势和任务地方立法是国家立法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局部性、从属性和自主性的特点,如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对地方人大立法工作必将产生诸多影响。从总体上讲,保证国家法律的贯彻实施将成为地方立法的主要工作。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作为法律体系主体的法律和行政法规渐  相似文献   

14.
由于我国宪政体制及司法审查范围的限制,法院难以展开对法律、法规、规章及行政规定的司法审查。但为了裁判案件,法院又必然需要对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进行考察,以便找到一个合法的、可适用于本案的裁判依据。这就导致了行政诉讼中法律适用的困境。解决这一制度困境,其最佳途径是由法院通过个案解释技术,阻断不合法的规范性文件与本案事实之间的牵连关系,从而排除或限制该规范性文件在本案中的适用,同时又避免了对该规范性文件进行直接的合法性评价。  相似文献   

15.
法律解释是法律活动的基干。司法过程中的法律解释是一种服从解释,这种服从要求一切解释活动立足于法律文本含义的确定性与客观性,同时要求实现"价值"解释向"技术"解释的转轨。法治要求法律解释必须有一定的限度,解释者应当秉持一种谨慎的司法克制主义的解释立场,反对过度、恣意解释法律。  相似文献   

16.
论法律的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解释使法律具体化、明确化和体系化。它对不确定的概念和不明确的规定予以具体化和明确化的解释 ,以维护法律的安定。法律的解释是法律确定化的必经途径 ,法律规则是立法者对法律意图或目的的一种阐释 ,一种权威性的阐释。当立法者的具体解释在适用过程中与法律的意图或目的相冲突时 ,法官有权对其进行必要的修正。法律本身决定了法律解释的方法和原则。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七次全国地方立法研讨会,交流探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时俱进发展完善的思路和举措。这是在全党全国人民深入学  相似文献   

18.
《人大论坛》2009,(7):1-1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6月27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闭幕会上强调,今明两年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关键时期,立法工作的任务艰巨而繁重。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确保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9.
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春鹰 《中国人大》2014,(23):19-2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是法治实施、法治监督、法治保障的前提。《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联邦上届总统普京执政后,致力于打造具有俄罗斯特色的民主,扩大公民和社会组织在国家政权中的影响力。2005年3月16日,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通过《俄罗斯联邦社会院法》,赋予俄罗斯联邦社会院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对规范性法律文件草案进行祉会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