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郁 《人民政坛》2013,(7):6-11
各级人大如何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本期策划立足于地方人大工作实践,探讨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的作为空间和路径选择。全口径预算决算审查监督的有益探索人民政坛:今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财政部提交审议的预算报告,在反映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之外,首次编报了2013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这被认为全国人大初步形成全口径预算决算体系框架和审查监督机制的重要标志。我省各级人大这些年来在全口径预算决算审查监督方面的步子迈得如何?张凌云:多年来,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就预算审查监督作了实践探  相似文献   

2.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系列预算改革,我国已形成以发展战略为导向,以全口径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全方位预算监督管理为核心内容的政府预算制度体系。在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背景下,进一步深化政府预算改革是促进宏观经济稳定、缓解财政收支矛盾、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内在要求。要从提升预算的战略功能、加强全口径预算管理、深化预算绩效改革、拓展预算监督范围与内容等方面进一步提升我国政府预算管理的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3.
杨庆育 《公民导刊》2013,(11):28-30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要支持和保障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权力,加强立法工作组织协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将全口径审查监督与人大另外两大职能同时提出,这说明了预决算审查监督的重要性。全口径预算监督管理看起来是预算口径的问题,而实际上涉及到预算是否完整?是否准确反映政府经济行为,是一个复杂、艰难的问题。由于体制和预算的现状,特别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在不同时期,全口径预算体系是个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上海人大月刊》2016,(4):51-52
党的十八大决定提出,要加强全口径预算管理和监督。我们结合本区人大对区级财政预决算开展审查监督的实践,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如下报告。一、黄浦区人大常委会推动全口径预算体翻建立的实践近年来,黄浦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开展预、决算审查监督的同时,积极探索全口径预算体系的建立,取得了一些成效。2011年区人大常委会修订了本区《加强本级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从制度上进一步明确了延伸财政预、决算监督的内容。1、从一般预算监督向综合预算监督延伸。2011年后,在原有审查批准本级预算的基础上,加强了对预算执行情况及预算  相似文献   

5.
一、全口径预算决算概念的提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从这项要求在报告中所处位置不难看出,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不仅属政治范畴,同时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一项重要任务。回顾历史可知,最早提  相似文献   

6.
所谓全口径预算,是指覆盖政府所有的财政收入和支出都要纳入预算管理,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相对独立、统筹衔接的政府预算制度体系。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的审查和监督,是党的十八大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人大及其常委会贯彻落实这一部署要求,尚有许多工作要做,当前尤其要在完善法律制度、改进审查监督方式方法、加强专门队伍建设等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努力增强监督实效。  相似文献   

7.
王萍 《中国人大》2014,(18):34-34
修改后的预算法明确规定,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这为走向全口径预算,完善中国特色的预算体系奠定了法制基础。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预算改革被摆到了前所未有的位置。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开启了人大预决算审查监督的新时代。在全口径预算审查监督过程中,公众参与是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一种实现形式。扩大公众参与全口径预算的有效途  相似文献   

9.
正政府"四本预算"首次集齐亮相人代会——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审查和监督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届人大履职第一年,预算审查监督即呈现多个亮点。亮点一:首年实现人大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审查和批准今年的人代会上,代表们发现在预算报告中的"2014年预算草案"部分,除了往年提交的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还新增了2014年"国有资本  相似文献   

10.
立法     
《人民政坛》2012,(8):4-4
预算法修改“剑指”年底突击花钱据正义网6月27日电,6A26日提交审议的预算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审议稿,拟从增强预算完整性、科学性和透明度,完善预算审查监督等方面,解决年底突击花钱问题。二次审议稿规定:各级政府年度预算执行中有超收收入的,除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安排支出外,可以用于冲减赤字,或者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用于补充以后年度预算资金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媒体搜索     
《人民政坛》2012,(8):4-5
预算法修改"剑指"年底突击花钱据正义网6月27日电,6月26日提交审议的预算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审议稿,拟从增强预算完整性、科学性和透明度,完善预算审查监督等方面,解决年底突击花钱问题。二次审议稿规定:各级政府年度预算执行中有超收收入的,除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安排支出外,可以用于冲减赤字,或者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用于补充以后年度预算资金的不足。有专家认为,如果该条款最终通过,突击花钱的问题将有望得到解决。我国的预算年度是从1月1日起算,而中央预算审批通常在3月份召开的全国人代会上,实际上,这期间已经支出的预算还未经批准,二次审议稿对这段时间内政府可以安排的支出作了更加明确的规定。其中包括上一年度结转的支出、法律规定必须履行支付义务的支出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这在党的代表大会上是第一次,充分体现党对预算决算审查监督的重视,同时也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这一监督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笔者对此有以下几点认识。一、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罗蔚 《公民导刊》2014,(5):21-22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引起社会普遍关注。重庆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监管政府"钱袋子"工作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如何才能让政府资金花得规范、花得透明、花到实处?记者近日专程采访了我市相关专家和人大工作者。对财政预决算动态监管不足"人大对财政预决算的全程监管尚显薄弱。虽然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全口径预算决算的体系框架和审查监督机制,但这仅仅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监督"。这既是新时期中央对社会加强"钱袋子"管理吁求的积极回应,也是进一步加强预算审查监督的郑重承诺。在此,从依法履行人大及其常委会自身职责,发挥好重要职能作用的角度,就如何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监督谈一谈自己的几点思考。一、对加强全口径预决算审查监督的认识(一)什么是全口径预算。全口径,就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所有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均要纳入预算和决算的统计方法。全口径预决算的含义就是要对全部政府性收入支出,实行统一、完整、全面、规范的预算决算管理。即凡是凭借政府行政权力获  相似文献   

15.
程堃 《公民导刊》2013,(11):30-31
<正>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政治报告多次提出要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和监督,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在政治体制改革部分提出三个加强:"加强立法工作组织协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把全口径预算的审查和监督首次放在了政治体制改革部分,说明党对人大的预算审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说明了预算审查工作在当今的重要性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重要性。笔者作为一名基层人大工作者,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思考,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地方人大有必要从审查监督的广度、深度和效果三个维度,着手思考如何在加强全口径预算决算审查监督方面取得新的成绩。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监督"以来,全口径预算一词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切,各级人大更是积极创新,主动作为,不断推动预算审查监督工作进步。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任务要求,笔者认为,地方人大有必要从审查监督的广度、深度和效果三个维度,着手思考如何在加强全口径预算决算审查监督方面取得新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政府“四本预算”首次集齐亮相人代会——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审查和监督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届人大履职第一年,预算审查监督即呈现多个亮点。  相似文献   

18.
预算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审议稿8月5日结束公开征求意见。官方数据显示,截至8月5日晚间已收集到意见超过31万条。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吕薇表示,新预算法有望在"十二五"期间实施。这意味着全部政府收入和支出在"十二五"期间都将要求纳入预算管理。她表示,应配合事业单位分类管理改革,尽快为界定全口径的预算管理的范围制定实施细则。如果说,一个国家的预算法是为一个国家政府的财政收支行为"立规矩"的话,那么,预算法倍受关注就成为题中之义。素有"经济  相似文献   

19.
现行预算法对于政府送报人大审查批准的预算草案没有提出明确的编制标准,使得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权限变得模糊不清。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在党的政治报告中第一次要求人大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决算的监督,这意味着政府的全部收入都要纳入人大监督视野,不仅是公共财政预算,还包括政府性基金预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和决算的审查和监督。汉川市新一届人大常委会认真履行监督职能,不断提高监督实效,在推进政府全口径预算监督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深入了解情况,拓宽监督范围换届以来,汉川市新一届人大常委会加大了对预算的监督力度。2012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编)、社会保障预算纳入人大监督范围,初步实现了财政预算监督的全覆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