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 ,老挝格外引世界注目。人们注意到 ,东盟系列峰会及“10+3”、“10+1”等会议11月份将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我国领导人届时将率团出席有关会议。2003年 ,中老贸易首次上亿美元。2004年1月初始 ,老挝波松副总理应邀率团访华。3月 ,中国企业参加在新建世贸中心举办的首届万象博览会 ,随后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应邀率团访老 ,签署11个经贸文件 ,两国领导人期望2005年双边贸易上两亿美元。4月 ,昆曼公路老挝境内中国承担路段率先开工。与此同时 ,中老边境惟一的国家级口岸磨憨—磨丁边境贸易区建设方兴未艾 ,人流、物流有增无减。勐腊县成为一个关注点 ,似在情理之中。为此 ,中国驻老挝大使馆经商处采编了一组中老边境勐腊见闻 ,本刊将分两期刊登。  相似文献   

2.
旅游合作是中老经济走廊九大合作领域之一。当前,中国已成为老挝第三大入境旅游客源国,中国游客赴老挝旅游人数逐年稳步上升。2019年是中老旅游年,加强两国旅游合作,不仅有利于增加老挝民众就业机会、提高老挝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时也有助于稀释中国对老挝投资局限于矿产、水电等自然资源开采方面的影响,对促进民心相通、构建中老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青沫 《新青年》2023,(1):28-35
<正>中老铁路全长一千多公里,北起云南省昆明市,南至老挝首都万象,是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国际铁路,于2021年12月3日开通运营。中老铁路的开通对提升区域经贸往来的效果显著。中老铁路已与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等实现连接,货物运往老挝、泰国、新加坡等十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运货种类由初期的化肥、百货等一百多种扩展至电子、光伏、冷链水果等一千二百多种。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和经济发展红利,正通过这条铁路源源不断分享给区域国家。  相似文献   

4.
《东南亚》1989,(2)
一、滇老贸易的历史回顾 云南和老挝的贸易往来有着悠久的历史。云南和老挝山水相连,民生相通,早在老挝地区出现国家以前,双方的民间交往就已开始。这种原始民间贸易的一方,就是云南边境一线及其幅射的靠内地区。老挝是一个内陆国家,同中国任何形式的贸易都要通过云南地区。民间贸易自不必说,就是官方贸易也大多如此。由于接界的原因,云南和老挝的地方和民间贸易要早于中老两国之间的官方交往。  相似文献   

5.
东南亚金融危机对老挝经济产生了一些冲击和影响,老挝政府对金融危机后的老挝经济形势进行了认真研究,并采取了一些化解危机和发展经济的举措.一、金融危机对老挝经济的影响东南亚金融危机首先从泰国爆发,泰国是老挝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最大的投资者,累计投资项目近300项,投资额近20亿美元,泰国商品在老挝市场的占有量超过70%.因此,泰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很快就对老挝经济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6.
老挝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北部,国土面积23.68万平方公里,人口561万.中老两国既是世代友好的邻邦,又是亲密合作的伙伴.拓展双边经济互利合作已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主旋律.老挝2006年开始实施的第六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中,计划未来五年在农林业、工业、服务业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投资73亿美元,建设111个重点项目.力争2010年人均GDP达到800美元,2020年超过1000美元,摘掉最不发达国家的帽子.项目之多,资金需求之大,老挝政府难堪重负,因而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吸引国外企业来老挝进行投资.  相似文献   

7.
中老两国是山水相连的近邻。在我周史籍中,老挝曾称为“堂明”,“道明”,“文单”、“挝国”、“猛老”、“老告”、“哀牢”、“潦查”、“南掌国”等。“老挝”一词,首见于我国明代史籍。东南亚国家的许多华侨多称老挝为“寮国”,则是老挝的同名异译。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友好相处,亲如一家,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国外考古学者曾在老挝地区发现  相似文献   

8.
1990年12月,中国与老挝关系全面实现正常化。2009年9月19日,双方宣布将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年来,中老双边贸易合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12年10月26日,老挝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WTO第158位成员。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框架下,中老双边贸易合作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老挝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1961年4月25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近年来,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卫生等领域的友好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教育交流取得长足发展,老挝来华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中老全面战略合作进一步深化。中老教育交流前景广阔,需求巨大。老挝希望中国在来华留学奖学金、高层次人才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东南亚》1993,(4)
中国云南与缅甸、老挝接壤,与泰国邻近。中缅边界线为1997公里,中老边界线为710公里。云南隔缅甸掸邦与泰国相望,最短距离仅300多公里。由于中、老、缅、泰四国山水相连,边境结合部具有民族相同、语言相通、风俗习惯相似、边民来往密切等地理和人文特征,在地理上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可视为一个“圈”。近年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与老挝贸易正常往来的历史并不长,是在1988年12月双方签订了两国政府问第一个贸易协定以后,两国的贸易关系才得到全面恢复。老挝有很多农产品都是纯天然绿色商品,在中国很有市场。由于老挝是个农业国家,中国生产的农用手扶拖拉机、柴油机、碾米机、脱粒机、农用运输车、化肥、农药等都备受青睐。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中国与老挝贸易的发展现状与特点,从双边贸易结构、双边贸易政策和贸易人才与基础设施等方面探讨了中老双边贸易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为促进中老双边贸易提出一些看法,即以优势互补促进中老双边贸易的发展、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建立为契机促进中老双边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国际恐怖主义形势的变化,尤其是“伊斯兰国”遭受重创后的演变及发展,东南亚地区恐怖主义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态势,东南亚首现城市大规模恐怖袭击事件,地区恐怖势力的跨国整合联动及域内外恐怖势力的合流、共振与滋生新的恐怖活动,地区部分国家的国内冲突加剧给予国际恐怖势力更多介入空间,回流恐怖分子引发系列问题以及网络恐怖主义威胁的上升等。东南亚恐怖主义新态势给东南亚地区的安全稳定带来威胁,也给中国尤其是西南边境省份的安全、稳定与发展带来严重威胁。在此背景下,中国需关注东南亚地区的恐怖主义新态势,进一步增强与东南亚国家的政治互信,凝聚反恐合作共识,加快构建与东南亚国家的反恐合作专门机制,增强中国在东南亚地区国际反恐合作中的作用,提升边境省份参与东南亚地区反恐合作的能力,加强对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人员及投资等海外利益的保护,有效遏制东南亚恐怖主义发展及阻断国际恐怖势力经东南亚向中国渗透。  相似文献   

14.
方芸 《东南亚》2003,(3):18-24
云南省是中国唯一一个与东盟国家老挝接壤的省份 ,老挝是云南省实施走出去战略、面向东南亚发展的重要通道和主要目标国之一 ,云南省与老挝经济关系的发展及云南开拓老挝市场的成效 ,不仅关系着云南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的成败 ,也直接影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本文将在总结和分析云南省与老挝经济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探讨云南省发展与老挝经济关系、开拓老挝市场的意义、分析其中的重点、难点、切入点 ,根据云南省与老挝的实际 ,并结合国际乃至地区形势的发展提出云南省开拓老挝市场的具体措施。一、云南与老挝经济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东南亚》1989,(4)
今年6月28日至7月6日,云南省经济考察组应老挝南塔省政府邀请,前往老挝南塔省进行为期8天的考察。 考察组直接由我省勐腊县开车出境前往老挝南塔省。这是中老关系正常化以来,云南派出的第一个赴老考察组,也是云南与老挝中断官方往来10年后云南第一个官方考察团出访老挝,因而受到中老双方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云南、广西边境贸易不断发展,无论是广西与越南接境的东兴、凭祥、龙州等地还是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等国接境的17个一二类口岸,商贸活动活跃。南昆铁路建成通车,加快了西南地区商品流通,发展边贸,拓展东南亚市场,不仅使边贸口岸能迅速出现商业繁荣,还可带动工业、服务业的发展,为边境地区注入经济活力。一、开拓缅甸市场云南的瑞丽市和磁呼市直接与缅甸接界,是两个国家级口岸,自滇缅公路可驱车直入,是目前西南地区及至全国与缅甸交往,进入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通道。其中瑞丽市是中缅边境最大的口岸,这几年,该市边…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与老挝是邻邦,两国都是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经济的国家,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与老挝的革新路线也有很多相同点。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愿景下,中老两国的双边关系未来将愈加密不可分。这主要源于两国政治互信不断增强、经贸往来持续增长、交通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清洁能源开发与合作取得初步成效、生产加工及无公害农产品出口合作空间较大以及双方都有丰富且具互补性的绿色旅游资源等。  相似文献   

18.
湄公河是东南亚最大的河流,全长4,500公里,可谓源远流长。它的上游称为澜沧江,发源于我国青海省唐古拉山,纵贯西藏东部和云南西部,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南流出境。 它先流入缅甸和老挝,继而进入泰国,然后南行进入柬埔寨和越南,在越南西贡附近入海,它的中、下游称为湄公河。湄公河横切缅甸、泰国、老挝的边界,是划分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和越南五国边境的界河。  相似文献   

19.
老挝是我国的近邻,明代同我国有着密切的交往。清朝在1644年取代明朝的统治后,老挝在1729年才与我国有官方交往。1853年以后,史书上又找不到中老之间官方交往的记载了。在清代,中老之间的官方交往,保持了124年。  相似文献   

20.
张瑞昆 《东南亚》2009,(4):43-47
从1989年云南与老挝的边境贸易恢复以来,在中老友好合作关系的框架下,云南与老挝的经济合作快速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云南省与老挝的经贸合作不断发展,合作层次不断深化,与此同时,云南与老挝在合作机制的刨新和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形成了“云南——老北合作”这样有效的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