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工标准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是当今国际经济关系和国际经济组织面临的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本文就如何澄清基于劳工标准的单边贸易措施与WTO规则的法律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梳理评介了各利益攸关方的立场分歧和理论冲突,揭示了基于劳工标准的单边贸易措施与WTO规则关系问题的实质,阐释了发展中国家必须坚决反对以劳工标准为基础的单边贸易措施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挑战所需采取的立场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殷维 《法制与社会》2012,(31):266-267
随着各国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体系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绿色贸易成为了当今国际贸易的新特点。为了寻求新的贸易保护手段,维护国内市场的利益,发达国家纷纷以绿色环保为借口,实施新的贸易保护主义,这些便导致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出现。中国作为最大的一个发展中国家,绿色贸易壁垒是我国在加入WTO之后在对外贸易中面临的一个较大的贸易障碍,也使得我国的许多行业遭受了重大的损失。但是,我们不能只看到绿色壁垒制度的负面影响,也应该看到它对我国贸易的积极方面。因此如何正确认识我国遭受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以及合理利用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和国内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知识产权边境保护——现状、趋势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的发展、跨境贸易的增加和假冒盗版的盛行,要求各国制订有效的、快捷的知识产权边境保护措施。TRIPS协定开创了国际知识产权边境保护的先例,以国际条约的形式要求各成员国通过国内立法制订有关知识产权边境保护的措施。后TRIPS时期,发达国家并不满足于TRIPS协定所规定的最低标准,开始在各个场合同步推行超TRIPS的知识产权边境保护,不仅在世界贸易组织、世界海关组织、万国邮政联盟等多边场所对发展中国家施压,而且在发达国家之间秘密谈判《反假冒贸易协议》。面对发达国家强力推进超TRIPS知识产权边境保护的态势,发展中国家只有联合抵制,把握平衡,推行符合自身利益的软法规则,同时加强能力建设,才能捍卫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   

4.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普遍意识到,只关注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而忽视对金融消费者利益的保护,会破坏金融业赖以发展的基础,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如何对金融消费者进行保护以实现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乃至国际经济组织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后危机时代世界各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制度和经验为参考,研究国际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趋势,以期对我国金融消费者的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对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宏观分析入手,论述了国际经济组织发展的时代特征,并提出了作为国际经济法学重要分支的国际经济组织法学的若干理论问题。关于国际经济组织法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作者重点论述了国际经济组织法的概念、特征和理论体系,尤其指出有必要将非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纳入研究的视野,并按照国际经济组织所发挥的作用决定其在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关于国际经济组织法学的意义和作用,作者指出,国际经济组织法学在加强国际经济协调、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推动经济全球化和法律统一化、协调化趋势的发展以及深化法学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于志强 《中国法律》2011,(5):39-41,106-108
在全球化背景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已经成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最具利益分歧的争议焦点之一,在这种条件下。TRIPs协议只能制定最低标准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但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双边及区域贸易协议常要求发展中国家执行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标准。  相似文献   

7.
国际旅游服务贸易自由化是当今世界经济领域中引起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介绍了全球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趋势以及我国如何才能发挥比较优势,克服其自身的不足。在我国旅游业日益开放的趋势下,讨论我国旅游服务贸易自由化的重要性以及我国相应的自由化策略无疑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8.
虽然WTO争端解决机制加强了对发展中国家的保护,但发展中国家对该机制运用在整体上是落后与被动的。我国的情况更是如此。巴西、印度、墨西哥等发展中大国在这方面已远远走在我国前面。作为WTO的新成员.如何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国际经济组织WTO与其他组织之间的管辖权冲突问题进行了研究。由于国际社会中国与国、国与私人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双边、多边合作的拓展速度令人愈发叹为观止,国际贸易当中出现的纠纷和争端也越来越具有复杂性。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中,争端当事方对能够公平裁决纠纷、保护自身利益的国际仲裁机构和其包含的争端解决机制的期望和诉求也愈加增多。正是面对这样的期望和诉求,国际经济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及其管辖权冲突问题首当其冲地被争端当事方与业界学者摆在了焦点位置。本文在介绍了现有的WTO与其他国际经济组织的现有冲突解决机制后,通过对其管辖权冲突发生的因由、冲突导致的后果的介绍,和对已有的冲突解决方案的可行性的讨论,阐明希望该问题受到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重视的写作目的。  相似文献   

10.
发展中国家与贸易--环境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那力  孙璐 《法学论坛》2003,18(3):48-53
发展中国家对在WTO框架内讨论和解决贸易———环境问题持有戒心。因为讨论中没有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能力。风险预防原则、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举证责任问题以及与MEAs有关的条约解释问题 ,是发展中国家特别关注的。  相似文献   

11.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建立的初衷是促进利益平衡,但是在实践中却出现了一系列的利益失衡,究其根源主要是发达国家对本国经济利益的过度追求与发展中国家谋求自身发展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也就是南北国家之间的利益失衡。对此,我国要立足于本国基本国情寻找适合的出路,从而使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能真正有利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WTO贸易政策评审机制在增强各成员方贸易政策的透明度,改善国际贸易环境,减少贸易纠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一机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包括成员方数量增加对评审周期的冲击,如何保证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区域和双边安排对贸易政策评审机制的冲击,如何加强贸易政策评审,多边谈判和争端解决三大机制的联系和协作等。完善机制的建议包括改变评审周期,对小国进行集体评审,增加评审的人力资源,帮助发展中国家进行能力建设,缩减秘书处报告等。这种评析对我国参与贸易政策评审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杨利华 《河北法学》2007,25(5):29-33
在全球化环境下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体系中,趋同的保护规范和标准对处于不同科技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在利益得失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发达国家利用知识产权国际保护规则和自身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优势,制约发展中国家新兴产业的发展,威胁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为此,为维护全球化环境下的国家经济安全,需要从内外两方面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4.
李彦彦 《行政与法》2006,(4):127-128,F0003
随着发达国家拥有的药品专利越来越集中,发展中国家因为得不到有效的药品而所遭受的危及公共健康权的疾病越来越多的情况下,TRIPS中的药品专利保护和公共健康权冲突加剧。本文以利益平衡为方法,论述了TRIPS利益保护的失衡以及如何采取措施使其平衡,从而达到有效保护公共健康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张雪洁 《法制与社会》2010,(34):372-373
在全球公共健康危机发生后,国际社会开始普遍关注人权和知识产权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所探讨的热点就是人权标准和TRIPS协议实施之间的冲突。《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即TRIPS协定,有其负面作用,即它的实施与基本人权存在冲突,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利益没有达到平衡。本文从对知识产权的属性、其与人权之间的冲突,协定个别条文的内涵分析出发,试探寻如何完善TRIPS协定在强调保护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兼顾人权,已期达到平衡发展中国家和发选国家之间的利益。  相似文献   

16.
杨健 《北方法学》2019,13(6):94-106
随着中美贸易战的持续发酵,国际社会争议的知识产权保护标准问题日益突出。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不断向发展中国家施压,逆全球化思潮下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同时现有知识产权国际保护规则的困境催生了"TRIPS-Plus"的发展。西方国家在寻求采用比TRIPS协定要求更高的保护标准,而发展中国家需认真对待和审慎为之。在全球经济治理的大背景下,有必要探讨"超TRIPS标准"的内涵、表现,以及梳理其历史发展演变,探讨其内在原因及可能的发展趋势。尽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及最不发达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在"超TRIPS标准"问题上存在不同的理解与主张,但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在知识产权领域,无法脱离经济全球化大环境与大背景,无法回避"TRIPS-Plus"不可逆的发展趋势,国际社会各成员应坚持合作共赢,共享知识产权价值,共同理性面对知识产权保护的"TRIPS-Plus"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急剧增加,成为困扰我国外贸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发展中国家不合理的反倾销制度环境和保护政策,以及我国反倾销不利和贸易结构缺陷,文章提出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通过积极应诉和加强交流合作等措施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8.
知识产权制度国际化趋势下之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发达国家的引导和产业利益驱动下,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朝着纵深纵广发展。尤其是TRIPS协议的产生,喻示着知识产权国际保护重心的转移。知识产权直接与贸易挂钩,使知识产权保护更具强制力。然而不容忽视的是,这种高标准的发展趋势是建立在对发展中国家发展空间不合理的抑制的基础上的。这一发展态势实际上是南北国家利益冲突和妥协的结果。构筑知识产权国际制度的利益平衡机制,有必要对现行制度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9.
重视知识产权战略中的国家利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产权是私权,但从来没有一项私权能如此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科技发展,也从来没有一项私权能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来考虑。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在知识产权战略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国家利益。 运用知识产权制度已经相当纯熟的发达国家,不仅在其国内制定了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同时积极地通过相关国际条约来延伸其国家利益。典型的例子就是TRIPS协议,通过该协议这些国家把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标准提高到能充分实现其国家利益的程度,而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对知识产权制度提出了不一样的要求。在以 TRIPS协议为主导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下,发展中国家对知识产权提供超越其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的保护已经是非常被动了,更重要的是由于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经验匮乏,这些国家往往还没学会如何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挖掘知识产权的多层作用,以对本国真正有益。 目前,中国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法规有8部,另有30部法律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关,可以说,在立法领  相似文献   

20.
美国历来重视封国家主权的维护与强化。晚近美国经济主权的维护和强化主要通过贸易政策的演变,主导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并在区域合作和双边条约的基础之上得以扩展,呈现出法制化的特点。美国经济主权的强化,实质上为美国在全球推行经济霸权的目标服务。反对美国经济霸权与坚持自身经济主权应当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艰巨的时代重任,也是建立新国际经济秩序中,发展中国家对抗发达国家、维护自身利益的最后一道屏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