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年来,农九师一六三团把扶贫解困工作作为工作重点,实现送温暖工程化,帮扶活动社会化,领导走访困难户经常化,对贫困户生产上帮扶,生活上照顾,扶贫帮困工作收到实效。 近几年,一六三团经济稳步发展,大部分职工生活有了保障,但个别职工家庭生活贫困,生活水平还很低。该团现有贫困职工149人,其中特困职工38人。为确保扶贫帮困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让那些生活贫困的职工感受到团场的温暖,让那些生活艰难的老人沐浴在团场的爱心中,扶贫帮困,是农四师七十一团工会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 为了消除贫困,该团工会在28个基层单位成立了“扶贫帮困送温暖小组”,开展“一帮一、手拉手”活动;并建立三级扶贫制度,即党委成员帮扶困难户、科室成员帮扶困难户、基层领导帮扶困难户制度,责任落实到人到位,定时上门了解帮困对象的生产生活困难及要  相似文献   

3.
2003年,农四师七十七团工会把帮扶贫困职工发展生产作为工会扶贫工作的切入点,在全团干部中开展了对贫困职工实行资金、技术信息、劳务帮扶的“三帮扶”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该团工会在扶贫帮困工作中主动承担起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和第一帮扶人的责任,深入各基层农牧连队,通过面对面的调查走访,收集了贫困职工的家庭状况、致贫原因和本人的脱贫意愿。在此基础上建立贫困职工档案60余份,  相似文献   

4.
二师三十团工会始终把扶贫帮困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将团党委和工会对贫困职工的关怀送到家、传到人,工会成了贫困职工的"引路"者。近年来,该团工会全力完善帮扶长效机制,把"年终慰问"变成"常年关怀",对困难职工家庭摸底、登记、造册建档,以爱心、真情、责任心做好帮扶工作,确保伤残家属、单亲家庭、贫困生就学等应受助者一户不漏、一人不落。关怀贫困职工做到了进门到户,嘘寒问暖,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急,设法为他们办实事、解难事,并鼓励他们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相似文献   

5.
2005年,农四师七十三团工会把帮扶贫困职工发展生产和自营经济作为扶贫工作的切入点,在全团干部中开展了对贫困职工实行资金、技术、信息、劳力支援的帮扶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该团工会在扶贫帮困工作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深入各农牧连队,发放1000多份调查问卷,了解贫困职工的家庭状况、致贫原因和本人的脱贫意愿,并建立了160多份贫困职工档案。针对贫困职工的不同情况,团工会制定了不同的脱贫措施和期限:给有经营能力但缺乏启动资金的贫困职工提供了5万元的贴息贷款,用于建设蔬菜大棚和牲畜暖圈。该团还根据工会的意见,出台了《七十三团干部挂钩扶贫制度》及其管理办法;要求全团干部必须每人帮扶一户贫困职工,副团以上干部每人扶贫2户。可通过生产、生活、资金、技术、信息、劳动等方式进行,对达不到要求的不能脱钩,继续帮扶,帮扶效果同当年工资、奖金挂钩。对有较强劳动能力的特困职工,由工会出面联系种田大户、养殖大户优先雇佣他们,并引导他们实行劳务输出,组建打工队,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6.
"非常感谢工会,我这个困难户,两个孩子还能一个读研究生、一个读本科,这一切全靠工会的救助和支持。工会帮我家渡过了重重难关。"这是前不久农二师二十四团工会干部到四连检查时,特困职工曾令元满怀激情,对前来看望他的该团工会领导说的肺腑之言。多年来,该团工会始终把扶贫帮困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将团党委和工会对贫困职工关怀送到家、传到人,让改革开放、团场发展的成果惠及贫困职工,工会成了贫困职工的"引路"者。该团工会完善帮扶长效机制,把"年终慰问"变成"常年关怀",帮扶工作做到心中  相似文献   

7.
正为把党的惠民政策落实好,九师一六三团突出帮扶精准、惠民为本导向,使党的惠民政策落地生根,2018年1月14日,该团工会、妇联主动作为,直赴一线关心、服务、走访、慰问贫困职工群众,使该团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实现了常态化。据统计,2017年团工会、妇联开展扶贫帮困送温暖资金达50万元。60户贫困职工享受了6.8万元帮扶资金,将8200元帮扶资金送到9名单亲贫困母亲家,10户贫困职  相似文献   

8.
农二师三○团坚持开展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把贫困职工和弱势群体的冷暖放在心上,使生活贫困的家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党的温暖。多年来,该团始终把低保人员的生活保障作为工作的头等大事来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农四师六十七团创新帮扶残疾人措施,扎扎实实地开展团、连干部与残疾人结对帮扶活动,使广大残疾人真正得到实惠,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多年来,该团党委实行干部帮扶残疾人贫困户制度,全团150多名干部开展了"帮、包、带、扶"活动,与全团150多户残疾人家庭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帮扶关系,定点扶持部分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家庭,使该团残疾人得到有效的辅助保障,形成了长效帮扶的机制。团连干部经常深入残疾人家庭,摸清底子,与扶助对象聊天,进行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农二师三十团工会始终把扶贫帮困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让改革开放、团场发展的成果惠及贫困职工,工会成了贫困职工的"引路"者。该团工会全力完善帮扶长效机制,把"年终慰问"变成了"常年关怀"。帮扶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对困难职工家庭摸底、登记、造册建档,并以  相似文献   

11.
最近,农二师三十团工会主席张秀琴来到"结对帮扶"对象园三连职工杨文华家中走访,向这位家庭困难的职工送去生活用品,同时递上印有自己姓名、联系电话的"工会联系卡",叮嘱他有困难找工会。这是该团工会正在深入开展的结对帮扶、情暖职工活动的一个缩影。该团工会要求全团所有的基层工会干部扎实开展"四必访、四必  相似文献   

12.
一张帮扶联系卡,让农八师一四七团困难职工的心里热乎乎的。因为这张帮扶卡饱含着该团工会对困难职工的浓浓深情。帮扶卡制度的实行,标志着该团在帮扶困难职工工作上已经形成规范、细致、深入的长效机制。一四七团工会十分重视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他们有一个原则,不管团场多困难,都要千方百计把困难职工的生活等问题解决好,不能让一名困难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第二师三十团工会以及基层工会的工会主席和女工主任,均填写了工会干部服务职工联系卡,与困难职工结成帮扶对子,每个工会干部联系帮扶一至两个困难职工,突显工会工作亮点。这是该团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又一举措。职工群众有困难,可以直接找帮扶对象。该团工会主席张秀琴对笔者说,工会干部服务职工联系卡制度,是工会干部服务职工群众、密切与职工群众联系、提升服务职工群众能力的有效方式和手段。该连实行服务职工联系卡制度,有利于及时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做好职工困难帮扶,及时提供  相似文献   

14.
7月7日,农七师一二三团团长马新平、政委钟芳杰分别与该团九连职工王国池、陈跃庆,六连职工李新财、周雪萍签订了帮扶发展庭院经济责任书。从此拉开了一二三团职工发展庭院经济帮扶工程的序幕。 此前在6月20日召开的一二三团帮扶职工发展庭院经济动员大会上,该团副连级以上干部就捐款1.2万多元,建立了帮扶工程基  相似文献   

15.
<正>最近,农二师三十团工会、女工委,针对部分特困职工开展了"心理帮扶"活动,这一举措深受职工的好评并起到了良好的效应。一是该团工会女工委成立了帮扶工作站,在全团建立起了帮扶网络;二是各基层单位的工会主席和女工主任每人帮扶1户困难职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密切工会组织与广大职工群众的关系,真情实意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农二师三十三团工会大力实施帮扶解困工程。今年,该团、连工会组织系统每人挂钩1户特困职工家庭,与他们结对子,根据每户实际情况,分别从四个方面进行帮扶:一是帮助特困职工、困难劳模家庭解决自身难以解决的具体困难;二是帮助职工谋划脱贫思路,寻求治本之策;三是使帮扶解困活动变为生活上扶贫,精神上扶志,能力上扶济,经济上扶业,从经济效益的提升上解决困难问题,做到帮扶解困活  相似文献   

17.
7月26日,农九师一六三团五连工会主席李新文来到贫困职工杨喜风家中,为她刚高考完的孩子进行登记造册,以便将来进行补助,这是该团工会扶贫帮困活动中的一个情景.多年来,一六三团工会紧紧围绕全团广大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加强帮扶机制建设,打造工会工作品牌,积极为困难职工和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在保障职工基本生活、保持职工队伍和社会政治稳定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走出了一条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规范化的帮扶工作发展路子,取得很好的成效,得到了职工群众的认可.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一个以帮扶贫困职工,救助弱势群体的帮扶站在农一师一团正式挂牌成立。一团党委高度重视关注弱势群体的救助工作。帮扶站通过信访接待、政策咨询和职工培训、生活救助等多种形式,帮助解决与团签订劳务合同的困难职工在生活、就业、医疗、子女上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2月30日,农一师八团工会组织全团工会主席、女工主任32人,深入到各自帮扶的32户贫困职工家庭进行回访慰问,了解帮扶职工生活情况,表示工会对他们的节日问候,并把12月30日确定为工会干部扶贫帮困回访日。  相似文献   

20.
正寒冬季节,一师六团工会采取多种措施,想方设法把职工之家"温暖送到贫困女职工心里,让她们安全过冬、安心过冬。近日,在全团范围内深入开展了"贫困女职工帮扶过冬"慰问活动,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联"动优势,以宣传为手段,以活动为载体,借力运作,整合资源,在贫困女职工帮扶过冬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该团工会根据摸底汇总的情况,对不同程度的贫困女职工开展了各类帮扶救助,一是对5名单亲贫困女职工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