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由共青团中央最先发起。2005年8月,海外青年志愿者在被纳入中国对外援助体系后首次实现了对外派遣。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京召开,中国政府宣布将在三年内向非洲派遣300名志愿者,海外青年志愿者正式上升到国家意志与战略的高度,初步实现了规模派遣。2011年4月,《中国对外援助白皮书》发布,援外志愿者赫然在列,成为中国对外援助的八项具体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青年群体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积极向上的健康发展,对实现和谙社会的宏伟目标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努力探索新时期新阶段和谐社会与和谐青年之间的内在规律,系统研究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青年群体新变化和青年工作新特点,推动社会与青年的协调发展,是共青团组织和广大青年工作者所面临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3.
青年是社会中最富有活力的一个群体,是我们事业的希望,也是我们事业的未来。二十一世纪是现代青年的世纪,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任落在现代青年的身上。青年一代的思想道德建设搞好了,将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将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航船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4.
近期,首部中国青年蓝皮书《中国青年发展报告(2013)No.1》完成出版.该书对中国当代青年的状况做出了怎样的分析,对中国当代及未来发展有何意义?日前,该书作者廉思接受了本刊记者采访. 中国拐点下"城市新移民"的诞生 记者:在当今社会,青年群体的力量不容忽视,而时代的多面性也让身处于这个时代的青年群体不断地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日前公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1995年-2004年)》,披露了目前中国青少年教育存在的三大难题。  相似文献   

6.
全国人大九届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和关于纲要的报告,我国青年成长将面临新的社会前景与社会环境,青年及青年工作也将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为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决定在北京、上海、成都邀请多学科的专家、教授,举行《从两会精神,看青年发展》为主题的研讨会,为团中央部署“十五”期间青年工作的发展规划提供理论参考。上海研讨会于2001年3月28日在白玉兰宾馆召开。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徐文新、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黎陆昕专程来沪主持研讨会,共青团上海市…  相似文献   

7.
2001年9月老挝人民革命青年团中央书记本宝·布达纳冯率团访华期间,听取了中方关于青年志愿者活动情况的介绍深 有感触,他当即表示欢迎中国青年 志愿者到老挝去,为扩大两国青年 组织的交流、充实双方合作内涵、 推动两国间业已存在的全面友好关 系做贡献。正是本宝书记的这次访 问,使两国青年组织就中国向老挝 派遣青年志愿者达成共识,拉开了 中国青年志愿者走出国门,走向世 界的序幕。  相似文献   

8.
青年与“青年”的解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映芳 《南风窗》2008,(10):44-47
从新青年到五四青年,到民主青年,到激进青年,到革命青年,而后到1980年代末,中国近百年来的"青年",作为一个带有神圣性的角色类别,已经基本解体了。  相似文献   

9.
张研 《法制博览》2008,(13):41-44
1908年4月27日第四届伦敦奥运会召开前夕,一位美国基督教青年会体育干事在中国天津基督教青年会会刊《天津青年》上发表署名文章《竞技运动》,向中国人提出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解玺璋 《工会博览》2010,(10):34-34
报载,温家宝总理在这届世博会国际论坛开幕式上讲话,曾提到一百年前一位叫陆士谔的青年,他在《新中国》这部小说中,虚构了一百年后上海浦东举办万国博览会的盛况。由此可见。举办世博会是中国人的百年梦想。  相似文献   

11.
舒畅 《当代世界》2011,(6):13-16
五月的纳米比亚,金秋甫至,阳光明媚,天气晴朗。广袤无际、青黄杂陈的大草原上,羚羊驰逐,鸟呜啁啾,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由中国共产党和纳米比亚人组党共同举办的首届中非青年领导人论坛于2011年5月21-22日在这里召开。来自中国、纳米比亚和17个非洲国家近200名青年领导人代表首次聚首美丽的温得和克,在“传承友谊、携手共进”的主题下,  相似文献   

12.
社群隔离与青年农民工的犯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下中国城市中市民与农民工群体的社会隔离已经成为了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而这种隔膜所衍生出来的缺乏归属感、自律性以及对城市的敌视、冷漠是诱发青年农民工犯罪的重要原因。在推进户籍改革的同时,消除农民工与市民之间的隔离是促进城市社会的和谐和减少青年农民工犯罪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当下中国城市中市民与农民工群体的社会隔离已经成为了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而这种隔膜所衍生出来的缺乏归属感、自律性以及对城市的敌视、冷漠是诱发青年农民工犯罪的重要原因。在推进户籍改革的同时,消除农民工与市民之间的隔离是促进城市社会的和谐和减少青年农民工犯罪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孙楠 《工会博览》2009,(11):64-64
一部激情四射的青春偶像剧《gossip girl》刷新了中国青年的生活色彩,在掀起了又一轮美剧风潮的同时,带给我们很多思考,本文旨在通过该剧表现出的有关“青春”、“人性”.“文化”等特点来探寻美剧在中国风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抽取1997-2007年十年间发表在《当代青年研究》、《中国青年研究》、《青年研究》和《青少年犯罪问题》四本杂志上的研究文献(共1646篇)为调查对象,从犯罪原因、预防矫正、研究方法、各类犯罪类型及特殊人群犯罪研究五个方面对文献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表明:近十年来,即1997-2007年,有关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探讨主要从家庭和社会文化因素进行研究,从学校教育角度进行分析的文献很少。对青少年犯罪问题进行预防矫正主要从社会文化因素当中的社区矫正着手研究,占据了此类文献的绝大多数。对于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实证研究在中国还是很少,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法。在各种犯罪类型当中,有关性犯罪的专项研究最多,其次是校园暴力及毒品的研究也相对较多。农民工及其子女的犯罪问题也成为时下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青年五四奖章是共青团与全国青联授予优秀青年的最高荣誉。近年来随着惠台政策的出台与落实,陆续有台籍人士获得“青年五四奖章”的殊荣。目前各类传播媒体对获奖台籍青年的报道内容,呈现出福建省内获奖青年较多、不少人在本职工作之外积极投入两岸交流或慈善活动、不少获奖青年来祖国大陆发展受到父辈影响,或是与祖国大陆服务台胞的组织互动密切等特征。多数获奖的台籍青年是在获奖之后才受到媒体的瞩目,现有的报道内容多半围绕着获奖青年选择在祖国大陆发展的动机、开创事业的历程展开;此外,获奖青年基于各自的经验,鼓励更多的台籍青年勇敢在祖国大地上实现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17.
2006年6月17日,在中国国际“环保大使”选拔赛重庆赛区总决赛上,10位来自全市重点中学的选手,通过四轮紧张的角逐和观众网上投票,万州区万州第二中学校的16岁女孩熊琳琅最终夺魁,赢得了“国际环保大使”的殊荣,于7月7日至7有16日与来自上海、广州等地入选的其他6名“国际环保大使”一起,赴英国伦敦,与来自世界18个国家的57名青年环境保护大使,参加了全球气候变化青年国际研讨大会。  相似文献   

18.
青年与奥运     
朱学东 《南风窗》2008,(16):5-5
在经历了泛政治化的不断喧嚣、纠结与冲突之后,北京奥运会的真正主角终于开始登场了。奥运会不仅是全世界体育运动员的盛会,更是全体青年的盛会。与过往参加奥运会及其他国际盛会不一样的是,2008对于中国而言,站在聚光灯下的,已不仅仅是渴望锦标的运动员,更包括了各界中国青年,从北京奥运工程的建设者,到北京奥运会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甚至还有普通中国青年。  相似文献   

19.
简讯     
本刊讯一段时间以来,由公交专线分公司工会发起的“超女快男”选拔赛,吸引了青年职工的广泛参与,被选中的职工将成为“专线青年宣传队”的首批队员。2320名专线青年职工参与了此次“专线青年宣传队招募活动”。  相似文献   

20.
田磊 《南风窗》2012,(1):90-92
这个还不到30岁的日本青年,对中国进行着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思考,为了谋生,更为了服务日本。他一直都梦想着有朝一日回到日本从政,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中国是否为未来储备了足够多这样的青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