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贝卡里亚的刑法思想体现着历史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他所确立的刑法原则影响至今。本文主要针对贝卡里亚有关无罪推定、死刑及刑罚目的的思想并联系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贝卡里亚的刑法思想是丰富的,其很多思想直击当时的欧洲刑事法律制度。他的刑罚人道主义思想更是在其罪行法定和刑罚目的的主张中频频体现。虽然现在看来,贝卡里亚的刑法思想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但他体现着历史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对于欧洲以至全世界的刑法改革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论犯罪与刑罚>的出版是贝卡里亚对于法国哲学、法国理性主义研究的结果,也意味着近代刑法学的诞生.这部著作反对秘密审判;反对强加给被告的誓言;反对将财产充公、无耻的刑罚.贝卡里亚认为,死刑是野蛮的一种表现.在意大利,酷刑的最坚决反对者是贝卡里亚.英国的刑法改革可以追溯到以贝卡里亚为代表人物的伏尔泰学派.在法国,早在1790年法国大革命之前,贝卡里亚的思想就被国家立法机构所采纳除了政治犯罪外,其他罪刑都不适用死刑.在意大利,1889年的刑法典废除了死刑,在该刑法典制定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死刑被减为终身监禁.死刑被保留在陆军和海军军法中.  相似文献   

4.
贝卡里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提出了罪刑法定主义、罪刑相适应等刑法原则及犯罪预防的思想,这对我国目前的法治建设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结合当前民众关注度很高的"许霆案",认为我国在立法和执法中应切实地贯彻上述原则,在惩罚犯罪的同时,更好地保护民众。  相似文献   

5.
贝卡利亚从社会契约论和人道主义新观念出发,他提出的死刑废除论,掀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讨论.我国限制死刑已迈出了强有力的步伐,今天重温贝卡利亚的死刑废除观点对我国加快废除死刑的历史进程不无教益.  相似文献   

6.
费小兵 《时代法学》2010,8(2):76-82
"敏感精神"所致的文风更多洋溢在贝卡里亚47章原版《论犯罪与刑罚》中,这使他恰不具有近代理性神话的自以为是的自信,却有刑事一体化意味的心灵逻辑倾向。贝卡里亚主张以"社会法"作为立场,但"自然法"或"神明启示"仍是其内心指引,故其几何学精神和敏感精神的自洽辩证统一,形成其主情论与主知论自发结合的非古典自然法学的思想。在他看来,普遍利益和幸福就不仅是"欲望"的实现,亦是神明启示与自然法所追求的"至善"的实现,是新的道德重建的尝试。故其功利观念不同于古代希腊化时期的快乐学派,也不同于其后边沁等功利主义学人。  相似文献   

7.
贝卡里亚是意大利刑法学家,所以我们以往关注的都是他的刑事实体法方面的一些观点,这当然体现在他的名著《论犯罪与刑罚》这本书中,诸如书中提到的三大的刑法原则:罪行法定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以及刑罚的人道化原则等内容。而本文主要阐述了他的若干刑事诉讼思想,从而进一步了解他的这些观点对我们今天刑事诉讼法的完善所起到的作用和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刑事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贝卡利亚深受当时启蒙思想的影响,他的主要理论依据几乎都能在法国百科全书派学者及其先驱们的著作中找到原型。贝卡利亚16岁时就已进入帕维亚大学攻读法律专业,20岁左右毕业,在26岁时就出版了《论犯罪与刑罚》的惊世之作并名满天下,被人们推崇为现代刑法学之鼻祖。虽然《论犯罪与刑罚》仅有6万多字,42个短小的故事,但它首次系统地提出了  相似文献   

9.
200多年前的欧洲,一个叫做贝卡利亚的年轻人,怀着对真理的追求,写下了至今依然在字里行间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论犯罪与刑罚》。在那个腐朽甚至黑暗的时代,写下这样一本书,需要的不仅仅是过人的天赋与智慧,更重要的是超人的勇气和决心。正是这本"小书"奠定了近代刑法的重要原则: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也正是这本"小书",点亮了200多年来人权保护的光芒。  相似文献   

10.
正1764年7月16日一本6万余字的小书《论犯罪与刑罚》悄然问世,作者隐姓埋名,出版社也没敢亮出自己的牌子。当时谁也没能料到,这本由一位年仅25岁的毛头小伙撰写的小书却开创了现代刑法的纪元,在随后250年的进程中令严酷的刑罚越来越焕发出人性,也让一个名字传遍世界,并且在最近30年中迅速深入到中国刑法学者以及广大法律学子的心中,此人就是切萨雷·贝卡里亚。  相似文献   

11.
杨琼 《法制与社会》2010,(18):269-270
贝卡利亚在其著作《论犯罪与刑罚》中首先提出了罪刑法定原则的刑法思想,该原则在我国司法适用中要付诸实现,在刑事立法上得以确立,有赖于司法机关实际的执法活动。本文从罪刑法定原则这一刑法思想发表了相关见解,以期能够对这本经典著作有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贝卡里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中所论及的关于刑罚权起源的思想采纳了社会契约论的某些观点,而且其中的社会契约思想是与霍布斯等人的社会契约理论一脉相承的。然而贝卡里亚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对社会契约思想进行了实质性地变更,他认为社会原初状态虽然处于每个人对每人的战争状态,但人们所制定的社会契约并不与卢梭和霍布斯等人所持的契约内涵相同即转让全部权利和自由,而是有条件的转让最小限度的自由以保障自身自由。  相似文献   

13.
陈科宏 《法制与社会》2013,(23):291-292
在新颁布的《刑法修正案(八)》废除了13个经济性非暴力死亡罪名,使公众的视线再次聚焦在死刑的废除问题上。本文将结合贝卡利亚在《犯罪与刑罚》一书中关于废除死刑的观点,对当下中国关于死刑存废的争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析贝卡利亚废除死刑的理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贝卡利亚于1764年首先对死刑进行抨击,并倡导废除死刑,从而为死刑废除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但贝卡利亚于当年提出的废除死刑的理由,在今天看来并不十分充分,难以应对死刑保留论者提出的质疑.因此,今后再为废除死刑辩解,可从其他方面阐述理由.  相似文献   

15.
死刑的存废问题,在世界范围内争议较大。我国现阶段仍然保留死刑,并是执行死刑最多的国家。本文从国际和我国的现状出发,并根据我国和外国死刑制度的沿革,对存废两方的观点进行了深入评析,提出废除死刑在世界范围内是大势所趋,而我国正处于死刑废止的过渡期,应对现行刑罚体系进行重构,并通过对死刑、无期徒刑和有期徒等刑种进行改革和完善,达到限制和减少死刑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6.
浅谈刑罚的宽和化──兼评贝卡里亚的刑罚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罚宽和化是刑法谦抑性的重要表现。现代社会刑法中的刑罚应该是一种宽和的刑罚,这在刑法理论界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并成为现代刑法法制的重要标志之一。刑罚宽和化体现了人们对法律的信仰程度,体现了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和刑罚人道主义原则之精义,以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犯罪与刑罚的理论问题,在刑法学史册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她不仅体现了刑法的精髓,也反映了刑法的灵魂。浩如星海的刑法学先驱们,无不在此问题中留下自己的思辩光辉:有“近代刑法之父”的贝卡里亚,“刑法学之父”的费尔巴哈,还有康德、黑格尔、宾丁、龙勃罗梭等等刑法学巨匠们对罪刑理论提出各自的观点。他们的思想,一直影响罪刑理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一切违背人的自然感情的法律的命运,就同一座直接横断河流的堤坝一样,或者被立即冲垮和淹没,或者被自己造成的漩涡所侵蚀,并逐渐地溃灭。"请允许我用贝卡利亚的这一段话作为本文的序言,尽管这是一个一开始就永远无法结束的话题。一、黑暗中的呐喊《论犯罪与刑罚》是一本写在18世纪(1764年)的古老著作,但活在今天的人依旧可以从中获得教益。的确,  相似文献   

19.
犯罪原因论与犯罪预防论构成犯罪学的基本框架。贝卡利亚从唯物主义感觉论和机械决定论出发,提出了社会性质的犯罪原因,并据此建立了其犯罪预防论,包括刑罚预防和社会预防两部分。其犯罪原因论和犯罪预防论统一于相同的哲学思想渊源中,内容丰富,逻辑严谨,已基本具备了现代犯罪学理论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20.
贝卡利亚,这位公认的刑事古典学派的鼻祖,被人们当然地视为意志自由论者。但查遍全书,贝卡利亚并未使用"意志自由"的字样,所以又有学者认为贝卡利亚是反对意志自由的。但本文通过详实的论据,试图论证贝卡利亚是借助于功利主义的倾向,使用了意志自由的内涵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