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的经济发展来自于改革开放的时代大背景,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但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改革的不同阶段,改革任务、改革思路、改革政策、改革实效乃至改革侧重点和关注点的变迁引致改革评价的差异。站在改革开放30周年的新起点,回顾改革历程和既有轨迹,反思改革的是非得失,在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的指引下,中国的改革必将迎来新的辉煌。问题的关键是必须探寻到继续推行改革的动力,而这一切必须建立在对改革共识的不断探索上。“以人为本”、“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构建正确协调科学处理社会矛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改革新共识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
《政府法制》2012,(14):12-12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已经证明,在改革初期,“摸着石头过河”型改革是一种成功的改革模式。这一模式最大的益处之一,就是稳健和安全。而稳健和安全对中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政府法制》2012,(8):10-10
邓小平南方谈话对于当下改革有五个重要启示:第一,要坚定地把改革开放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条不能动摇。第二,改革需要决心,需要魄力。今天的改革已经到了一个利益关系调整的重要阶段、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普法工作,必须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创新的关系,努力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秦平 《江淮法治》2012,(21):1-1
改革,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人们议论最多、猜想最多,也是期许最多的一个话题。“改革开放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毫无疑问,30多年来,中国的发展依靠改革,中国的成就也源自改革.如今.改革已入“深水”,恰似中流击水,有风险也有机遇,需要秀气更需要智慧.  相似文献   

6.
任平 《法治纵横》2013,(24):1-1
回首35年光辉历程,从1978年开启改革开放大幕,到1992年力推改革向前,再到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党始终是改革的倡导者、推动者、领导者。“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中国故事”的精彩述说,已经雄辩地证明了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相似文献   

7.
改革与中国宪法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与中国宪法发展蒋碧昆,刘茂林改革开放将中国宪法的发展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开始是以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即现行宪法)的颁布实施为标志的。实践表明,随着改革的深入进行,宪法也在不断地...  相似文献   

8.
2009年,中国司法改革承上启下的一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过三十余年的司法建设,取得一定成就。但近年来,司法人民性的强调、调解政策的转变、“三侗至上”的提出等导致许多人对司法改革的前景担忧。鉴于中国司法改革相对平稳和保守,这些至多表明司法改革趋缓或进入休整期,迈向司法现代化的大方向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9.
何超 《法治纵横》2014,(18):39-42
正在央视热播的《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创下了收视“奇迹”,也再一次提醒人们回望过去。提到改革开放,人们总会很自然地将“改革开放总设计师”这一称呼和邓小平联系在一起,,正是小平同志力排万难,推动了国家和民族的前行,也正是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将社会主义中国带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他用自己的一生,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中国人的命运,这种改变,也包含了位于祖国西北角的新疆。从经济发展到民族团结、从恢复兵团到社会稳定,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关注着新疆这片土地。值此邓小平同志110周年之际,本刊记者实地探访小平同志在新疆的足迹,重温那段美好时光,以此缅怀这位老人,更要为今天的改革再出发鼓劲、加油,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民事、经济往来日益增加,相应的纠纷也随之增长。20年前,中国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平均每年民商事案件只有50万件,而20年后的今天则上升了500多万件。诉讼增加有三个原因,一是经济改革带来了经济生活的活跃,二是社会的全面开放导致人们思想观念发生很大变化,三是中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步伐加快,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增强。诉讼的增多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民主与法制进步。中国民事纠纷的解决,主要依靠仲裁和诉讼两个途径,对仲裁和民事诉讼这两种具有法律效力的争议解决方式进行比较,将会出现一些有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所作的报告中,,对改革开放的实质、内涵、目的及意义等进行了深刻而精辟的分析,为我们全面认识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指导思想。三十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这一英明决定。从那时起,中国进入了历史新时期,在党的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改革开放已经发展成为一股汹涌澎湃的革命洪流,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相似文献   

12.
努力研讨改革开放的法律问题──为《改革开放中的刑法理论与实务》作序高铬暄近十多年以来,中国顺乎历史发展之潮流,坚定不移地推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发展经济,繁荣文化,建设民主与法制,从而使整个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法制建设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改革开...  相似文献   

13.
2008年6月6日,深圳市委四届十次全体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深圳市委市政府关于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这份涉及九方面改革的纲略中。民主法治建设名列首位,其后才是深港合作、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等议题,这与以往“经济优先”的改革思路形成鲜明对比,社会上普遍将其视为深圳未来几年的“改革路线图”。  相似文献   

14.
段正坤 《中国法律》2005,(3):9-11,59-62
在过去20多年中,中国律师业适应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形势.积极推进自身改革和建设,成功地走过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发展之路,以准确的定位和良好的服务,赢得社会各界的认可,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中国律师业以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服务社会为目标,以更大的勇气和决心推进深层次改革,建设实务的中国律师制度。  相似文献   

15.
自1979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无数事实已充分说明,经济要发展,民族要强盛,唯一的途径就是在确保主权的前提下,打开大门,对外开放,改革自身,迎接挑战。在开放的环境下参与竞争,在竞争中求得发展。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国民经济已有了长足发展,国际竞争力得到明显加强。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一直被排斥在世界贸易组织之外,这不仅影响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同时对一个在世界贸易排行榜上名列第10位的贸易大国也是极不公正的。因为中国已是相互依存的全球经济中的重要一员,中国越来越需要世贸组…  相似文献   

16.
这30年的法制改革,走的是一条从人治到法制,到政策之治,到法治之治的转型之路。中国改革开放30年,实际上是三方面的社会转型,构成一个大的社会转型的过程。第一个转型是经济转型,指从原来计划的、管制的、统一僵化的体制转向一个宽松的、有弹性的、相对自由的体制。  相似文献   

17.
据悉,今年适逢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提出广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要再次“杀出一条血路”。广东省在深化粤港澳合作方面提出设想:在回顾总结改革以来粤港澳合作历程、经验,分析研究粤港澳合作新形势的基础上,希望能够在全面深化CEPA的基础上,成立粤港澳特别合作区。本人认为这是一个令人鼓舞和振奋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民告官”是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改革开放到现在30年,最核心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市场,另一个是法治。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就市场而言,主要涉及经济改革,当然要建立市场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19.
章迪诚 《中国监察》2008,(18):36-38
在3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变革中,国有企业的改革尤其波澜壮阔又异常艰难。一方面,改革是在缺乏前人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摸着石头过河”:另一方面,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改革克服了前进中的重重阻力秩序推进。正因此,30年的国有企业改革成为整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和缩影,国有企业的改革实践和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经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廉政观点     
《中国监察》2013,(23):54-55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汪洋:改革与开放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回顾35年改革开放历程,改革与开放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改蕈为开放创造体制基础和内在条件,开放为改革提供经验借鉴和活力源泉。当前,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发展处于转型期和换挡期,需要通过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进一步促进国内体制改革,为我国经济长远发展再造一个“开放红利期”。《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