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性比男性就业更困难,一直是我国的一个大问题,这不仅表现在刚出校门的学生身上,在社会上更是如此。虽然国家劳动法明确规定,不得以性别为借口拒绝求职者,但是女性在就业过程中受到的性别歧视,不仅没有消除,反而有从显性歧视转向隐性歧视的趋势。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是非常不利的,对于女性追求自身的更高发展也是巨大障碍。本文主要针对这一问题,探讨了女性就业上受到性别歧视的表现、以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如何解决就业中性别歧视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刘夏 《北方法学》2016,(5):69-82
在美国的司法实践中,女性犯罪人被判处或执行死刑的数量与比例要远低于男性犯罪人。死刑适用中严重的性别歧视问题引发了美国学者的广泛关注与激烈讨论。他们主要从司法制度与公众情感两方面探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提出了"骑士精神"、"邪恶女性"等理论,并就性别歧视与平等保护的原则冲突与协调展开深入论述。这些研究成果对进一步推进我国死刑改革具有借鉴意义。除了严重违背女性社会性别的罪行之外,我国应当严格限制对女性适用死刑。  相似文献   

3.
丁启明  章辉 《行政与法》2014,(7):101-106
近年来,职场性骚扰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直接损害了女性的身心健康,而且从根本上威胁到了女性劳动者的人权.职场性骚扰是两性不平等的产物,它的存在反过来又强化了这种不平等.我国目前在处理职场性骚扰案件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应该以明确性骚扰概念为起点,建立完善的性骚扰处理机制,以有效应对职场性骚扰的不良影响,确实保护女性劳动者权益.  相似文献   

4.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现实中就业性别歧视存在,侵害了女性的劳动就业权,不利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推行,影响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落实。因此,应当对什么是就业性别歧视进行界定,明确用人单位歧视女性劳动者的法律责任,并且在必要时建立专门消除就业歧视的机构,制定专门的反就业性别歧视法。  相似文献   

5.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现实中就业性别歧视存在,侵害了女性的劳动就业权,不利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推行,影响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落实。因此,应当对什么是就业性别歧视进行界定,明确用人单位歧视.女性劳动者的法律责任,并且在必要时建立专门消除就业歧视的机构,制定专门的反就业性别歧视法。  相似文献   

6.
因文化传承性和保守性的影响,性别歧视在某种程度上根深蒂固,以至于很多歧视现象司空见惯.由于社会的失范,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越来越严重,逐步引起了广大社会学学者的研究兴趣.本文试以社会学中的社会失范理论来分析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问题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以期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的社会学家和女性工作者以及关心女性的人们,正确认识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问题,从多个层面、多种途径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和措施,达到有效遏制和逐步消除这一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女性主义作为一种学术思潮和重要的研究派别,以它独特的性别视角和文化哲学,对西方学界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女性主义在传播领域对性别歧视的批判、对传媒手段和媒介内容表现出的女性价值的研究,业已形成了该学科的中心日程。女性主义指出,大众传媒在社会性别角色观念和女性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媒介充当了一个重要的性别偏见传播器。西方女性主义各主要学派均认定,女性价值并非天生,而正是自人类有史以来通过权力话语在社会建构起来的。她们追究了性别歧视的文化根源,并指出媒介对“权力——支配”的传统价值观是通过“话语”来建构和阐释的。女性主义旨在通过打破传播领域内的偏见和歧视,减少大众媒介对传统性别歧视的建构与影响,以促进社会的性别平等。  相似文献   

8.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的主要原因并非劳动力供大于求,而是现有的法律制度对用人单位因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固有的弱势形成的劳动力成本高于男性的经济因素规制不力.由于我国在制度规范设计上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以致难以起到约束用人单位任意性别选择的规范作用.完善禁止就业性别歧视的法律保障机制需要建立对女性就业的社会补偿和保险制度,实行用人单位人员性别最低比例的制度,完善多元化的就业性别歧视纠纷解决机制,培育社会的性别平等观念等.  相似文献   

9.
性别歧视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傲 《河北法学》2007,25(1):68-72
歧视现象,近年来越来越泛地受到关注.性别歧视、劳动歧视、地域歧视、乙肝歧视、身高歧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诸多领域发现了不平等、不公平的现象,宪法中的"人人平等"原则从一个抽象而空泛的规定突然变和触手可及.性别歧视作为常见的歧视形式,尤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界定歧视的概念,制定有关歧视的法律,确立禁止歧视的原则,建立有效的事后救济途径,动员立法、司法机关以及社会各界力量,提供积极措施,通过赋予被歧视者以合法权利的方式,消除两性歧视,是法学研究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目前,深化对性别歧视问题的讨论,是尽快启动性别歧视立法程序,推动社会和谐进步的有效步骤.  相似文献   

10.
就业性别歧视对女性求职者受宪法所保护的平等权、劳动权造成现实的侵害风险。对就业性别歧视判定标准问题,学界已有较为丰富的研究,但传统判定标准在算法时代遭遇适用困境。算法掩盖下的就业性别歧视具有自主性、隐蔽性、延续性和结构性等特征,这不仅可能对求职者的权利主张造成过重的举证负担,亦无法解决算法供应商等第三方主体的归责问题。因此,应当从事前与事后两个维度,探讨对算法就业性别歧视进行有效规制的路径。在概念界定上,应通过扩充就业性别歧视概念的外延,将算法就业性别歧视纳入到反歧视法的规制范围内,使新加入的算法供应商等第三方主体参与到责任分担过程。通过在算法决策过程中引入技术性正当程序理论及其机制框架,搭建起权力主体配合下的“理解—参与”模式,借助合规审计追踪、算法解释等方式,有效控制算法就业性别歧视的风险,保障女性求职者平等权和人格尊严等权益。  相似文献   

11.
法律不是职场性骚扰的旁观者 在职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倡导健康的人性道德观,就不能回避性骚扰问题.职场性骚扰是在工作场所发生的影响妇女或男性尊严和健康的带有性特征的行为或以性为基础的、不受欢迎的身体、语言和非语言行为.性骚扰因其制造了一种威胁性的、敌对的甚至侮辱的工作环境并给异性尤其是女性造成难以言说的精神伤害而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2.
因文化传承性和保守性的影响,性别歧视在莱种程度上根深蒂固,以至于很多歧视现象司空见惯。由于社会的失范,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越来越严重,逐步引起了广大社会学学者的研究兴趣.本文试以社会学中的社会失范理论来分析我固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问题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以期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的社会学家和女性工作者以及关心女性的人们,正确认识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问题,从多个层面、多种途径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和措施,达到有效遏制和逐步消除这一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刍议就业性别歧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业是人们生存的核心问题,当前我国就业市场存在女性就业难特别是知识女性就业困难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就业性别歧视。本文认为,在当前人力环境条件下,男女两性在综合劳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上存在客观差异,而保障两性平等就业的法律法规不够具体并缺乏可操作性,加之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就业市场性别歧视现象越演越烈。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政府责无旁贷,应从宏观政策引导、法律制度创新和完善、文化变革和社会环境的培育等方面入手,营造两性平等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4.
田路 《法制与社会》2013,(14):34-35
性别歧视是我国就业领域内存在普遍的现象,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究其原因,是我国没有建立完善的反就业歧视法律体系:反性别歧视立法缺失,现有散落于《宪法》、《劳动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中的条款可操作性有待加强,且对于追究就业中实施性别歧视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的追究也存在缺陷。建议制定反就业歧视立法,建立处理就业歧视的行政机构,明确用人单位实施就业性别歧视的法律责任,保障女性的平等就业权。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不少女性都曾在求职过程中遭遇过性别歧视.一项调查显示,高达86.6%的女大学生受到过一种或多种招聘性别歧视.有80.2%的女性认为,在招聘过程中存在“招聘信息显示限男性或男性优先”、“拒不接收或不看女性简历”、“不给女性笔试、面试机会”、“不给女性复试机会”和“提高对女性的学历要求”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很多人会选择忍气吞声,虽然也有极少数人提起诉讼,但往往由于取证困难,最后不了了之,比较理想的结局是用人单位给予适当补偿、双方达成和解.  相似文献   

16.
女性退休年龄的宪法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休性别歧视案虽然不是一个宪法案件,它是一个劳动法上的争议;但是引起了我们对女性退休年龄的宪法学思考。从平等原则、私法公法化、法律家长主义视角出发,女性55岁退休的规定是法律对女性的特殊保护措施,是合宪的。我国宪法规定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退休制度实质上是对劳动义务的豁免,是一项不以现在的劳动作为对价就可以获得报酬的制度。就其实质而言,是一项对劳动者的保护制度,女性不能放弃法律对自己的特殊保护。  相似文献   

17.
正现代女性在职场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受其生理特点和社会角色的影响,职场女性相较于男性,更容易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尤其是育龄女性,存在怀孕、休产假、哺乳、照顾家庭等一系列可能会影响工作的问题,用人单位为减少用人成本,往往会作出诸如就业歧视、克扣工资、违法解雇等侵害女职工权益的行为。遇到这些不公待遇,职场女性应如何正确维权,法律又是如何在女职工权益和用人单位自主管理之间实现平衡的呢?案例一:员工"隐婚"被辞退,企业构成就业歧视  相似文献   

18.
性别歧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直伴随着社会的前进并广泛存在于各种领域,广告中对女性的歧视更是屡见不鲜。女性市场是正在进一步扩大但尚未完全开发的最大的、最具时尚性的消费市场,如何规避对广告中对女性的歧视,避免对女性消费者的伤害更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吕倩  穆洁 《法制与社会》2011,(21):202-204
在当前这样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媒体对于女明星嫁入豪门这一现象的大肆报道中,隐含了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其本质就是对女性的性别歧视,贬低了女性的社会价值,不利于两性的平等和社会的发展与和谐,同时也反映了娱乐圈的一些女性自我主体意识的缺乏。本文从女明星嫁入豪门这一现象入手,揭示背后隐含的性别刻板印象,并探讨了性别刻板印象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叶琼 《法制与社会》2013,(12):179-180
现今就业市场上普遍存在性别歧视问题,我国目前性别就业歧视的表现为就业机会不平等、工资和福利待遇上的不平等和职业生涯的不利处境等。女性平等就业具有重大的意义,要不断完善立法等,切实保护女性职工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