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不久,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和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先后绑架3名以色列士兵,以军分别对巴勒斯坦和黎巴嫩大打出手,导致中东紧张局势骤然升级。以色列借报复真主党武装之机,扩大打击目标范围,对黎巴嫩发动了海陆空全方位军事打击。这轮冲突是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以来中东最严重的武装冲突,个中缘由发人深思。以色列:确保北部边境持久安全黎巴嫩南部与以色列北部接壤,历来是真主党袭击以色列的前沿阵地。因此,以色列一直视真主党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这次的军事行动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黎真主党是一个在反以斗…  相似文献   

2.
以色列早已习惯了以寡击众,自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开始。就一直警惕注视着四周阿拉伯世界的一举一动。即便黎巴嫩真主党的袭击的确“突然”,以色列的反击却一点都不拖泥带水。其实,以色列早就要寻机打击真主党。2000年5月,以色列从黎南部“安全区”撤出军队,但这也并未换来以色列所希望的北部安全。真主党武装以黎领土萨巴阿农场仍被以色列占领为由,不时对以色列施以冷枪热炮。而这次,真主党主动送上门来正好给了以色列放手大打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尚志发 《奋斗》2007,(12):61-61
公元1069年.早春二月.那场后来被历史称做“王安石变法”的改革更张开始了。大变法从农业、水利、手工业、矿冶、商业、科举、官制、吏制、军队、保甲等几乎笼罩了北宋政治、经济、文化的所有领域。16年的大变法,荡气回肠,国富民安初见端倪。由于神宗早逝,新皇年幼,太皇太后垂帘.反变法派掀翻了革新变法的所有成果。使原本就处在白刃格斗的变法派与反变法派乾坤颠倒。到了北宋末年,经过几次政潮反复,从官到民,已经不知所循何法.王安石变法的改革精神已经荡然无存。留给大宋王朝的只是如同水火的汹汹党争。直到女真兵临城下,北宋国倾。南宋复国之后,君臣们认定王安石及其变法运动是亡国之根。至此半个世纪的恩怨情仇.化做一溪污水汇入历史之河。  相似文献   

4.
2006年七八月间,黎巴嫩南部地区狼烟四起,以色列军人同当地的真主党游击队你来我往,频繁交手。然而在以色列先进的飞机大炮面前,仅仅拥有相对简陋装备的真主党武装竟然能“撑”下来,除了不断用远程火箭偷袭以色列北部边境城市外,还在同以色列地面部队的较量中让对手的坦克兵吃足了苦头。实事求是地讲,真主党游击队在本次武装冲突中,首先做到了准确了解敌情,然后进行了充分准备,特别是针对以色列军队的特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战术,很好地发挥了自己的长处。以色列方面本来希望在本次武装冲突结束后,能够将真主党游击队赶到距离以色列边境线30公…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3,(2):4-10
自2011年3月叙利亚国内爆发大规模示威活动算起,针对巴沙尔·阿萨德政权的这场政治冲突已将近两年。其间,不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立场鲜明地站在叙反对派一方要求叙总统巴沙尔主动下台,而且大多数阿拉伯国家也随声附和,并中止了叙利亚的阿盟成员国资格,  相似文献   

6.
孔哲  傅春梅 《世纪桥》2000,(1):54-55
在东北抗日战争中,地处祖国东北边陲的佳木斯,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资源优势,成为这场反侵略战争的可靠的战略后方。广大爱国民众以英勇不屈的顽强精神,全力投入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在东北抗日战争中显现出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一、佳木斯在东北抗日战争中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佳木斯,历来都是三江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活动的中心,由于它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古以来便是兵家的必争之地。抗日战争开始不久,日本侵略者就派重兵占领了佳木斯,迫不及待地拼凑了省一级的日伪政权,妄图把佳木斯变成反苏…  相似文献   

7.
1958年1月11日至22日,中共中央在广西南宁召开了有部分中央领导人和九省二市负责人参加的工作会议。会议的任务是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验,讨论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长远规划。毛泽东在这次会议前后,集中中央和地方许多同志的意见,起草了《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会议突出地批判了“反冒进”,提出“反冒进”使6亿人民泄了气,是政治问题。自这次会议后,批判“反冒进”的调子越来越高,许多同志被戴上了“稳妥派”、“促退派”、“非马克思主义”等帽子。在这次会议前后,《人民日报》针对“反冒进”提出了“在生产战线上来一个大的跃进”,“苦战…  相似文献   

8.
一、东北殖民地化与中国的民族主义自以柳条湖事件(1931年9月18日)为开端,日军占领东北三省以来,1932年3月成立“满洲国”,迄至1933年3月,实现占领热河的全过程,这显然是对国民政府统一的政治主权的明目张胆地践踏。恰值此时.居于这一政治主权支柱的执政党地位的国民党内部,正处于分裂状态。强行推进”实现民族国家的统一’泊9蒋介石,在张学良的援助下,通过“中原大战”,打败了反蒋集团(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继而,压制立法院长胡汉民等广东派,制定《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1931年5月),以谋求强化其“国民党一党专…  相似文献   

9.
民国初年湖南的反袁驱汤与军阀混战周秋光一、"二次革命"中的反袁独立辛亥革命后不久,南北和议告成,孙中山让位,袁世凯当上了民国临时大总统。在湖南的立宪派首领谭延阎率先通电拥袁,并派唐乾一驻京靠拢和讨好袁世凯。谭被袁世凯正式任命为湖南都督。进入民国后,湖...  相似文献   

10.
周少华  任大立 《湘潮》2023,(5):11-13
<正>编前语:1930年10月,国民党调集兵力,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起第一次大规模“围剿”,中央红军第一次反“围剿”斗争拉开序幕。此时,根据地内部掀起了一场以反AB团、反改组派为主要内容的肃反运动,后由错误肃反引起了富田事变。富田事变如后院之火,与国民党的前门之敌相夹击,形成了危险局面。12月17日,彭德怀与朱德、黄公略联名发表宣言,对长期共事的战友毛泽东毫无保留地表示了支持。  相似文献   

11.
叙利亚“化武换和平”方案付诸执行,对中东地区地缘政治影响巨大,这是冷战结束后,该地区首次出现的缓和局面。它的重要历史意义是扭转了该地区国际关系秩序,使即将爆发的对叙战争由军事手段转化为外交手段,叙利亚问题的政治解决将成为总体方向,继而影响到伊朗核问题也出现了政治解决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2.
会党是秘密社会的重要组织,在辛亥革命时期,会党成为一支非常活跃的政治力量。他们与资产阶级革命派之间有联合有分裂,对革命的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局限性和会党自身弱点的相互渗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辛亥革命的失败。  相似文献   

13.
政治上关心激励。要求村级党组织为每位党员建立信息档案,准确掌握党员出生日与入党时问,适时为农村党员过好“双生日”。建国前入党的老党员寿诞之日,村党组织要派人前去祝贺。农村老党员去世,党组织派人前去参加遗体告别仪式,对亲属表示慰问,市委组织部对符合条件的老党员家属给予500元的丧葬费补贴。曾经获得过市级以上“优秀共产党员”或“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的党员去世,市、乡、村三级党组织都要派人前去吊唁,参加遗体告别仪式。  相似文献   

14.
郭军宁 《党史文汇》2002,(10):41-42
范石生是孙中山亲自授予上将军衔的国民党高级军官。他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始于大革命时期的1926年。那年春天,范石生向当时主持中共广东区委军委工作的周恩来提出要求,请他派得力政治骨干前来16军,帮助建立政治工作机构,开展政治工作。周恩来欣然答应,马上通过黄埔军校的政治教官王懋庭(又名王德三),将在广州的云南籍共产党人赵贯一(赵薪传)、王振甲(王西平)、韦济光、夏崇先、马季唐、饶继昌、李静安、向镇弼以及广西人余少杰等派入范部,建立了党组织,组成第16军政治部。他们分别担任秘书、科长、股长以及下属部队的…  相似文献   

15.
特朗普上台标志着美国民粹主义的兴起。民粹主义得以动员起大量支持者的重要原因是美国政治的极化,被主流政治排斥在外的民众希望特朗普能够改变现状。作为回应,主流政党开始关注民粹主义者所代表的选民诉求,尽管这些诉求本身有相当一部分是反建制的。特朗普上台之后在一系列问题上与共和党建制派的分歧日益扩大;而另一方面,两方也在特定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双方都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但两者之间的根本矛盾无法解决,因此对抗与冲突仍将是特朗普与共和党关系的主流。这种冲突将对美国政治造成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李大棚  白晓剑 《世纪桥》2008,(11):39-40
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为指导,从历史的维度出发,对法兰克福学派科学技术意识形态批判理论进行评析,该理论有合理之处和积极意义,同时也存在错误和缺陷。前者是从技术的渗透层面、机制层面和人性层面来揭露科学技术在发达工业社会中所发挥的消极的社会政治效应,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后者是从两个方面来评析该派理论自身存在的问题:一是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概念的等同化;二是该派陷入了自身无法解决的矛盾之中。  相似文献   

17.
南疆播火──邓小平创建左右江根据地的革命活动片断江虹1929年夏,蒋介石任命在蒋桂战争中倒戈反桂的国民党左派将须俞作柏为广西省政府主席,李明瑞为广西编遣特派员、绥靖司令。俞、李决心励精图治,积蓄力量,伺机反蒋。应俞、李的要求,中共中央派邓小平、张云逸...  相似文献   

18.
曹英 《湘潮》2008,(12):52-56
1971年9月上旬,中国政坛突然聚集波谲云诡、神秘紧张的气氛。林彪集团与江青集团的权力斗争已进入白热化。自1970年八九月间庐山会议上两派矛盾公开化之后,两个政治集团已经摊牌。  相似文献   

19.
1956年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交织着冒进与反冒进的矛盾斗争。陈云在反冒进中参与、主持了许多重要决策,并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了“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论断。反冒进既对此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走向,同时也对陈云的个人政治生涯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少华  大立  民勇 《党建文汇》2004,(6):42-42
1930年11月1日,总司令朱德、政治委员毛泽东颁布命令:“移师赣江东岸,诱敌深入,待其疲惫而歼灭之”,正式拉开第一次反“围剿”斗争的序幕。适于此时,根据地内部又掀起了一场以反AB团、改组派为主要内容的肃反运动。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赣西南特委仅在特区苏维埃政府机关就枪杀、逮捕了部长6人,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