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月酷暑,杂志社诸同志接待了来沪"拜票"的谢志峰老师.谢志峰同志是原广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收藏鉴赏家.此次来沪"拜票",是因为今年秋季将在广州召开"谢志峰收藏理论研讨会".筹备期间,得到了沪上的许多专家、书画家及同行的支持,这次是专程来登门向他们表示感谢的.  相似文献   

2.
站在保德县“五一”表彰大会领奖台上,郝志峰的眼里涌出了激动的泪花。自从1999年从阳方口煤炭集运站调到保德收费管理局任稽查队队长以来,郝志峰勇挑重担,为实现县委县政府优化环境的决策、规范收费、强化征管,他身先士卒、锐意进取、无私奉献,在保德县经济建设的一砖一瓦中洒下了辛勤的汗水。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收费管理局生存的根本在于廉政。郝志峰始终保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从政之德,切实做到了务实、清廉。郝志峰虽然分管煤炭收费,但是到了冬天,他家烧的煤也是买的,有人讥讽他“假廉…  相似文献   

3.
最近,作为新闻媒介的报刊杂志、广播电视频频报道在上海召开的“全国纠风工作座谈会”的消息。中纪委副书记、国务院“纠风办”主任徐青同志专程来沪参会并作了重要讲话。记者就“反腐倡廉”这一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话题,采访了徐青同志。 虽有效果 不容乐观 长期在反腐败战线工作的徐青同志,对反腐倡廉始终保持着一种明达的清醒和深沉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著名旅美画家,美国华人收藏协会负责人乔文安先生由美国旧金山来沪,他打电话给我要一晤,老友相见,自然十分亲切。闲聊之余,乔先生拿出从美国带来的三枚丝织的闪着金黄色光泽的老烟画:“清光绪年间的大龙烟画”。待吾仔细观赏,果不其然。据乔先生介绍,这三枚丝织的大龙烟  相似文献   

5.
为了防止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非典”)在本市蔓延,控制和阻断“非典”病源,保障公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特通告如下: 第一条 本通告适用于从境内外发生“非典”病例地区返沪的本市市民以及长期在沪工作、居住的人员(以下简称返沪人员)和从境内外发生“非典”病例地区来沪的人员(以下简称来沪人员)。 境内发生“非典”病例地区以卫生部的公告为准;境外发生“非典”病例地区以世界卫生组  相似文献   

6.
欣逢盛世,国泰民安,民间收藏如星星之火,燎原华夏大地。然而,在繁华、热闹的背后,大量假冒古董充斥市场,良莠不齐的鉴定师队伍更使那种“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台”的造假行为雪上加霜。为此,本刊邀请了沪上专家就此专题展开探讨和研究,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7.
一件不明身份的瓷器,经由民间瓷器鉴定专家毛晓沪、故宫博物院瓷器鉴定组组长杨静荣鉴定为宋代汝窑钵真品后,又经毛晓沪“自购”、杨静荣与下落不明女子转手,落入了古玩收藏爱好者刘健的手中,其价格也从毛晓沪自购时的80万元飙升到387万元。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位古玺印收藏爱好者,也是贵刊的忠实读者。通过贵刊的鉴赏栏目看到不少藏友收藏的珍品,为了让更多的收藏爱好者来尽享收藏的快乐,特从我收藏的二百多方古玺印中精选一方写将出来,与各位藏家共同赏析。该印系元末起义军领袖韩林儿政权的青铜官印“管军万户府印”,印面8厘米见方,重1300克,背刻“龙凤五年六月日”,“中书礼部造”,侧刻“后字四十五号”。韩林儿又称小明王,国号宋,年号龙凤,曾以河南开封为都,前后只存在11年,今存韩林儿宋政权官印有十余种,均为龙凤年号。根据文物出版社曹锦炎先生著《古代玺印》中记载:目前共有五方“管…  相似文献   

9.
日本人道歉     
马挺 《政府法制》2010,(4):48-48
日本人兴道歉,而且说法很多——失礼;对不起;请原谅;添麻烦了;无言以对,面目全无;谢罪……最重的道歉就是趴在地上,意为“我都这样(求你了)”。光是用“谢”字的就有陈谢、深谢、万谢、恳谢、鸣谢、谢罪、深表谢意……  相似文献   

10.
玄晖诗变有唐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朓,字玄晖,南齐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主要表现功名抱负和忧谗畏祸两大主题。谢朓的诗,巩固和发展了山水诗在诗歌史上的地位,对后代的山水诗有深远的影响。谢眺的诗,上变汉魏,下启唐风,是我国诗歌史上由五言古诗转变到唐朝近体诗的一大关键。宋朝诗人赵师秀《秋夜偶成》诗云:“辅嗣易行非汉学,玄晖诗变有唐风”,于诗歌的升降得失之间,肯定了谢朓在诗歌史上承前启后的地位。此外,宋人唐庚《语录》说:诗至玄晖,“渐有唐风”;明人胡应麟《诗薮·外篇》说:“玄晖为唐调之始”。清人吴淇更说:“谢朓诗“开唐人一代之先”谢朓的诗在声律、写景、风格和篇章结构等方面,确渐近唐风。本文拟就声律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10年前的2001年6月14日,沪指上涨到2245点,创出当时的历史新高;10年后的2011年12月13日,沪指再度跌穿2245点,股民们10年来瞎忙活了一场。又到岁末,“控”字当选为中国2011年度汉字。“控”字左边一个“手”,右边一个“空”,不正是象征着我们的股民们两手空空吗?  相似文献   

12.
“公不私谢”和“公必私谢”赵玉琴明代江陵县令范理因为清廉,被当朝扬宰相推荐,提升为德安太守,范理受到重用,同僚劝他应该重礼感激宰相.范理答曰:"宰相为朝廷用人,我为朝廷出力,皆是为公办事,并非私人之交,公不私谢嘛,如果重礼酬谢,岂不亵渎了宰相的仁爱?...  相似文献   

13.
刘虎是沪上某航运公司的水手长,曾多次立功受奖。然而,2003年8月6日,他却手持羊角榔头锤杀了丈母娘。一个循规蹈矩的“好人”为何做出这等事体来?  相似文献   

14.
吴清 《检察风云》2010,(6):14-15
收藏已经相当热了,随便走进一家茶馆吃茶,邻座可能就在边吃茶边谈论着有关收藏的事儿。街边小书报摊一眼就能看到各种的收藏类刊物,打开电视好几个台都在做着收藏鉴宝之类的节目,即便是早上去菜场买个莱,都能碰到好几个摆着“古董”的收藏品摊子。俗话说:“盛世收藏乱世黄金”,当今的社会也能称之为盛世了,但收藏几乎到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地步了,恐怕历朝历代也无如此景象,收藏真的是如此的普及,如此的容易了吗?真正的收藏可没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我们先后反复地读了“人民司法”第九期刊载我院副院长王智同志所写的“必须正确区分与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和第11期编辑部以及史剑青同志对王智同志提出的批评后,同志们都期待王智同志对自已的抄袭行为进行深刻的检讨,可是事实告诉我们却不是这样,王智同志不但未很好的进行自我检查,而且又给“人民司法”第12期去信表示此文章是“引用”不是“抄袭”,还说什么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上与有些同志的观点是一致的,只不过是没有用自己的言语来写,未注明出处而已。从王智同志这封信内很明显可以看出,他  相似文献   

16.
——案情与结果 原告上海新沪电机厂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各类水泵的公司。“新沪”和“新泸”是浙江大元泵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元公司)注册使用在第7类水泵商品上的注册商标。2001年7月10日,原告通过与大元公司签订的《商标使用合同》取得了“新沪”和“新泸”商标的使用权。之后,原告一直在全国各地销售上述两个商标的水泵,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  相似文献   

17.
李郁 《政府法制》2008,(15):44-46
有人说中国现在是全民收藏热,文物古玩收藏成了仅次于炒股的又一大“群众运动”。这话或许不假。在这“运动”中自然会有大起大落,也有小打小闹;有成功,也会有失败;有喜庆,也会有懊恼.总之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其中.但又是“阁外”人所不能体会的。前些年有句流行语叫“玩儿的就是心跳”,这也许能反映文玩收藏的真谛。  相似文献   

18.
收受贿赂是渎职罪之一。对犯索贿、受贿罪者应从重处罚已为人们所重视,但对于行贿行为属于什么性质,它的危害性又有多大,应当如何处理等问题,有些同志还认识不足,以致使某些应当受到惩罚的行为,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放纵了犯罪。这确是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例如,不少人至今还错误地认为,托人帮点忙,送些礼品示谢,是人情之常,不必大惊小怪,更谈不上有什么罪过。殊不知,在一定的条件下,送“礼”者和受“礼”者既非亲戚,又非知己,一方将“礼品”送给另  相似文献   

19.
谢绾樵与独创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琛 《电子知识产权》2005,(8):58-58,61
高拜石的《古春风楼琐记》搜罗了不少奇闻佚事, 其中写到福建画家谢绾樵画桃的怪招:“(谢绾樵)偶尔画大桃,每关起门来,把纸绢在床上铺好,脱下裤子,将屁股在颜料上一坐,狂跳数步,就纸绢上一印,便是一只大桃,再用毛笔随所印的轮廓加意勾勒一番,增上枝叶,一幅桃便这样地画成了,他自谓这是“任天不任人之笔’”。于是想到著作权理论对“独创性”的解释:指作品体现了作者的选择与编排。由于此处使用了动词“选择”、“编排”,给人的印象似乎是对创作过程的一种考察,要去探究作者是否真的“选择”过、“编排”过。然而,创作过程是一个不可逆转的事实,事后根本无法探求。公众对着谢绾樵的画连称“好桃”时,怎么能够知晓大桃是以如此怪异的手法创作出来的呢?更重  相似文献   

20.
一、案情及审理概况李某于1982年11月,委托其在省渔业公司工作的弟弟从该公司购得“声宝”牌20时彩色电视机一台,价款750元。其所以价格较低,因运输中曾被海水泼过。买回后,经过二次修理更换零件共花费430元。1983年初,谢某要用以1170元价款买的“索尼”牌14时彩色电视机与李某交换。交换前,李将该机曾修理过更换了国产零件的情况告诉了谢。谢请技术员二次用仪器检测该机,满意后,即与李自愿交换。交换后,谢使用了一年余,经人介绍,将该机出卖给姜某。出卖时,谢给姜讲该机是朋友从日本带回的,是好的。姜以1170元买下该机,使用三天就坏了,谢主动联系去修理,虽经修理,但未修复。姜要退机返还价款,引起纠纷,姜于1985年9月12日诉至某区人民法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