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作了认真研究,提出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资源;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的文化遗产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素材;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教育方式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等观点,阐明了深入研究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民族文化素质对经济建设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会制约经济的发展。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完善地方立法,确立多元文化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确立多元文化的教育政策,培养中华民族精神;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法律保护,不断推进多元民族文化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且居高不下,许多少年犯都缺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青少年的思想品德问题已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加强包括传统道德观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积极影响: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等。中国传统文化中消极、腐朽的思想观念对当代大学生的民主法制观念、权利意识、竞争意识及心理健康等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对此,应发挥大众传媒作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构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对本国传统文化精髓继承、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国传统文化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厚重的人文底蕴.但大学生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却不足.因此,挖掘本民族传统文化中爱国主义、道德修养、价值观和学习观教育等优秀思想,培养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营造良好校园环境等措施,提升大学生素养收获思政教育成果.  相似文献   

7.
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多方面的,从目前的道德问题、要求和现状来看,首先应教育青少年学会关心。学会关心应该包括这样几个方面: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国家和社会;关心人权;关心知识、真理和学习;关心地球的生态条件。树立这几种道德意识,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无论对本民族,还是对整个人类,都极为重要,极为紧迫。进行学会关心道德教育的方法是多样的,我们应该从本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尤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素以传统道德文明著称于世的民族来讲,面对今天严重的道德问题,在民族文化被漠视的情况下,用优秀的传统文…  相似文献   

8.
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以道德修养为第一要义,青少年的道德践行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维持和强化.本文以传统孝文化与青少年道德养成的相关性为切入点,阐述孝文化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传统孝文化有很多优秀的道德内容是青少年德育不可忽视并需要借鉴的,但是,当前社会转型、制度变迁,青少年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孝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出现混乱.孝文化的当代际遇,不利于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与全面发展,因此,如何通过加强孝文化来促进青少年道德教育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动力来源与重要优势。当前,我们要加强传统文化的系统教育,开展丰富生动的传统文化学习实践,探寻弘扬传统文化的新载体,从而彰显传统文化底蕴,增强新时代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0.
张伟 《天津人大》2011,(11):22-23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文化竞争力,实现文化强市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1.
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强国的重要内容。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与精髓,加强书法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措施,目前书法教育已经具有社会重视、政策支持和国内外中国书法学习盛行等方面的基础和条件。该文认为,构建以书法教育为核心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重点是要提高书法教育在素质教育与文化建设中的地位;树立正确的书法创作价值观和教学观;建立家庭一学校一社区一社会多方共建的一体化书法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严庆  李彬 《贵州民族研究》2007,27(4):152-158
在实现民族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防止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遗失是一个社会性问题。在民族文化生态系统中,民族文化从多方面影响和制约着民族教育,民族教育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民族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又是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基本途径。依据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相互关系原理,贵州省实施了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实践表明,这一活动是一项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互动发展的助推工程,为我们提供了一条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可选道路。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优秀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根基,因此要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建设当代优秀民族文化,并推动文化创新。为此,我们要深入开展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保护规划和立法工作,保护其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同时,要发展好民族文化产业,强化思想道德建设的引领作用,不断加强当代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张春波  石璐璐 《人民论坛》2011,(10):216-217
中华优秀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根基,因此要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建设当代优秀民族文化,并推动文化创新。为此,我们要深入开展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保护规划和立法工作,保护其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同时,要发展好民族文化产业,强化思想道德建设的引领作用,不断加强当代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韩剧"热与中国青少年的成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剧"借助技术的发展、商业化运作和政府的推动,以其唯美的表现手法、展现平民生活和倡导儒家传统的内容以及创作上的不断推陈出新,吸引了大批的中国观众,对青少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引起人们的关注与重视.面对"韩剧"热潮,我们应该思考,更应当有所行动.以"和而不同"的姿态对待其他民族、国家、地域的优秀文化成果,加快发展中国民族文化产业步伐,是当前加强我国青少年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6.
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 繁荣发展草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七大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使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富资源。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并提出,让“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道德文化资源,可为现代社会道德建设提供丰富给养。优秀传统文化是道德建设的文化基础,道德伦理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道德建设必须紧密结合传统文化基因。为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使之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教育及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8.
邹苏 《前沿》2012,(14):179-181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教育资源,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从教育机制、教育内容、教育载体等方面人手,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宁娜 《人民论坛》2010,(2):104-105
当今的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民族文化心理素质构成严峻的考验。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对增强民族意识、保持民族文化自觉、促进大学生自我成长成才,从容应对全球化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辽宁首届未成年人优秀文艺作品奖把图书出版作为其中一个分支奖项。在评审工作中,评委们普遍反映,近年来,我省少儿图书整体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少儿读物的出版工作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从参评图书中可以看出,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读物,能够突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主旋律,能够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培养青少年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原创性和创新方面都有新的突破。各类读物以贴近儿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表现形式,体现出精神文化产品的鲜活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有的作品创作角度独特,在表现手法上有新的开拓;有的作品语言风趣幽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