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仙芝 《人民论坛》2012,(28):52-53
特权与职权不分,既导致了不正当特权的不正确使用,更导致了人们对特权的全面反感,使人们逐渐走向"认为所有的优先权利都必须破除"的认识极端人们一说起特权,就会想起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就会想到贵族、特权阶级,心生反感,深恶痛绝,于是抨击他们,怨恨他们,厌恶他们。然而,在内心深  相似文献   

2.
殷福顺 《重庆行政》2016,(6):110-111
正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讲话中阐述了严格依法行政的重要性,指出"我国是个人情社会,人们的社会联系广泛,上下级、亲戚朋友、老战友、老同事、老同学关系比较融洽,逢事喜欢讲个熟门熟道,但如果人情介入了法律和权力领域,就会带来问题,甚至带来严重问题。""引导群众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逐步改变社会上那种遇事不是找法而是找人的现象。"他还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谁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党的十八届四中  相似文献   

3.
江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 :“我们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 ,各级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 ,必须受到人民和法律的监督。”在某种意义说 ,失去人民和法律监督的权力 ,可以视为特权。目前 ,铁路企业存在的干部作风问题 ,很大程度上与特权有关。特权在干部的思想、工作、生活作风等方面的综合反映 ,就是特权主义的表现。端正干部作风 ,必须反对特权主义。  一、解决特权问题是端正干部作风的关键问题特权主要是指超出法定范围的用权。特权主义主要表现于“权力至上”和“权力私有”的特权思想 ,以及“权力滥用”和“以权谋私”的特权行…  相似文献   

4.
"隐性特权"正在悄无声息地诱发着腐败的产生和蔓延,在党风廉政建设中,放松对"特权"的警惕,不把反"特权"作为第一个战场,其结果就是道德防线失守,腐朽思想滋长,腐败行为发生,无法真正遏制腐败  相似文献   

5.
《小康》2016,(4)
正绝大多数来自企业认购、由百度直接任命的"官方吧主"拥有超级特权:可以随意删帖、置顶帖子和更换"民选吧主",无需参与资格考核,无法被投诉下台。百度卖血友病吧事件似乎超越了人们对恶的想象力,为何这家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会在商业利益和公众利益之间失去平衡?发出知乎上第一条帖子的那天,37岁的百度血友病吧吧主"蚂蚁菜"正忍受着右手腕关节因内出血导致的持续的肿胀与疼痛。帖子发出后,蚂蚁菜不眠不休连续在电脑前坐了30个小时,一度兴奋得浑身颤抖。手机、电脑中的微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旗人"在清朝社会中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在法律上享有特殊权利,这些特权对当时社会的法律、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层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隐性特权"在本质上是超越了法律和政策界限的非法权利或离轨行为一般来说,在法律和政策规定内的特权有其存在的合法性或合规性。如对于残障人士、烈军属、妇女、儿童、老人等特殊群体所享受的特权行为,社会  相似文献   

8.
其实,无论是隐性还是显性"特权","特权"本身才是实质性内容,隐性、显性只是形式上的差异近两年,"隐性特权"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问题。从2008年引起强烈反响的某地区干部"出国考察"清单,到前段"特权车牌号"的存废之争,"隐性特权"的数量和种类之多,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
评述由头: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快,各种形式的"特权"被逐步取消或受到限制,但不可忽视的是,特权隐性化现象不断出现,成为诱发腐败的新形式。特权隐性化也称"隐性特权",主要是指公共部门及其公职人员基于自身掌握的公共权力,在法定利益之外隐蔽地享受  相似文献   

10.
"软权力"是与"硬权力"相对的权力形态。作为权力存在的一种形态,软权力普遍存在于公私权力中,并对公私权力结构、行使、监督等产生直接影响。滥用软权力将损害公权力的公信力、侵害当事人合法权益、导致公权力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盛行潜规则和特权。相对于硬权力,人们对软权力的认识和监督还比较薄弱。要高度重视软权力滥用现象和软权力监督等问题,将软权力和硬权力都关进制度的笼子。  相似文献   

11.
<正>"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领导干部必须时刻清楚这一点,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严格自律。"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对全党发出的告诫,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莫把公权当特权的警醒。特权,简言之就是排斥多数而由少数人独享的权  相似文献   

12.
监听在本质上与拒证特权是相冲突的,在监听立法时需要对二者关系进行正确处理。合理构建的基本方法是根据利益权衡原则,分别界定各自的适用范围。各国的监听立法都结合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对拒证特权做出了规定。我国在监听立法中对拒证特权的设置范围不宜过宽,但应赋予律师享有拒证特权。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指出,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滥用权力、公权私用等特权现象滋生腐败,影响发展环境,既破坏党群干群关系,又腐蚀社会良好风气,既滋生腐败现象,还破坏社会公平正义. 一、找准症结,深刻认识特权现象存在原因危害 当前,发生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的特权思想、特权现象的表现形式复杂多样,大体说来,其主要表现为"四优":一是心理特权优势.  相似文献   

14.
党内"特权"是与党内平等原则和社会公正原则相对立的,必然会随着财富的极大丰富、社会的全面进步以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最终退出历史的舞台。从人的有限主体性的角度出发,可以正确认识党内"特权"的两种表现,能够全面分析党内"特权"的产生缘由,有效地选择党内"特权"的消解路径。充分发挥和合理限制党员干部的主体性与合理消解党内"特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其中任何一方的完成必须依赖于另一方的努力,并且也只有这两方齐头并进才能更好地推进我们党执政能力的建设和执政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阶层"内卷化"是社会流动渠道中一种特定的人为安排,社会中享有特权的个体和群体,构筑能够阻止被歧视的个体和群体在社会地位流动中向上移动(同时保证特权个体或群体不会下移)的一种安排。阶层"内卷化"现象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当代广西》2014,(5):58-58
正近段时间,"家风"成了热门的公众话题,引发人们的追寻与热议。中国家庭留下了无数家风故事,将民族精神代代相传。伟人家风"毛家的人不经商、不赚钱。从我母亲到我这一代,都是靠工资生活。"毛泽东之孙毛新宇曾这样说道,"低调做人、清廉是毛家的家风。"毛泽东十分关爱子女,但也严格要求,从不为子女谋职位,搞特权。新中国成立初期,毛岸英被安排到政务  相似文献   

17.
《楚天主人》2013,(4):33-33
正领衔人:周洪宇(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案由:近年来,我国大中城市雾霾现象越来越严重,呼吸道感染疾病日益蔓延,特别是肺癌发病率、死亡率都高居第一,成为人们生命健康的第一杀手,空气污染已经日益引发国人、社会、乃至国家政府之高度重视。2013年年初,全国中东部地区都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中,遭遇"史上最脏"气候,并向南北扩张。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重点监测的33个城市,空气质量级别都是"严重污染",广大市民抱怨"空气有毒"。不仅如此,严重的雾霾还严重  相似文献   

18.
陈青 《今日海南》2013,(6):34-34
特权是指个人或小集团在政治上、经济上凭借其特殊身份和地位所享有的超越法律制度规范的特殊权力、特殊利益。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本质决定了它与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格格不入的,是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背道而驰的。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严重腐蚀了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灵魂,严重影响了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严重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特权现象和腐败行为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体制问题。不科学的体制乃至法规政策,  相似文献   

19.
刘益飞在《学习时报》2010年4月5日撰文指出,在领导干部中强化反对特权的教育,对于当前的党内生活实际,具有特殊的重要性。现在在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中,特权意识、特权行为滋生蔓延,不仅堂而皇之地谋特权搞特权,而且为此  相似文献   

20.
"吃空饷"现象的根源在于特权思想。因此,特权治理非常关键。加快建设特权治理有效机制,要"治心"为上,积极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治权"为本,健全内部信息公开、财务控制、法人治理和民主监督制度,完善上级单位督导巡视与激励机制,形成协同治理合力,防止权力异化为特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