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方 《瞭望》1989,(29)
凡世人皆有若干“怕”:怕死、怕穷、怕批评、怕穿小鞋、怕抓小辫、怕打棍子,等等,大致而论。但必有一样不怕——荣誉。不单不怕,而且喜欢。中国人讲福、禄、寿。荣誉大概属于“福”这一类。得到荣誉,他人会说这  相似文献   

2.
瞭望哨     
《瞭望》1998,(44)
不怕市场怕“市长”重庆唐春林前几天到一大型企业采访,负责接待的同志说,现在搞市场经济了,尽管市场危机四伏,但他们的企业不怕市场,而怕“市长”,即手握大权的各路“神仙”。前不久该市人大一副主任带人前去调研,调研组在企业呆了6个小时,吃饭、休息就用了4个...  相似文献   

3.
文郁 《瞭望》1999,(25)
草怕严霜霜怕日──人活世上,也总有一种东西要怕的,旧时,小孩子哭闹,母骇之曰:麻胡子来了!这麻胡子是小孩子怕的;祥林嫂怕死了之后到阎王爷那里着小鬼锯成两半分给两个丈天,所以战战兢兢到土地庙捐门槛;孙悟空连天宫都敢闹,却怕唐僧念紧箍咒;孔夫子那么大学问,不信“怪、力、乱、神”,也说君子有三怕:伯天命,怕大人,怕圣人之言不过,我们国人中的一部分更推崇的,好像是“什么都不怕”那位把人只偶尔流露出“忧天”情绪,就被自古及今的人们一以贯之地嘲笑了两千多年。如果把“什么都不怕”理解为是不怕困难的“大无畏精神…  相似文献   

4.
敢与怕     
有着远大理想和执着追求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不怕妖魔鬼怪;不怕外来压力,正七。毛泽东同志所说:“中国人连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但是,作为共产党员、人民公仆,如果胆大妄为,无所顾忌,屯会犯错误,栽跟头。邓小平同志的胆子是够大的。他一向主张改革要敢闯、敢冒。但是他屯提倡要有点怕。他在(共产党员要接受监督)一文中说:“共卢党员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了且不好,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瓦主党派,总是好一些。”言简意赅,极富哲理!在我们党内,有着大批既不乏胆识又怕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彭…  相似文献   

5.
对人和事,有争议不怕,就怕因有争议而“搁一搁”。这一搁,有时就经年累月,甚至于此人此事也许就此落入“阴山背后”,永不叙议了。人总是在克服缺点中成长的;事总是在矛盾转化中解决的。这就是说,人和事既然存在着矛盾,要不争议也就不可能。即以人而言,如果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观点说,那末,没有争议的  相似文献   

6.
以人性化管理为平台,塑造铁路民警新形象是以人为本理念在公安队伍管理中的具体体现。西安西站公安派出所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具体做法:一是坚持“三不”(乡情不讲、面情不看、人情不给),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二是践行“三心”(政治上关心、生活上贴心、思想上细心),制度无情人有情。三是牢记根本,领导干部率先垂范,认真实施民主管理。  相似文献   

7.
论点摘编     
《毛泽东研究》2023,(2):123-126
<正>毛泽东关于“不怕鬼”的论述唐正芒、王娟在《党的文献》2022年第6期撰文指出,20 世纪五六十年代,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毛泽东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不怕鬼”的论述,并指导编辑出版了《不怕鬼的故事》一书。围绕“不怕鬼”,毛泽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意蕴深刻,讲清了“鬼”是什么、为什么不要怕“鬼”、如何对“鬼”进行斗争等问题。在毛泽东看来,世界上“确实存在着许多类似鬼的东西”。一是国际上一切帝国主义及国内外反动派;  相似文献   

8.
《求知》2017,(6)
<正>领导干部要管住"爱好"桑林峰在2017年4月13日《中国纪检监察报》撰文指出,"不怕领导讲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这是一些围猎者的"胜利法则"。领导干部走向腐败,很大程度就是管不好自己的爱好。一个人只要被爱好左右,就难以保持廉洁人生。领导干部有爱好很正常,但要慎重对待。普通人因为共同的爱好而交往,较少受到利益的影响和牵绊,而领导干部稍有不慎,就会被人利用,成为别有用心者谋取利益的"敲门砖"。领导干部一旦深陷爱好之中不能自  相似文献   

9.
《求知》2008,(4):47-47
杨治钊在《陕西日报》发表文章指出,一是急躁。个别领导干部追求政绩,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急于表现,急于升迁。二是浮躁。浮躁之人,心态不稳,患得患失,追名逐利,作风虚浮,东一榔头西一棒,既想干事,又怕做错事,怕干不好事,慌乱紧张。不能平心静气抓学习、谋发展、思长远。工作上勾心斗角,经济上权钱交易,用人上跑官要官。三是烦躁。工作上安于现状,议论人时间多,琢磨事时间少,遇事能拖则拖、能躲则躲,做“老好人”,说“老好话”,拉关系、和稀泥。四是暴躁。  相似文献   

10.
最近听说,有人在对青年人讲民主时,特别卖力地鼓吹“东风吹,战鼓擂,现在谁也不怕谁”。似乎民主就是“谁也不怕谁”,只有“谁也不怕谁”才能有民主。 对于民主这样一个大题目,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讲清楚的;我只想说,把“谁也不怕谁”当成民主的手段来大加鼓吹是很荒谬的。马克思主义的常识告诉我们,历史是人  相似文献   

11.
说“退”     
“精神不错嘛,看起来正是年富力强呀,再干二十年都没问题。”“哪里哪里,身体还行,但还有600多天就要退了。”“您说现在怎么就兴一刀切呢?”“不过,‘退下来,不用怕,不进政协进人大’。”类似的对话,现在是容易  相似文献   

12.
一是怕“老虎”出笼子.据测算,全国消费资金总量仍有6000至9000亿元,这潜在的巨大购买能力一旦出笼,通货膨胀就会再次出现.二是怕周转没票子.许多企业流动资金缺乏,职工忧心忡忡.他们说:“企业缺氧职工心慌”.三是怕财政再出现赤字.从1979年以来,我国的财政每年平均赤字65亿元.不少人担心,财政赤字继续增长.四是怕政策“翻烧饼”.  相似文献   

13.
应对金融危机冲击 切实提高“四个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金融危机带来的新挑战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加剧,中国汽车市场销售增速减缓,利润下降,现金流明显减少,企业深感经济冬天的寒流。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职工中也普遍存在着“看不清危机影响深度、吃不准危机持续时间、把不住危机应对措施”的“三不”思想和“怕减产、怕减薪、怕减员”的“三怕”顾虑,部分职工甚至出现了严重焦虑、担忧甚至埋怨的情绪。2008年12月,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营山县人大常委会蒋松柏: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体察民情,办理实事,无疑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的一条重要渠道,也无疑是一件好事。然而,也有一些领导干部的“调研”出现了当“客”人的现象。一是当“攀客”,下访“嫌贫爱富”,喜欢往条件好困难少的地方跑;二是当“说客”,下车伊始便夸夸其谈,对基层情况不做深入细致了解便指手划脚,品头论足;三是当“游客”,下访只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漫无目的;四是当“吃客”,这里吃吃,那  相似文献   

15.
另一种“三陪”现象透视──乡镇干部的烦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陪舞,陪酒、陪歌的“三陪”现象一度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而时下普遍存在于农村乡镇机关的另一种“三陪”,即陪吃、陪会、陪玩,也愈演愈烈,成为乡镇领导干部沉重的包袱,令人堪忧。勉为其难的“三陪”都说乡镇工作忙乱;其实路上头来人要人陪同下无关系。县里部委办局林立,科室股站重叠。乡镇既怕县里来人,又怕县里下来人,来了,轮番“轰炸”,奉陪不起;不来,怕是有作,公!J.””公办”,紧紧“鞋带”,吃罪不起.权衡利弊,乡镇地导咬咬牙,还是希望县里来人、尽管是扭苦差中,他们还是全程陪同“三陪”缘何泛滥一…  相似文献   

16.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领导干部的活动空间急剧扩大,社会交往日渐频繁,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社交圈”对领导干部的思想影响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领导干部在这个圈子里的言行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为人、思想品德和综合能力。因此.坚持考察领导干部“工作目”和“社交圈”相结合,有助于更深入、更全面、更准确地了解一个干部的全面情况。 一、考察领导干部“社交圈”的主要内容 具体来讲,考察领导干部社交圈主要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要看其社交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政治品质如何。有的领导干…  相似文献   

17.
顽症     
方成 《民主》1998,(11)
病种太多了。有的病是世界性的,像癌症那样,谁患了也不容易治好。也有的病不同,有的人不大怕,有的人怕。据说西方许多人怕感冒,不容易治,还会有性命之危。可中国人是不大怕的,当常见病,能很快治好,很少治不好的。又说非洲人不怕肝炎,连许多运动员是肝炎患者,照常运动,他们不在乎。可中国人很怕,患了赶紧送进医院,治不好还可能转肝癌。这都是听说的。我国还有些说是病,也像,也不像;说不像,可也像。讲排场,恐怕外国也  相似文献   

18.
最近,有位领导同志谈到,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待工作岗位要“三不要”:一不要浪费岗位,二不要“利用”岗位,三不要作贱岗位。思忖再三,觉得很有些道理。不要浪费岗位。岗位绝不仅仅是干部个人养家糊口的“饭碗”,更主要的是党的组织量才使用、代表人民赋予一定权力以使干部为民造福的“阵地”。干部之于岗位就好像哨兵之于哨所,一刻都懈怠不得。每个岗位都重要,每个岗位都寄托着党和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9.
一、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搞好“三讲”教育的关键环节最近,中央部署在县以上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为使这次教育活动不走过场,中央提出要用整风精神抓好这项工作,其目的是依靠我党的自身力量来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因此,在“三讲”教育中,首先必须从党性党风的高度来充分认识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性,纠正党风监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象和批评上级怕丢位子;批评同级怕伤感情;批评下级怕丢选票;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的错误倾向和思想。开展批…  相似文献   

20.
“领导干部也是人”是我们耳熟的一句“名言”。乍一听,似乎言之有理,但细细分析,却又品出另一番滋味。大凡说这话的人有两种,一种是有求于领导干部的人。他们通过对少数领导干部的言谈举止、生活习性和喜爱好恶的观察、揣摩,找到他们人性中的弱点,并瞄准这一弱点作为“公关”的突破口,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另一种则是领导干部自己。有的领导干部为了满足一己私利或者贪婪的欲望,“领导干部也是人”往往就成为他们自我放纵、贪污堕落的挡箭牌和开脱之词。无论从自然人的角度看,还是从社会人的角度看,领导干部确实是一个普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