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异化劳动理论视阈下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将人的全面发展置于马克思主义异化劳动理论视阈下,探讨了异化、异化扬弃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异化过程包含着异化扬弃的过程、异化扬弃的过程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是对人的异化的全面超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异化及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问题。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这两大社会发展目标具有在价值目标导向上的一致性、价值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契合性和在价值目标实现过程中对社会物质条件的依赖性.深入研究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及其在实践中的双向互动作用,对于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整个思想体系的基本脉络是以人的发展为主线的,社会历史的变革演进在他看来,是人从对物和对人的各种依赖关系中逐渐解放出来的,不断获得自由发展的过程,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最终取决于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同一个历史的进程和现实运动的过程。同时,人的全面发展也只有在全面进步的社会中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体价值观的本质体现;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与历史规律演进是一致的;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性。  相似文献   

4.
王建 《前沿》2014,(21):63-64
人的自由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互为前提、互动共生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高表现、终极目标。和谐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本文通过探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人的全面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角下的效率与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成富 《求索》2005,(5):59-6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必须把人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与公平是基于两个不同经济发展过程的两个不同经济范畴,是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两个中介性手段,二者统一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之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厚基础。  相似文献   

6.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生命的个性与能力得到充分张扬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到完全的实现。但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不断发展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要不断探索人的全面发展进程,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在共产主义社会最终实现其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7.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取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一致性。人的全面发展可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建立可以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人的全面发展能否实现的辩证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汲取前人人的发展思想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创立的。人的全面发展包含四个方面的内涵,即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多方面发展和自由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是过程与目标的统一,是相对与绝对的统一。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解要放在一定的语境中,不能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作出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音乐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教育中的"发展"与音乐教育的"主体"确认紧密相连,不同的"主体观",产生不同的"发展观"。音乐教育所指的"发展"也是在音乐主客体生成的实践过程中,主客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是对音乐教育内在联系和规律的一种认识过程。音乐教育通过对音乐的审美实践,实现审美化生活,包括了对音乐的创造与享受。只有在价值的创造和享用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人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得到确立,人才能成为自由人,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目标的确立包括生产力目标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这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历史过程.在不同的生产力发展阶段,所能实现的人的发展的自由和全面的程度是不同的.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努力的方向始终是同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相一致的,同时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情况加以发展和具体化,力求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