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就是使国家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就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  相似文献   

2.
盛寿河 《求实》2004,(6):82-85
20世纪以来 ,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深入 ,全球网络化的社会互动模式已成普遍现象 ,社会结构的变化带来社会的权力和权利观从社会学和政治学转向法理学视野审视和论证的新变化。制约权力 ,实现政府分权制衡 ;保障权利 ,提高公民合法权益 ;维护权威 ,实行国家法治方略 ,是现代政治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经济市场化、政治法制化、权力制约化、社会生活 (权利 )现代化与“解神圣化” ,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  相似文献   

3.
全面从严治党不仅需要政治上、制度上、组织上的努力,也需要党保持政治自省精神。政治自省是政治主体对自己的政治思想、政治道德、政治行为等进行的反思。优良的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政治自省。政治自省精神有助于政治主体特别是权力政治主体具有或维持较高的道德水准,有助于权力政治主体改进工作。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的主动性、严格性、全面性、长期性都需要政治自省精神。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政治自省既包括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的自省,也包括组织自省和党员个人自省。  相似文献   

4.
反腐败的关键是权力运行法制化,这是由腐败现象和权力现象的相关性决定的。人类政治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腐败的产生主要和政治权力的运作方式相联系。正是使用和操作权力的固有特点为权力的滥用提供了潜在的机会,就形成了部分人代行集团整体权力的情况,即国家把管理社会的具体权力委托给特定人员行使后,具体用权人的意志就自然地渗透到权力过程中。如果个别意志与权力所有者整体意志不一致时,就很可能出现权力在国家意志范围之外运行的结果,如滥用权力、违法用权等。这种权力的变质即公共权力私有化现象就是腐败,要从根本上治理腐败,就要加…  相似文献   

5.
所谓依法执政,就是执政党在国家政权的组织、运行方面,以及以此为基础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时,其权限、程序、实施方式等必须有宪法和法律的依据,必须按宪法和法律的规范行使权力,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行为。依法执政,依法治国,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性问题。其关键就是要通过法律合理地配置和有效地制约公共权力,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  相似文献   

6.
政治文明视域中的公民监督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监督是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和最大化彰显民主意蕴的制度安排。公民监督一般在公民政治参与过程中完成,能防止政治权力的失控和异化,保障政治权力行使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公民参与监督水平和质量较高的社会通常具有更高的政治稳定度。政治文明的发展就是政治文明主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由于权力本身的特性和权力主体的有限理性,权力必须受到制约已是一个基本的社会事实。然而,关于如何制约权力,在规范层面上始终存在着诸多理论。因此,本文是在对权力制约理论和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加以反思,尝试从权利政治和生活政治去完善作为规范和经验之间的权力制约,以此去追寻现代政治理念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法制化、民主化、渐进和激进作为分析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标准,从而把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道路划分为渐进的民主化改革道路、渐进的法制化改革道路、激进的民主化改革道路、激进的法制化改革道路四种改革道路。进一步论述了渐进改革是当代中国治理条件下的必然选择,在中国面临一系列的治理危机的条件下,只能以效率为指向,进行渐进并且具体的改革,这样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在法制化和民主化的关系上,中国应该顶住激进民主化的压力,在优先发展序列上首先完善中国的法制化,为政治生活乃至社会生活确定一系列的规则,确立一支精干的、依法行政的公务员队伍,从而为进一步的政治体制改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中国政治形态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中央集权 ,国家权力全面渗透进社会生活 ,形成党、国家和社会“三位一体”政治权力关系。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开始分化。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 ,政治权力从中央到地方呈下行态势 ,政治权力从政治领域流向社会领域  相似文献   

10.
政治体制改革理论观点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有学者指出,在社会转型期,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目标合理性与过程合理性的统一。所谓目标合理性就是要通过改革实现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和法治化。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法治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证。这样才能巩固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基础,规范政治权力的合理运行限  相似文献   

11.
公民意识: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驱动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俞睿  皋艳 《求实》2006,1(1):65-68
政治现代化进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民主从政治层面向社会层面回归的过程。公民意识的内在精神表现为主体自由追求和理性自律精神,是实现国家权力回归社会的桥梁。公民意识的欠缺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障碍之一,立足于中国的政治过程,积极探索培育公民意识的途径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人民美好生活是新时代的关键词,也是阐释中国共产党权力观的关键视角。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权力观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同时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政治权力观在新时代实现的守正创新,还蕴含着对西方政治权力观的批判性参照和借鉴。只有准确把握美好生活的人民主体向度和价值旨归,从人民性出发来确立权力运行的合法性依据,才能找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权力观的初心与使命。从人民美好生活的视角来落实和践行权力的人民性主旨,就是要努力使权力运行过程成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最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普惠式供给过程: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实现人民的政治权利诉求,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提升人民生活境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障人民生态权益。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腐败问题可能导致"亡党亡国",提出"建设廉洁政治"。习近平接任总书记后,也多次强调要对腐败保持警醒,指出"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要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腐败的根源是深扎于人性中的趋利性和权力欲。权力,指的是一种控制力和影响力,强调对社会资源和他人行为的支配力。"权力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当中,不同生活领域的权力现象分别被称为政治权力、经济权力、社会权力和宗教权力"。宗教权力在古代和中世纪显赫一时,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成为资本主义时代的宠儿,唯有社会权力,被关注得较少。按照马克思  相似文献   

14.
邓永洪 《求实》2006,1(8):77-78
思想政治工作要在新时期发挥其应有功能,就必须把法制化建设提上议事日程。从人学意义上审视、解读思想政治工作法制化,即通过分析“人的权利”与强化法制化观念、“人的本质”与依法协调人的种种复杂关系、“人的主体性”与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人的需要”与依法构建畅通有序的利益表达渠道、“理想人格”与思想政治工作者依法办事之间的内在关联,深化对思想政治工作法制化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的认识,从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法制化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15.
国家权力是一种政治权力,其实质在于权力主体可以运用国家强制力对权力客体实施指挥、命令、支配。要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必须对权力进行必要的制约或监督。实行依法治国是对国家权力的最有效的规范手段。依法治国的实质就是依法治权,要通  相似文献   

16.
行政参与,主要包含谁参与参与什么怎样参与为何参与四个基本要素,行政参与的主体包括所有受行政权力影响的利害关系人,客体指向行政权力的实施过程,参与方式多样化,目标是实现利害关系人对行政权力行为的影响。与行政参与相对应的参与行政,具有交互性、衡平性、公共性、法律性等基本特征。公民的行政参与可以理解为政治参与的转化和表现形式。目前,行政民主、行政民主法制化已经成为一种世界趋势。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 20年来,我国的立法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已初步建立起来。但是,要使国家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法制化和规范化,仅靠现有的法律法规是不能够满足需要的。就市场经济的伴随物——腐败而言,笔者认为,防腐重在监督,监督必须依法,依法必先立法。因此加快监督立法,出台《监督法》是防腐工作的当务之急,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需要。  一、监督是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必要保障  (一 )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体现  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  相似文献   

18.
各级领导干部都担负着重要的工作职责,一定要认清形势,明确方向,恪尽职守,做好表率,切实把握好人生的航标。第一,要正确认识权力。所谓权力,是一种政治强制性力量,这种力量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权力的本质就是统治阶级按照一定的政治标准、是非标准对社会实施管理,就是主持  相似文献   

19.
政治认同是认同主体围绕一定利益及价值诉求的政治实践活动,是政治体系和社会成员之间政治实践的交集。政治的认同和认同的政治的对立统一,构成了现代政治生活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政治认同的核心是权利和权力的关系问题,是政治体系和社会成员政治实践的张力的反映和体现。政治认同在价值取向上总是以利益关系为主导,并以政治文明的发展为取向。  相似文献   

20.
道德是调整人际关系的一系列行为准则,它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自觉来维持。而权力道德则是指权力主体在执掌和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的行为准则。可见,权力道德是社会道德的一部分,是社会道德在政治生活中的具体体现。通俗地讲,权力道德实际上是指为官者的品行操守,亦即人们平常所说的“官德”。一个社会权力道德的具体表现,不仅会影响政治体系的运行质量,也关系到政权的形象,因而历来为统治阶级所重视。孔子曾说过: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所以,古往今来,为官清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