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指出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 ,谁也回避不了 ,都得参加进去 ,问题的关键是要辩证地看待这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既要看到它的有利的一面 ,又要看到它的不利的一面。这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尤为重要。中国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参与这种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并学会趋利避害。”我国加入WTO之后 ,意味着我国将在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领域全面进入国际社会。高等教育将进一步开放并参与国际竞争 ,认真分析加入WTO高等教育的影响与挑战 ,寻求发展战略与对策 ,是非常必要的。一、中国高等教…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经济不会出现所谓的‘硬着陆’,我们要看到问题的一面,更要看到发展的希望。"连日来,许多代表委员在接受采访时纷纷批评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呼吁全面辩证地看待中国经济形势,坚定信念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经济增速放缓是客观现实,但为什么总会有人把放缓等同于衰退、把减速视作危机呢?  相似文献   

3.
李敏 《发展论坛》2001,(8):60-61
全球化加快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要特点,它对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很大,正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目前,全球化尤其是经济的全球化已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现实,必须正确面对它,才能在全球化过程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经济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认真研究这些趋势,对于我们在国际贸易竞争中更好地发挥我们的优势,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 20世纪 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三个新的发展趋势:经济的全球化、全球经济的市场化和科技革命的国际化。   一、…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引向深入”。要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引向深入,最重要的就是全面领会和准确把握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及其精神实质。这对于我们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我们党的全部历史经验的科学总…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它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社会主义的进程。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在本质上、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上具有一致性。经济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效应。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充分认识这种发展趋势,积极参与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才能趋利避害,促进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再谈信用缺失与信用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爱萍 《求实》2004,(8):59-62
信用缺失从一定层面上说 ,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特别是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与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现实 ,如果缺乏信用支持 ,任何企业都无法参与国际竞争 ,更谈不上融入世界经济。这一切 ,要求我们在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时 ,必须高度重视信用缺失与信用重建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 ,随着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全球化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对全球化的研究也成了国内外理论界的热门话题。不少理论家正在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全球化进行系统的研究。真可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其实早在一百五十年前 ,马克思就看到了全球化的世界趋势 ,并就全球化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其中不少对于当代的全球化理论研究仍有着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马克思虽然没有使用过全球化这一词汇 ,但是早在一百五十年前就看到了全球化的趋势 ,他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的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 ,人们以往那…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两制关系”(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现在已经成为热点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必须重新认识和评价资本主义和社会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总书记今年5月29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重要讲话,抓住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根本性问题,作了全面、深刻、科学的论述.我们学习这个重要讲话,必须把握又重要背景、重要作用、重要特点和重要精神.一、必须把握重要讲话的重要背景学习江泽民同志重要讲话,首先要把握当前我们面临的局势特点.认识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态势与趋势,理解讲话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严书翰 《新视野》2000,1(2):29-31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简称“两制关系”)现在已经成为热点问题。国内外的学者、政治家都很关注对这些热点问题的研究。研究这方面问题的文章、著作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其主原因有二 :一是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已席卷全世界 ,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游离在这个潮流之外。二是经济全球化确实提出了许多涉及到重大的理论和决策方面的问题 ,致力于现代化建设的国家都要重视研究这些问题。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就国外而言 ,一是对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标准、缘起、进程、发展规律和前景作了大量的研究。二是对经济全球化的评…  相似文献   

11.
“如何研究党史呢?根本的方法马、恩、列、斯已经讲过了,就是全面的历史的方法。我们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当然也要遵照这个方法。我今天提出的只是这个方法的一个方面,通俗地讲,我想把它叫作‘古今中外法’,就是弄清楚所研究的问题发生的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空间,把问题当作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过程去研究。所谓‘古今’就是历史的发展,所谓‘中外’就是中国和外国,就是己方和彼方。”  相似文献   

12.
《前线》2017,(1)
<正>旗帜决定方向,道路决定命运,路线决定成败。旗帜、道路、路线问题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性问题。在我们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路线的问题上,历史和实践已经给出了答案,这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  相似文献   

13.
最近几年 ,经济全球化的讨论越来越热烈 ,不仅是国内学术界 ,国外也是同样。这一讨论所影响的范围和所涉及的学科 ,在社会科学的发展史上恐怕都是不多见的。这本身也说明 ,人类已经意识到经济全球化将深刻地影响自身的发展进程和历史命运。科学社会主义是最关心人类的整体命运和健康发展的学说 ,因此 ,科学社会主义应该特别关注经济全球化问题 ,认真解读它所带来的当代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变化 ,从而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和人类的走向作出科学的阐释和判断。从不同的层面多角度地、前瞻性地剖析和预测经济全球化这一前所未有的历史场景 ,给世界社会…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已成为不容否认的事实、不可阻挡的潮流,但是,人们对全球化的认识和判断却存在歧义和争论。全球化始于何时,全球化的理论源头在哪里,全球化的本质和主要特征是什么,研究全球化问题应采用怎样的方法论,在深入研究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的关系,对于明确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方向,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心,迎接全球化的挑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已经揭示了资本的扩张本性,预言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更为可贵的是,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中看到了社会主义的未来前景。所以,由资本主义引发和主导的全球化,并不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障碍。相反,它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发展可资利用的条件和准备。  相似文献   

15.
曾枝盛 《新视野》2002,(2):41-42
全球化已成为不容否认的事实、不可阻挡的潮流,但是,人们对全球化的认识和判断却存在歧义和争论。全球化始于何时,全球化的理论源头在哪里,全球化的本质和主要特征是什么,研究全球化问题应采用怎样的方法论,在深入研究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的关系,对于明确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方向,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心,迎接全球化的挑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已经揭示了资本的扩张本性,预言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更为可贵的是,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中看到了社会主义的未来前景。所以,由资本主义引发和主导的全球化,并不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障碍。相反,它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发展可资利用的条件和准备。  相似文献   

16.
李青宜 《新视野》2002,(2):44-46
全球化已成为不容否认的事实、不可阻挡的潮流,但是,人们对全球化的认识和判断却存在歧义和争论。全球化始于何时,全球化的理论源头在哪里,全球化的本质和主要特征是什么,研究全球化问题应采用怎样的方法论,在深入研究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的关系,对于明确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方向,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心,迎接全球化的挑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已经揭示了资本的扩张本性,预言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更为可贵的是,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中看到了社会主义的未来前景。所以,由资本主义引发和主导的全球化,并不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障碍。相反,它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发展可资利用的条件和准备。  相似文献   

17.
孙承叔 《新视野》2002,13(2):39-41
全球化已成为不容否认的事实、不可阻挡的潮流,但是,人们对全球化的认识和判断却存在歧义和争论。全球化始于何时,全球化的理论源头在哪里,全球化的本质和主要特征是什么,研究全球化问题应采用怎样的方法论,在深入研究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的关系,对于明确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方向,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心,迎接全球化的挑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已经揭示了资本的扩张本性,预言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更为可贵的是,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中看到了社会主义的未来前景。所以,由资本主义引发和主导的全球化,并不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障碍。相反,它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发展可资利用的条件和准备。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孟伟 《新视野》2002,(2):42-44
全球化已成为不容否认的事实、不可阻挡的潮流,但是,人们对全球化的认识和判断却存在歧义和争论。全球化始于何时,全球化的理论源头在哪里,全球化的本质和主要特征是什么,研究全球化问题应采用怎样的方法论,在深入研究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的关系,对于明确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方向,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心,迎接全球化的挑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已经揭示了资本的扩张本性,预言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更为可贵的是,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中看到了社会主义的未来前景。所以,由资本主义引发和主导的全球化,并不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障碍。相反,它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发展可资利用的条件和准备。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问题研究的方法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信砚 《新视野》2002,1(2):46-47
全球化已成为不容否认的事实、不可阻挡的潮流,但是,人们对全球化的认识和判断却存在歧义和争论。全球化始于何时,全球化的理论源头在哪里,全球化的本质和主要特征是什么,研究全球化问题应采用怎样的方法论,在深入研究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的关系,对于明确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方向,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心,迎接全球化的挑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已经揭示了资本的扩张本性,预言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更为可贵的是,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中看到了社会主义的未来前景。所以,由资本主义引发和主导的全球化,并不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障碍。相反,它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发展可资利用的条件和准备。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推进,中国与世界的共生关系日益凸显,这既是一种客观事实,又是一种客观需要。从根本上看,当前的全球化仍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主导的不平衡、不平等的全球化,这对社会主义中国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因此,在不断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必须以新的共生理念作为支撑,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这样才能使中国在全球化中处于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