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对人与人和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上,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是人类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飞跃。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焦点是解决经济发展模式的“价值转向”问题。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提供了价值支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反思与批判工业文明模式下的价值困境。构建生态文明绿色经济的价值内涵需要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责任,遵循马克思“人类发展最终目标”的价值实践。  相似文献   

2.
“人”为何物!“人”在何处?对于人类自身的哲学思考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始终。哲学永远是属于人的,这不仅指哲学是人类理性对于世界根本问题的高度概括,而且也指一切哲学思考都是为了人的,到头来总要归结到人的问题上。在文明伊始之时,这一点尤其突出。人类是宇宙天地的产物,还是世界万物的主宰,归根结底,人类在自然界里的地位和作用究竟如何?哲学应该对此做出回答。在人类自我意识刚刚开始萌发的原始初  相似文献   

3.
在历史的逻辑进程中考察生态与人的全面发展历史的演进,这一过程既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也是人类发展的真实写照,这也衬托出人的智慧和力量。人类从采猎文明的混沌共生,到农业文明的消极平衡,经过工业文明的消费主义,再到后工业文明的生态转向,人类的生存范式的否定之否定的跳跃式回归,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历史变迁和价值升华。  相似文献   

4.
论邓小平对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邓小平对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贡献杨思娅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反思伴随工业文明而至的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锐减以及全球性人口激增、贫困加剧等一系列威胁人类生存和延续的问题时提出来的一种新型发展观。它兴起于80年代末期,由于主张人、自然、社会的协调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开启了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进程,对人的价值及其相关范畴的内涵变化提出新的时代要求。走向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新时代,人的价值将在生态伦理价值观指导下实现其内涵的新升华,即人的个体价值由个人主义转向集体主义,人的价值追求目标由物质主义转向生态主义,人的类价值由人类中心主义转向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人的价值内涵的变化将引领对人的价值相关范畴的深化认识,引发从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视角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价值关系的反思,并启示我们在生态文明新视角下重新思索将人的价值与需要、人的价值与道德、人的价值与意义、人的价值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努力形成适宜新时代生态文明需要的人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6.
在政治经济学中引进"文明"概念,包含"文明形态"和"文明类型"。世界呼唤生态文明。人类要争取从工业文明形态转向生态文明形态。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九部分专门论述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建设美丽中国,展现了文明形态转换的图景。文明形态转换的起步是绿色发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产业结构生态化、技术发展生态化、生活方式生态化、思想观念生态化、管理制度生态化这五个领域,这五个领域都有政治经济学问题。向生态文明形态转化,需要行为方式的变革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这两个条件。社会理想目标的实现集中在三个领域: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生产关系公有化程度的提高、人的发展。理论界提出"生态人"概念,与"经济人"概念相对立,有助于推进生态文明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刘晓宇  张洪江 《前沿》2014,(21):9-10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日益增强,人化自然的范围无论是在横向还是纵向都迅猛发展,从而导致生态问题成为全球性的威胁人类生存的社会公害。十八大报告用“美丽中国”来刻画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指出要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李蒙 《民主与法制》2013,(17):10-14
“如果蜜蜂从世界上消失了,人类也将仅仅剩下四年光阴。”说这话的人。是爱因斯坦。蜜蜂虽小,却是地球生物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与人类关系密切的1000多种植物靠它授粉,山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中的显花植物也靠它传粉,来完成大自然的生存和繁衍。一旦蜜蜂消失,将造成地球生物链的断裂。人类经历了狩猎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工业文明以人的需求和欲望为中心,不断向自然索取,导致生态惨遭污染破坏,物种加速灭绝。资源过度开采浪费,不仅使人类生存面临严重挑战,也使许多物种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只有改变工业文明带来的种种危机,人类才能进入生态文明。而进入生态文明,首先必须“生态觉醒”。  相似文献   

9.
卢风 《湖湘论坛》2014,(2):79-82,89
随着市场化的发展,赚钱加花钱的生活方式已成为主流生活方式。粗鄙的物质主义价值观、人生观、幸福观在"自由"、"平等"、"人权"、"公平"、"效率"、"财富"等华丽辞藻的包装之下,充斥于媒体,渗透于制度,积淀于大众心理。人是追求意义的文化动物,总有其不知足的方面。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严重误导了人类对意义的追求,使人们在该知足的方面不知足,在不该知足的方面知足。生态学和全球性生态危机表明,地球生物圈能供养几十亿在物质追求方面知足的人,却不能供养几十亿在物质追求方面不知足的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是不可持续的,人类必须由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0.
一、文明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文明是何时开始的?这是一个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一些人认为,文明发端于奴隶社会;另外一些人则认为,文明从原始社会开始。其实,主张前一种意见的人,是把文明的出现与文明社会的开始混为一谈了。要澄清这一问题,首先要弄清什么是文明。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早就给文明下过这样一个定义:“文明一方面是指人类理性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指由此而来的人们对自然的影响的发展”(《圣西门选集》第2卷第170页)。在这个定义中,圣西门把理性的发展放在文明发展的首位,当然是唯心主义观点,但他明确指出,文明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是人类精神活动和物质生产活动的成果,则是非常有见地的。  相似文献   

11.
张孝德 《今日浙江》2010,(11):29-31
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催化下,能源与环境问题正在上升为又一次全球性的新经济革命。以新能源和低碳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经济与生态文明兴起,再一次将中国推到了历史选择的十字路口。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继工业文明之后又一次全新文明形态,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不同的社会历史文明时期,对应着不同的文明观。人类社会的早期,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基本上是以顺应自然的方式进行生产和生活的。人们视天为畏物、为神,畏天、敬天。在中国古代老子哲学中,称为“天道自然”。在古希腊哲学中,赫拉克利特则称之为“逻各斯”,认为人的本性就是顺应自然,服从自然。这个时期是人类顺应自然生活的阶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对自然界认识和改造的能力加强,人类的自我意识观念也不断强化。这时,开始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状态。人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开始改造和利用自…  相似文献   

13.
百家言     
有感于“荣事达”人的绿色行动  从 2 0世纪中叶开始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 ,使人类“征服”自然环境的足迹踏遍了全球 ,人类已经成为主宰全球生态系统的一支至关重要的力量。与此同时 ,环境问题迅速从地区性问题发展成为波及世界各国的全球性问题 ,如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能源缺乏、森林破坏与生物多样性减少、大气及酸雨污染……跨入新世纪 ,全球范围的绿色浪潮澎湃而起 ,人类开始步履艰难地跨入了绿色文明时代的门槛。而身处于绿色文明建设大潮中的企业 ,如何强化环保意识 ,顺应时代发展 ,寻找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的三个维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应然”的价值论维度出发,人的价值就是人自身,“以人为本”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价值尺度,同时,也是人认识自身和改造自身的根本原则和价值尺度。“以人为本”的生存论维度在于人的本质不是先行规定的,而是通过现实的人的历史性生存获得的,马克思的生存——实践本体论转向,意味着从抽象的人本主义转向生存论人本主义。从伦理关怀的视野解读“以人为本”,亦即从人存在的终极意义上探求人与世界的内在本质关系,确认人在世界中的安身立命之本,将人作为最高的目的和善。  相似文献   

15.
当你在马路上想要转向的时候,你日会怎样做?为了保证自身安全,不被后方来人来车撞到,通常我们会发出“我要转向”的信号。怎样发出这个信号呢?行人在马路边停下脚步,身体转向,同时给后方来车一个眼神,后车司机立刻“秒懂”。这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16.
子凡 《两岸关系》2010,(3):34-35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2010年“两会”期间,低碳经济、新能源、节能减排成为焦点问题。“低碳经济”成为未来中国新的发展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17.
《群众》2013,(2):66-68
随着世界范围内绿色运动的蓬勃开展,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逐渐为人所认知、接受,绿色消费市场加速形成,全球正进入一个新的绿色经济时代。有专家指出,这是人类继农业文明为核心的黄色文明、以工业文明为核心的黑色文明、以信息文明为核心的蓝色文明后的第四次文明浪潮。能否抓住这一重要机遇,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壮大,将是区域经济实现新一轮快速增长并重新排定实力座次的关键。绿色产业发展的内涵、外延究竞是什么,加快其发展还面临哪些现实难题,如何针对性地加以破解,理清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我们更理性地认识这一发展趋势和潮流,更科学审慎地进行行动规划,培育新的“绿色生产力”,迎来经济发展的新一轮“黄金期”。  相似文献   

18.
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到本世纪末全面实现小康,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加速经济发展的同时,以提高人的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其根本任务是要着力提高人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目前应主要关注四个问题: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生态文明与环境道德;生态文明与中华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个雏度。  相似文献   

20.
《精神文明导刊》2008,(1):30-30
为了进一步推动“市民文明素质工程”,2007年8月份,湖南省湘潭市文明委与国家统计局湘潭调查队组成联合调查组,深入街道、社区、广场和窗口单位,采取问卷调查、市民采访、统计分析和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在全市开展了一次市民文明素质情况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