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提出、警务理论的发展、市场经济的运行推动辅警制度的日益完善。辅警是社会治安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秩序的维护和社会治安效益的创造离不开辅警。从创造社会治安效益的视角分析,辅警建设具有如下优势:体现以效益为导向的现代警务工作目标;是维护社会治安工作中引入竞争机制的命题之意;是治安资源市场化配置优化的最佳选择;是体现治安效益成本最优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
预防的实质是防患于未然,治安预防在治安秩序维护过程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一村一警”警务机制是社区警务战略的延续发展和基层治安治理的创新举措,通过广大村(辅)警深入基层村(社)中,为群众排忧解难,化解各类社会矛盾,有效预防各类危害社会治安行为的发生,具有总体治安预防属性。当前公安机关整体“打击优先”的实然运行理念制约了“一村一警”警务机制实际运行效果。应坚持“一村一警”警务机制的预防属性,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尊重治安预防规律,真正树立预防理念,加强“村警”专业化建设,不断提升“村警”职业能力,围绕“村警”打造基层“熟人”社会,全面动员社会力量广泛深入参与治安基层治安治理,维护基层社会治安秩序,实现社会治安稳定。  相似文献   

3.
我国各地使用辅警的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困境和风险,当前形势对建立现代辅警制度提出了迫切要求。在我国辅警建设中存在着主体地位不明、岗位职责不清、管理制度缺略、职业保障不力等问题。应积极借鉴国外有关较为成熟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确定辅警人员的法律地位,明确辅警权限范围,规范辅警的工作程序和监督机制、健全辅警保障体系和人员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4.
农村是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在有限警力的情况下,通过内部挖潜,警力职责重新定位与工作模式变更,实现一村一警。重点推介湖北孝昌县一村一警的工作运行模式,总结其对农村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建设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作为正规警力的有益补充,辅警在协助警察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维护安全稳定不可或缺的治安辅助力量。不过,辅警体系的制度构建和现实运作也出现了辅警称谓多样化、成员复杂、缺乏保障、身份定位尴尬等一系列问题。加强辅警队伍的管理和建设,积极推动辅警队伍持续健康发展,是公安机关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对于辅警队伍的管理与建设应从管理规范化、考核灵活化、技能专业化、工作透明化四个方面入手,大力推进辅警队伍的正规化、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辅警是维护社会治安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警务辅助力量。自2016年7月湖南省邵阳市全面实施一村一辅警建设以来,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为全国公安机关在警力不足的情况下如何破解农村治安防控难题提供了参考依据。但是邵阳市一村一辅警建设中存在辅警流动频繁、整体素质偏低等问题,正确认识并处理这些问题,有利于一村一辅警建设的完善与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7.
从行政法、刑法角度明确治安辅警的法律身份,可使其名正言顺地执法,同时也可以追究其作为国家工作人员渎职行为的刑事责任,以及追究行政相对人妨害其从事公务的刑事责任。治安辅警执法权是指区别于行政执法、授权执法和委派执法,作为治安辅助力量接受公安机关委托,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在公安人员带领、掌控或经请示同意的情况下,对相对人共同或单独行使的特定辅助执法权限。  相似文献   

8.
契约式治安保险联防——一种探索中的中国现代辅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维护社会治安已经不仅仅是公安机关自己的事情了。如何在强调警察职能转变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和挖掘社会力量在社会治安秩序维护中的作用与潜能;如何使社会力量与公安机关形成良性互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辅警机制,契约式治安保险联防树立了一个新典型。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公安机关全面推行以社区民警为主体、包村民警为补充的一村一警警务模式,一警连线带面,建立综治协调联动机制和信息研判讲评机制,明确职责,突出考核,从根本上增强公安机关对广大农村地区社会治安的驾驭控制能力。一村一警警务模式是农村社区警务工作在实践中的创新和发展,对于构建和谐警民生态关系、夯实公安基层基础、预防控制违法犯罪、打造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警务人才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辅助警力的规范化建设是我国警务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各地辅助警力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发现的问题为辅警队伍的规范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样本。树立法治思维是破解辅警队伍建设与发展困境的唯一正确选项。  相似文献   

11.
泸州辅警队伍改革基本破解了辅警队伍规范化建设的难点,取得阶段性成效:辅警力量建设更加规范、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待遇保障更加公平、队伍素质逐渐提升、队伍归属感及认同度不断增强。具体做法是:编制职业规划,辅警资源配置从无序到有规;编撰实务手册,辅警核心职能明定标准;创新训练机制,辅警能力提升保障有力;拓展职业空间,辅警身份转换渠道打通;健全激励机制,辅警内驱动力强化激发;建立监督体系,制度落实有效保证。为进一步促进辅警队伍规范化建设,应完善法律法规、提升财政经费保障、拓展职业发展空间、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健全训练体制机制、加强风险防控。  相似文献   

12.
走有中国特色的辅警建设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辅警,是警察的辅助力量:目前,合情合理但不合法的辅警在中国大地广泛存在。我国的警务实践表明.辅警有它合理存在和发展的空间。辅警的理论和实践是现代警务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认真加以研究,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辅警队伍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3.
走有中国特色的辅警建设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辅警,是警察的辅助力量。目前,合情合理但不合法的辅警在中国大地广泛存在。我国的警务实践表明,辅警有它合理存在和发展的空间。辅警的理论和实践是现代警务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必须认真加以研究,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辅警队伍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平安乡村建设的关系。目前农村社会治安形势。加强平安乡村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粤北韶关村民自治调研组深入粤北农村基层摸底调查发现,换届选举之年的粤北农村村"两委"正面临着人才和角色的困境。解决困境的出路在于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采取一系列对策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建构共治共享的和谐社区。  相似文献   

16.
科层组织内“编内—编外”的二元格局由来已久。在法治化的进程中,编外群体管理逐渐形成一套与编内群体管理平行的制度。在无中央立法的前提下,辅警管理规范由各省市地方人大或地方政府研究制定,表现为“分散式”立法模式。因地方立法能力限制及“承包型”法治模式下公安机关立法积极性不高等原因,各地立法高度重复,“分散式”辅警管理立法模式未能实现预期效果,面临走向形式化的困境。推动中央立法,建立配套制度的同时,推动“分散式”辅警管理立法从形式走向实质是目前化解困境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农村的治安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增多,有的治安问题还比较严重。分析和研究农村治安问题,并解决好这些问题,是保障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中“建立企业家政府”的核心思想为基础,引入成本——效益分析、绩效考核机制、分权管理体制等理论和方法,关注在中国公安机关现有体系和模式下,阐述公安辅警制度实施的理论基础.论证辅警制度实施的客观依据和现实原因,以期进一步合理化正规化公安辅警制度体系。通过实地调查,从人力资源优化、绩效机制运行、待遇保障管理、警营文化构建等方面对渐江省桐乡市公安局辅警队伍建设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9.
非正式组织管理是人本管理的重要内容结合行政管理学的理论,提出公安辅警队伍非正式组织研究的六个假设;通过问卷调查,对回收数据进行可靠性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并验证假设.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辅警是出于情感需求、共同的价值观、人际环境需要而形成的非正式组织,但非正式组织也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基于统计分析结果提出公安辅警队伍正规化建设建议.  相似文献   

20.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实现民主治村,实现人民群众本位是民主治村的关键。我们试从树立人民群众本位理念、建立和完善民主治村的基本制度以及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三个方面来探讨,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如何做好民主治村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