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国际     
《上海支部生活》2008,(4):11-11
2月17日,科索沃议会举行特别会议,通过了一项独立宣言,宣布科素沃脱离塞尔维亚成为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塞尔维亚总统塔迪奇当天针对科索沃宣布独立发表声明说,塞尔维亚将永远不会承认科索沃独立。  相似文献   

2.
论民族自决     
郑毅 《新东方》2009,(12):38-41
民族自决是历史上民族国家争取独立和反殖民运动的产物,而在冷战结束后以及全球化的今天,民族自决观念和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正确认识民族自决的概念、范围以及在当代的发展对理解当今世界的一些民族运动和民族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观察与思考》2008,(5):10-11
2月24日,数百名塞尔维亚族群众继续在科索沃北部城市米特罗维察举行示威,抗议科索沃当局单方面宣布科索沃独立。2月17日,科索沃议会举行特别会议,通过了一项独立宣言,宣布科索沃脱离塞尔维亚共和国成为一个“独立主权国家”。自科索沃当局单方面宣布独立以来,米特罗维察地区的塞族人每天举行抗议活动。国际社会在这问题上也出现尖锐对立。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政治中的民族分裂主义现象日益突出。民族分裂势力的旗号之一就是“民族自决原则”,这是对民族自决原则的曲解。本文拟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此进行理论分析,认为民族自决只适用于反对外国压迫和殖民统治,民族自决的主体是政治意义上的民族而不是人类学上的族群。  相似文献   

5.
新闻闪回     
<正>科索沃独立风波难平2月24日,数百名塞尔维亚族群众继续在科索沃北部城市米特罗维察举行示威,抗议科索沃当局单方面宣布科索沃独立。2月17日,科索沃议会举行特别会议,通过了一项独立宣言,宣布科索沃脱离塞尔维亚共和国成为一个"独  相似文献   

6.
朱海波 《求索》2008,(7):126-128
孙中山三民主义涵盖公民与政治权,经济、社会与文化权,民族自决与民族独立权三个方面的人权。其中,“平等”是三者之核心,利他主义和社会团结则为三者联系之桥梁。当代中国的宪政和政治文明建设证明,必须在以平等为基础之上的团结社会中,人权方有可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7.
马桶效应     
马加力 《时事报告》2009,(12):65-66
有两个版本的“马桶效应”。一则源于上世纪90年代发生的科索沃战争。在科索沃战争中,面对美国空军的狂轰滥炸,南斯拉夫人顽强抵抗,人民自发地组织起来,誓死守卫贝尔格莱德市。让人没想到的是,南斯拉夫后来从坚强到妥协,对北约作出了让步。这一突然转变曾让外界百思不得其解,而贝尔格莱德市的一位经济学教授分析称: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原因是因为马桶抽不上水!连续多日在户外或以“非常手段”解决“日常问题”,让习惯了现代文明的精英市民尊严尽失,  相似文献   

8.
王伟 《贵州民族研究》2021,42(3):104-115
"民族自决"特指被外国奴役和殖民统治下的被压迫民族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摆脱殖民统治,建立民族国家的权利.它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欧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形成,后逐渐发展演变为一项重要的国际法原则,并于20世纪70年代非殖民化运动结束后迅速蜕变."民族自决"最主要的历史功绩在于瓦解了世界殖民体系,使亚非拉广大被压迫民族获得解放、实现独立并建立民族国家.但"民族自决"也是殖民列强对外扩张的主要借口,帝国主义进行利益分赃的重要幌子以及民族分离运动的"合法性"武器.原因在于,它具有浓厚的工具特性、主体含混不清、适用范围边界模糊、理论固有的内在局限以及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理论冲突等.  相似文献   

9.
台湾当局宣布,台湾将向科索沃难民提供3亿美元(约新台币100亿元)的无偿援助,以显示台湾“参与国际事务的意愿与能力”。但该计划刚一出台,即激起岛内各界的强烈反应。 为了达到最大的宣传效果,台湾抢在科索沃和平协议达成以前于6月7日宣布该计划,表示愿意提供相当于3亿美元的无偿援助,帮助  相似文献   

10.
近一段时间以来,台湾岛内一些人鼓吹“公民投票”“自决”台湾前途的叫嚣不绝于耳。“台独”势力企图利用“公民投票”方式阻挠统一和制造“独立”,他们的图谋是决不可能得逞的。法理上的缺失“台独”势力为推动“公民投票”自决,炮制了所谓“住民自决”理论,声称台湾的前途须由全体住民自己来决定。首先应当指出,“住民自决”是“台独”分子杜撰的,国际法上没有这一理论。实际上,它是把“民族自决”理论中的“民族”一词偷换成“住民”,并加以歪曲。考察战后以来的世界历史和国际法实践,可以看出,就涉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变更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历时80多天的科索沃战争结束了。现在,“科索沃”这个词已远远超出地理概念,而成为当代国际政治的一面放大镜,使人们看清了美国霸权主义的本质。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国力、军力无人与其匹敌。因此,美国的全球战略呈扩张趋势,重点自然在欧州。以...  相似文献   

12.
1998年10月13日,美国特使霍尔布鲁克与南联盟总统米洛舍维奇就科索沃问题达成协议,终于使南联盟避免了北约的军事打击,并使持续了近9个月之久的科索沃危机出现了和平的曙光。然而,仅仅事隔两个多月,12月24日,南联盟部队与阿族分裂分子武装组织科索沃解放军在科索沃北部社耶沃地区再次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同时科索沃解放军宣布结束它从Ic月份开始实施的单方面停火。危机根源错综复杂历史上,塞族人就一直将科索沃视作其民族和文化发祥的“圣地”,认为阿族人是在塞族人被迫外迁时乘机迁入的。而阿族人则认为,其祖光早于塞族人在科索…  相似文献   

13.
科索沃战火的硝烟未尽,李登辉似乎从中找到了感觉,肆无忌惮地抛出了极其荒谬的“两国论”。 李登辉敢向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叫板,说穿了,就是他自以为有四张王牌:“实力后盾”、“挟洋自重”、“国际分裂逆流”和所谓“民意支持”。 中国政府果真就不具备武力解决台湾回归的能力吗?非也。考虑到海峡两岸人民的长远利益,中国政府始终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为了创造良好的和  相似文献   

14.
科索沃是今年最突出的世界热点地区之一。自2月底阿尔巴尼亚族分裂主义武装分子与南斯拉夫警察发生武装冲突以来,那里的战斗不断升级,上千人死于战火,近30万居民沦为难民和被迫迁居者,大量家园和财富被毁。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事组织打着消除科索沃“人道主义灾难”的旗号,发出了对南斯拉夫实施“空中打击”的“行动命令”。尽管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其“空中打击”至今尚未实施,但这未遂的军事干预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并留下启示。  相似文献   

15.
发源于西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民族自决权”,是与自由、平等、博爱的普遍人权思想相联系的。在资产阶级反封建、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过程中起过积极的作用,后来在资本主义发展时期,马克思也提出过民族自决权问题,认为受资本主义国家压迫的民族应有摆脱民族压迫的独立自主权。1896年第二国际伦敦代表大会,重申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原则。但笔者认为,民族自决权作为一种历史理念,对于民族国家的创建,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又有消极的裂变作用;而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它只是处理民族关系的一种策略性原则,并与社会主义世界革…  相似文献   

16.
刘流 《新东方》2000,(2):71-72
“我们不关心科索沃的炸弹,我们关心自身的炸弹!”这是美国妇女中流传的一句话。她们还有一句有名的口号是:“道康宁是杀人犯!”  相似文献   

17.
科技强军是我军新时期军队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是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根本保证。江泽民主席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重视科技强军。”近期结束的科索沃战争不但给国际战略格局和世界安全形势带来重大影响,而且进一步对各国军队建设产生深远作用。主要表现为:依靠科技发展武器装备,依靠科技提高军队整体作战能力。当前形势下,科技强军是我国军队建设取得长足发展的必由之路,科技强军的任务更为紧迫。一、科索沃战争再次证明,科技在军事中的作用空前加大,依靠科技实现军队现代化是军队建设的唯一正确途径科索沃战争中,…  相似文献   

18.
《传承》2016,(1)
独立后的俄罗斯在对苏联某些失败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进行反思与批判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与发展,最终以立法形式制定了一系列更利于民族和谐、国家稳定的民族政策,如立法上回避民族自决,在民族平等基础上强调俄罗斯民族在俄联邦国家中的重要地位,主张人权和公民权利高于民族权利,推行民族文化自治理论,反对极端民族主义,建立民族和谐关系等。  相似文献   

19.
1959年达赖喇嘛叛逃后,一直在国外从事西藏独立、分裂祖国的活动。为了给其“藏独”活动披上合法的外衣,达赖不失时机地四处散布其各种独立谬论:“自古独立说”、“满蒙非中国说”、“供施关系说”、“民国时期独立说”。文章就其“自古独立说”,以新中国成立前西藏历史发展的大体脉络,予以批驳。  相似文献   

20.
自科索沃战争爆发和北约新“战略概念”出台后,一种以“人权高于主权”为旗帜、以武力打击为手段、介入别国内部事务的国际关系理论和思潮———“新干涉主义”日益成为学界及政界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且经西方国家领导人如布莱尔、克林顿等一再加以阐发,此种理论渐有主导西方国家外交政策之势。英国现政府作为“新干涉主义”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之一,其在科索沃战争及其他国际事务中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在“新干涉主义”理论尚未最终成型、而其鼓吹最力者———英国工党政府的外交政策也正处于探索之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就极具理论和现实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