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院司法体制现状及改革前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确保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审判,法院司法体制应当改“块块领导”为“条条领导”;解决司法活动行政化的问题,必须改革“集体负责制”、“首长负责制”为“法官负责制”;实现司法公正必须革除“暗箱操作”,强化公开审判,改“纠问式”审判方式为“控(辩)式”审判方式;法官队伍必须走“精英之路”,以高标准、高素质、高品位的法官选任制度为保证,建设一支专家型、复合型的法官队伍。  相似文献   

2.
该院自005年建院以来,院党组—直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在建院之初就提出了“调查研究工作要走在全市基层法院前列”的目标,并坚持将这项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和展示法院、法官整体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抓紧抓好。良庆区法院紧紧围绕党的工作大局和法院工作重点开展司法研究工作,坚持“围绕审判搞调研,搞好调研促审判”的原则,努力促使司法研究工作向服务审判大局转化。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央政法委的统一安排,最高法院在全国法院系统开展了“争创人民满意的好法院、争当人民满意的好法官”(以下简称“争创”)活动。此次活动的开展,是建设一支高素质法官队伍,改善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形象,推动审判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措施。“争创”活动的内容和形...  相似文献   

4.
法官素质,指法院审判人员在政治思想和审判业务两大方面所需具备达到的条件或能力。法官素质是我国法律对审判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是法院做好审判工作,坚持严肃执法,确保办案和提高办案效率的必要条件。法官素质如何,不仅影响着法院审判职能作用的发挥,而且还直接关系到执法的公正与尊严。因而法官素质历来是法院队伍建议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民主与法制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周曙 《江淮法治》2008,(6):19-19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在贵州、四川、重庆等西部12个省区市800余家基层法院试行法官助理制度,在审判法官与书记员之间设立“法官助理”职务,试行“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的审判组织模式,以此减轻西部基层法院法官短缺问题,分担法官工作压力,提高司法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6.
裴缜 《中国审判》2010,(1):43-44
“人民法官为人民”,以最朴素的语言阐释了法院工作“为谁司法、为谁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价值追求,揭示了法院工作的主题、出发点和落脚点。宜昌市两级法院开展了以“加强审判质效管理、争创群众满意法院”为重点的认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大局和“建群众满意、全国一流法院”总目标,着力抓好案件质效管理、法官队伍建设和便民措施落实。  相似文献   

7.
现在有这样一种普遍的现象,许多法院因庭室和岗位的不同,将法官分为“刑事法官”、“民事法官”、“行政法官”。把在审判工作岗位的法官称为“一线法官”,不在审判岗位的称为“二线法官”。法官的业务能力在这样的称呼下似乎就“专业化”了。然而这样的分类首先没有法律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党中央确定的“作风转变年”.最高法院也把加强法院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以此作为指导思想,营山县法院新一届领导班子努力加强队伍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全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法官队伍,推动了审判工作的快速发展,受到当地党政、人大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得到上级法院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法院通过逐年开展“制度建设年”“、法官职业标准化管理年”“、审判改革规范年”“、法官素质提升年”活动,坚持以过硬班子带动人,以完善制度规范人,以职业标准提升人,以法院文化凝聚人,以廉政教育净化人,以良好学风培育人,以思想工作武装人。近年先后获得市级文明单位、全市法院系统先进集体、全市政法系统公正执法树形象先进集体、全国法院系统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以过硬的领导班子引领队伍建设渝北区法院按照“班长抓班子,班子带队伍,队伍促发展”的思路,每年确定一个班子建设主题,切实有力地推进领导班子建…  相似文献   

10.
从过程的角度来看,基层法院审判委员会的“放权”是法院内部各层次行动者以最高法院推行的审判委员会改革为契机,在审判委员会自身功能逐渐弱化、其他替代性机制功能逐渐强大的条件下,以法院的组织利益、中间组织的部门利益以及法官的个人利益为中心进行公共选择的结果。这样一种公共选择的逻辑,最终使得审判委员会的“放权”被异化“放权”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加强了法院对法官的控制,法官的独立审判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了一种“咨询型”审判。  相似文献   

11.
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以“深化法院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为标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法官定编、法官助理以及书记员单列和分类管理等等。根据最高院文件精神,海南中院在推行审判方式改革的过程中,曾迈出一大步,本着建立一支稳定的书记员队伍的初衷,  相似文献   

12.
在浩浩荡荡的长江之畔,在闻名遐迩的金山脚边,有一个活力四射的法院——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人民法院。该院通过文化建设三年规划和法院文化推进年等一系列重要举措,“百花酿蜜”,勇立潮头,坚持不懈地开展法院文化建设,提高法官的综合素质,打造文明法官队伍,促进审判和全院各项工作的全面提升,成为法院文化建设百花园里的一束奇葩。  相似文献   

13.
《法治与社会》2004,(4):67-67
西安市新城区人民法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的法院工作主题.坚持以审判工作为中心,狠抓审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以追求符合现代法治原则和审判工作规律的司法理念为核心,加快法院改革的步伐:以司法为民思想为宗旨,认真落实亲民、便民、护民的各项举措:以开展司法大检查和专题教育活动为载体。积极推进法官队伍建设.法院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和进展。为维护新城区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江淮法治》2012,(22):2-F0002
相山区法院在新一届班子领导下,坚持“三个至上”指导思想,紧紧围绕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任务,加强审判、执行工作,深化司法改革,强化队伍建没,夯实基层基础。近年来,相山法院的各项工作得到了上级部¨的肯定。该院2010年荣获“全国法院文化建没示范单位”、2011年荣获“全国法院立案信访窗口建设先进单位”、2012年4月被最高人民法院确立为“全因法院法官培训现场教学基地”.  相似文献   

15.
问:为什么要在全国法院系统举办远程专升本学历教育? 答:大家知道,新修改的《法官法》已将法官任职的学历条件由专科提高为本科以上,而各级法院法官中尚有一批法官仅具有大学专科或法律(审判)专业证书水平,在学历任职条件上与《法官法》的要求还相差很远。同时,《2001年-2005年全国法院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提出了“十五”期间人民法院队伍建设本科学历教育的发展目标,要求各级法院在规划期内实现法官本科学历人员的数量翻一番。远程专升本学历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手段的特点之一是可以实现规模化教育。根据人民法院审判工…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推进司法改革”的任务,它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一整套能够保证独立、公正审判的有权威的司法制度。司法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根本性的改革是在于克服司法权地方化的司法体制改革,关键性的改革是在于建立一支高素质法官队伍的法官制度改革。对于前一个问题,笔者已在《司法体制改革刍议》一文中作了探讨和阐述。本文拟对后一个问题作一些探讨,提出一些建议。一、法官的素质要高、地位要优、待遇要丰,这是世界各国的通例法院职掌国家的司法审判.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而审判是由法官具体负责进行和运作的。法官…  相似文献   

17.
今年4月以来,一场“百名法官进百企”活动在福建省南平市两级法院紧锣密鼓地展开。全市法院抽调100多名审判业务骨干人员组成41个调研小组,采取法律咨询、法制讲座、座谈走访、问卷调查、司法建议等形式,分赴辖区100家重点企业展开调研,帮助企业有效预防和减少内部纷争和外部风险,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为企业化“危”为“机”。  相似文献   

18.
执行法官是法院从业人员之一,他们并不如审判法官那样为人们所熟悉,与审判法官不同的是,执行法官需要直面法院的判决,直面被执行人,维护法院判决的权威性和实效性。也正因为如此,被执行人通常将执行法官视作“洪水猛兽”,能躲就躲,能拖就拖,甚至采用暴力手段拒不执行法院的判决。可想而知,执行法官的工作犹如行走在钢丝上,时刻都有危险。  相似文献   

19.
(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法制建设的不断健全,法院审判工作面临着新的情况,新的法律、法规不断出台.我们的审判员,包括一些老审判员,他们是学过法的,并有丰富审判经验,但对新的情况、新的问题也感到棘手。凭过去所学的法学知识和掌握的审判经验已经远远不能应付当前工作的需要,所以通过培训更新他们的知识,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法律人材是时代的迫切困要。任院长在1996年法院工作报告中也指出:“为适应审判工作发展的需要,提高法官队伍的业务素质,各级人民法院要按照法官法的要求,采取办培训班、开研讨会等形式,大力开…  相似文献   

20.
人民法院新闻宣传工作是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落实审判公开制度、增强审判工作透明度的重要内容,是反映法院审判工作、法院改革和队伍建设情况,树立人民法院和人民法官公正司法形象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