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4年夏,美军观察组到达延安,开始了对延安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考察。中央档案馆所藏相关档案显示:美军观察组的派驻和撤销都由美国人主动提出。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对美军观察组非常重视,热烈欢迎,并给予了积极配合。美军观察组的目的是搜集有关日军的情报,了解中共的实力和在对日反攻中的作用,确定战后美国与中共合作的可能性。他们通过听取情况介绍、开展专门座谈、实地参观等对延安和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作了很多考察,不仅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而且与中共洽谈了一系列军事合作,同时也对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和根据地有了全新的认识,给予了客观的高度评价。此外,与美军观察组相关的一些档案也从侧面证实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付出的巨大牺牲及其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相似文献   

2.
抗战后期美国与中共合作的基础是脆弱的刘德喜抗日战争爆发以前,美国与中国共产党一直势不两立。但是,在抗战后期,双方之间却发生了合作。那时,美国派出记者和军事观察组来到中共边区政府延安访问,寻求与中共联系及合作。美军观察组进驻延安后,中国共产党也正式决定...  相似文献   

3.
<正>抗战时期是中共与美国关系的起点,相关研究极为丰富,但主要基于美军延安观察组考察中共对美政策、观察组的派遣与工作,以及美国对中共的认知与评价、对国共之争前景的预判、中共国际形象的建构等((1)),较少关注美国对中共军事力量的评估。实际上,美国之所以对战时国共之争有诸多担忧,甚至直接介入调停国共关系,是因为中共不同于民盟等中间党派,它是掌握军队的政党,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武装力量在牵制、打击日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美国政府向延安派驻军事观察组,标志着双方建立起以促成共同对日作战为目的的初步合作关系。派遣观察组一事大致经过了中共方面发出邀请、史迪威总部有关人员向美国政府提出建议和罗斯福总统最终做出决定三个阶段。美国政府不顾国民党政府的阻挠,坚持向延安派遣美军观察组,是综合考虑政治、军事等多种因素的结果,其根本着眼点在于保持与中共联系的渠道,尽量避免因国共矛盾的激化引发内战,进而在战后远东扶植起一个“亲美”的中国政府。但由于此后美国政府特别是赫尔利采取无条件支持蒋介石的政策,致使中共与美国合作关系中断并逐渐走向对立。  相似文献   

5.
袁小伦 《党史纵览》2009,(11):29-34
中国共产党对外关系起源于延安,并从延安走向世界。就中共与美国的关系而言,1944年接待美军观察组是延安外事工作的重要开端。中共与来华调处国共矛盾的’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等也开始了直接的交往,其中,经历了与两国三方(即中关两国和国共美三方)有关的历史事件有重庆谈判、停战谈判,  相似文献   

6.
1944年7月22日,被取名为“Dixie Mission”的美国驻延安军事观察组抵达延安。观察组在延安待了大约一年,为美国在抗日战争中同中国共产党人来往建立了一个独特的正式渠道。观察组的使命之一是要确定,当美国海军陆战队在长江以北沿海某地登陆,向日本发起反攻之际,中共的战斗能力如何,能否配合作战。据查,这当是美军试图与中共战略合作的最初意向。这个合作意图得到中共的积极响应。12月5日,毛泽东主席授意,由朱德总司令代表八路军与新四军签署了一封给美国海军最高官员欧内斯特·金上将的信,信的最后一段写道:“关于我方据以行动的总原则,以及协同作战的潜在可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爆发以前,中国共产党与美国一直势不两立。但是,在抗战后期,双方却有过一段合作。那时,美国派出记者和军事观察组来到延安访问,寻求与中共的联系及合作。美军观察组到延安后,中国共产党也正式决定与美国进行包括军事、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合作。双方在抗战后期的联系及合作,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中共与美国在抗战后期确立的相互联系及合作政策的思想基础却有很大不同。 当时,美国确立与中共联系及合作的政策并不是要实行主义上的合作,而是要实行主义上的排斥。美国人,特别是美国的当权者认为,只要中国共产党放弃了  相似文献   

8.
美军观察组赴延安的使命与中共的态度 1944年7月22日,一架美国飞机从国民党政府临时首都——重庆,飞往共产党红色首都——延安。这是抗日战争爆发以来,美国飞机第一次飞赴延安。 乘坐这架飞机去延安的是以包瑞德上校为首的一批美国中下级军官和士兵,还有美国驻华大使馆二等秘书、中缅印战区司令部政治顾问谢伟思。他们是美国驻中缅印战区司令部奉美国政府之命而派遣的美军赴延安观察组。美国人则称之为“迪克西使团。 “迪克西”,原来是指十九世纪中叶美国南北战争时期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共产党对外关系起源于延安,并从延安走向世界。就中共与美国的关系而言,1944年接待美军观察组是延安外事工作的重要开端。随后,中共与来华调处国共矛盾的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等也开始了直接的交往,其中与两国三方(即中美两国和国共美三方)有关的历史事件有重庆谈判、停战谈判,相应的协商机构则有三人军事小组、军事调处执行部  相似文献   

10.
正"宣传出去,争取过来"是南方局开展国际交往,扩大国际统一战线的重要策略。抗战时期,董必武充分利用公开合法的各种渠道,与英美各国外交使团和英国记者斯坦因等国际友人广泛接触,宣传中共的抗战主张和抗日根据地的实绩。还先后组织中外记者团和美军观察组前往延安进行访问,有力地揭露了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真相,从而赢得了国际社会和国际舆论的广泛同情和支持,打破了国民  相似文献   

11.
美国“亲共”外交官谢伟思的风雨人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毛泽东接触过的美国人当中,最为人们熟悉的是以《西行漫记》蜚声世界的斯诺,而约翰·S·谢伟思,年轻的美国外交官,也应当是其中的一位。1944年至1945年,谢伟思作为美军观察组成员派驻延安期间,毛泽东与他有过多次重要谈话,谈话的内容极其广泛,涉及到国共之间的矛盾、中共对美  相似文献   

12.
1945年3月回延安参加“七大”,我是大后方(国民党统治区)代表四川组的成员,“七大”以后,周副主席(当时对周恩来同志的通称)指示中央组织部干部处处长廖志高同志,要他抽调一部分七大代表(在国统区没有大暴露的人)到国统区工作,决定派我再回四川工作。当时美国在延安有个美军观察组,常有飞机来往于重庆——延安。1946年1月,我坐美国人的飞机约半天时间到了重庆,来到了中共南方局。南方局组织部长钱瑛和副部长于江震两人同我谈话,决定派我到秀山去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3.
1944年,由一些年轻美国军官组成的"美国军事观察组",为配合在成都的美国陆军第二十航空队对日本土轰炸,到延安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情报收集和相关后勤(救助回程飞行员)活动,也收集了大量关于中共的一手情况情报。由于当时中共积极争取美方援助,对观察组的到来有很高的期望,并将其定性为我党"外事工作的开端"①。  相似文献   

14.
抗战胜利后创办的《观察》杂志,以自由主义理念发表了大量文章,其中有一些评析共产党的言论。这些言论主要涉及中共与内战关系、共产党的"自由"态度、共产党的"社会主义"观、国共关系中的中共等,形成了关于"中共"的话语体系。在这一话语系统中,有些观点存在着与事实明显不符的情况。随着时局的进展,《观察》言论有着激进化的趋向,对中共的认知在不少方面已逐步与共产党的主张相接近。研究《观察》杂志话语中"中共"这一问题,不仅有助于认识国统区知识分子对中共的认知及其舆论变动倾向,而且对于研究中共政治活动的舆论环境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林木 《党史博览》2006,(2):28-29
1944年7月22日,一架美国军用运输机飞抵延安机场上空。飞机降落时并不顺利。在缓慢滑行时,飞机的左轮陷进了一座旧坟墓中,导致飞机转动着的左螺旋桨与地面相撞,螺旋桨折断。飞机上的乘客就是即将驻扎在延安的美军观察组。周恩来上前对观察组组长包瑞德上校说:“上校先生,一位英  相似文献   

16.
美军观察组成员布鲁克.多兰二世,在一些公开出版的书籍或一些老同志回忆中,误将他翻译为艾斯·杜伦:他作为美军观察组成员之一,只身来到敌后冀中抗日根据地,与根据地的军民同吃同住,一同打击日军,他亲身经历了对他来说是终身难忘的地道战危险时刻。他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丁建同 《党史博采》2013,(12):31-34,38
当前中美关系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近年来由于美国的错误判断,致使中美关系日趋紧张,相互不信任感不断增强。但是在中美关系史上也留下了许多佳话,大家所熟知的便是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积极促成的尼克松访华的破冰之旅,创造了中美关系的华彩篇章。然而,比这次破冰之旅早了近3()年的迪克西使团延安之行就不为大家所熟知了,它可以说是近代中美关系佳话的开篇之作。迪克西使团是美军向延安派出的第一个官方组织——美军中缅印战区驻延安观察组(简称美军观察组)的代号。这一佳话也是由毛泽东等所创造的,它与毛泽东的高瞻远瞩以及为了民族利益、国家利益摒弃前嫌,真诚与美蒋合作紧密相关,密不可分,正是在毛泽东的不懈努力和真诚合作的感召下,才使这一佳话得以流芳千古,为中美人民所传承和赞扬。  相似文献   

18.
在广西桂林的美军情报处上校包瑞德被任命为美军观察组组长,他把延安称为‘迪克西’。 一批正直的美国外交官因为对延安的客观报道遭到了迫害。  相似文献   

19.
<正>发生在1945年夏由美军飞机执行的长宁空运事件,在我党我军历史上写下了具有深远意义的浓重一笔。这是毛泽东下决心所走的一步"险棋"——实施这次空运的是美军驻延安军事观察组的运输机,空运线路是从延安机场至山西黎城长宁机场。任务是把远在延安的我党党政军20名领导人紧急运到前线,以便指挥部队并反击国民党军队对我根据地的大规模进犯。  相似文献   

20.
沈崇走了2014年12月11日晚,著名漫画家丁聪的夫人、从事外文出版工作的沈竣在北京病逝,享年87岁。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她就是1946年12月24日夜在北平被美军强奸的女大学生沈崇。当年,这个事件引发了全国学生声势浩大的抗议美军暴行的群众运动,又称"沈崇事件"。当时任中共南京局青年组组长职务的朱语今,在1947年1月15日写了一份《反美爱国运动》报告(现存共青团中央档案室),是用32开练习本写的,有16页。主要内容是关于上海和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