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59年庐山会议后,彭德怀一直处于被打倒的状态。在万念俱灰之后,彭德怀反倒坦然了许多,但他的妻子浦安修却被卷入令人窒息的党内斗争之中……浦安修当时在北京师范大学担任党委副书记。从丈夫自庐山"跌下马来",冷遇、白眼、刁难、咒骂和日益沉重的政治压力始终缠绕着她。  相似文献   

2.
彭德怀浦安修风雨情感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安连理浦安修是彭德怀1938年年满40岁时结婚的第三位妻子。在认识浦安修之前,彭德怀曾有过两次不幸的婚姻。彭德怀的第一位妻子名叫周瑞莲,是他的表妹。1916年春天,彭德怀18岁时,为摆脱贫困,外出当  相似文献   

3.
烽火情深 “看,你又瘦了” 从红军时期开始,彭德怀与士卒“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美德就在全军共称。在经费和物资十分困难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彭德怀对自己的要求更严格了。浦安修到前方后,彭德怀越来越欣慰地看到,他的妻子同样具有艰苦朴素的美德,并感受到她对他这种严格的以身作则的默默支持。  相似文献   

4.
庐山惊祸书桌正中端放着一份文件…… 1959年7月,彭德怀赴庐山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适值浦安修工作所在的北师大给学校领导干部放了几天暑假,中央每天又有专机给庐山送文件,浦安修想利用这难得的机会去庐山一游。从1953年以后,6年的和平生活仍然充满了紧迫感,彭德怀把全部精力投入新生共和国的国防建设和实现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化的事业中。他们没有时间一起外出,唯一的一次是1954年彭德怀患皮肤病,中央让浦安修陪彭德怀去青岛疗养了40余天。  相似文献   

5.
彭德怀与浦安修何载彭德怀同志离开我们整21年了.浦安修同志去世也5个年头了。这一对恩爱夫妻的革命生涯.昭昭在目,令人难忘。谨撰小文,略表缅怀。麻田祭吊威震敌胆的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由3万多人发展到50多万人。在8年抗战中,他们解放了6000多万人民....  相似文献   

6.
《新长征》2012,(4):34-34
彭德怀一贯提倡学术自由,不仅在军事学术上如此,对于社会上的一般问题也是如此。 抗战期间,赵树理写了著名小说《小二黑结婚》,但出版时却遇到了波折。地方领导看了以后不敢批准,说小说里农村基层干部形象不好。后来就报到了华北局,华北局宣传部的多数人也认为不好,但部长认为还可以,就给彭德怀夫人浦安修看。浦安修是做妇女工作的,主张婚娴自主,看了以后觉得可以,就给了彭德怀。  相似文献   

7.
1933年春天,赵树理从农村回到北方局调查研究室,交给杨献珍一篇他写的通俗小说稿《小二黑结婚》。杨献珍仔细地看了这篇小说稿,觉得很不错,就送给彭德怀夫人——中央北方局妇委书记浦安修看。浦安修  相似文献   

8.
这组史话记述了彭德怀与浦安修之间从延安时期到“文革”当中的真情炽爱,高扬了彭德怀坦荡而纯朴的爱情和浦对彭的切切钟情。分三期连载,首篇窑洞姻缘,次篇烽火情深,后述此恨绵绵。  相似文献   

9.
惠林 《湘潮》2008,(2):52-53
1942年5月25日,日军奔袭合围八路军总部及北方局机关。总部和北方局连夜突围。27日夜,突围人员在小南山村集结。此次突围牺牲惨重,副总参谋长左权在突围中阵亡,北方局秘书长张友清尚未找到,新华社华北分社社长何云等10余名工作人员牺牲。彭德怀站在打麦场上点名,周围的人一个个回答着。大家注意到,他没有问到一个人——他的妻子浦安修。其实浦安修刚刚找到总部,因过度饥饿疲劳,倒在一个小屋的炕上昏昏睡去了,谁也没有发现她。  相似文献   

10.
简讯     
《湘潮》1988,(10)
7月22日,平江县召开大会,隆重纪念平江起义60周年,并为彭德怀同志铜像举行了奠基典礼。中顾委常委王平,全国政协常委、彭德怀同志的夫人浦安修,喻杰、方强、方正平、吴实、裴周玉、方国安、张平凯、钟明彪、何能彬、黄吉民、吴盛明等老红军,李聚奎将军的特派代表韩韵恒,平江起义建制团、现38军334团副政委苏庆金,彭  相似文献   

11.
1938年,刘伯承、邓小平率领八路军一二九师来到了晋东南,开辟了太行山抗日根据地。革命的火种传播到了太行山腹地的麻田镇。贫农出身的刘米兰以少女的刚强和激情投身于妇女翻身闹解放的革命洪流之中。 不久,八路军总部来到了麻田,当时负责总部妇女工作的浦安修(彭德怀的夫人)发现刘米兰是一棵革命的好苗子,就注意培养她,教育她。 山雨欲来 1942年春,国民党特务组织中统局派出一个代号叫“红玫瑰”的特务小组,潜入太行山根据地,伺机  相似文献   

12.
1959年7月初,庐山会议召开,时任中央军委秘书长,总参谋长的黄克诚留在北京关照军委的日常工作。 会议开了半个月后,黄克诚却接到了去庐山参加会议的通知。他于7月17日赶到了庐山。 黄克诚到达庐山那天,与会人员已按照要求开始讨论彭德怀的信件。毛泽东让黄克诚上庐山,显然希望黄克诚能对彭德怀进行说服与批评,让彭德怀认错。这一点黄克诚心中也是明白的。在19日开的小组讨论会上,黄克诚却支持了彭德怀的  相似文献   

13.
一代名将、共和国的功臣彭德怀的政治生涯是坎坷的,他的婚姻和爱情也是坎坷的。 他有过美好的初恋。初恋的对象是他的表妹。1916年春,他们正式定了婚。没多久,彭德怀去长沙投奔湘军。他计划1920年回家和表妹结婚。但是,表妹因地主要卖她抵债,跳崖身亡。彭德怀听到这一消息,犹如一声晴天霹雳,悲愤万分。此后,好长一段时间,亲朋好友为他牵线搭桥找对象,他都不理不睬。1922年已是湘军连长的彭德怀,仍然是个独身,后在奶奶的劝说和逼迫下,他和自己相中的细妹子结了婚。婚后两人恩爱无比,相敬如宾。  相似文献   

14.
彭钢是彭德怀元帅的侄女,她的父亲彭荣华烈士是彭德怀的二弟。彭德怀从朝鲜回国后,彭钢一直跟随着伯父生活。她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纪律检查部部长,现为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全国妇联副主席。目前,她正在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收集整理彭老总的文稿。就最近出版的《彭德怀自传》,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彭钢。  相似文献   

15.
《党史纵览》2008,(6):55-55
1942年5月25日,日军奔袭合围八路军总部及北方局机关。总部和北方局连夜突围。27日夜,突围人员在小南山村集结。此次突围牺牲惨重.副总参谋长左权在突围中阵亡.北方局秘书长张友清失踪.新华社华北分社社长何云等10余名工作人员牺牲.彭德怀站在打麦场上点名,周围的人一个个答应着。大家注意到.他没有问到一个人——他的妻子浦安修。  相似文献   

16.
1962年,当蒲安修迫于形势,怀着爱彭德怀但更爱党的心情而决意离开吴家花园挂甲屯和彭德怀分道扬镳的时候,彭德怀不竟叹道:“要是坤模,她决不会离开我的!”坤模是谁?她就是几十年来鲜为人知的彭德怀结发妻子——“细妹子”刘坤模。  相似文献   

17.
根叶情深──回忆伯伯彭德怀彭梅魁编者按:彭德怀元帅没有亲生的子女,但他养育了一群烈士的后代.本文作者彭梅魁就是其中之一,彭梅魁是彭帅大北彭金华烈士的长女.她的父亲在解放前被国民党杀害.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年幼的彭梅魁便来到京城,来到伯伯彭德怀身边.此后...  相似文献   

18.
“文化大革命”中,在彭德怀的故乡湘潭,一位年仅34岁的残疾女青年,被打成“彭德怀的死党、现行反革命分子”。在遭受一个多月批斗、围攻和鞭打之后,手无寸铁的她,用自缢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以示对林彪、“四人帮”邪恶势力的反抗。这位女青年就是原湘潭专署文教科戏工室干部,一位富有才华的优秀女共产党员王建民。王建民含冤悲愤死去已经整整20年了。20多年后,我们再来回顾她那短暂的人生,重读她那血泪凝成的诗篇和她写给彭德怀的一封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充满崇敬与热爱之情的信的时候,她的形象便越发高大,她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拍案惊奇     
正【以"暴"制"暴"】重庆的莫女士因7岁儿子屡次偷拿同学玩具回家,口头教育已不起作用,便持棍棒教育他。78岁的父亲莫大爷看到后,护住了外孙,并称教育小孩只能采取说服方式。父女俩起了争执,女儿叫父亲不要管,父亲边说"你家暴我外孙,我就家暴你",边冲进厨房拿起菜刀追赶她。莫女士吓得躲进厕所报警。夏末点评:是否隔代才能亲,莫女士当奶奶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20.
女儿在美国上小学的第一天放学回家,我问她,同学都认识了吧?班长啥样?她说,没班长.五年后,女儿上了初中.她第一天放学回家后,我问她班上有多少人,女儿说没有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