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法行政是现代国家奉行民主和法治原则的必然要求,其内在地包含着权力法定、法律优先、信赖保护、责任行政、合理行政等法律原则.法治政府与依法行政在内涵上基本是一致的,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是构建法治政府的内在要求和主要途径,而法治政府则体现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理念和价值追求,但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形式上做到了依法行政并不意味着法治政府目标的真正确立和实现.基于我国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建设的推进现状,应当从提升公务人员的法治意识、制定完备的良法体系、构建有效的法律实现机制等方面促进我国法治政府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2.
社会自治也是培育民主的土壤.民主的固有含义是人民当家作主,现代社会,民主的含义有所扩张,其不仅限于国家事务的管理,还涉及社会生活自治的方方面面. 在物权法起草过程中,一个争议很大的问题就是如何界定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的团体性质.有人认为小区内不宜设置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所有小区的事务管理都应由居委会来承担.我认为这个问题涉及到是否承认业主自治,往更深层次说,涉及到如何通过业主自治体现社会自治.  相似文献   

3.
全国人民普遍关注、体育工作者热切期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下简称《体育法》)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以全票获得通过,当天,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第55号主席令,宣布《体育法》自1995年10月1日起实施。《体育法》的颁布,填补了国家在体育立法领域的一项空白,结束了我国体育事业无法可依的历史,标志着我国体育工作开始进入依法行政、以法治体的新阶段。这是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4.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推进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逐步建立,人民将真正成为治国的主体。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人民、政府、执政党的关系如何,就成为依法治国过程中必须深人研究的一个课题。一、社会主义法治主体的层次性当人民主权成为社会主义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依法治国成为一种基本方略后,并不意味着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治国主体的问题就彻底解决了。事实上,不少人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他们认为既然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那么人民群众就有权直接参加一切事务的管理,否则人民同样不是实质上的主体,而只能是形式L的主体。要…  相似文献   

5.
<正>实行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国政府施政的基本准则。在当代中国,法律对依法行政的内容作了相关的规定,概括起来说,就是做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为了保证行政机关既不失职又不越权,中国政府本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在进行行政立法时,高度关切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注意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多年来,国务院先后提请全  相似文献   

6.
一、依法行政的基本内容 1.依法行政的概念: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并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依法行政是行政法治的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现代法治国家开展行政活动所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是行政管理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途径和保障.正如江总书记所指出:"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
8.
刘青 《当代贵州》2004,(23):9-10
今年3月22日,国务院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确立了十年建设法治政府的奋斗目标,明确规定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具体目标、基本原则、基本要求、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是各级政府依法行政的纲领性文件.今年7月1日施行的行政许可法,是一部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重要法律,它的颁布与施行,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必将对政府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五大指出:“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 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证明,村民自治是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事情的有效形式,是新时期农村工作面;临的新课  相似文献   

10.
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始至十九大,中央一直强调"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说明了国家对法治建设理论和路径认识的成熟与升级,"一体建设"不仅仅表现为应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建设,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该原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矛盾观中的既相辅相成,又相克相生的对立统一关系,二者不可偏废,以矛盾观分析和理解"一体建设",对于正确理解中央的法治精神以及指导实践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依法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依法行政的主体是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人民群众、党和政府,都是建设法治中国的主体。这三个主体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它们共同构成建设法治中国的有机统一体。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依法治国的关键和核心是依法行政。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行使国家管理职权的政府机构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行政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利益的实现程度。从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目前正处于转型期的实际出发,要提高行政效率,必须正确认识依法行政与行政效率的辩证关系,把行政效率的提高建立在依法行政的基础上,使依法行政成为行政效率的基本标识。一、依法行政与行政效率的关系依法行政就是政府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  相似文献   

13.
解放思想与依法行政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不能彼此割裂、相互对立。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的前提下做到依法行政,要树立依法行政理念,在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原则下解放思想,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04年3月22日由国务院印发执行。可以说,《纲要》的出台是我国行政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成就,是依法行政原则在自身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纲要》广泛征求并充分吸收了专家学者、实际部门的意见,有关规定力求全面、具体、可行。根据《纲要》的要求,实行依法行政,其基本的目标是要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防止权力滥用,建设具有现代意识的法治政府。依法行政是…  相似文献   

15.
建设法治政府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十八届四中全会为新形势下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指明了方向。本文介绍了扬州市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做法和成效,分析在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05年,我省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大力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徐彬 《世纪桥》2016,(3):26-27
居民自治是一种基层自治类型,是依法通过会议选举组织居民委员会,以民主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的方式,以达到实现自主管理目的的一种自治类型。作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重要组成部分,居民自治对于推动民主的实现、政治参与的扩大、政治文明建设和市民社会的形成等方面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近年来法学理论界在法治的研究中,肤浅地把法治等同国家机关以法治国的倾向,从立法的主体、法治的内容、法治的最终目的以及国家机关的监督等方面,论述了广大人民才是法治的主体,他们的法律实践活动同国家机关的执法活动一道构成了法治的全部内容.文中论述了广大人民通过立法和诉讼推动法治建设的巨大作用,与此同时,对目前束缚和阻碍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因素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9.
法治是保持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础,也是维系社会进步、保障人民福祉、促进经济繁荣的关键所在。随着学术界对法治问题讨论的不断深入,关于法治应成为我国社会所追求的目标的观点,已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然而,学术界对我国法治化道路问胚的研究刚刚起步,尚不够深入。笔者认为,我国法治化的关键和难点,在于提高公众的法治意识。换言之,社会公众的法治意识直接关系着我国法治化的性质及进度。  相似文献   

20.
在乡村治理体系中,自治即基层群众自治,法治即依法治国,德治即以德治国。在实践中,三者形成了各自的发展逻辑:自治要求自治主体具备法治素养,需要国家配套完善法律制度,需要乡村社会发挥内生动力;法治一方面需要通过自治载体实施,另一方面需要德治配合致相得益彰;道德具有价值引领和支撑功能。三者具有不同的功能定位:自治是乡村治理体系的核心,法治是乡村治理体系的保障,德治是乡村治理体系的价值导向标和支撑器。三者有机结合,同向聚力乡村治理体系的完善,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