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廖可贵 《世纪桥》2007,(6):66-67
产业集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和必由之路,而产业集群品牌的打造是武汉旅游企业打开市场、赢得竞争力、取得利润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武汉区域经济发展新突破的重要举措。本文从产业集群的概念和打造旅游产业集群品牌的可行性入手,在分析了武汉当前旅游产业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对于武汉旅游产业集群品牌的打造而言,良好的产业环境是保证;完善的区域旅游产业链是基础;品牌旅游企业和特色旅游产品是关键;高素质旅游人才是智力要求。综合上述要素,武汉才能创建具有强效竞争力的旅游产业集群品牌。  相似文献   

2.
桂林旅游商品开发现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桂林旅游商品开发起步较早,产品自成体系,发展势头良好。部分产品开始向本地化、系列化方向发展。但行业普遍存在投入不足、缺乏规划,市场不够规范等问题。政府要加大对旅游商品产销的扶持力度,尽快制定旅游商品发展规划,整顿并规范旅游商品市场秩序,加快地方旅游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先锋队》2013,(21):41
不久前,大同市纪委监察局对市交警部门在云冈旅游专线交通秩序管理中严重失职、造成不良影响的案件进行了通报,大同市交警支队4名责任人被撤职或责令辞职,6名工作时间擅自脱岗的交警由市公安局依纪依规作出严肃处理。云冈旅游专线是一条主要供旅游车辆通行的相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福州,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然而却未形成具有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福州旅游经济要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必须依托现有旅游资源,加强对旅游产品的开发。通过打造旅游产品品牌,提升旅游产品层次以及加强旅游营销等措施,加快福州旅游产品的开发,以促进福州市旅游经济、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实践》2016,(11)
正日前,乌兰察布市旅游局主办的"乌兰察布市2016秋冬季旅游产品推介暨平地泉水世界启动仪式"活动在察右前旗举行,来自乌兰察布市以及周边地区北京、张家口、大同、呼和浩特等地近200家旅行社近400人参加了活动,乌兰察布市11个旗县市区的旅游部门及区域旅游合作部门的大同市和张家口市旅游部门也应邀参加活动。本次活动共分三部分,分别为乌兰察布市2016秋冬季旅游产品推介会、平地泉水世界启动仪式及旅行社踩线活动。  相似文献   

6.
利用好桂林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文化资源和良好的旅游氛围大环境优势,优化发展环境,整合旅游产品,提高服务质量,强化营销策略等,提升桂林生态旅游品牌,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对全面实施《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打造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美丽桂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实践》2020,(7)
正文旅产业以满足游客的文化旅游需求为目标,以打造文化景观、建设文博设施、提供文旅产品、举办节事活动、传播地方文化为主要业务。发展文旅产业,有利于丰富景区文化内涵、延长游客驻留时间、扩大文化市场和旅游市场,有利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互促和共同增收。内蒙古是我国东西跨度最大的省区,文旅资源十分丰富,拥有众多的旅游景区、旅游品牌。然而,内蒙古文旅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尚需解决好当前在资源开发、企业发展、政策支持等方面遇到的一些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8.
旅游与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旅游是文化的形和体,文化是旅游的根和魂。兴安要推进文化旅游品牌升级,只有把地方文化特色融入旅游中,推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才能使旅游业的发展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旅游业作为吉林省支柱产业的地位凸显,但还存在着全域旅游定位不清晰、产业规划不明确、产品结构不合理、旅游品质有待提高等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吉林省发展全域旅游,需全面统筹,构建全域旅游主体功能区;产品发力,创建全域旅游产品体系;龙头引领,带动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提升服务,构建吉林省全域旅游新形象;产业融合,发挥全域旅游产业粘性;全面保障,助力全域旅游腾飞发展;加强宣传,提升吉林省全域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15,(6)
<正>鄂尔多斯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民族风情旅游城市、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也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特色鲜明的新兴旅游目的地。鄂尔多斯旅游资源丰富,具有鲜明的地区民族特色。"天朗气清,自在养生"是鄂尔多斯旅游的总体形象,现已形成"天骄圣地、大漠风光、民族风情和休闲避暑旅游文化名城"四大类旅游产品。鄂尔多斯市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基础设施,将旅游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以转型升级为主线,强化政府推动,突出融合互动,优化发展环境,打造鄂尔多斯旅游品牌,建设我国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1.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贵州应该怎么走?在贵州文博会上,来自北京、台湾、深圳等地的文创设计师、企业家、创客共聚一堂,通过"文创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分享会"、"文化金融产品推广会"、"绝对贵州文创商品设计大赛颁奖典礼暨两岸文创交流论坛"等平台发出声音,为贵州文创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2.
刘秀丽 《奋斗》2010,(7):41-41
<正>近年来,大庆市通过树立一系列立足地方特色资源的节庆活动,打造节庆品牌,拉动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石油名城大庆以其星罗棋布的独特旅游景点和石油文化、特色温泉、生态湿地三大旅游品牌,唱响龙江,辐射东北,叫响全国。"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国温泉之乡"的美誉让越来越多的游人认识了这个新的旅游魅力城市。自2008年首届中国(大庆)湿地旅游文化节举办以来,不但激活了那达慕大会、莲花节、捕鱼节  相似文献   

13.
自201 0年底福州市获评“中国温泉之都”荣誉称号以来,福州市温泉旅游项目呈现“百花争艳”“遍地开花”的良好态势,极大地提升了福州城市影响力和城市形象.但经过五年多的发展,各景区温泉旅游产品差异化逐步缩小,同质化问题日趋显著,发展动力和发展势头略显不足.福州要充分利用温泉旅游的优势,通过转变思路、完善法规、服务创新、文化挖掘、品牌打造、空间组合、营销优选等措施避免同质化.  相似文献   

14.
正黎平县按照"守住两条底线,用好两个宝贝,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总要求,依托侗民族文化、"一村一品"等特色优势,以中国传统村落为平台,以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为抓手,用好结对帮扶力量,开发旅游文创产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助力脱贫成效明显。2019年,全县共接待游客580万人次(乡村旅游接待35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9.84亿元(乡村旅游综合收入33.98亿元),同比增长16.18%,旅游产业带动6157人实现增收脱贫,助推全县整县"减贫摘帽"。  相似文献   

15.
正老景区"颜值"没变,位置没变,通过深化旅游品牌建设、创新提升旅游产品供给,不断焕发新活力,助力全省旅游产业"井喷"发展。景点景区仍较依赖"门票经济",在配套设施、公共服务等优化提升上动力不足,特色休闲业态缺乏……在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旅游转变的当下,这些是贵州旅游业曾经"成长的烦恼"。近年来,随着全省"100个景区"建设大力推进,贵州旅游品牌建设与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提升旅游产品供给水平相结合,集中推出一批新景区、新项目,把景点变成景区、景区连成线路,助力旅游产业破浪前行。  相似文献   

16.
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省份,旅游业是贵州省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后续支柱产业。为了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步伐。要重视和加强对旅游“名牌”产品的开发工作,贵州旅游,呼唤“名牌”旅游产品。 一、贵州旅游业的发展要有名牌战略的意识 旅游业作为一个产业,其景区、景点、景观、景物都是旅游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业的发展也要有“品牌”和“名牌”的意识,要认识到“名牌”的作用,认识到“名牌”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名牌旅游产品具有很高的内在质量和外在形象,名牌旅游产品是一个地区旅游产品的代表性成果。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要依靠“名牌”来打开市场、争夺市场、占领市场、扩大市场。名牌旅游产品是一个地区众多旅游产品中占领市场的开路先锋,名牌旅游产品占领了市场,就能极大地带动非名牌旅游产品的发展,带给它们更多的进入旅游市场的机会。显然,“名牌”旅游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旅游市场的竞争是旅游产品的竞争,旅游产品的竞争则体现为旅游产品质量的竞争,而旅游产品质量的竞争则主要是通过旅游产品“品  相似文献   

17.
对于贵州而言,如何推进文化旅游创新区建设是一个新的课题。根据笔者的科研和教学实践,结合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参考国内外旅游发达地区经验,拟从管理体制、产品布局、旅游要素再造与重构、品牌打造四个方面谈谈贵州推进文化旅游创新区建设路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漓江旅游航线是重要的旅游品牌。新形势下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应开发多航线游览方式和产品,扩大游船游览经营模式,促进旅游功能多元化,完善漓江旅游产业链,提高管理科技含量,构建漓江旅游网络平台,促进漓江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陈东  王环 《兵团党校学报》2009,121(6):64-66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我们要紧紧围绕兵团党委提出的创建“中国屯垦旅游”品牌和建设军垦文化、农业观光、绿洲生态三大基地的要求,以“军垦旅游文化”为核心,着力打造屯垦溯源游、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游、军垦文化游、军垦名城游、军垦人家游、现代工农业和科技教育旅游等产品,推出更多成熟的屯垦旅游特色产品和线路。  相似文献   

20.
金陵客 《唯实》2003,(2):92-93
在日趋激烈的旅游市场中 ,专线旅游越是具有明确的主题品牌 ,越是能够争取到广泛的客源。但是 ,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是 ,这种旅游主题品牌的开掘 ,往往缺少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 ,不能发扬地方文化特色。举一个我熟悉的例子。江苏有个盱眙县 ,为了提高地方知名度 ,发展地方经济 ,改变贫困面貌 ,每年搞一届“龙虾节”。“龙虾节”办到现在 ,盱眙龙虾的确贵起来了 ,一到季节 ,盱眙本地产不了那么多龙虾 ,周围各地的龙虾就全部变成盱眙龙虾 ,招摇过市。发展有地方特色的水产业 ,这当然不能说不对。但是 ,放着那么多的历史文化资源 ,不去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