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以往研究北伐战争史的大量著述中,几乎均采用了北伐战争三大战场(两湖战场、江西战场、闽浙战场)的说法。忽略了、甚至根本否定有北伐左翼军及湘鄂西战场的存在。有鉴于此,笔者特草成此文,谈谈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史学界。 一、关于北伐左翼军及湘 鄂西战场是否存在? 笔者认为,北伐战争中确实存在北伐左翼军及独当一而的湘鄂西战场,时间界限是1926年7月中旬至12月下旬。  相似文献   

2.
陆治刚 《黄埔》2006,(5):20-21
今年是北伐战争80周年,1926年7月开始的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共同进行的一场革命的、正义的战争,以黄埔师生为骨干力量的北伐战争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为纪念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笔者随黄埔军校同学会的同志奔赴北伐战争的主战场——广东、湖南、湖北,采访了一些黄埔师生亦为北伐名将们的后代。曹云屏:父曹渊组建敢死队,攻武昌叶挺为父殉难痛哭武昌洪山南麓,埋葬着1926年北伐战争时叶挺独立团攻打武昌城的191名烈士。1985年,政府把这座陵园命名为独立团烈士陵园,墓前增塑了曹渊烈士铜像。祖籍安徽寿县的曹渊毕业于黄埔…  相似文献   

3.
李忠诚  刘苑生  曹燕 《黄埔》2014,(3):24-51
北伐是孙中山先生的夙愿。孙中山在世时,曾两次挥师北上,最后都无功而返。为完成孙中山先生的遗愿,1926年秋,国民政府兴师北伐。黄埔军校已经毕业的前四期学生,分别编入北伐军的各种部队,从中路、东路参加北伐战争;第五期的部分入伍生,也参加了北伐。他们或运筹帷幄,指挥若定;或冲锋陷阵,英勇杀敌;或乔装打扮,  相似文献   

4.
《黄埔》2016,(6)
正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北伐战争的目标是打倒国内封建军阀、打倒国外帝国主义者在中国的反动统治,把中国建设成为独立、自由、民主的国家,以实现国家为人民所有、为人民所管理,国民所创造的财富为人民所享用的社会。而北伐战争的胜利,就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胜利,也是孙中山思想在实践中的胜利。一、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北伐战争80周年。在湖北咸宁有一个因北伐战争而闻名于世的小镇,这就是汀泗桥。汀泗桥一带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1926年8月,北伐军攻入湖北。北洋军阀吴佩孚纠集两万多人扼守汀泗桥,在此据险顽抗。26日,北伐军向汀泗桥发起进攻,遇到敌人顽抗,前进受阻。第二天,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奉命增援,攀越崎岖的山路绕道敌后,出其不意地发起猛攻,打得敌军晕头转向。吴佩孚的军队全线崩溃,叶挺独立团夺取了汀泗桥。汀泗桥战役是北伐战争中最为激烈和关键的一次战役,与稍后进行的贺胜桥战役彻底击溃了吴佩孚的主力,奠定了北伐胜利的…  相似文献   

6.
北伐专辑     
《黄埔》2006,(4)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东较场举行北伐誓师大会。1926年10月4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生毕业,分赴北伐前线。黄埔军校学生参加攻武昌城的战斗。以黄埔军校炮科学生为骨干组成的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炮兵团在武昌洪山阵地上。国民革命军为在北伐中牺牲的黄埔军校学生修建烈士墓。北伐专辑  相似文献   

7.
《黄埔》2019,(2)
正北伐战争是20世纪初由广州国民政府发动的、为完成孙中山先生遗愿、以讨伐北洋军阀为目的、规模空前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战争,是在国共合作基础上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的国家统一战争。广大黄埔师生是这场革命战争的中流砥柱,他们发扬"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浴血奋战,不怕牺牲,为驱逐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势力、争取北伐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为纪念北伐战争90周年,本刊特编辑出版增刊《黄埔师生与北伐战争》,系统总结黄埔师生在北伐  相似文献   

8.
正北伐战争是为了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而发起。周恩来在北伐战争中积极动员和有力组织,从各方面全力支持北伐战争,为北伐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培养大量军事人才周恩来在黄埔军校期间培养了一大批军事人才,为北伐的胜利准备了人才基础。据聂荣  相似文献   

9.
《黄埔》2017,(1)
正北伐战争是20世纪初由广州国民政府发动的、为完成孙中山先生遗愿、以讨伐北洋军阀为目的、规模空前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战争,是在国共合作基础上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的国家统一战争。广大黄埔师生是这场革命战争的中流砥柱,他们发扬"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浴血奋战,不怕牺牲,为驱逐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势力、争取北伐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为纪念北伐战争90周年,本刊特编辑出版增刊《黄埔师生与北伐战争》,系统总结黄埔师生在北伐  相似文献   

10.
《黄埔》2017,(3)
正北伐战争是20世纪初由广州国民政府发动的、为完成孙中山先生遗愿、以讨伐北洋军阀为目的、规模空前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战争,是在国共合作基础上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的国家统一战争。广大黄埔师生是这场革命战争的中流砥柱,他们发扬"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浴血奋战,不怕牺牲,为驱逐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势力、争取北伐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为纪念北伐战争90周年,本刊特编辑出版增刊《黄埔师生与北伐战争》,系统总结黄埔师生在北伐  相似文献   

11.
北伐战争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人民革命运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近代和现代的革命历史上,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1926年至1927年的国民革命军的北伐,也就没有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大革命。国民革命军的北伐,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推动和国共合作的领导下进行的,有着明确的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政治纲领。从它进行和经过的地区来说,共可划分为八个战场:即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安徽和河南战场。其中,湖南战场是第一个正面主攻战场。故北伐作战在湖南战场的成败,不仅关系着北伐全局的发展,而且为当时整个革命的前途命运和安危所系。但过去史家在这一方面的论著为数却不多见。现笔者谨就近年接触资料所及,作一简略论述,或有助于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黄埔军校孕育的校军“黄埔军”,是国民革命时期的新型军队,是20世纪20年代国民革命军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国民革命军正是以早期黄埔生600人为骨干,不到两年即由两个团扩充为旅,进而扩展为两个师,再扩充为几个军,并以此作为基本部队,在两次东征后继而北伐,削除盘踞各省的军阀部队,建立起初具规模的国民革命政府中央军,奠定了统一中国的基础。北伐中,黄埔师生为前锋和主力,英勇奋战,建立了卓越的历史功勋。主力先锋北伐战争,是一次武装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从1926年7月广州誓师出征,到1927年夏天,短短一年时间,席卷东南各省,连克武汉、南…  相似文献   

13.
《协商论坛》2011,(6):26-26
案由: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北伐战争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国共两党在这次战争中亲密合作,均创立了丰功伟绩。但如今为纪念这一战争而设立的纪念设施却寥寥无几,据调查,我国现有的“北伐战争纪念馆”仅有两处,即广东省韶关市北伐战争纪念馆和湖北汀泗桥北伐战役遗址纪念馆,而郑州有这种历史资源却没有充分利用。据专家考证,郑州碧沙岗公园是全国唯一的一处面积最大、  相似文献   

14.
统战史上的7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26年7月9日,由国民党和共产党联合组成的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出发,北伐战争的枪声至此打响。北伐战争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合作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当时,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军队共约40万人盘踞在...  相似文献   

15.
《黄埔》2017,(2)
正北伐战争是20世纪初由广州国民政府发动的、为完成孙中山先生遗愿、以讨伐北洋军阀为目的、规模空前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战争,是在国共合作基础上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的国家统一战争。广大黄埔师生是这场革命战争的中流砥柱,他们发扬“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浴血奋战,不怕牺牲,为驱逐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势力、争取北伐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为纪念北伐战争90周年,本刊特编辑出版增刊《黄埔师生与北伐战争》,系统总结黄埔师生在北伐  相似文献   

16.
段德昌,1904年生,湖南省南县人,黄埔四期生。1926年6月任国民革命军第8军第1师政治部秘书长,在部队中宣传革命思想,并参加了北伐战争。  相似文献   

17.
沙平 《传承》2010,(19):42-44
一1922年,大理白族之子周保中进入云南讲武堂,1924年毕业后便踏上北伐征程:1926年攻打南昌之役,他立下大功晋升为副团长;1927年攻打南京雨花台他再立奇功,晋升为团长、少将副师长,成为北伐军中著名的"铁狮将军"。  相似文献   

18.
1926年,我国新文艺团体创造社的主将郭沫若,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推动、影响下,投笔从戎,参加北伐战争了,这在当时的文化教育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关于郭沫若参加北伐战争的经历,他在《革命春秋》(沫若自传·第三卷)一书的  相似文献   

19.
程子华1905年出生于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的一户苏姓贫民家庭。很小的时候父母把他过继给姨母作养子,故改姓程。程子华7岁始读私塾,17岁时考入太原国民师范学习。这期间,他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1925年,在国民师范学校,程子毕加入了名为国民党左派组织,实为共产党领导的外围进步组织“青年学社”。1926年6月,经共产党员纪秀川介绍,程子毕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行第一次国共合作,革命力量迅速发展壮大,国民革命军北伐节节胜利。受大好革命形势的影响,程子华决心投笔从戎。1926年12月,他受党组…  相似文献   

20.
李兴祥 《求索》2010,(7):248-250
1926年2月中旬,化名为伊凡诺夫斯基的布勃诺夫率团到达北京,开始了长达40余天的对中国华北和华南的考察。关于该使团秘密访华的目的,论者鲜见,有的语焉不详;有的一笔带过;有的更直接认为是为"制止"①北伐而来。但经过笔者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认为考察广州国民政府的北伐时机成熟与否才是使团密访中国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