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此前称,2009年毕业的高校毕业生人数约有610万人,再加上过去毕业未就业的约100万毕业生。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陆续出台了强有力的政策来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又是一年毕业季。继去年"最难就业年"后,今年我区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如何突破"没有最难只有更难"的就业形势?"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今年全国两会为此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我区把大学生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不断加大对大学生创业政策的扶持力度,建起一批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促进越来越多大学生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和人生梦想,绽放出缤纷亮丽的青春色彩。  相似文献   

3.
正这个夏天,727万中国大学生将迎来自己的毕业结点。继去年"最难就业季"后,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的今年被舆论冠以"更难就业季"。专家分析,连年困扰中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实质上折射出中国经济转型的阵痛,催促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727万毕业大军逢就业难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距毕业离校不足50天,在北京一所大学法律专业读研的魏青依旧没有找到自己的毕业出路。公务员考试落榜,赶场参加招  相似文献   

4.
2006年预计将有350万高校生和400万"三校生"毕业,毕业生就业将面临巨大压力。近日举行的"全国百所院校人才智力博览会暨长三角学生就业协作网年会"上,来自全国28个省市的180所院校携30余万名毕业生信息,希望能在会上找到一个好"买家",毕业生就业工作也正逐渐引入越来越多市场化操作模式。由学校设摊集中向企业推荐自己的应届毕业生,这次的对接活动似乎更像是一场人才团购大会,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招聘会。包括42所"211工程"院校在内的全国180所院校,带来了其30余万名毕业生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吴秦 《今日海南》2013,(6):21-21
由于毕业人数创纪录地达到了699万,同时国际经济形势进一步衰退,加之我国经济增速调控的影响,2013年成为"史上最难就业年"似乎并不难理解。但这个"史上最难"的称号能保持多久?要知道2011年也是"史上最难就业年",而当年的高校毕业人数仅为630万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和中小微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承担更多的就业量,短时间内,我国的就业形势将会一年比一年严峻。而如何尽早破解这一难题,笔者认为,我们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最难毕业季"成为网络热词,加之一些大学生就业一味等待、观望、迷茫,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主动或被动地成为"慢就业"群体。对此,要从政府引导、社会助力、家庭联动、个人提升等方面入手,缓解"慢就业"现象,让更多高校毕业生及时、科学、理性就业。  相似文献   

7.
2005年中国普通高校毕业人数预计达338万人,比2004年增加58万人,就业形势严峻。截至2004年9月,2004年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73%,实现就业人数204万人。  相似文献   

8.
正促进就业一直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大事。根据有关数据显示,继2013之后,2014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将达到727万,超过去年成为"史上最难就业季"。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党和政府可谓做足了准备。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向全国人大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上述两个数字,而"就业"一词出现29次。727万和1000万,前者是今年高校毕业人数,后者是今年政府城镇新增就业人  相似文献   

9.
《世纪行》2020,(6)
正疫情环境下,就业成为"六稳""六保"的重点,大学生就业更是重中之重。2020年,疫情导致大学生就业发生很大变化,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2020年全国应届毕业生达到874万人;考研人数继续攀升,达到341万人,比2019年多了51万人;部分学生的期望薪资在攀升。与此同时,经济增速放缓下降,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新增岗位降幅较大,受疫情影响出国的可能性大幅下降。当前,做好高校毕业生"稳就业"工作进入关键期、冲刺期,如何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之难题,6月28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21,(17)
正2021届毕业生再创新高,就业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各高校早筹划、早引导、早帮扶,力争实现就业工作新突破。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909万人(有史以来人数最多),同比增加35万人,面临的就业形势严峻复杂。"十四五"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将持续增加,新的就业形态大量涌现,  相似文献   

11.
正又是一年毕业季。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727万人,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是民生之本,国之大计,就业对于中国而言,意义重大。就业的路径如何选择?十八大将"政府促进就业"扩展为"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把鼓励创业纳入就业方针。今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出,2014年到2017年将通过各项政策扶持和创业服务,扶持80万以上的大学生实现创业。  相似文献   

12.
就业!绝对是一个沉重的字眼。2005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300万大关,达到338万人,增幅达20.17%。这些数据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在不断地增长。而就业市场提供给大中专毕业生的份额却是有限的百分比。"毕业、就业、失业",一字之差,决定着你的笑容和思考。"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会做什么?"当这一切都成为疑惑时,我们将给你打开这些问题箱的钥匙!  相似文献   

13.
又到毕业季,今年格外难。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99万人,比上年增加19万人,还有21万未就业的2012届毕业生。国家出台哪些新政帮扶大学生就业?还有哪些政策尚未落实?社会应该为营造良好就业环境做些什么?作为高校毕业生,应该如何突围"最难就业年"?  相似文献   

14.
眼下,虽然已临初春,但还是春寒料峭。面向应届毕业生的各种招聘会热热闹闹,然而奔波在求职路上的大学生们仍感到就业的艰难。 众所周知,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一个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新阶段,大学毕业生人数成倍增长。2002年,已有145万学生毕业,2003年,将有212万大学生毕业,2004年又将有250万毕业生,2005年将达到275万。在今后几年,每年都将有200万人以上的毕业生。但是,在当前和今年若干年内,我国总的就业形势仍将近相当严峻,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总体难度会进一步加大。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以多种形式和灵活方式实现就业,鼓励和提倡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就成了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形势政策教育,为此,我们特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和官员,一起来深入探讨这个问题,以引导同学们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校扩大招生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将在2003年毕业,届时全国各类大学毕业生将达到212万人,比上一年猛增60余万人,成为有史以来毕业生人数增幅最大的一年。在惊叹我国高等教育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我们同样感到,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迅猛增长,大学生就业将成为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和难点。有专家预言,随着大学毕业生的急剧增长,大学生就业将成为继下岗职工再就业之后的一个重要社会就业问题。据了解,2003年仅北京高校毕业生就达11万余人,而就业岗位相对不足,就业压力增大。据报载,目前上海青年失业重点已经由中专、职校、技校毕业生向大专、本科毕业生转移,大专学历的失业者已经占到青年失业群体的16.2%,研究人员预测,今后10年,上海本科及本科以上毕业生失业率也将走高。  相似文献   

16.
眼下,虽然已临初春,但还是春寒料峭。面向应届毕业生的各种招聘会也正开得热热闹闹,然而奔波在求职路上的大学生们仍感到就业的艰难。众所周知,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一个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新阶段,大学毕业生人数成倍增长。2002年,已有145万学生毕业,2005年,将有212万大学生毕业,2004年又将有250万毕业生,2005年将达到275万。在今后几年,每年都将有200万人以上的毕业生。但是,在当前和今后若干年内,我国总的就业形势仍将相当严峻,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总体难度会进一步加大。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以多种形式和灵活方式实现就业,鼓励和提倡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就成了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形势政策教育。为此,我们特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和官员,一起来深入探讨这个问题,以引导同学们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期刊浏览     
大学生就业是天大的事2009年中国有超过600万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问题,加上前两年毕业至今仍未能实现就业大学毕业生,总数超过了1000万。这些几乎没有遭遇过什么人生磨砺的"80后"们,在准备步入社会的时候就遭遇到他们未曾料想到  相似文献   

18.
《传承》2015,(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长,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社会问题。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趋于复杂的社会环境,必须通过多方合作共同努力方能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世纪行》2009,(5):37-37
今年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将达到36.76万人,其中研究生3.18万人,本科生16.19万人,高职高专生17.39万人。尽管总的毕业人数比去年减少5.37万人。但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去年增长52万人.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就业形势更趋紧张。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我区高校毕业生人数达18.1万人,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程度超过以往,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为促进大学生就业,我区高校"走出去"访问用人单位、收集就业岗位;自治区教育厅增加"双选会"规模和场次、组织培训和企业现场招聘,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挥"五个途径"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采取"四项举措"提高就业创业能力,通过"三大措施"引导毕业生向基层就业。至2013年11月底,我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已达95.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