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狄娜 《小康》2024,(6):29-32
<正>依托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近年来,荥经重点打造“五游荥经”特色文旅品牌,大力发展农旅融合新模式,已初步形成“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农旅融合发展格局,形成了乡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文旅和商业消费是一对“亲兄弟”。《县域商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明确提出,要鼓励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依托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乡村旅游集聚区和休闲露营地,打造乡村旅游、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方山县秉承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文化底蕴丰厚等旅游资源优势,借助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北武当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村城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武木楼、贺龙中学旧址、于成龙故居及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张家塔村等丰厚旅游资源,多措并举,全方位、立体化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彰显了文旅融合发展新成效。据统计,今年1-8月份,全县旅游人数105.98万人次,同比增长了25.3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79亿元,同比增长24.15%,荣获了2019年"中国最佳康养休闲旅游名县""2019中国最美县域"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3.
孙九霞 《人民论坛》2023,(9):98-102
随着社交媒介的普及和旅游直播的兴起,全国多地文旅局长“出圈”形成热议,促使政府、学界、业界共同思考新时代文旅产业发展和营销创新所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在新媒体的助力下,文旅直播成功地打造了丰富的地方形象,构建了亲和的人地关系。在本质上,这是对媒介化社会新型市场需求与营销手段的积极回应,与旅游创作者经济的兴起密不可分。在新的社会背景与技术条件之下,地方文旅产业正在发生蝶变,其核心在于重构人-技术-地方关系。具体来说,需要营造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兼具的文旅直播生态圈,有效地整合旅游内容生产中的“稳”与“变”两股力量,构建以地方文化为核心的文旅产业。  相似文献   

4.
正当代社会发展条件下,文旅融合成为时代的大趋势。文化介入旅游,旅游成为文化的结构部分,在发展过程中相得益彰。文化的渗透性、跨界性和无限创新能力放大了旅游产业本身,使得文旅融合形成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强可持续的引导机制,具有文化的灵魂和主张,也能够实现旅游资本的场域和力量。旅以载文,文以富旅。不负"诗和远方"的文旅融合不仅是大势所趋,是  相似文献   

5.
《小康》2016,(25)
正"为一间房,赴一座城"。如今,随着国人生活品质的提升,休闲旅游越来越受到追捧,富有人文情怀、性价比颇高,同时又有着"路上的家"之美誉的民宿正逐渐成为休闲旅游尤其是周边游的重要入口,而民宿经济已开启了旅游度假的新模式。在此背景下,10月23日,由《小康》杂志社主办,智纲智库提供策划支持,中共荔波县委员会、荔波县人民政府承办的2016第二届中国(荔波)西部全面小康论坛暨首届全国民宿旅游发展峰会在贵  相似文献   

6.
李维 《创造》2015,(9):72-73
<正>元阳是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近年来,全县紧紧抓住昆一玉一红文化旅游产业经济带建设的机遇,围绕"哈尼特色、5A景区、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总体目标,依托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内抓建设,外抓宣传,强势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一、以科学规划为引领,明确旅游发展方向。按照"高品位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原则,突出"观光、体验、休闲、生态"为一体的旅游功能,着力打造哈尼梯田品牌。编制完成《元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新街镇风  相似文献   

7.
姜师立 《群众》2020,(2):51-52
作为我国古代水上运输大动脉,全长3200千米的大运河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独特的旅游潜力,沿河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大运河申遗成功促进了运河旅游,2018年江苏运河主线经过的区县游客量达8.8亿人次,旅游收入达1.3万亿元。但由于整体规划不强、市场融合不深、产业融合不全等原因,大运河旅游叫好不叫座,还没有推出有影响力的运河旅游产品。为此,可通过文旅融合助推大运河旅游高质量发展,从而打造出一条大运河缤纷旅游带。文旅融合为运河旅游业提升品质提供了机遇。文旅融合发展,为旅游景点注入文化的灵魂,要从文旅产业发展战略、文化遗产与旅游品牌建设等维度关注运河旅游,探索文旅产业互联融通、转型升级的创新发展路径,形成全产业链,构建运河文化旅游产业品牌体系。  相似文献   

8.
《小康》2016,(25)
正10月23日下午,在以"西部民宿旅游开发与决胜小康"为主题的2016第二届中国(荔波)西部全面小康论坛暨首届全国民宿旅游发展峰会上,举办了以"西部精准扶贫与民宿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分论坛讨论。荔波县委常委、副县长玉可雕,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中国休闲研究国际学会(美国)中方负责人、常务副会长魏翔,SMART度假产业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姚瑛,中央新影集团科技节目部主任、中  相似文献   

9.
《小康》2015,(9)
<正>"世遗荔波,健康之旅",荔波未来的发展道路,大健康旅游将全域推进,成为荔波打造国际化专业旅游城市,全面小康建设的"火车头"和"助推器"原生态下的"大健康"《小康》:每个城市休闲旅游的定位都有所区别,在您看来荔波休闲旅游的核心要素是什么?尹德俊:荔波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成员、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贵州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和黔南综合旅游区的龙头,理应在"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经济区"中肩负责  相似文献   

10.
唐湘辉 《求索》2010,(5):81-82,159
美国休闲产业主要包括艺术娱乐产业、运动游憩产业以及旅行旅游产业等三大类别,是美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产业政策、消费理念培育中的休闲教育、产业集聚发展中的资本运作、核心竞争力培育中的文化创意以及产业扩张进程中的全球营销是美国休闲产业发展的特色与经验。以旅游业为龙头的中国休闲产业与美国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借鉴美国的产业发展经验,重视政府在休闲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强化全民的休闲教育、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并促进和满足休闲需求、增加休闲供应等措施将有助于中国休闲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传承》2015,(10)
休闲文化乡村旅游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是农业与休闲游憩相结合的产业。发展休闲文化乡村旅游是当前国内外推动三农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举措,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忠良屯拥有发展这一产业的优势,在忠良屯发展休闲文化乡村旅游很有必要且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现代化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内河的功能开始从排涝、供水、生态平衡和交通运输逐渐向休闲旅游和商业观光转变。城市内河指的是流经本市城镇规划区,依照法定授权由市、县城市内河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管理的河流。城市内河休闲旅游指的是以城市内河资源为核心,在内河及其周边区域开展的如河岸观光、水上娱乐、商业休憩等一系列休闲旅游活动的总和。福州省福州市是一个"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内河资源并独具文化特色的城  相似文献   

13.
当前,北京正处于构建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时期,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相比,北京的短板主要是缺少特色消费元素。调研发现,北京在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提升文化消费品质、激发文旅消费潜力等方面存在如下具体问题:北京拥有极其丰富的文旅资源,但文旅消费相对不足;文化旅游以传统旅游观光为主,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开发不足;如何持续发挥"首店经济"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有待系统性研究;疫情全球化蔓延导致文化和旅游消费被挤占。  相似文献   

14.
苏枫 《小康》2011,(12):97
"2011首届中国休闲产业领袖峰会"第三场圆桌对话围绕"休闲与投资"的主题展开。一开场,主持人《小康》杂志社副社长赖惠能以"休闲与投资"为主题,与政府官员、企业嘉宾展开对话。城市高调推介休闲项目武乡县县长阎新平说,这几年武乡把八路军文化作为特色资源来发展。重点打造两园一剧,两园就是八路军文化产业园,  相似文献   

15.
刘建华 《小康》2011,(12):95
11月12日下午,2011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之首届中国休闲产业领袖峰会在汤山论剑,政界、学界、商界代表齐聚南京汤山御豪温泉酒店,就休闲的多元化趋势畅所欲言,为中国休闲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求是杂志社总编室副主任兼网络编辑部主任于波主持"峰会"第一个环节的对话。国家旅游局综合协调司假日处处长沈虹认为,现在的休闲存在着多元化的特性,主导产业是文化、旅游和  相似文献   

16.
《世纪行》2020,(1)
正文化为旅游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容,为旅游产品升级赋予了内涵。旅游为文化传播提供了载体,为文化产业化提供了手段和渠道。"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是文旅融合的发展方向。湖北是传统文化资源大省,拥有炎黄文化、荆楚文化、三国文化、武当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神农架原始文化、长江三峡文化、鄂西生态文化等。文旅融合开启了湖北旅游新时代,促进了文化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语     
<正>随着我国文旅融合持续深入推进,文旅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推动社会协调发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这既是对文旅融合发展实践的充分肯定,也是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跨界深度融合指明了奋进方向。文旅融合发展不是文化和旅游简单相互叠加,而是要通过实施“文化+”“旅游+”“文旅+”的融合战略,促成化学反应,形成发展动能,实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因此,推进文旅跨界深度融合、相互共同促进,已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命题,需要学术界及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同时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在模式构建、路径探索、机制创新上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15,(19)
<正>云南!又是云南!在"2015中国休闲小康指数"之"国人最向往的十大境内旅游目的地"排行榜上,云南排在了第一位。云南得第一,这并不新鲜,这已经是云南省获得的"三连冠"了。"您最向往的境内旅游目的地有哪10个?"在"2013中国休闲小康指数"和"2014中国休闲小康指数"的同题调查中,云南的得票率也都是最高的。云南为何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云南省旅游规划研究院暨中国旅游研究院昆明分院副院长、博士、副研究员蒙睿认为,首先从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居民文旅休闲消费持续扩大,而且十分活跃。2019年我区旅游总消费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约33%,发展势头良好。然而,文旅休闲消费作为聚集性消费,成为受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最为严重的领域之一。为帮助文旅产业有效应对疫情影响,我区应发挥壮乡特色优势,推进文旅休闲消费提质升级,帮消费者解决好"玩什么""去哪玩""玩得好"的问  相似文献   

20.
正旅游在幸福消费和幸福产业中居首位,也是三大主要健康产业和健康消费之一,在新时代,我国人民的旅游休闲必然出现新的发展和变化。目前阶段的主要趋势是"四化",即大众化、常态化、多样化、品质化。中国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大众物质文化生活的目标也从满足温饱等基本需要转变为追求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