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治  刘磊 《唯实》2011,(8):86-91
现阶段中国网络反腐存在着一些弊端和局限,诸如网络舆情监管机制尚未建立,相关法律尚不完善等。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主观上,党和政府、群众对网络反腐认识不足;客观上,网络信息传播特点造成了网络舆论监管上的困难。要理性地认识和对待网络舆论的监督作用,以更好地保障网络舆论监督方式的健康发展;加强体制建设,建立系统的网络线索举报、舆情监管体系,为网络反腐提供制度保障;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优势,建设信息沟通桥梁,增进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集民意,取民智,接受民众监督,增强预防腐败的能力;强化网络传媒技术与传统电视、报纸等媒体的合作,促进二者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中国舆论监督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中国网络反腐存在着一些弊端和局限,诸如网络舆情监管机制尚未建立,相关法律尚不完善等.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主观上,党和政府、群众对网络反腐认识不足;客观上,网络信息传播特点造成了网络舆论监管上的困难.要理性地认识和对待网络舆论的监督作用,以更好地保障网络舆论监督方式的健康发展;加强体制建设,建立系统的网络线索举报、舆情监管体系,为网络反腐提供制度保障;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优势,建设信息沟通桥梁,增进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集民意,取民智,接受民众监督,增强预防腐败的能力;强化网络传媒技术与传统电视、报纸等媒体的合作,促进二者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中国舆论监督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舆论,是指公众的意见或群众的言论。舆论监督,广义上是指公民享有对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舆论监督的权利和自由。狭义的舆论监督是指新闻舆论监督,本文所述的就是新闻舆论监督,是指新闻媒体针对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通过报道最新事态,对问题解决的情况进行监督,传播舆论,引导舆论,形成舆论力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舆论监督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就舆论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2005年4月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意见》,此后中宣部也下发了《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实施办法》。在全党全民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舆论监督的作用也日益彰显,中央和中央有关部门及时颁布关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的指导文件,对于维护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行,完善民主法治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舆论监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大力加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需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居于舆论先导地位的新闻舆论,既是社会舆论的一种导向,…  相似文献   

5.
在汶川地震中,网络媒体是民众第一时间获得地震信息的重要渠道。都江堰"范跑跑"、成都"帐篷门"、万科"捐款门"、灾区"红砖门"等问题的暴露和解决,充分显示出网络舆论强有力的公益力量。网络媒体正以其及时性、广泛性、真实性、互动性、有效性和链接性,成为舆论监督的重要阵地。同时,我们也应正视网络媒体舆论监督中存在的信息可能失真、民意可能片面、情绪可能偏激的负效应,并从网络传播的自身建设和完善着手,把网络的信息传播和舆论监督纳入道德规范和法制监管的视野和轨道加以规避。  相似文献   

6.
试论信息化时代的网络舆论监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军 《理论与当代》2007,(11):42-44
网络舆论监督的形成是依赖互联网的各种功能而实现的,其相较于传统舆论监督具有监督范围更广、监督效率更高、监督方式更加灵活等特点。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力量开始形成并逐步增强,但其监控力度还不足。鉴于网络的双面性作用,应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积极引导网络舆论,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7.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基本功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行政领导干预、媒体意识偏差和法律保障环境缺失等是地方新闻媒体发挥舆论监督所面临的困境。要充分发挥地方新闻舆论的监督功应该从思想意识上正确对待地方舆论监督、完善地方舆论监督体制和营造地方舆论监督法制氛围。  相似文献   

8.
舆论监督已作为党内监督的一种正式形式在《党内监督条例》中高调推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增强引导舆论的本领,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重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积极开展舆论监督,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和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进一步加强舆论监督,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舆论监督是我国特有的新闻用语在国外各种新闻类著作中,都没有“舆论监督”这个词,因此,舆论监督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新闻用语。舆论监督就是新闻媒体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进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共同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重视舆论监督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尤其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舆论监督对于社会健康发展的意义。各家新闻单位也采取了一切有效的措施,以推动舆论监督的正常开展。许多新闻工作者冒着风险,冲破阻力,以对社会、对党和国家高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时代的媒体监督功能越发完善,有效的舆论引导迫在眉睫。党和政府必须要立足于新形势,一方面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执政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及时开展舆论引导。首先要正确面对媒体的舆论监督,提升接受批评的承受力与宽容心;其次是要明确舆论引导的内涵,舆论引导的实质就是引导和化解公众的情绪;新时期我们要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主动实现信息公开;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要注重开展及时、有效的新闻发布;要利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及时捕捉社会热点,积极应对网络舆论。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社会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网络舆论在当今世界已经深刻影响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各国都非常重视网络舆论管理工作。当前,我国的网络舆论管理工作仍有待完善。开展网络舆论管理工作涉及信息技术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等社会发展问题,以及立法、行政、司法之间的分工配合,同时也需要互联网传播行业的规范和自律。  相似文献   

12.
当前,微博的蓬勃兴起已成为一种关注度极高的热点媒介现象.微博通过引发社会公共舆论进而成为舆论监督的重要形式.但是,在肯定微博舆论监督所产生的积极社会效应时,也应当看到微博的负面影响.文章探讨微博舆论监督及其发展现状,剖析福建省微博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微博舆论监督对策建议: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微博管理,增强政务微博的作用,创造让官员敢用、善用微博的环境,加强技术保障,构建文明的微博空间.  相似文献   

13.
网络舆论与政府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相继发生的几件大事被网络媒体聚焦并在网络上掀起了巨大波澜,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使人们开始关注网络舆论的影响力。网络已成为中国公众表达民意、讨论公共事务、参与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以及进行舆论监督的重要公共平台。当前,网络舆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政府行为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成为民众交换讯息、表达诉求的主要媒介.尤其自媒体时代的来临拓展了舆论传播空间,丰富了民意表达方式,同时也引发了新的舆论难题.在此形势下,我们应提高虚拟社会管理水平,尊重规律,强化职责,完善互联网舆论引导体系,促进网络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试析和谐舆论环境对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举玺 《学习论坛》2007,23(4):14-17
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舆论环境的支持。从新闻传播学角度观察,和谐舆论环境包括国内和谐舆论环境和国际和谐舆论环境。国内和谐舆论环境指大众传媒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积极发挥沟通职能,传播先进思想,拥有和谐发展的新闻队伍。国际和谐舆论环境指我国主流媒体主动传播,向世界说明中国,引导国际舆论。构建和谐舆论环境的关键在于媒体高举党报旗帜,强化舆论监督功能,抓好危机传播,加强网络舆论管理,强化传播手段。为了平衡社会心理,化解偏激情绪,消除人民内部矛盾,促进和谐舆论环境与和谐社会的共建。媒体的重要作用在于实施倾向性传播,巧妙策划传播议题,精心选择报道内容,做好“三贴近”新闻等。  相似文献   

16.
在瞬息万变的大数据时代,社会风险系数不断提高,网络舆论危机事件频发,迫使人类在寻求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将舆论危机治理作为公共管理的基础职能。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政府等公共部门在网络舆论危机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积极开发以数据整合为支撑的网络舆论危机技术管理体系、健全以数据分析为内容的网络舆论危机感知管理机制和营造以法治数据为保障的网络舆论危机制度管理环境。贯彻和落实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完善政府等公共部门在网络舆论危机管理中的体制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7.
束锦 《唯实》2010,(4):77-81
存在公共权力的地方就有对公共权力的监督,舆论监督就是监督公共权力的一种重要方式。继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后,网络成为舆论监督的重要载体,在彰显其自身优势的同时,也放大了舆论监督异化的倾向。正确划分舆论监督的边界,需将其纳入有序政治参与的框架,但又要防止打着“监督舆论”的旗号行扼杀舆论监督之实的倾向。  相似文献   

18.
我国媒体在舆论监督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公共权力需要舆论监督,舆论监督的功效是其它不可替代的作用,运用新闻舆论加强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十分必要。因此,我们要从进一步推行政务信息公开、加强新闻舆论监督保障制度建设,整合网络与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积极探寻我国舆论监督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网络在给社会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我国网络传播中存在着真实可信度低、舆论"一边倒"、网民言论情绪化等问题,需要完善法律制度、加强网络管理、加强媒体互动、引导行业自律,从而为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对新闻舆论监督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探索、不断深化的过程。围绕如何利用新闻舆论监督来推进民主建设,如何发挥新闻舆论的作用,初步形成了我党新闻舆论监督的理论框架,对于舆论监督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